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号病人》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七号病人》经典影评集

2020-10-23 06:0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七号病人》经典影评集

  《七号病人》是一部由Danny Draven / Paul Davis / Omar执导,艾米·斯马特 / 道格·琼斯 / 阿尔菲·艾伦主演的一部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号病人》精选点评:

  ●很好,引人入胜的惊悚故事。

  ●一开始就猜到结尾,万圣节和铲子萝莉有意思

  ●兩星不能再多了。一星給畫面,一星給萬聖節晚上的那段捎帶搞笑的驚悚片段。有點致命ID的感覺,都是講人格分裂的,但是缺少了致命ID的那種感覺,還有故事的連續性。這部電影想要向我們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反而影響了我們觀影,找不到故事的主線。看標籤說是恐怖驚悚片,但是全程都沒有令人感到真正驚悚恐

  ●烧脑度两颗心

  ●interesting

  ●精神病人装医生,老套路啦~~~

  ●几个短片故事都很无聊

  ●其实就是几位导演把他们几年前拍的效果尚可的恐怖短片牵强地串联在一起,然后硬憋出一条影响各个独立短片的观感且反转并不算高明的主线,有点弄巧成拙的意思,而主线这边的导演Danny Draven还是满月公司的人。几个短片在豆瓣差不多都有条目所以能作单独点评。

  ●莉莉艾伦的弟弟好帅啊

  ●大叔很可爱…………

  《七号病人》影评(一):其实这六个故事还是有关联的

  虽然电影总体给人一种老调重弹的感觉,但是如果你没有看过行尸走肉没有看过招魂也没有看过什么黑夜传说,那么这部电影拍得也算是不错的。题目所说的关联在于,那个七号病人的梦境里面的六名患者说的故事,是七号病人本身的幻觉(也就是最后一个故事)的映射。

  在最后一段故事里面(之后说到的幻觉都是指这段故事里面的情景),母亲见到的两个人身上的伤痕,跟第一个故事,以及恶灵附体那一段里面的受害者的伤痕其实是一样的。里面有一个元素,雪地,跟万圣节(复活节,注意复活这个词,映射了幻觉中的母亲复活)也是吻合;至于为什么出现塑料恐惧症候群,是因为在那段幻觉中,母亲曾经停下来跟儿子休息,休息时他们发现了巧克力,于是打开塑料包装吃。由于这一段回忆对于病人而言是梦魇,里面所有元素都是他恐惧的来源,于是出现了塑料恐惧这个梗。而那个儿子是被控杀了四个人,叔叔阿姨,母亲,表姐都被他杀死了:在吸血鬼猎人这个故事里面,最后的那对吸血鬼夫妻,也是折射他们两个,恶灵附体那段故事,小女孩杀死的正正是她姐姐和母亲。至于附体这个关键词,在那段幻觉里面,母亲正是最后像是被恶灵附体一般变成了丧尸,儿子才不得已打死她,而丧尸是要爆头才死的,与此吻合的是,那一段恶灵附体里面,姐姐用石头打烂了玩偶娃娃的头部,那个恶灵(最后知道不是恶灵,是好心的灵魂)头部受伤。

  幻觉里面,母亲首先是发现了一对用手枪爆头了夫妻,手握着一张照片,是是他们两个还有一个女孩(就是后面出现的丧尸)其实这个折射的是儿子的叔叔阿姨还有他们的女儿,他的表姐。儿子幻觉里面,是女孩不知为何变成了丧尸,而那对夫妻不忍心杀死她而被感染了,但是不想变成丧尸于是自杀了。

  那么我们可以推测真实的状况是儿子用枪杀死他叔叔阿姨表姐以后,子弹用光了,用利器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这个电影里面涉及到一些心理学,以及对梦的解析,本人涉猎过,才发表愚见,不知道还有没有大神能给出更多细节。

  《七号病人》影评(二):惊艳!精神分裂病人的奇幻世界解析

  本影评涉及剧透,请在观看全片后阅读

  评论里一些豆友反应,看不懂本片,或者将这片理解为几个无关短片小故事的串联,说明确实有不少观众没有正确理解本片。

  楼主用一句话,帮助大家秒懂本片:本片的情节与《致命ID》很类似,讲诉了一个严重的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加妄想症患者(7重人格对应7位病人)即本片的男主,以及收容他的精神病院里的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工四人之间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医生对男主的心理治疗失败,病患男主杀掉了医生和两名护工,全片结束!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中,男主的7重独立人格依次登场,并分别讲诉了自己的犯罪过程。当然其中有几个人格并没有杀人。

  下面楼主给大家一一解析:

  首先出场的是男主的主导人格,丹尼尔,该人格已在病院中长达30余年,是所有病人中,入院最久的。入院意味着这重人格被发现,并受到医生的控制和治疗。

  每位病人在病院中待的年限是不同的,说明这些人格是依次被发现,并受到控制和压抑的。

  入院前,男主,诚如医生所说,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姐妹,姨母姨夫,童年小伙伴等人,但是由于男主患有严重的妄想症和精神分裂,杀害过程连男主自己都记不清楚了,比如男主认为母亲被丧尸袭击尸变,无奈只能打死妈妈。

  每个人格都接受了心理治疗,但是,这些治疗全都失败了!!这也最终导致了医生和护工们悲剧

  在常年的精神病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对不同人格的诊断结果,被主要人格丹尼尔记忆了下来,并反馈给了各个人格。丹尼尔这重人格,甚至模仿医生的说话和举止,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心理学专家!

  但是,在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医生对前几位人格的诊断都是错误的,并受到了每位人格的强烈排斥和反对!!例如,小女孩人格说自己的母亲能看见恶魔,自己并没有杀母亲(母亲是被丹尼尔这重人格杀的),却被医生硬说成是恋父杀母的变态杀人狂。

  正是由于医生对每一重人格的错误分析,最终导致了片尾,6名病人绑架丹尼尔的发生(许多观众看到这里可能会一头雾水),这象征着,通过多年心理治疗所建立起来的,理性的,主人格被病态的,嗜血的,被束缚和压制的其他几重人格所控制,意味着,男主已经彻底失控,恢复了变态杀人狂的本性,因此才有结局的杀害医生和护工的行为

  在男主不同的人格供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1.男主确实杀害了妈妈,因为妈妈变成了丧尸(至少他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有妄想症),

  2.男主确实杀害了童年小伙伴,并处理了尸体,但他认为小伙伴是渴望自杀的

  3.男主确实杀害了姨夫姨妈,以及毒贩,妓女,因为他们是吸血鬼

  4.男主确实杀害了自己的妹妹,因为她被恶灵附体并杀害了妈妈

  另外,有一重人格,认为自己是一个被塑料袋包裹的尸体,这个小故事里的杀手很惊艳!

  还有一重人格认为自己的妈妈有妄想症,这一重人格和尸体人格一样,都没有杀人

  《七号病人》影评(三):电影《七号病人》

  电影《七号病人》2016年惊悚恐怖片,其实最后有点没看明白,我看网上对这不电影的评价都是和《致命ID》《禁闭岛》相比较,《致命ID》我没看过,但是《禁闭岛》我是看过的,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很相似。 故事的开始是从一个心理学家,或者说作者丹尼尔开始,他在精神病院里面通过采访6个杀人精神病患者,想要写一本书,关于真的精神病和人为精神病的区别,6个故事都是通过会议的方式表现的。 第一个是女孩吉尔,认为人为母亲要杀死10岁的她,所以杀死母亲,其中包括怪物的出现,其实我有点没明白的是,先不论吉尔杀死母亲的事情,情节上应该是吉尔觉得母亲出现幻觉看到了怪兽所以要杀死她,那么实际有幻觉的应该是吉尔?? 第二个故事是JD(京东吗?)因为人为自己被一个杀手杀死,并且被裹上保鲜膜,还在万圣节被带着横穿街道,甚至杀手带着尸体去酒吧与人喝酒,因为对塑料袋恐惧,首先道理上不通,被杀死后怎么坐到这里讲述,被保鲜膜裹住怎么看到杀手的行为,总之是不合情理的想象吧。 第三个是雷克雅未克,杀死一个女人,怀疑她与自己未婚夫有奸情?可是会议的时候是一个男人在僵尸横行的环境下,杀死逃难的女孩,喂养女僵尸,难道雷克雅未克是那个僵尸???好跳脱的想象。 第四个是莎拉,杀死自己朋友,坚持称朋友是自杀,不停询问“我的铁锹在哪里?”这个故事其实让我想到的是一篇朋友圈分享,说的是美国一个小女孩看似无害但是确实杀死其他小朋友的杀人魔,而且心理素质很不一般,具体名字忘了,但是很像,至少在这个故事里,将尸体放在衣柜里面,每天是说话,想尽一切办法凑够37美元购买铁锹,由此看来,病的不轻啊!! 第五个是洁莎被恶灵附体,杀死母亲和姐姐,开始被恶灵控制的是妹妹,姐姐帮助妹妹摆脱恶魔,然后明明代表妹妹和恶魔的娃娃分开了,可是妹妹有事为什么杀死母亲和姐姐呢,阴魂不算,恶灵太顽固,真能这么说,脑洞很大! 第六个是戴蒙,认为杀死的人都是吸血鬼,这个我也没看懂,一会是警察审问一个光头杀人犯,一会又是戴蒙,难道是戴蒙买凶杀死那些人??也是很迷惑的一个故事 故事之所以叫做《7号病人》肯定是有原因的,开始我以为是通过6个患者的故事讲述精神病的不可预测性和多样性,真没想到是这样的反转,原来一开始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是第七个病人,之前的6个故事都是他的另外6种人格,这个是我从网上看的,但也是我觉得最合理额解释,一个被关在精神病院30年,杀害自己母亲,阿姨,叔叔,表姐等亲人的杀人恶魔,虽然丹尼尔的故事我觉得也很脑洞开,僵尸,母子生离死别~~不过只能说,应了那句话“精神病的想象是无限精彩的” 一直到结局,原来的医生才是心理学家,并且被丹尼尔杀死,丹尼尔成为了想象中的心理学家,总之,虽然算是一个未完的结局,不过倒是没什么疑团了 精神病院真的是一个很适合惊悚恐怖片的地方,谁是病人,谁是医生,两者的模糊身份就很有可拍性,通常说,这类电影的反转就是,以为是医生其实是病人,以为是病人,其实是医生,总之容易混乱。 总的说,还是不错的一个电影,就是开始有点混乱,看的人混乱,想象力很丰富,知道最后的反转,才是最精彩的部分,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