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可以不正常的“好”!
善 知 识 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许多佛弟子人太好,甚至好到不正常……
我们要明白:当一个人表现出“不正常的好”,便会让他身边的人逐渐变成“不应该的不好”。
实则,不正常的“好”就是“不好”!我们对人要刚刚好,就好,刚刚好才叫“好”。
很多人并没有恶意,也没有过分的道德瑕疵,他只是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别人很好地对待他。
一旦对方没有这样做,就很生气,所以服务业经常会遇到挑东捡西的“烂客人”。
要知道:别人对我们好,就已经是情分了,不要因为别人对我“不够好”就生气,因为人家并没有欠我们什么。
因此,我们也要开始改变态度,对我们身边的人刚刚好就好,不必太过好。
诸法因缘生,没有那个妥善的因缘,就不会缘生这件事,所以,没有妥善耕耘的人,就不应该让他理所当然地得到他没耕耘的“好”。
一、有多少耕耘,才得到多少响应,对于未曾耕耘的,不要抱着侥幸之心。
而是习惯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总是寻找那些不耕耘就有收获的事。
二、应该避免不耕耘就得到的收获。
要养成一种习惯:我有收获、我就要回报;我有所耕耘、我再收获。
从生活的小地方、从简单的待人接物开始,逐渐变成一个务实、实在的人。
反过来,对自己身边的人也是一样,身边的人如果没有耕耘,你可以偶尔给予额外的奖赏,但绝对不要变成常态,尤其是对你的孩子一定要这样。
从今天开始检讨看看,你是否对周围的人有不正常的好?如果有,你就需要开始改变。
切记,当你不正常的好,对方习以为常,他(她)是不会珍惜你的!
本文由书记组整理自2019年4月11日随佛禅师于台北中道禅院《入法见佛》课程的部分开示内容。
除特别说明外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原始佛教任何观点。
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