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读后感摘抄
《哈利的十五次人生》是一本由[英] 克莱尔·诺丝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到自己的文字印出来还是挺开心哒。还是那句话,不愧为大腐国!
●超出预计的好看。将重生这个设定挖得远比一般网络小说深得多,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根本不是一个次元上的水平。故事没什么好挑剔的,只是涉及时间轮回的有点让我懵,如果轮回之人只有一人,那很好理解,但当故事设定轮回有许多人时,问题就产生了,多人的轮回,他们的时间线是怎么确定的?最后我只能理解成不同次元,每个轮回人都各有自己最初诞生的次元,结束一生后,就前往下一个次元。
●精彩绝伦!
●己亥年第八十九。读至结尾,故事戛然而止,像是少了些什么,比起引人入胜的开场,终究还是虎头蛇尾了。暑假读过Priest的《脱轨》,更能接受《脱轨》的设定,平行世界是每一个人面对不同事件做出不同抉择而产生的相较之下,《哈利》中的设定,真的经不住推敲,有些站不住脚啊。
●有种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感觉。那种默默叙述的状态,要是拍成电影一定有卖点。 超好看,前半部分有点冗长,毕竟是为了立住人物,文森特也是个悲剧的人物,他说,他无法接受没有人懂他的生命。有点同情他了,至少他说出了真话,会不会是试探,他早就怀疑哈利是全记忆者?最后哈利的信也让人感动,惺惺相惜的是朋友也是敌人。
●又一部时间循环小说,比《生命不息》有趣多了,精巧上也胜过《倒带》,跨越历史的俱乐部的设计非常棒,虽然深层的时空逻辑还有问题。
●量子镜,万有理论吗?也只有这样的野心才配得上一个永生的轮回者了
●很有趣的创意,后面的情感戏觉得收尾的有点仓促…不过想了想,Vincent也应该真的说不出来什么他没有说过的话了…
●无限重生比永生更能让人绝望。
●看到结尾觉得竟然这样就结束了?还在想着文森特会不会有所保留,哈利是不是在下一次轮回中又与他斗智斗勇,然后在自己牺牲前完成了对抗...毕竟这本书叫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还以为第十五次是真正的终结了呢... 很有意思的设定,漏洞是有的,但是瑕不掩瑜。一个人在诺大世间,究竟能引起多大的蝴蝶效应?一切的本质又如何?我们渴求着,但知道了又如何?后果又如何呢?没有人知道。
《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读后感(一):边看边刷
重生之人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重生,他们知晓自己时间线之上的世界节点,如果有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有一个固定地点,那么未来的重生人就可以逆时将信息溯源传递,然后现在即能知未来的事。
牛,果然还是团结的力量大。
虽然依然没有冲淡重生之人个体的悲情基调,但组织的运转,还是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期待他们要怎么玩。
《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读后感(二):没有答案的答案
刚看到几条评论,发现很多人觉得结局很虐。然而,只有我一个人是把这个看做正义与邪恶的碰撞嘛?腐女们都把这个当成了英式基佬小说?哈哈哈,可能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吧。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这个设定其实还是蛮有趣的,但是我认为其实最后结束了文森特的生命以后,哈利的生命最精彩的部分也告终了,他可能又要过回到漫无目的的生活状态。当你对世界的一切都熟悉到了极致,但是你却无法改变,无法掌控,这个真的好吗?造出量子镜,掌控宇宙的秘密又是真的好吗?这一切都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伦理命题。现实给不了我们答案,我们只能寄托于未来。
《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读后感(三):风格前后差距太大
前部分都要描写哈利的循环的人生,先是迷茫,然后在寻求答案。有趣的事,每次轮回作者都是通过穿插的方式来描述,没有按照次序来写。时不时会有故事的跳跃,看起来有意思不少,不喜欢的人,估计会觉得很乏味。感觉作者撒网太广。后半部分故事直接就转变了,主要是哈利和文森特的对决,两个人你来我往。偶尔一些用词,会让我以为是腐眼看腐基,看到最后都很直白了。结尾的太仓促,没以为两个人会一起死掉,不能再次轮回。结果??? 你来我往的对决有点小儿科啊,像轮回几次来谈恋爱一样。退一万步来说,哈利通过时间的消磨,让文森特完全相信自己,最后策划了一次量子镜事故,从而套出了文森特的出生地。跟前面所说的,哈利一直想要寻找生命的答案,还是没有得到解答。前面撒的网也跟后半部分没有关系。特别是文森特的生母是厄休拉。我直接想到了《生命不息》的主人公,一辈子都处在轮回中。
《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读后感(四):记着你 的脸色 是我等你的执着,你是我 一首唱不完的歌
天地良心,作为一个严于自律的腐,非同志向作品没有明确卖腐的情况下我都不会开启YY模式。这本书前半段都是非常严肃带一点科幻的悬疑,而且数理化政史地无所不包,让我对作者的广博知识面五体投地,没想到后半段画风急转直下,瞬间腐国本色尽显……
那一段正是渐入高潮的时候,我读得如饥似渴如痴如醉,突然!主人公深情告白了!虽然是合情合理,但还是有种睡得半熟突然惊醒的空落感……仿佛全篇登时落入了俗套,我想我可能是在期待一些更扭曲和黑暗的东西,不过,世间大部分纠缠都源于爱恨,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在那之后,全文的画风都转向了,从大段大段的平铺直叙讲故事开始出现大量抒情感怀,让人好不心酸QAQ 但也造成了前后画风不统一,也许因为我正好是在不同的时间阅读的所以感觉上落差格外大吧。
本来想用追到你就把你嘿嘿嘿为题,但还是觉得应该严肃些……
我一直觉得永生一定是无聊又痛苦的,无限轮回又是什么感觉呢?奇异博士靠把大魔王禁锢在一段无限循环的时间里跟大魔王谈赢了条件呢。而我们把时间拉长到一生,不断地同一个时间出生——过完一生——死亡是什么感觉?你要如何打发每一生?尤其是带着所有的记忆?
何为人生,何为生死,何为爱恨?
男人之间的联系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当然女人之间也是)。
vincent对harry到底是什么感情呢?开始一定是棋逢对手的愉悦,仿佛邓布利多与格林沃德,而最后他反复提到是为了“保护”harry我可就不大懂了……保护就是消除你的记忆?难道是为了让harry在下次轮回少一些迷茫痛苦更纯粹地爱上他??可能是我看得太囫囵了orz
倒是让我想起法国片《品味一事》。。。。因为太想要有一份出于理解的陪伴,最后变成走火入魔的执念??
而从harry的角度,这也一样是一份理解、陪伴,以及棋逢对手的愉悦,却不得不亲手抹去这一切……此后还要面对无尽的轮回……
看完心里毛毛的。。。
如果注定孤独终老,那我宁愿这一生什么都不要发生……
《哈利的十五次人生》读后感(五):如果生命只是无意义的追寻,还不如找段爱情
开始以为是伦理小说,又以为是悬疑小说,最后像是反科技乌托邦,结果发现是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创意很好,又有点高开低走。庞大的世界观被爱情填平了,的确很感人,可是人生的问题不是来段苦涩的爱情就能解决的。 作者的叙事技巧真是神来之笔,我穿插在哈利的十五次人生里,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几百岁的人。我跟随作者去了古巴中国苏联印度,见证了他当医生间谍教徒物理学家。对他的情感,我有那么几刻感同深受。 后部分好似呈现了一个好莱坞式的间谍故事,结局看上去战胜“邪恶”了,可是“英雄”也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缺憾之一、哈利关键时刻的内心转变过于苍白,不能说服我,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好像也格外空洞。他仿佛突然就轻易答应了文森特,后来又因为看了列宁格勒俱乐部的墓碑而莫名其妙转变,在我看来他的内心活动,价值观塑造应该再多层次一些。正如叙述口吻的淡漠一般,他真的在乎世界什么时候灭亡吗? 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很多设计的细节内没能完整填坑。前文提到的第一个全记忆者似乎赞成改变世界,世界总要有人改变。可是哈利和俱乐部的人又没头没尾组织改变。我唯一看出来的可能是作者的反科技倾向。 缺憾之二,哈利到底没有找到人生的答案,他追寻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世界和平,还是复仇?这一点到结尾已经不清晰了。他悲惨地失去自我了。 哈利的人生观,最后只简化成为了复仇而活,仿佛他只是为了复仇而复仇,为了完成心中了执念。至于这个执念的正确性,文中论述确是少之又少,也就是第一点。看清世界和看清世界所付出的代价,两者的平衡很难言说。最后的确如哈利所说,他的心中已经坍塌了,他已经失去了最初的一些东西。他远离了养父母远离了俱乐部远离尘嚣,不顾一切代价,他杀了文森特,他就真的能快乐吗? 不会,他会一直处于怀念和迷茫痛苦的状态,他会一遍遍回忆他们的相处细节。他不会再有人懂他,不会再有如此珍惜他的人。他需要重新确立一个活着的目标。 缺憾之三、关于世界线的解释总感觉不圆满,轮回最终也没有一个可能的解释和猜测,这真是让读者很不爽。量子镜的原理描述也让人感觉不够“硬”。 另外,可能因为结局的缺憾,我总希望有个后续,想看看文森特视角他的反应。或者这也给读者朋友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了。 消灭得了一个文森特,消灭不了全部。还会有更多文森特出现,作者没有给出方法论和预示。把文章写小了。我很期待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