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爱情故事》经典观后感集
《曼哈顿爱情故事》是一部由Michael Fresco执导,杰克·麦克道曼 / 安娜丽·提普顿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觉得还蛮好看的怎么被砍了。今年好多rom-com最后活下来的只有you are the worst。
●这么好看为什么会被砍。。。
●男主有点帅,女主有点傻,剧情平庸;但这种把内心细腻的小心思拍出来的剧还是很让人有代入感的,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点小心思小想法,说话做事爱占个上风,做人不好也不坏。
●被砍了呜呜呜呜
●美劇很難得會有這種小清新帶點生活搞笑的類型了!男女主內心吐槽真的很真實有共感!追這部輕鬆無負擔~
●有些可惜_(:зゝ∠)_
●又一部“表问我为嘛会看这”剧。男主大众好人脸(像我一同学),女主本是模特,据说幕后也一对。内心独白演出来有点太直白,显得每个人都很事逼,爱情轻喜总是无法跳出传统性别角色的老套。演腐国基佬的是新西兰人,演过未秃前的威廉王子,抛石口音是那时就练出来的吧。已被砍,换台播完已拍剧集了事
《曼哈顿爱情故事》观后感(一):让人羡慕的往往是故事本身
一个单身女孩,不远万里,因为一份新工作,来到纽约,住在结了婚的女闺蜜家,然后闺蜜还不停做助攻,介绍了老公的弟弟给她认识,工作上还有个帅得一脸血的男GAY蜜陪她聊天,最后还有个当教授的前男友求婚,没事的时候还会发论文给她审阅,简直是不要太美好啊。
而在中国,现实会是个啥?首先,有着傲人身材的健身教练女闺蜜,一般嫁的都是土大款,所以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吵架和甜蜜;其次,再好的闺蜜也很少让人住到自己家里来;更不用说完全不是一脸嫌弃,夫妻双双作爱情助攻好嘛!
每天完全闲得没事做,只能勾勾自己列的清单,顺便谈个恋爱,然后衣服还一套一套换,发型和项链都不重样,而且所有行李才一个小箱子,简直是童话好不好。
《曼哈顿爱情故事》观后感(二):试播集评:爱情就和纽约一样虚伪?
第一,男主的长相好路人,实在属于记不住型,对脸盲观众是个挑战。
第二,女主长相实在很容易记住,并且还算讨喜,点赞。可是你的表情敢再浮夸一点吗?嘴唇可以咬更紧一点吗(请注意看她出现的第一幕)?
好吧回到主题。这剧整体挺好玩儿的,选在纽约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实在是太适合。因为爱情和纽约一样,都要从虚伪的交涉开始。
抛弃一切拥有纽约梦的女主,刚来没多久就被安排和一个纽约土著屌丝约会。工作第一天被同事耍,但不管怎么样,风度还是要有的,所以即便前一晚戳了一晚小人,第二天还是要假装陪笑。
男主那边,一心想钓到女主这条小鱼,甜言蜜语说了一通眼睛都不眨。缺乏个性,没有特色,估计是个妻管严型。
虽然故事线相当简单(好吧,爱情轻喜剧还能有什么复杂的路线呢),但好在主角们以异常丰富的内心戏,再一次衬托起了人类虚伪的天性。内心独白无疑是这部剧形式上的大亮点:每一次“交锋”里,画外音都会说出主角内心真正的想法。只是,即便是笑点亮点百出的内心独白,也大都落入俗套,涉及的心理活动也离不开关于两性的stereotype,缺乏一点wit,这点真是不如Selfie。
另外,从开头到结尾,这部剧怎么看怎么不像爱情剧,活脱脱在打一副纽约梦牌,而男人好像只是这副牌里的一张黑桃小三。在职场斗智斗勇,走遍纽约的各个角落,看起来才是女主更加关心的事嘛?!
只能说,这剧在爱情元素上节奏太慢,事业元素又显然不是的重点,如果要期待,估计也只能冲着纽约这个元素去看了。观望。
《曼哈顿爱情故事》观后感(三):如果对方听到了你的内心独白
很偶然的剧荒了,更偶然的在翻腾讯的时候看到了这部剧,看海报就是走的欧美浪漫爱情范儿路线。尝试想一下是否跟《他没有那么喜欢你》《和莫莎的五百天》这种文艺清新范儿+爱情元素的画面感觉很像。
这部剧,目前只有5集就听说被砍了,腾讯也以此作为卖点,告诉我们美帝看不到哦,只有在企鹅可以看到哦。我花了几个小时就把5集都看完了,整部剧节奏很流畅、剧本写得很不错,真实自然不做作,男女主演的也挺好的,或许美国人觉得这种类型和题材更适合拍电影吧。
在这部剧里最cute的一点是突出了内心独白,把内心独白作为台词说出来,这就有了戏剧反差和冲突,能够让受众觉得可爱。让我想想,其实这个tip用的最好的是《鹿鼎记》吧,陈小春那版的,经常演着演着,陈小春,不不,是韦小宝跳戏一般,在那演一下自己的内心活动,活脱脱的演出了韦小宝的市侩和机智啊。
这部戏里内心的活动直接说出来,比如女主和男主一起去餐厅,但是要等很久才有位置,女主的内心戏是,我好想跟他上床啊,难道要等到10点吃饭,半夜sex。之后女主说,好吧,我觉得我们还是换一家餐厅吧。等等。
尤其是在爱情中,两个人很多时候心里所想和嘴上说的很多时候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你不想跟他大冬天在冷风中散步。但是你抹不开面子不想拒绝,或者你想跟他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你心中哪怕一万个不愿意,你还是会甜甜的说,好啊,那我们去吧。男人也是如此,他或许第一次见你,就想把手伸到你的胸上,就想把你带回家,但是他还是会绅士的说,早点回家吧,太晚了不安全。
很多时候爱情中的我们哪怕是真心相待也会隐藏掉自己不好的一面,将美好光鲜展示在爱人面前。很多时候也可能是为了有更一步的进展而委曲求全,装作善解人意和亲密无间。也有时候可能是想做的更好但却把事情搞糟或者让两人的关系失控或者向着反方向发展。也有更多的时候,你热切的期待着对方的回应,但装作冷淡,心中窃喜万分,面上却淡淡的,看不到心中的热切。在爱情中的人就是这样,不愿被看低。如果你所有的内心对方都可以听到会怎么样呢?
我想还是不要这样吧。爱情失之神秘也就没有了乐趣了。这是每个人都热衷于谈论爱情、投入爱情中的原因之一吧。
借用剧中的话,纽约欢迎你,爱情也欢迎你,让我们在这部温馨的美剧中感受一对普通人的爱情历程,相信有心的人会在其中学到很多爱情之道。
补充:很爱配角的那对夫妇,他们的相处模式也很有趣。有机会再聊他们。
《曼哈顿爱情故事》观后感(四):新时代恋爱观就像一场革命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一切都步入了崭新的领域,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理念,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的婚恋观,没错,新一代年轻人打破了过去老一辈对婚恋保守的态度,不再执着于以达成婚姻为目的的人生态度。
dana来到newyork city,跌跌撞撞,工作上不受待见,生活上处处不如意不顺心,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刚来北京的我,一个单纯的女孩踏入了复杂的写字楼,在大城市里小心翼翼的出行,却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但是dana的乐观打动了我,在停电的夜晚,接二连三的倒霉事儿赶到了一起,正当dana懊恼之时,突然想到了打字机,于是大家一起用打字机帮她完成了工作,而dana对纽约生活的态度也改观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反而认为多亏了这样的境遇,我才有了这样的夜晚,和peter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件事改变了dana的心态,负能量转为满满的正能量。
我就在想我自己的境遇,如何看待所遇见的人和事,往往是一念之差,也会陷入负面的思想里纠结不清,但是转念一想,那些人和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做好我自己的事就好了。dana出到办公室报道的一幕打动了我,没有人对她表示出欢迎,大家不仅忙自己的事,并且认为她是个威胁,对她心存敌意,可是dana没有就此放弃,她坚持争取自己的机会,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在乎其他人怎么对她,其实这种“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的心态真的非常重要。
关于恋爱,peter和dana表面上有很多不合,但实际上内心非常默契,这也许是缘分天注定的体现,他们在交流上出现的矛盾,体现出男人和女人的思维的确差异很大,现在无数的书籍和电影等文艺作品在告诉广大青年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多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更好的交流方式,以及更稳定更舒服的相处模式。
如今,年轻人的恋爱观已进入“不婚主义”阶段,因为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责任感和担当,这并不是某个个体的错误,而是整个时代造就了这样一批独特的孩子,曾经羡慕父母恋爱一次成功的模式,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经历几次恋爱之后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会认为恋爱就一定会结婚,并且结婚就一定会幸福,因为婚姻掺杂了太多情感之外的东西。
晚婚是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曼哈顿爱情故事》里男女主角的恋爱观其实和现在的北京等大城市年轻人的恋爱观是一致的,原来恋爱这个话题是不分国界的,唯一一点点区别就是对性的观念,可能目前在中国,dating几次就sex的女孩仍然不占多数,但是总数却一直在增加,这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更勇敢的追求自我,无所畏惧,不再害怕社会的舆论,女性的崛起是一股新的力量,犹如一场革命。
《曼哈顿爱情故事》引起了我对爱情的思考,两个人能遇见就是缘分,但是能走到一起去,还是要靠磨合,磨合的过程就是两个人智商和情商的体现,如果智商和情商明显不匹配的两个人,最终也很难走到一起去,但是,人类不可能单纯的倚靠这两个指标来配对,那么,是什么,让两个人几次见面就产生了感觉,或者有“就是ta了”的那种自信,这一点我现在还没有体会,不过我能明白的是,恋爱是需要经验积累的,经历过几次恋爱才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二十几岁正是恋爱的好年龄,这个时候,男孩女孩都没有真正的成熟,内心还保留着单纯,单纯会激发追求爱情的勇气,就是这勇气在无数男男女女的交往中迸发,引发了无数幸福甜美的瞬间和伤心落泪的夜晚,但这是上天安排年轻人必须要经历的,因为我们从小被父母保护的太好,所以上天用这种方式来让我们成熟,而成功的婚姻会建立在两个成熟的灵魂之上,不成熟的恋爱会经历很多坎坷,即便最后在一起也不会幸福。
长辈会说跟谁结婚都是命中注定的事,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在自己还未成熟的时候遇到喜欢的人,那是谈一场恋爱,虽然没有结果,但是这过程让我们更能了解异性的想法,而分手的伤痛则让我们成长,直到我们真正的成熟起来,像蜕茧成碟,过程如蜕皮般疼痛,但是终究变成美丽的蝴蝶,那时候我们遇到的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们要变的足够好,才能配得上好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