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5-08 23: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马丁惠特曼价值投资方法》是一本由(美)马丁 J.惠特曼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精选点评

  ●散文+理论

  ●非常好的一本书,对价值投资和投机全面清晰诠释。不过阅读难度较大。

  ●书是非常好的书,把定价应考虑因素梳理了。但翻译确实太烂。准备原版再读遍。

  ●这书应该是内容5分翻译0分

  ●收藏

  ●一种另类的、更广阔的价值投资视角。“投资价值就是未来现金回收的现值,无论们的来源如何”。将价值投资的范围,从传统的二级市场买卖延伸至各种类型的资本运作。价值投资的收益,既可以来自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也可以来自其它地方评判一家企业的价值,不仅要考虑其长期创造财富能力,也要考虑企业当下拥有资源数量质量。对于我这样的普普通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这本书枯燥晦涩且难以操作,但仍值得一读

  ●跳出二级市场价值,跳出持续经营看价值。

  ●经@布衣天子 推荐,但是没有读完。惠特曼先生当然也可以称为价值投资者,但不知是否是翻译版本缘故,当一而再再而三在书中读到他将格雷厄姆和多德称为“格雷厄姆和多德基本分学派”之后,渐渐对这种学术味甚浓的语言失去了兴趣作为当今最大的显学之一,投资界活跃着各种思想家。更希望读到的是通达的论述,不是这种学究气太浓的话。

  ●这翻译质量就是来圈钱的么?

  ●翻译严重问题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读后感(一):《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回归基本面

  之前觉得大道至简,但读了这本书觉得魔鬼细节完善的投资体系需要很多细节搭建的。

  大部分书里会说价格总会向价值回归,但这本书告诉的是应当思考回归的路径如何、时间如何、受哪些主体和因素影响、通过在何种市场完成何种交易实现

  Mark一下作者对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观点

  1、不能脱离于资产转换,而仅从持续经营的角度进行价值分析。大部分企业四五年内必然有一次重大的一级市场交易。

  otes:在基于业务基本面评估价值时,也要评估潜在一级市场交易可能对价值的影响。

  2、一次好的一级市场交易可能抵上若干年的优秀经营管理

  otes:觉得讽刺的是,书里说巴菲特就是这么干的。某些情况下,资产转换价值可能远高于持续经营角度的业务价值。

  总得来说,这本书真是一个投资和市值管理的一个框架之作。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读后感(二):作者思想前提

  首先,尝试给“分析活动”下个定义,它是:「试图以静态息捕捉动态的现实发展」。

  因此,很容易得出两个攸关成败、却经常被忽视的结论:(1)信息与现实的相关程度越低,或(2)对于变化越复杂、越快、越不规律的事物,分析越没意义。

  从这样的思路出发,便能更好地理解惠特曼在全书中的各种经验之谈:

  (债务、资产、盈利能力、成长性;关于这4项分析的可靠程度,一般是递减的),

  (分析公司比分析行业有意义,而对于世界经济未来趋势之类的,可以不要浪费时间了),

  (对于外部小投资人来说,股票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部门的工作成效和公司控制人的品性),

  (排除烂管理层的尝试,比找出优秀管理层有意义)

  ………………

  (经验是会变的,你要随时保持弹性)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读后感(三):很好的一本书

  马丁惠特曼回归价值面,关于opmi的阐述,非常深刻,消极投资主要面对的是拥挤的市场交易,不断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企业短期的盈利变化还有近期宏观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已获取短期波动的套利,这样的推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为了观点去交易。每一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立足点并不真的愚蠢。我认为这样的交易太频繁,难度太大,也极度不适合自己。价值投资主要是对企业的质量和数量,未来的持续经营进行评估,并不单单对净资产、权益表进行估价,这和格雷厄姆有一定区别,格雷厄姆着重对权益表的打折,账面价值的折扣,以及对短期的收益表的判定进行估值。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找到了一个便宜货,却不赚钱。这里马丁惠特曼似乎找到了市场的评价机制,是为收益还是资产估价,或者为观点预期估价,不同的理念必将有不同的策略。马丁还对安全边际提出来新的观点,这不同于其他人,他把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作为了安全边际的范围,完善了安全边际的概念,这点很重要,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重要问题,有了价格再加上质量和数量的权衡,那安全边际会更全面操作性更强。马丁还对市场有效性和信息的市场兑现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市场有效性的现实不可能性,基于市场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和信息的不可全面性,以及opmi价格组成的各方利益主体的复杂性。市场难以有效,所以市场会存在投资投机的机会,也会有超额利润的可能。可惜,他也指出opmi是最底层的最低级的交易市场,大的利益已经被高阶的利益主体瓜分。opmi是很困难的,梦想着从opmi中获取长期超额利润是非常艰难很稀缺的,你有这个本领吗?这个论点,很好的对市场上各类投资书籍的回应,包括巴菲特等大师的回应,其实,很多的投资大师并不是从opmi中获利,而是从价投、并购、控制性投资等获利。所以,这等于揭开了市场的遮羞布。总之,马丁从严密的结构和逻辑分析了价值投资和投机的关系,以及市场其他参与主体的分析,非常清晰,非常全面。不仅是纯理论,也有可操作的观点。听说他也是投资经理,很想知道他的成绩是怎么样的?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读后感(四):价值投资的平衡方法(书摘)

  l 在价值投资的均衡分析中,企业既被看作一个持续经营者,又被看作一个资源转换者。可以将资产和负债配置,或重新配置到新的领域。

  l 不同的评价角度,有使用不同变量或赋予同一变量不同权重的强烈倾向。由于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或接管价值之间的差异,最终会发生套利行为;如果企业价值大大高出市场价格,就会发生杠杆收购或并购。

  l 从事金融交易的各种人之间总是存在共同利益和利益冲突。没有任何理由先验地认定,在一切情况下某一个集团利益高于其他集团利益。假定管理层只为股东的最高利益服务是完全不现实的。

  l 价值投资反映出市场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长期套利机会。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企业价值,市场参与者会为了敌意接管,杠杆收购和私人控股目的而购买公开交易的股票。

  l 在每一次投资中,依照价值投资方法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尽可能了解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因为每一次投资都会出现问题,诀窍在于一定不要去追求完美无缺的投资,而是利用正确的投资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l 一般通货膨胀和与之相联系的成本上升阻止了许多新竞争者和现有竞争者花费巨额资金成为该行业新的竞争参与者或使原有的企业扩张。

  l 有很少,或没有外部约束的市场里,如果不能持续获取超额收益,从价值投资者的角度看,这些市场是无效率的。

  l 对许多研究部门和资产管理人来说,单单价格低并不是购买证券的充分条件。购买证券的必要条件是,深刻领悟会导致价格上扬的相对短期利好因素,而不论这种利好因素是具体表现为提高收益或使收益超出市场预期,还是带来并购,再融资或清算等交易。

  l 研究部门和资产管理人十分重视比较分析。他们注重比较实际季度收益和预测季度收益,认为产业内比较的收入和收益业绩非常重要。许多人也把与市盈率相联系的增长趋势赋予了实际意义。

  l 对资源转换是正确的,对于持续经营就是错误的,反之亦然。尽管公认会计准则,零售商库存形式上被定义为流动资产,但是在持续经营的企业中,其固定资产的特征远远多于流动资产的特征。

  l 在评价管理层时,使用严格经营分析方法的人,严格地把管理层当作经营者。然而,在资源转换中,管理层被当作投资人和金融

  l 控制定价与市场定价之间的大部分实质性差异,能够通过长期套利来弥合。这正是所有市场的趋近效率倾向的本质,特别是在完全相异市场之间。

  l 当决定投资时,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账户彼此密切相关。但分析每天或每小时的股票市场交易时,比起当期或预期收益账户,资产负债表的作用的确有限。

  l 叙述性信息披露是在价值投资中了解公司经营、价值、问题、潜力和管理方向的工具。

  《马丁•惠特曼的价值投资方法》读后感(五):与台湾译版的一些比对

  “价值投资中,公司与它的股东之间并没有实质性合并。公司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与它的股东毫不相关。”

  台湾:“价值投资不认为公司与其股东之间存在实体统合关系。公司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别于其股东。”

  ——————

  “如果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不能创造财富(即公司、股东各自拥有的或者共有的资源)……”

  台:“如果未来的盈余或现金流量不能创造财富(换言之,创造公司或/与股东的资源)……”

  ——————

  “由于未来流量评估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使得其它的会计数字,特别是资产负债表中数据的重要性相对下降。”

  台:“由于特别重视未来流量的估计,其它会计数据——特别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也就受到忽略。”

  ——————

  “在价值投资中,除风险套利以外,通过股票控股企业被看成是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承诺。”

  台:“对于价值投资来说,持有股票被视为一种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承诺,惟一的例外是风险套利。”

  ——————

  “安全是指一家企业自身的可生存性,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家企业所发行证券的价格易变。”

  台:“所谓安全,是指企业的生存能力,完全不考虑该企业证券的价格波动程度。”

  ——————

  “控制投资方法使投资人能够获得自我保护,他们几乎总是有不受约束地利用公司库存证券获得自我保护融通的能力。”

  台:“控制型投资可以取得自我保护,投资人几乎可以为所欲为的运用公司资金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

  “例如,1998年9月,就有可能以远远低于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第一阶段风险投资家所能获得的价格获取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普通股。”

  台:“例如,1998年9月,很多半导体设备制造厂商的普通股市场价格,远低于创业资本家对于这些高科技公司重新再融通的价值。”

  ——————

  “OPMI中的少数人采取购买——持有战略,强调企业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以及长远发展前景,典型的价值投资人就蕴含其间。”

  台:“在小额投资人当中,典型的价值投资人只占一小部分,他们通常采用买进——持有策略(buy-and-hold strategy),强调企业资源的质与量,重视长期展望。”

  ——————

  “另外,以往收益的快速增长意味着这段时期平均收益水平少于当收益增长平稳时的平均收益水平。”

  台:“另外,如果过去几年的盈余快速成长,这意味着过去几年的平均盈余,将低于成长速度较慢情况下的平均水准。——注:译者曾经不断琢磨,仍然不了解这句话的意义,原文如下:Furthermore rapidly growing earnings in past years mean that average earnings for those past years are less than they would have been had earnings grown less rapidly.”

  (对最后一个比对的看法:抛开不知所谓的第一个译本不说,台湾译者坦率、认真的态度理应得到同样坦率、真诚的点赞!

  虽然不懂英语,但联系上下文来看,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把过去几年的平均收益,看作成长型企业大概的盈利能力水平,相对而言是比较保守的;但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收益成长越快,「平均收益」和「当前收益」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大。再具体地说,一般越是高成长的明星股票,越是与价值投资者有缘无分。)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