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越有钱越幸福?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反而不满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越有钱越幸福?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反而不满

2019-08-03 07:15:11 作者:无生 无生 无生 微信号 来源:无生 阅读:载入中…

越有钱越幸福?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反而不满

  子路篇第十三

  311(2015年10月27日)

  【〇九】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无生心解

  图/无生书法(篆书,本章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适,到。仆,御车。孔子到卫国,冉有为孔子驾车。孔子说:“庶矣哉!”庶,众多。意思是:“卫国人口众多呀!”在古代,人口众多是件好事,《大学》里就提到“财散则民聚”。这是实相描述,是真实存在的。

  整部《论语》都是在描述活生生生活,是真实发生事情语言文字很难将神韵传达出来,这是经典缺憾,我们还是要回到生活中亲证。神韵存在于生活,从未丢失过,孔子时代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是存在于每一个活生生的现在。

   图来自高心灵

  冉有听到孔子说卫国人多,就问道:“既庶矣,又何加焉?”就是说:“既然是人口众多,又要做些什么呢?”孔子的回答是很肯定的两个字:“富之。”

  这里的“富”与我们今日所理解富有程度不同,而是“仓廪(lǐn)实”,也就是使百姓富裕满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若满足的是百姓的欲望,则是欲壑难填,永远不能满足。这里的“富”就是知足常乐,是真正的富足,什么都不缺。

   图来自高心灵

  冉有进一步问,他说:“既富矣,又何加焉?”就是说:“既然百姓富了,又要做些什么呢?”

  孔子回答还是简洁有力的两个字:“教之。”就是协助百姓自我教育呀!《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图来自高心灵

  也就是说百姓也是人,也同样是天之子、大自然之子、上帝之子,每个人都是如此。当他们不愁吃穿时,也同样会去探求生命源头这与学历地位财富种族政党等是无关的。修道之谓教,也就是找到了生源的源头之道。也就如孔子所言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自然就会心安自在。每一个人皆是如此,皆可如此,这是本自具足的。

  编者札记

  现代经济学构建于“财富增加将导致福利幸福增加”这样一个核心命题之上的。然而,一个令人迷惑重要问题是: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

  这也是幸福经济提出的“幸福悖论”(又称为“幸福—收入之谜”或伊斯特林悖论)的表现

  其中一种解释(也是编者较为认同的)是“适应效应”,即:当人们改善物质财富以及权利名誉等外在的幸福条件以后,开始兴奋快乐会随着习以为常而回到原来“平常心状态。(正性的适应点(positive set point ),因此,主张脉冲式激励。(援引网络

  《论语心解》是种茶人创始人无生的原创体悟,以497天的每日一则分享为底本。

  孔子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密码呢?就隐藏在《论语》的每一句每一章里。王阳明把《论语》读透了,非常佩服孔子。不读《论语》一生遗憾呀!

  该书于2017年7月出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遇见

  《论语心解》纸质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