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的影评大全
《离经叛道》是一部由剧情执导,德国主演的一部2020-03-26(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节奏太快叙事太浅了。Hasidic Jews其实有很多背景文化内容可以讲,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在互联网影响和”gentrifications”下的年轻jews的迷惘,挣扎,以及与传统的冲突。布鲁克林, Borough Park, Williamsburg本身就有很多可深挖的故事。无奈整个叙事很ppt,几乎全是bullet points没有深度和感情。现今的德国和柏林也有很多可以讲的,但该片特意地把一群不同肤色的年轻人拍在一起显得很“多元”,显得非常拼凑。这群年轻人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冲突,柏林也几乎没有给女主任何阻拦,所有都是展开胸怀的拥抱,未免有点太乌托邦了。(ps,那可是柏林爱乐乐团啊,真的不是随随便便谁就能去audition的,这个情节未免也有点不切实际了)这种讲述一个文化/宗教的剧必须要有责任感,必须要具有教育意义,要切实,要深思,不能这么潦潦草草。给三星真的是在于这个点很好,从Williamsburg到Berlin,但迷你剧完全没讲出水平来,真的有点可惜。
当犹太女子。背负厚重的过去,被束缚在经文与约束里,活得小心翼翼,为传宗接代奉献自己的微弱力量。像剧中所说,补偿那缺失的六百万人口,驻扎在这来之不易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两年前的春天又在纽约,临时起意定了一大段机票,从佛罗里达主题乐园开心够,迪通拿的海滩吃完能排进人生难忘前三的路边小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转飞了纽约JFK。
第一次用uber,年轻小哥很能聊,为了星级努力分享了自己短暂的多伦多之行以拉进距离。清楚记得当时晚上八九点,车眼看往大桥方向开去,才突然想起点什么来问旅伴,我们不会住在布鲁克林吧。
是的,不仅是Brooklyn,还是williamsburg。隐约对这地名有些印象,沿路风景有些看腻也没这么快到达于是google了起来,翻到全世界除以色列外最庞大的犹太聚集地时,车开过了桥,穿过布鲁克林并不光亮的街道,开进了威廉堡。
抬头,红砖墙,一些像是未完工的钢筋柱子,远远走过来一个人,影子在路灯下显得十分高大,西装笔挺,带着绅士小拐杖。还挺会打扮,心想不愧是纽约。驶过第二个街区,走过两三个同样装扮的路人。是公司统一着装吗。继续开,十来个,二十多个,一团子一团子的,乌央乌央。黑色长袍在昏黄路灯下被拉得很长,行色匆匆,隔很远却能察觉到一股肃穆的气氛。也并不像cocktail party的散场。不过是十分钟车程,把我们无意间拉入了另一个世界,就这样,开始了第一个晚上。
Airbnb离subway离很近,不到两个block,两三分钟路程,街区拐角还有一家不正统中餐店,和别处无异。像老牌欲望都市里一样的排屋,推开栏杆走上一小段楼梯才是门口。前两天玩耍的不亦乐乎,第三天在met看展,三楼逛着中国园林和瓷器区,被姨妈痛腐蚀得上吐下泻,飞的回了威廉堡。隔天早上起床买女性用品,街区的杂货店都并不亮堂,像所有北美小城里那些有故事的华人超市,藏着1969年过期的辣椒酱和永远没有生产日期的各种家乡零嘴。店员和顾客都警觉地看着这两个莫名闯入的亚洲人,亚洲人惊奇的看着各种kosher日用品,啧啧称奇。迅速逛完了第一家店,没有开口问也并未找到常见的卫生棉。阳光正好,快步走过篮球场边围站在一起的高大黑人小年青,逛起了威廉堡。
(居然越写越长并且完全还没到剧情,未完待续)
偷拍照一张 怀念能出门的好时光
《离经叛道》影评(三):Let's All Be Unorthodox
I don’t know shit about Jews, holocaust and their religion, but what I see in Esty, it’s beyond their community. It’s happening every fucking minute around every street corner.
WIKIPEDIA Deborah Feldmanhttps://youtu.be/vvxzIXSAPyw推薦这篇對Deborah的採訪,当中提到的许多宗教礼仪的相关信息剧中都有出现,比如女人一直被(bodyshaming)教育她们的身体是非常不洁的,要用一生去赎生来性别的罪;一位女性婚后生育平均大概10-20个孩子。( Btw, Deborah's English is very native and fluent, I was surprised to know that her mother tongue is Yiddish.)
这部剧让我觉得厉害之处在于我不需要受过宗教压迫而和女主产生共鸣,我相信这也是编剧导演们的用意之一。宗教色彩只是展示patriarchy对女性压迫的一个工具,即使是在无宗教背景家庭中长大的我们,每一天都在由于生为女性而受到不公对待,当然程度可能是比不上Esty。
女孩子理科思维没有男孩子好,高中就会跟不上的。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不都是要嫁人生孩子。
剧里有非常多场景让我眼眶湿润:1.Esty和Yanky结婚一年后的第一次成功性生活;2.Esty在一群牛逼朋友们面前勇敢的弹奏钢琴却被卷发女的尖酸刻薄说得无地自容;3.Esty在面试里合眼高歌,妈妈脸上的自豪,牛逼朋友们的羡慕和讶异。
1.Esty说犹太教条里丈夫是有义务满足妻子的性需求的,最后哭着忍痛像行刑一般结束本该美好的第一次。我想这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什么都听从了上帝,我也一切照做了,但是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痛苦?” Yanky这头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就像所有分手后想要复合的伴侣,太迟了。
性本来就应该是美好的,而不是丑恶、不堪、恶心。国内的性教育可以做得更好。我妈一个40好几的人,在我向她出柜后的几个月后躺在床上问我:两个女生要怎么那个?我只觉得可笑和可怜,因为她的成长教育里,只有一男一女的性器官插入才叫做sex。
每一个女性都值得享受性爱的美好。
2.当时的Esty像极了我大一时去北京参加口语演讲总决赛,在16进10里落选之后,我在厕所里哭了一个钟。而那位卷发女的superiority让我想起了Taylorswift--Mean. "Why do you have to be so mean?" No one is perfect, you have no idea what other people went through in their life. Don't be mean. 看到最后Esty没有因此而放弃对音乐的追寻真是太令人开心了。
3.升华主题。(妈妈居然是gay,没有想到。
Deborah said in the interview:
I don’t see Berlin as Germany; I see Berlin in a way as a capital of the west. To me it’s the city where everyone can find a home, where everyone can find freedom.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一座城市,哪里是你的 “柏林”?
《离经叛道》影评(四):请不要认为这部剧代表了大多数现代哈西迪犹太人的生活状态
虽然从标题就能看出这部剧的价值导向,但想了想还是看了,毕竟这种题材的影视很有限。最大的亮点是女主Shira Haas,全程飙演技,惊叹于她丰富的层次和张力。我从她在Shtisel里的演叛逆的青春期女儿就开始关注她了。她是一个罕见的兼具力量感与柔美气质的演员,剧里几个戴头巾的镜头仿佛是拉斐尔前派油画中少女一般。
感兴趣、研究哈西迪犹太人也一年多了。从在耶路撒冷一个拉比家和他们一家人以及一桌yeshiva的学生吃安息日晚餐,到在威尼斯的西班牙犹太会堂参观时和从威廉斯堡来的一对哈西迪夫妇讨论女权主义,到与牛津的正统拉比讨论朵拉经章节,到在一个电影开幕式上结识美国环球唱片签约的第一个哈西迪歌手Shulem Lemmer,到与伦敦Stamford Hill(欧洲最大的正统犹太人社区)热爱红酒、猫咪、南方公园和弗洛伊德的哈西迪小哥(以下简称L)一见如故成为密友,对年轻一代哈西迪犹太人的想法与生活状态也有了一个大概的初步认知。
如L和我说的一样,这部剧以及公众刻板印象中的Hasidic Jews,认识更符合他们社区30年前的情况。他们现在大多数都非常熟悉网络,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kosher墙(但其实也都会偷偷用vpn哈哈),与现代世界也越来越接轨。并不是像剧里说的那样,男的学习一辈子(其实只有比较富裕的家庭能供得起这样——learning is a luxury)女的是生孩子的机器。做各种生意致富的人都越来越多(毕竟是犹太人的祖传技能),服务的客户群体也并不局限于他们社区的人。虽然上大学受世俗教育远非主流,但也在渐渐被接受(耶路撒冷近几年就开了面对哈瑞迪人的职校,IDF也有类似的training programme)。
这里还要补充很重要的一点,虽然他们看起来都一片黑压压的,哈西迪犹太教内部其实非常复杂而多样化,有上百个小宗派,之间也有各种文化差异。剧中女主属于的Satmar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宗派,特点是女人结婚后剃头发戴假发,但其他大多数宗派都不是这样的。
但女权主义又是什么呢?在威尼斯认识的来自威廉斯堡哈西迪女人滔滔不绝地和我说,犹太教对女性以及女性代表的private sphere的圣洁化与尊重,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仔细想想,剧里面代表现代“自由”价值观的酒精,夜店与滥交难道真的会令人幸福、真的是对女性的一种empowerment么?)如同女主在剧里引用的塔木德章节,犹太教规定男性是有义务要满足女性的性需求的,剧里面床上的可怕镜头只能说是男主这个妈宝男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宗教的问题……
说实话,我认为传统的紧密的宗族社会给人的幸福感和人生满足感是任何自由主义都无法取代的。剧里的婚礼场面其实就有一点这种意思。
关于这个群体的影视总是充满了西方左派的妖魔化与偏见。几乎所有的叙事都是从abusive family里长大的“逃离者”的视角,比如前几年的One of Us:他们认为自己的不幸福是这个社区的错,却不知类似的黑暗哪个社会都有。
L认识不少离开他们社区的人,无论是自己走的还是通过类似Footsteps这样的机构。他和我说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是过得真正快乐的:他们想念安息日的传统食物到发疯;吃猪肉也并没有让他们快乐;没有学历与技能、没有社区给予的全方位生活情感支持,让他们难以在现代社会立足。L说在西方大城市生活的Hasidic Jews其实都非常融入世俗社会,尤其是纽约(’After all it’s New York’),而耶路撒冷的社区就更保守一点(他在那里的一个yeshiva学习了两年)。所以我怀疑即使是Satmar在布鲁克林也远没有剧里表现得那么封闭和对现代社会那么无知。
如果想了解哈西迪犹太人的真正生活状态,请移步Shtisel!也在Netflix上,是一部非常有质感有情怀、不黑不吹、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的好剧,也是第一部“从内向外”体现这个社区生活风貌的剧。(而且是大帅哥Michael Aloni主演哈哈哈)。L认为Shtisel拍的各种生活细节是难以置信得准确,肯定有内部的人引导。还是选择相信他们自己人的评价而不是主流媒体。
这部剧四集便戛然而止。妖魔化了一番正统犹太教、满足了一下世俗观众的猎奇和窥探欲、渲染了一下“宗教愚昧”和“世俗自由”的伪二元化之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但若放在现实中来看,我很难想象女主之后在柏林的生活会很快乐。理智的决定应该是,她和Yanky回去,考虑转现代正统(正好Yanky也没peyot了)或者约束性不那么强的哈西迪社区。
最后,放点我今年普林节在Stamford Hill拍的照片,冲击一下刻板印象。他们很能疯的:)一帮慈善组织的男学生
《离经叛道》影评(五):剃头结婚、婚内强奸,18岁少女让人心酸
美剧总能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越狱》,作为大多数观众的入门美剧,让观众们领略到美剧飞快的节奏和熬夜刷剧的痛快感;
《纸牌屋》,让众多不喜欢政治题材的观众入坑,并在黑暗的政治风云中着迷;
《绝命毒师》里,观众希望坏人赢;《权力的游戏》中,好人从来没有好下场;
《使女的故事》,是当下的反乌托邦预言,近未来噩梦。
上个月网飞新上线的德剧《离经叛道》,更是带着观众探寻了犹太教的世界。
《离经叛道》
Unorthodox
共4集 | 单集51分钟
网飞出品的德剧。
只有短短4集。
在豆瓣上拿到8.8分,算是近期非常优质的剧集。
犹太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但是,《离经叛道》中出现的哈雷迪犹太教,颠覆观众认知。
哈雷迪犹太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哈雷迪犹太教,又称极端正统派犹太教,是犹太教正统派中最保守的一支。
男性信徒,着装具有明显的辨识度。
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在哪个国家,出门在外总以一席黑色礼服,搭配白色衬衫、黑色皮鞋并且带着黑色高帽,脸上还留着长长的鬓角。
哈雷迪犹太教严格遵守教规和习俗,并且反科学反现代事物。
因此,信徒们的生活重心以宗教学习、祈祷和家庭为主。
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电视、电影、音乐、小说,或者WIFI等。
至于女性信徒呢?
《离经叛道》的主人公艾丝蒂,从她的故事我们可以一窥全豹。
艾丝蒂,自小和奶奶一同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和她的族人生活在一起。
在她18岁的时候,姑妈来到家里给艾丝蒂的婚姻大事做了主。
并且带着艾丝蒂去了超市,要求艾丝蒂假装购物,而她的未来婆婆则躲在一旁暗中观察,看这个儿媳妇是否合心意。
再后来,艾丝蒂和同样年少的男孩洋基被安排见面,两人只见过一面,聊过几句话,便被双方家长安排结婚仪式。
艾丝蒂年少无知,听从安排接受了婚前浸礼等仪式。
还有有经验的妇女前来教导艾丝蒂,如何履行妻子的责任和义务。
艾丝蒂对夫妻之事一无所知,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拥有一个阴道。
而教导她的妇女,则传输给了她一些机械性知识。
艾丝蒂不懂性爱,她的丈夫洋基同样一窍不通,他不懂如何取悦女性,不懂男女的鱼水之欢。
而洋基的夜夜强入,都在艾丝蒂的疼痛中喊停。
他们婚后多月,都没有成功地完成过一次性爱。
但是,他们的教义要求他们婚后孕育新生命,他们的身上刻着民族被屠杀600万的历史,繁衍后代便是他们婚后必须履行的重任。
他们的父母亲友对他们的性事莫大关心,对他们至今没有孩子表示极度担忧。
正常的信徒家庭都养了七八个儿女。
在洋基的巨压之下,艾丝蒂的悲愤之中,他们终于完成了一次房事。
用婚内强奸来形容会更贴切。
艾丝蒂没有嘶喊,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
丈夫的强奸,婆婆的打压,彻底打破了她对婚姻的美好向往。
这场宗族内的婚姻,牺牲了她的秀头,她终日戴假发出门,穿长裙、高领衬衫,也牺牲掉了她的价值。
绝望之中,艾丝蒂决定出逃。
她选择了德国柏林,那个六百万人犹太人被屠杀被赶尽杀绝的地方。
她要在这里重生。
但是,过往怎会轻易放过她。
《离经叛道》只有短短4集,但是,故事画面却撼动人心。
改编自Deborah Feldman的半自传体《异端:摆脱哈西迪出身》。
很难想象这群在现代化城市纽约生活的犹太团体,民族之痛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背后,忠于宗教,却与社会完全脱节。
这个世界终究太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