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上海》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上海》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10-19 06:22: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上海》经典观后感1000字

  《大上海》是一部由王韧 / 徐冠群 / 郑波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上海》精选点评:

  ●前五集很棒,后面有烂尾

  ●职业习惯,想要了解自己喜欢地方的前世今生。

  ●怀念上海时光

  ●拍得不错鸭

  ●上海近代化进程的各个方面都讲到了,今年的纪录片真是惊喜连连,配上部分沙画的表现形式,时间轴也做的很棒,强推!

  ●看着看着眼中就含了泪,这一百年我们走的太难了。

  ●宣传力度不够,但是文案真牛逼,采风也牛逼。

  ●真想好好吹一波,要是政史思修balabala课程的老师们能这样讲课,我一定献身思想教育事业

  ●通过对上海这座百年城市的记录,来展现近代以来中国的变迁,纷繁浩大,令人深思

  ●看得我热泪盈眶

  《大上海》观后感(一):好哭

  我向来对纪录片不大感兴趣,看这部纪录片的第四集完全是因为老师要求。但是,它也太好哭了吧。我在想,我是为什么而哭呢?为中国曾经的满目疮痍?为革命先行者的勇敢慷慨?还是为了自己的渺小懦弱?很复杂的情感。我曾经对上海的印象,觉得它是一个开放的时尚之都。这里物价高,房租高,没有本事很难生存。看完这一集,我觉得它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历史的城市。我们常常说,中华历史上下5000年,中国是一个古老之国,但掐指一算从1949建国到2020,中国的新时代其实不足百年。我想,中国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大上海》观后感(二):是城市史诗,更是一封刻骨情书

  上海人、全体中国人甚至全球人们心心念念,挂心在口的“上海”,究竟具有怎样的超脱时空的魅力?最初的上海,是否就是教科书上突然从《南京条约》里被一蹴而就般洞开的通商口岸?她的前世与今生,有多少散落于历史沟壑里的细节,值得被重新发现?这些问题在观看《大上海》之前,我从未认真想过。这是一部很容易被套用上刻板印象的片子,似乎在被讲述了无数遍的上海叙事中,这座城市的存在,无非是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缩影,或华洋杂处的一方充满魔幻现实色彩的传奇想象。

  在去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一系列比较重要的影视献礼作品中,两个突出的特点是:对作品本身类型规律的重视及对家国叙事下微观书写意识的加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夺冠》里尽得风流的弄堂市井、纪录片《彩色新中国》还原苏联摄影队拍摄的影像幕后,皆是从前同类作品中较难见到的对观众来说颇具“猎奇”意味的新鲜景观。此次九月在东方卫视播出的“上海制造”纪录片《大上海》,也是求新求变的主旋律或曰献礼片创作模式开拓努力的最新成果之一。“上海”本身作为指代一座城市的名词,在当代被赋予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历史、经济与日常生活意义,发生在这座城市的种种关于经济思维、匠人精神、文脉传承与中西合璧历史,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具有非常特殊的标的性,亦是一百八十年来中国巨变的缩影。

  《大上海》题旨为“大”,自然包括了要在八集篇幅中尽可能详尽地将这些变化细数清楚的野心,而这个“大”,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对这座开埠以来最能引领中国风气之先的城市经历风云变幻而仍能包容万象的敬意。《大上海》第一集,从矗立在外滩的“太平洋西岸最早的现代气象信号塔”开始说起,引出了上海开埠前便已进入中国传教的郭实猎,详尽考证了他的生平及对中国的热爱,同时亦指出鸦片战争前后其对中国人的殖民主义姿态,这一笔相当明确表达了本片主创在认真还原历史之外,对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的作用取客观态度的呈现,且进入的角度新颖、适切。这成为《大上海》的历史叙事中贯穿始终的态度,比如从“洋人营救被小刀会活捉的上海道台”等掌故里触发对晚清上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格局细节的钩沉,或自今时今日的滨江岸线回溯当年黄浦江边的制造工业等等。

  对上海历史的宏观描述,是《大上海》以时间线为坐标顺向叙事中的重要环节,但绝非最核心的部分。由“上海开埠“”上海文脉”及至“八百壮士””解放上海””住房问题“”“改革开放”等等不同时代面相主题组成的脉络里,除了编导所作的大量细致考证与文档、访谈、口述重现工作之外,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主创对于这座城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赤诚与尊重。讲述上海文化演进的部分中,提到民国时期四马路(福州路)的开明书店,影片形容其为“开明留给时人的印象是,用土纸出的书籍杂志都没有一个错字”,这一例子,其实与后面内容展现的当代上海工匠精神产生了某种关联。在表现建国后解决上海住房难问题的一集中,作品援引了大量1950-1990年代拍摄的新闻、纪录及专题片,在荧幕上直观呈现上海人居住条件的举步维艰与气候的变化,结合画外音与画内的直接影像,令这在今天的00后一代上海青年记忆中几乎已经不存在的集体回忆迅速获得新生。这种种可以透过观看过程直接感知到的努力,是整个团队历时三年的艰辛完成的,以其中一位主创所说“数不尽的地方,我们暴走了大上海”来浓缩这段经历也许不太适当,但这句话透露的对作品本身的热情与追索,确实能够深刻感染每一位对上海的历史与文化有兴趣的观众。

  纪录片访问了包括李天纲、石川等在内的涵盖文化、经济、电影史专家,从各维度对上海发展过程里的线索进行解读,亦有大量的对新时期及至新时代的当代上海腾飞过程中的亲历者如赵启正等人的访谈,由人物之点贯穿时代之线,最终达成对城市整体形象的面的描绘。影片单集长约一小时,信息密度相当之高,可谓是国产同类纪录片中最烧脑的一部。如同写文章到兴奋处不知如何收尾,《大上海》中的种种风起云涌,总令人感到八集容量实在太有限,由此越发能够体会主创对这座“魔都”的情意结之深厚。

  影片在纪录片惯常的照片、录音、影像、重现、访谈等手法之外,引入了动态沙画,规模大到外滩建筑变迁,小到“陆家嘴公司”草创时期简陋的门面,配合影片不断自我确认的微观视角,在在落力带观众重返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现场。在这个意义上,我更愿意将《大上海》视为一部深情之作而非单纯的献礼史诗,作品是对时代的赞歌,亦是对生活在此的吾土吾民的内在精神密码所作拆解、还原。相信有大量的素材仍未有机会被展示在正片中,情到深处,取舍是很艰难的事情。片集的前半部分,实际上聚焦于江南文化如何深刻影响了这座看上去非常西化城市的内在机理,而在对当代上海的创新勇气与工匠精神的描绘中,呈现出一点面对千头万绪,无从落实的无奈,这状态本身也是非常有趣的,与生活中许多情境下一样,值得说的话太多,往往就不知如何开口。

  《大上海》观后感(三):前后3位总导演,1500个不眠之夜,熬出一部经典之作

  文 | cherry

  数不尽的地方,他暴走了大上海。

  分集导演白佳琪发了40多条短信、50多条微信,又打了近10个电话,才“终于确认”守了3年、长达400多分钟的纪录片《大上海》,这次是真的要播出了。

  “手机里开始不断地收到各式各样的回复:欣喜的、激动的、祝贺的、感谢的、期待的……他们都是曾经被拍摄过的嘉宾和提供过资料及帮助的个人,其中有很多是耄耋老人,且远在他乡,只能由子女代为回复。”

  纪录片播出同时,上海电视台元老吴基民越看越兴奋,因为他的朋友圈炸了,“老伙伴们好评如潮,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纪录片,是写上海历史的经典之作”。

  另一头的年轻人,看完第一集也high了,“这纪录片也能做成美剧的节奏”,“信息量好大,不敢去上厕所,就怕错过了什么”,“值得反复看,看很多遍!”

  而此刻,创作团队最大的感想却是:不知要说什么。

  回顾了创作过程的另一位分集导演卢晏羚,在本应有大量“煽情”部分的导演手记中,只以短短两句话结束了自己的感想,“其实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愿《大上海》能使你我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云集将来制片总监、《大上海》总制片人韩芸将整个创作过程概括为五个字,“熬并快乐着。”

  该片首位总导演郑波享有全国性的声誉,此前曾在央视综合频道长期工作的他,是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和知名栏目如《看见》《新闻会客厅》的核心主创。2016年,他受云集将来传媒之邀落户上海,并担任创作部总监。《大上海》是他在上海开启的第一部作品。

  韩芸的印象中,郑波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平日爱咧嘴笑,但面对团队的专业差错,骂人时是毫不留情的。他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房间,“可是只住了一个月就退了,因为《大上海》开始了”。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每个日夜都在公司度过,就为《大上海》。

  有一个细节令云集将来总经理龚卫至今难忘,有一天清晨6点,龚卫来到公司,打开郑波工作的小房间,看到他已趴在电脑桌上睡着,剧本旁的烟缸里,满满地塞着三四十个烟头。由于长年熬夜和异地奔波,2018年2月,才40多岁的郑波突发心梗。当病床上的他睁开眼时,听到的是医生坚决的指令:必须停下来。

  在上海滩被尊称为“大师”的王韧临危受命,此时的他已从纪实频道的岗位上退休,早就功成名就、著作等身的他没有一丝一毫犹豫,接过了总导演的职责,主创团队后又加入了长年操持纪录大片的青年才俊徐冠群。3人目前同在“总导演”一栏内,也多多少少印证着该片跌跌撞撞的创作史。

  《大上海》被称为上海近年纪录片创作中“一号工程”,从《上海的开埠》到《中国工业的发轫》,再到《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作为上海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作品,该片以8集、每集50分钟的体量,完整记录上海开埠至今176年的历史进程,并已于9月23起在东方卫视首播,10月7日起优酷网络独播。

  ▍“考据链就意味着每个证据都不能是孤证”

  1832年,东印度公司“阿美士德勋爵号”抵达上海,一面卸载鸦片,一面收集情报,这是鸦片战争的前奏。在这段历史中,一个名叫郭实猎的英国传教士成为关键人物,今天在上海外滩也仍然矗立着“郭实猎”信号塔。这是全片的第一个人物,而卢晏羚认为,这是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让她最津津乐道、值得回味的故事。

  在《大上海》之前,关于郭实猎的信息既散又不全面,连关于他名字的翻译,都有“郭士立”“郭实腊”“郭甲利”等多种版本。但在最初的资料收集中,郑波很快发现了这个人物。“他是一个极其分裂的人,一方面他是传教士,要把上帝的福音带到这个国度;另一方面他为了个人生存,又加入到贩卖鸦片的行列中祸及这个民族。”

  更重要的是,这个关键人物在以往的纪录片中从未深入挖掘、表达过。此前,更多的历史书籍或影片把发现上海的人定为“阿美士德号”船长胡夏米,而《大上海》却铆着一股劲将郭实猎带到观众眼前。

  在卢晏羚的导演手记中,这个过程只简化为短短的一句话,“幸运的是,我们与复旦大学的李骛哲博士相识,当时他正在着手准备国内第一部关于郭实猎的研究论文。他提供了众多线索,供我一一验证。”但了解“真相”的郑波笑言,“都是让我给导演逼的。”

  2014年,由郑波执导的《客从何处来》对历史题材进行了罕见的创新处理,让他在业内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我的要求是特别讲求考据链,其实对拍电视来讲极其痛苦,很少人这么做过。以前可能八九不离十就直接用了,但考据链就意味着每个证据都不能是孤证。”

  这种工作风格被原封不动地移到了《大上海》里。

  “卢晏羚首先是废了一番工夫找到了李骛哲博士,但因为人家其实花了很多年功夫研究这个主题,而且要出的书还没出版,所以当时有很大顾虑。”郑波告诉“广电独家”,“完全是软磨硬泡。外滩的郭实猎塔跟这个人有什么关系,之前没有专家说得清楚,就是李博士第一个研究清楚了。”

  ▍挖掘最新史料,提供新的视角

  郭实猎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除了这一软磨硬泡来的最新成果,导演组还亲自前往英国国家肖像馆、香港海事博物馆、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等地,收集了相关史料。

  “对于历史的精准考证,几任总导演都有同样的要求,不是说在报纸上发现一条什么新闻就算完了,”韩芸告诉「广电独家」,“必须保证呈现出来的东西能经得起任何历史专家的拷问,这是一以贯之的要求。我们要对得起领导和观众的期待,要对得起上海这座城市。”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大上海》项目,先后10次召开专题会议及专家研讨会。“没有部领导、台领导自始至终的关爱、包容和支持,我想我们走不到今天”,龚卫说道,“深深的感谢是团队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是发自肺腑的”。

  《大上海》项目组在调研期间,购买并阅读的上海历史相关书籍、图册达到500余册;深入研究历史论文2500余篇;电话、邮件及当面请教国内外人文、地理、史学专家学者共计近200人;并与包括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历史博物馆等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问,总计完成30万字调研报告。

  在拍摄空镜的同时,项目组还拜访了历史当事人、亲历者及相关后人共150余人,拍摄了包括陈毅市长长子陈昊苏和女儿丛军、张元济之孙张人凤、烈士王孝和之女王佩民、劳动模范黄宝妹等70余人的采访和实况。

  这也得益于王韧接手总导演后,他在经典栏目《大师》多年积累的人脉,以及在纪录片领域的深刻造诣,这些因素迅速成为团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自2006年做《大师》之前,(和专家学者)也有很多的交往,做《大师》之后特别专注历史人物类片子的相关专家。”提到王韧,徐冠群告诉「广电独家」,王韧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所以在做《大上海》的时候,我们联系他们有一种特别的便利,他们也愿意跟我们多聊”。

  资料搜集方面,项目组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搜索,足迹遍布全国、全市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共计180余家,总计获得上万余条线索。此外,项目组还奔赴英、法、美、德、俄等9个欧美国家,拍摄了大小档案馆、图书馆60余家,找到众多遗落在国外的关于上海的一手档案资料。

  和郑波一样,王韧的白天和夜晚也始终是在书桌旁、机房里度过。每当想到王韧与《大上海》的故事,龚卫就很感慨,“他会为了一个词的使用反复琢磨几个小时,他的名言是:纪录片是一场艰巨的思想劳作。前辈的榜样让每个年轻导演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这部纪录片以思想的力量、翔实的史料和细节,打动观众并引发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如此评价《大上海》。

  在卢晏羚的手记里,这仍然缩减为了一句话,“挖掘最新史料,提供新的视角,是制作前两集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和最艰巨的任务。”

  白佳琪的电脑里始终保留着一个名为“20160922开会”的文件夹,那是3年前《大上海》重要阶段创作会议的记录文件。“会上总导演郑波就定下标准:不能只待在办公室做调研,一定要带着好奇心走出去,去感受这座城市。更重要的,得时刻追问自己:‘为什么是上海?上海何以成为上海?’”

  她写道,“数不尽的地方,我们暴走了大上海。”

  ▍以人物入手,摸索崭新的创作形式

  项目组最初成立时,韩芸给了团队一个硬性规定:每周至少有一次,或者是一个下午、一顿饭的时间,大家必须一起去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喝喝下午茶,或者看一场演出。“希望以这种方式,一方面调节大家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希望大家轻松地去感受这座城市,而不是在故纸堆里去找它的历史。”

  主创团队里,有很多人并不是上海人。“只有当你真的融入到上海的生活中去,你才会明白它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文化。”韩芸认为,“这样才能让大家的东西是带着温度出来的,是带有个人的感受在里面,而不单纯只是历史故事的拼接。”

  在采访专家、学者的过程中,徐冠群也得到了关于上海的新认识。“以前提到上海,好像仅仅是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大门,仅仅是外滩的租界、西方情调等等。但其实,上海成为上海的原因之一,是江南文化对它的影响,其实很多专家研究的都很细了,只是电视上没表现过。”

  用镜头细细抚摸每一片砖墙的斑驳,回溯每一栋建筑的前世今生。作为上海人的卢晏羚表示,希望观众们“可以跟随我们的镜头去实地走一走,探一探,那些承载着历史的建筑遗迹、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会让你更真切地读懂这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也更热爱、呵护和珍惜这座城市”。

  本着对一座城市的情感注入,《大上海》选择了从人物入手的方式,尝试走进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上未被广泛发掘、却又异常重要的人物,仔细端详这些面孔、尝试理解面孔背后的灵魂,以及这些灵魂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以人带事,讲述个人史背后的国家史。

  比如擅自签订丧权辱国协议的上海道台吴健彰、最早预言南京路崛起的哈同、最早向欧洲人讲述中国人的麦都思、中国左翼作家发起者之一殷夫等等,连缀起上海开埠至今176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进程,真实可感、引人入胜。

  “对这仨字,‘大上海’,您怎么破题?”郑波笑言,“体量太大,又要把将近200年的东西全放进去,这个基础工作太浩瀚了,所以很快就定了人物这个破题方向。”确立了人物中心后,团队再针对性地甄选史料,及确认深度访谈专家名单。

  对于这样的创作观点,上海纪录片元老刘景琦说,“过去我们拍的都是一个一个人,这次是一个旨趣下说一群人。使纪录片主题更深更有说服力。看完全系列,上海之‘大’就跃然而出了。”而另一位广受尊敬的老纪录片工作者章琨华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他向龚卫索取工作人员名单,因为“心怀敬佩”,为了“向他们致敬”。

  以创新的方式讲述宏大的主题,韩芸直言,团队一开始瞄准的是《美国:我们的故事》(2010年美国纪录片,又称《美利坚:我们的故事》),每个人口述自己经历的美国历史。“最后没有完全采用这种形式,也是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

  但团队希望借《大上海》“开创关于城市历史讲述的一个新模式,而且可以被复制推广”。她认为,摸索一种崭新的节目创作形式,也是团队能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

  ▍从7集到8集

  在形式创新上,《大上海》首次采用沙画作为纪录片创新表现手法;照片再生、胶片上色等创新技术手段,使历史资料的表现力大为提升;在音乐方面,团队邀请了著名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家王珏为《大上海》原创主题交响乐,更添恢弘与魅力。

  请来国内知名摄影师优化画面质量,增加专家、学者采访,修改剧本,是王韧、徐冠群担任总导演后主要的发力处。“郑波老师留下一个6集的底稿,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有些保留了,有些改造了。”

  自2017年4月开机,《大上海》实则在去年秋天已完成共7集的版本,讲改革开放后的部分仅有第7集《艰难起飞》一集的篇幅。王韧认为这个体例不足以说明当代上海的发展,遂又增加《创新品质》一集,成为目前共8集的样式。

  “上海的情况发展特别快,去年10月份已经是7集了,但11月份进博会就来了。”徐冠群告诉「广电独家」,在此次进博会上,国家领导人要求上海全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着力落实“三大任务”和“一大平台”。

  “最后一集其实有一个预示作用,不单纯是讲上海这五年,而且还希望让观众看到上海的未来,”韩芸说道,“想要表达的内涵很丰富,既要兼顾故事性、可看性,又要表达这座城市的谋略规划。”在各方领导、专家的指导下,讲述改革开放的7、8两集反反复复地改,直到今天呈现出的样貌。

  ▍迟来的“高光时刻”

  《大上海》外景的集中拍摄几乎都在大暑天、台风天,因为只有这时上海的天气才最美、最澄澈,在江浙沪一带的南方也被称为“水晶天”。在酷暑的7月地毯式拍摄外滩沿街,任凭烈日暴晒;顶着台风在肃穆的龙华烈士陵园拍摄,只求风雨更猛烈些而不顾浑身湿透。

  白天拍摄、晚上看素材,整个《大上海》的主创团队在这3年内,每天平均工作15-18个小时。

  “我们的两任总导演郑波和王韧都是业内大腕,经验非常丰富,但是表达也比较直接。”韩芸笑言,六位分集导演对他们又是敬佩又是“害怕”,“坦白说,每个人学了很多东西,也受了不少委屈。导演们哭完,就擦干泪,继续埋头干,没什么说的。我感到骄傲的是,团队大部分人都坚持到了最后,”她嘱咐「广电独家」,“一定要给他们一点掌声。”

  9月19日,《大上海》于上视大厦举行了开播仪式。卢晏羚和白佳琪默默地坐在了最后一排,韩芸招呼她们坐到前面,而直到两人坐近了韩芸才发现,卢晏羚悄悄地擦了个口红,而白佳琪提前染了个头发。

  “我心里面挺不是滋味的,这两个细节让我感觉她们其实非常期待这一刻,为了这个项目熬了3年,到今天终于可以播出了。”她告诉两位导演,“记得这就是你们的高光时刻,这就是你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