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何冰的后浪演讲刷屏后,我问了下年轻人的看法
01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早上起来就被何冰老师在B站上题为“后浪”的演讲刷屏了。我朋友圈里也有很多人转的,很多人批评的,总之是又吵起来了。
看完了之后,感觉很一言难尽。因为我确实不能算是这个演讲的目标对象了,我也不好意思代表年轻人去表态,我的表态只是中年人的表态。所以我就好奇,在网上问了一下我读者里的年轻人。
为了清晰明确一点,我特地限定了年龄,主要是觉得这个演讲住要还是针对这个年龄层吧。然后我收到了以下回答(免得大家以为我都是挑选的,所以大多是整张截图,剪裁不多):
因为都是自己的的感受,无可厚非,我也就不一一打码了。(主要也是懒)
02
2, 没点开就知道要说什么,老一套,不想看。
3, 啥后浪,贴啥标签,谁也别想代表我。
4, 当我们是傻子忽悠呢,我们不过是一茬年轻的韭菜。我们有自由选择吗?我们有平等权利吗?
5, 确实挺感动,看了两三遍。
6, Diss中老年人,感动的都是70后,80后的前浪(80后都成前浪了吗?),他们自己在那热泪盈眶。
7, Diss小破站,商业玩得溜。
8, 你讨好我我就领情吗?
9, 不就是鸡汤吗?腻歪……
03
说实话,看完了以后呢,跟我想得差不多。因为我毕竟是教过几年书的人。对年轻人有所了解,我一直觉得,中年人想得头秃的,用尽各种方法想去讨好年轻人这种事。常常那个出发点是设想得很好的,但是却常常是自作多情,场面搞得很尴尬。
所以我今天看到有人说,批评这个演讲的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可喜欢着呢,我就一头问好,因为说这话的人自己也是个中老年人啊。这是怎么判断的呢。
当然了,因为我是在我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问的,所以主要还是以我的读者为主。人以类聚嘛。毕竟年轻人和年轻人区别也挺大的。
我看到的回复,可能就会同质化比较严重。因为从前就有人说过,看我的评论区和看别人的评论区,感觉像两个平行空间。
但至少,就那么想当然的觉得,所有年轻人都很吃这一套,也肯定是不对的吧。这其实才是问题所在,为啥觉得年轻人都一样呢。
04
另外,看完了大家的评论,我其实内心是绝望的。因为我想起了曾经在豆瓣看一个豆友的广播,他说(大意)他大学的哲学老师是一个小网红,在微博有一百多万的粉丝量。
有一次,他老师被请去参加一个微博营销课程。老师听完挺高兴,下课就把自己的账号给教营销的老师看,问自己的账号能估值多少钱。
那位老师翻了翻她的微博后冷冷的说,你的粉丝受教育水平太高,太理性了,不值钱。
我看完了你们的评论之后,对带货这件事基本上也绝望了。行吧,一个无价值博主和一群无价值用户,大家就这么破罐破摔的一起过吧。
就这样吧,我也不打算改了,这岁数就不努力重新作人了。
再者说了,谁让我喜欢你们呢……
以上都是闲聊,其实都不重要,祝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吧。
推荐阅读:狂热是一种与立场无关的病态
上篇:爱国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