“走得远比走得快重要”,这是一句受伤后才懂得的话。
文 / 张荆棘
一。
最近在准备一篇高考前发的漫画,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杂乱的高三读者,能够在高考前接收到我们的加油声。
那篇推文其实在三年前的这个时候发过,标题叫作:高考考不好你就完了。
你们不用去搜,因为过几天我们就会再次发出来了。
它是当时我们团队内部认为无论是文笔还是立意都很好的一篇文章,而那时候的杂乱平均阅读量只有一两万,但这篇却有三万多,还有三百多个赞赏(没记错的话)。
我记得那天后台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因为他们觉得文章的某些观点太笃定了,有点不负责任。而且说不定写那篇文的作者连重本都考不上,就只会躲在屏幕后面摇旗呐喊。
但其实,写这篇文的作者是我们刚考上港大的撰稿人写的。
后来另一位作者问:“700分?”
我问她要不要在留言区解释一下。
她说不用了,因为懂得人都懂,不懂的人大概都应该毕业了,再也不需要面对“高考前一天夜晚”的那种极需鼓励的时刻。
二。
后来大概过了三个月,这位撰稿人就因为学业太繁重而选择退出杂乱。
三年后的今天,我忽然记起这篇文,将它转发给作者本人看,问:“LIMY(她当时的笔名),你还有那么坚定吗?”
我想,这大概是每个应届生都会有的相同感受吧。她也到了大四了,虽然不像高三那样得在两天内一决胜负,但那种看着“毕业”两字越来越近的焦虑感是相似。
她告诉我,自从上了大四以后,感觉整个学校都弥漫着哀痛的氛围。
大家要么为“三个月前申的学校咋还没有消息”烦恼,要么为“毕业前能拿到哪家公司的offer”而焦急,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充满着无力感。
因为是否被选上,自己都无法左右,那是某个学校或某家公司的决定。但自己未来一或两年的感受,又与这些“决定”死死挂钩。
所以整个大四,形容成“煎熬”一点都不过分。
LIMY问我:“毕业以后会好吗?”
我把微笑的表情发回给她,说:“就像你发现高考考好了无助于是一样,毕业以后的煎熬也一点不会少。”
三。
回头看,我已经毕业了两年。再数数杂乱无章这个号,我们也通过“请大家去普吉岛旅游”度过了我们的五周年。而我跟女朋友,也要在两个月后迎来第六年。不知不觉,我做的许多事情已经不能够简简单单地用“一段时间”这类型的词语去概括,而需要用具体的年份去描述它。而每次用“已经第X年了”这种句式去说某件事情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悲壮的感觉。似乎那些代表年份的数字,一片片掰开,里面都包含着各种煎熬。
前段时间回以前的工作地点找朋友叙旧,大家除了聊自己的近况,也提到我们当时一起出发的创业团队此时此刻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困难。
有的曾经在大商场开过豪华发布会,最后不知道怎么的,团队里的人就一个个离开,再也看不见新血液进去,就连创始人本身,也越来越少提及自己的公司。
有的仍然在努力,市场缩减,甲方难搞,同行恶意竞争,团队老大每天熬到半夜,但还是留不住核心团队。我听说,他最近很苦恼,因为把前几年的盈余也搭了进去。
还有一位,是我读大学时就已经支持我的前辈,我们只是半年没见面,朋友就反问我:“他的公司倒咯,你不知道吗?”
我当然不知道,因为我比其他人都要清楚,作为老大是怎样面对分崩离析的:
一边倍受煎熬,一边苦苦求生,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跟别人报道自己的近况。
不过大部分读者应该很少接触跟创业有关的事情,所以还是聊回一个我认识的朋友。
他刚毕业就进了一家创业公司,无论是团队氛围还是成长空间,都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因为薪酬不够高,所以他待不到半年就跳槽去了一家大公司,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大公司给他开的offer也只是多了三四千。
结果一年不到,原本那家公司迎来上升期,同期的同事工资基本都翻了一倍。而他却在大公司里动弹不得,越来越像一个螺丝钉。
上次半夜找我出来聊天,自己喝了很多杯酒,说:“其实就是对我们的未来没信心。”
他问我“怎么办”。
他回答“前者”。
“其实你现在觉得‘不舒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让你知道你的决策模型到底有多不合理。每个月三四千对你来说,一年也就是不到五万。而你之前的团队虽然不成熟,但有很明显的上升空间。你太着急了,而且根本就没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所以就看哪里钱多就去哪里。”
“当时女朋友觉得我工资太低了。”他说。
我反问他:“那她现在人呢?”
四。
失去女朋友,才明白“每个月多三四千”在“两个人的未来”里根本毫无分量;
失去跟自己拼搏的团队,才明白曾经的荣耀跟门面不过是过眼云烟。
忽然想起,下午跟LIMY聊天的时候,我还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跟三年前的自己说话,你会跟她说什么?”
LIMY隔了五分钟后回答我:“不要跟身边的人比快,要比谁走得远。”
我说:“但是‘走得远’三个字,通常都是需要受伤之后才会认可的。”
“是的,所以三年前的我即使听到这句话,我大概率也不会相信。”
可惜了,
如果我们可以早点知道就好了。
所以写下这篇文,希望你们可以早点知道
晚安 :)
作者/ 张荆棘
歌曲/ THE - EX:RE
插图/ 无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