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爱读后感精选
《好笑的爱》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 (Kundera M.)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碰巧前几天女朋友在读,她也考试焦虑。我们讨论了一会儿。我觉得除了一样的啰嗦,一样的陷入两性的无聊,昆德拉比村上春树真诚几倍。他放不开哲学包袱,刨根问底。品一品《搭车游戏》的余味,其它几篇倒是没印象了。
●《谁都笑不出来》和《搭车游戏》印象深刻
●虽然说不出个道理来,但觉得米兰·昆德拉的思想非常成熟(这么说可能有些幼稚),但的确非常棒。
●好笑的是我们自己,里面都是我们
●远超游戏性的后现代观念,但又是典型的后现代。把非严肃的爱和情欲写得非常有深度。人在不自觉中游戏,在游戏中不自觉自己的本性和人生。
第一次读:当得来的东西是偶然与错误的,欺骗带来的好运如果可取,那必定建立在无情、无悔或无思想的基础上。
第二次读:我们其实一直在当别人的影子,顺从着别人的想法趋势,做着别人下一秒期待的事,这种欺骗带有毁灭性,毁灭着别人的信仰。每个人都不会有信仰,或者说他的信仰容易被自己的影子打败,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很容易被人性最原始的渴望,性欲,贪婪,同情等等所操纵,上帝是个好弱小的东西,他轻易地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取代,被身边的人取代。上文说过,身边的人在当自己的影子,下文又说身边的人是上帝,是否可以说自己的影子就是上帝,自己期待的东西就是上帝。其实不一定,虽然决定自己命运的毫无疑问是自己,但是别人的顺从和模仿也在一步一步改变着自己,不能说这改变是错的,是不忠于自己的,因为对错这矛盾本来就非常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难以解释,这复杂,这美丽,然而其实很简单,我能做的就是微笑面对,笑对真诚,笑对欺骗。
小说不只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更多是在思考宇宙和人生,比如自我比如价值比如存在和真实。现在才开始有些认识,虽然听说这个年纪不需要担心肤浅和幼稚,我接受这些不美好的字眼但当然更希望能摆脱。出发迟了,自然得多走走快些。
最后那篇不知是书评还是导读的东西,尤为反感那种把各个短篇的位置篇幅甚至是持续时间都拿出来比较的数学式剖析,总有假装内涵的牵强附会的做作之感。 短篇小说集完全可以也或许是该有个统一的主题,我却一直认为写作是件私人的随性的事,过于强烈的目的性只能够破坏这种自然,也从不企图透过作品去认识作者的内心,更何况我们常常连自己都没办法了解。作品就像孩子,由作者给予生命,流淌着作者的血液,可他又有着独立的灵魂,一旦出生,便会有自己的路。
也可以说我不懂昆德拉,只懵懵懂懂读过两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实在的连这本书我都是因为听过小机场的歌才去找来看。阅读也一样是私人化的事。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不敢确信,唯一能肯定的,只有我的无知。
《好笑的爱》读后感(三):小小的遗憾
昆德拉的书里面这是我一直没读到的一本,不知道为什么老是买不到,这次买了2011年的新版,急不可耐地拆开来阅读。第一次读昆德拉的短篇,感觉异常的好,翻译也很好,虽然昆德拉的译者并不统一,但老昆的文字感是一致的,这点很好,不会让你感觉在读各种各样的昆德拉。
但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方案应该是很不错的,封面很有味道,但正文的用纸差了一些,应该是60克的胶版纸,很薄,字都印透了,拿在手里,书都是软乎乎的,无法挺立,本来很好的设计因为用纸的问题,整本书就坍软了,我看了版权页,11个印张,定价29元,按成本与定价应该可以用更好的纸,况且老昆的书,销量基数是摆在那里的,这一点让人对出版社产生失望。
对内容也有一个小遗憾,第39页有一个注释,正文是“因为她丈夫长着一头棕红的头发,在我看来就像是墨涅拉俄斯”,页下有个对墨涅拉俄斯的注释写着“希腊神话中的斯巴达王,他抢夺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妻子海伦,从而引起了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这个注释完全颠覆了我对希腊神话史诗的常识,不知道来自于译者还是作者。即使从昆德拉在文中的寓意,也应判断出是完全相反的意思,这一点译者和编辑我觉得都是有责任的。译事和编事都是这样,你做得最好,不一定得到欣赏,你只要出现一个错,就立马有人吹毛求疵。但不因为这样,就逃避我们的责任。
《好笑的爱》读后感(四):从严肃的爱情到非严肃的爱情
写在前面的友情提示:
如果你对人生、爱情、生活尚未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信仰,请慎读此书。
米兰·昆德拉对于爱情的理解,简略地说,大概分为两种:
抒情的爱和游戏的爱。
亦或者说:
严肃的爱或非严肃的爱。
严肃的爱是任何一个童男女所必经的第一个应许之地,它代表着认真以待与全情投入,但当随着阅历的增加,他她会愈发发现,非严肃的边界无所不在,它侵蚀着你原本严肃、珍视的领域,尤其令人沮丧地是,“爱情”是非严肃中最易被腐蚀的一种。
当面对这种境遇与认识时,人们往往会做三种选择:
一种是唐璜式的,他想要征服这片非严肃的领域,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已全无征服的土壤,无可避免的转化为冲向风车的唐吉柯德;
一种是集邮式的,他陷入了被“收藏癖”奴役、被动的标定“爱的对象”的游戏,永远的活在爱的幻境之中,甚至所收集的胜利对他而言也会索然无味;
最后一种是失败式的,他认命的可以失去所有在爱情中的名誉、信仰、坚持,并坦然面对一切看似觉悟、清醒后的目光,然后,他成为了三种人中唯一的“胜利者”。
当有人混淆严肃与非严肃的这两种爱的形式时,便会出现极度荒谬可笑的爱的表达与获得爱的方式。
爱欲的错位、精神的扭曲,依靠出卖与乞怜获得爱情的满足比比皆是。
我不确定是否真的有人可以将“爱情”还原到其终极的本质,至少米兰·昆德拉所言的,无疑是无限接近的那一种。
《好笑的爱》读后感(五):热爱人类的人,才会当把“爱”看作是“好笑”的。
多亏了文末弗朗索瓦.里卡尔的评论文章《收集者的小说集》,让我对这本小说集有了或许更加专业理解的视角。
这本小说集里面七篇的名字从来都没有对我产生吸引力,它们只是一些句子,和人名的组合,并不像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那样每一个标题都如诗般留有想象空间。
在阅读过程中,我始终能够感觉到昆德拉对于这些人物的立场同时是讽刺挖苦的,但又对他们理解和宽容。这让我在阅读中,对许多人物荒唐的、自负的、悲怆和奸诈的描绘既心生厌恶,又大为惊叹:这些内心的描绘多么的精彩,每一种心理状态我都经历过。这也反应了在30岁出头的昆德拉,在第一篇小说集中就已经找到了他自己的游戏规则,也早早的知道自己感兴趣和需要描绘的是什么:不断复现的主题 :“ 自我哄骗和幻像,性欲和爱的滑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历史、青春和抒情诗,记忆和遗忘,笑(包括’玩笑’的概念),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悖论。”(格伦.布兰德《一部加注的目录》)。
“爱”是这七篇短篇集中贯穿的主题。从第一篇到第七篇(除去第四篇),一和七:是自负的渴望被仰慕的爱、二和六:收集者式不带审美取向的拥有感、三和五:爱固有印象中的对象的爱(更像是印象中的对方,而非实际的对方)。而第四篇中多条人物关系如同多条故事线的戏剧一般,成为了前后三篇文章的交叉路口。
弗朗索瓦.里卡尔评述中提到的“三个向心圆的镶嵌”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准确(但不是完全精确)的观看方法,来将这一本小说集看成一个整体的艺术品,而非是由七篇短篇按照前后顺序分别讲述的故事。这种编排在我看来是在抽象的四维空间中,为这些没有实体的文字找到了最佳的编排和陈列方式。
而“好笑” 同样是这些“爱” 的限定和附加的形容。这是由昆德拉看待这些身处爱情之中的人物的方式决定的。自负自以为是的爱不代表他令人鄙夷,充满野心的博爱不代表他应该遭人嫉妒和唾弃,爱幻觉中的对方(可以用文中“弥散”的对象来理解)更像是爱的自己不代表他全然的自私。
自负、博爱、自恋这些人人都具备的特征,以昆德拉犀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让他们变得可笑,却又不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