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的影评大全

2020-10-27 23:08: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的影评大全

  《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是一部由托里尔·科芙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挪威 / 加拿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精选点评:

  ●再冷一点就好了,比如三角椅那种点子。

  ●胜在穿衣技巧。

  ●小清新简约画风,很幽默。三姐妹一周不吵架就给奖励的奶奶,坐不稳的三条腿椅子,来自有胡子、左眼接近失明的父亲的现代主义设计。还有对苏联入侵的恐惧、来自芬兰的亮色服饰。

  ●配音如果找小女孩就更好了

  ●提名动画短片最喜欢的一部。

  ●简单,干净,可爱。

  ●发掘美,和保持敏感 16.6.17

  ●细节确实挺可爱,但是还不至于拿提名。

  ●现代主义家庭 太酷了

  ●很棒,孩子期望与父母给予的微妙平衡.安全于正常和普通,担心与众不同.告别过去生活的朋友,防患于未然的奶奶.细碎,有趣,跟电影一样无限展开又聚拢.ps.小时候没少被同款三条腿儿的板凳摔仰八叉.

  《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影评(一):平和

  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矮的,

  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

  简单的生活,朴素的愿望,

  不用羡慕别人,也不用迷惑自己。

  聆听小的故事,着手小的画作,

  一步一步,从点滴做起。

  美好的事情总会出现,虽然和预想不完全一样,但依旧很美好。

  Love

  《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影评(二):平淡生活里的温柔故事

  故事发生在1995年的挪威,简单的画风勾勒出一个平淡而又温馨的故事,俏皮可爱的旁白、色彩鲜艳的搭配、娓娓道来的日常、淡淡的幽默感,无不弥漫着浓浓的北欧风格,让观者有种置身其中的亲切感。

  主人公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女孩,在三姐妹里排行老二,因此身上总贴着一个2字。年仅七岁的她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开始羡慕楼下小女孩拥有装修漂亮的房子、华丽的裙子、强壮的爸爸、贤惠的妈妈,而自己家奇怪的爸爸和审美独特的妈妈总是让她感到胃疼。

  和楼下富有的一家相比,主人公一家似乎哪儿都相形见绌。楼下一家拥有帆船、汽车,而主人公家里甚至连给三姐妹买辆自行车都要考虑再三;楼下一家拥有装修精致的房子,而主人公家的现代主义装修风格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三姐妹坐着三只腿的椅子,时不时就连人带椅一起摔倒在地;楼下那家的爸爸会光着膀子修建花园、参加军训,而主人公的爸爸因为右眼失明获得了免除兵役的机会,留着全镇男人都没有的一大撮胡子,说着让主人公头疼的没头没脑的话。

  年幼的我们总会羡慕别人家的小孩,羡慕别人家大大的房子,羡慕别人家看上去无所不能的爸爸,羡慕别人家温柔贤惠的妈妈,就像穿着自己不喜欢的蓝色布料的主人公一样,拥有各种各样的小脾气,向往着梦幻的生活。

  楼下一家父母离婚的原因,主人公始终都不知道,她也猜不透楼下小姑娘为何开始渐渐疏远于她,三个姐妹骑着奇形怪状的莫顿自行车在小镇子里兜风,就像想象之中的那样。

  或许我们都有着不尽人意的生活,都曾羡慕过旁人拥有我们所不能拥有的东西,可反过来想想,旁人何尝不是在羡慕着我们呢?

  生活固然普通而平凡,我们就像主人公一样,在身上贴着2号的标签,住着不那么漂亮的房子,操劳着没完没了的琐事,计较着平淡日子里的细枝末节,羡慕着别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别人所羡慕、所向往的对象。

  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吧,和主人公一样,骑着莫顿自行车,感激一切,珍惜一切。

  《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影评(三):奥斯卡短片《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爱,能填补设计中的一切瑕疵!

  森森大军影评人 讲师 编剧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主题思想为何?为什么感觉有很多“毫无意义”的剧情和对白?

  2 片名为什么叫莫顿自行车?父母作为设计师和本片主题有何关联?弗兰克那条狗的北极经历在本片所起到的作用

  3当下影视教学的问题出在哪里?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第42届动画安妮奖 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点击链接 看完再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39369/www.bilibili.com

  女:这短片又是托里尔·科芙的作品,和《丹麦诗人》风格差不多,很生活啊,平淡而温馨……

  这就是你写的影评……?完了……?

  女:还有啥?实话实说,其实《丹麦诗人》我也没看懂,呵呵。我就想不明白,这些平淡无奇的白开水,怎么就都成了奥斯卡短片奖了呢?

  你不是学电影的吗,怎么差这么多?

  女:哈,豆瓣里学电影学艺术的多了,现实就是这样,看不懂也不耽误人家挣钱啊!

  那倒是!不过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奥斯卡吗?所谓影视教学,说难听点,在中国,这个圈子压根没有什么学术可言,连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找不到……

  女:同意!反正就是照搬几本国外的工具书,装模作样地忽悠呗!

  “皇帝的新装”,有些事情啊,说破了大家都完蛋,谁也捞不到!

  女:赶快,把您的四维一体理论拿出来让他们见识见识……我这里一大堆问题呢!

  片头开始

设计图纸,强调了“设计”,“计划“……之后的大部分内容包括主题思想都和这两个词语相关联

  女:您每次都说片头片尾重要,其实我也关注了,但就是说不到点子上,还是找不到主题……

  你别老跟我比,有资格跟我过招的当下没几个!慢慢来,先别急,我告诉你方法,你自己去悟……

  女:是喽!您继续讲……

  之后,老大老二老三,主人公明确自己是老二,无论高矮和年龄,怎么都要排在中间……

  女:我发现本片一大特点:就是类似这些内容,总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特点就是亮点!你认为最无聊的章节,其实是最艺术的部分!

  女:那我可不服气!

  不服能怎么样?越是获奖多多,好评如潮,越说明你不懂艺术……都这种水平,最后只能关起门,自己玩自己的!

  女:行了,您赶快回答问题,来点干货……为什么女主要排老二,这些对白到底什么意思?

  潜台词就四个字:理所应当!

  什么叫理所应当,就是认为合理,自然,天经地义……应该的!反正就是这样一个调子,一种心态!

  后面大量剧情对白都是这些内容和情绪,我们先找规律,最后再一起总结!

  再往后看,女主羡慕楼下碧翠丝家中的地毯,脚丫放进去都能留下印记……

  注意这句:我们的公寓也很棒……棒在哪里?成天摔跟头吗?

  女:他们的父母是现代工程师,女儿也很自豪的!

  ok,继续……

  奶奶的思维方式:只要不吵架就是正常的孩子,就有奖励!

  女主经常跟父亲通电话,父亲答非所问……

  女主画了满墙的画,好像只是为了迎合父亲,让他开心……

  女主羡慕楼下一家人,他家什么都有,帆船……而自己只要求一辆自行车

  女:女主尤其羡慕邻居家那条叫“弗兰克”的狗,但我却发现一个问题,弗兰克这条狗根本就不是去北极的那条,只是名字相同而已,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篇幅去表现弗兰克和他主人南森的经历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

  我问个问题大家思考:

什么是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才是真正的喜欢?

  邻居家的狗叫弗兰克,我家没有,我好喜欢,于是在网上查这条狗的名字,竟然有这样一段故事,我印在脑海里,如数家珍……这叫什么?

  女:哦,明白了,这就是真正的喜欢,太爱了!估计碧翠丝都未必知道“弗兰克”的名字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偷偷观察邻居,少女嘛,情窦初开,觉得碧翠丝的爸爸很MAN,而自己的父亲柔弱无力,还留个小胡子,和别人都不一样……

  女:这些旁白到底想说明什么呢?

  我经常提到:胡子是什么?表现一个人的审美,父亲就是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眼光,还有他的母亲,为什么找父亲这么一个“娘炮”,还需要她来保护……这说明什么?

说明母亲也有独特的眼光,他们之间有爱,来电,这才能真正结合到一起!

  对嘛!也正是基于此,他们才决定去英国买自行车,三个女儿都不理解父母的行为!

注意:我分析的这些内容都是潜台词,而本片看的就是潜台词!

  懂不懂艺术就在于你的推理能力,解读画面以外的,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思想。

  女:但我并没有从中发现主题啊!

  我们再继续挖掘

  女主又开始羡慕,碧翠丝的妈妈不用上班能陪伴他们,做好吃的!

  女:哈,馋到她了……

  而自己妈妈做的衣服,好像艺术馆的展品……

  女:怪模怪样的,穿到街上能好看吗?

  于是,女主经常肚子疼,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

  女:原来不是痛经,是心理问题,睡一觉就好了……这些剧情啥意思?

  你想过没有,女主羡慕楼下的邻居,从头到脚已经有些时日了,成天就这样观察比较,写在纸上,画在心里……

  至于态度嘛,反正是别人家的全都好,而自己的家嘛,也还凑合,说不上好或者不好……

  女:我感觉她是牢骚满腹,有点阴阳怪气……

  所以病了嘛,病到肚子疼,其实就是这些“小事情”不断的积压,闹心呗,所谓心结!

  女:那父母带她去医院,一晚上就好了……为啥?

  心病还需心药治!你不就是觉得别人家父母好,什么都好,自己什么家什么都不好……不被重视,没人疼嘛!

  孩子有病,父母一起带她去看,这叫什么?爱啊,关爱啊!

治疗这种闹心的病,天底下还比“爱”更好的药吗?

  女:哦,对,对,所以女主隔一天就好了!

  药到病除!她感受到父母对她爱,自然也就没事了!还闹啥心呢?

  我们都为人子女,自己去观察去回忆父母曾经对你们的爱,生活中一点一滴,体味那种爱,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强烈的感受!

  奶奶让他们叠好衣服,以免家中着火,他们会光腚跑出来……

  但你看,孩子们睡觉之前真的把衣服收拾好了吗?并没有嘛!说明什么?

  女:说明一耳朵进一耳朵出,都当耳边风……

  再之后,楼下的家庭出变故了,两口子打离婚,男主还把狗带走了……这回怎么样,不MAN了吧,不帅了吧? 离了!

  女:可奶奶说,他们是吵架的结果,可女主并没有听到他们吵架啊?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先往后看

  女主是个很细腻的孩子,我们都能感受到!她对碧翠丝非常关心,但又不知如何开口,劝还是不劝,怎么劝……而碧翠丝却疏远了她?

  女:真的很纠结,写这些剧情想表达什么?

  我们这样推断,假如碧翠丝能感受到同伴的关心,她还会疏远女主吗?

  我不知道怎么开口,怎么劝解,代表我不关心你吗?

能不能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关注,关爱……这出于你对爱,对生活的理解,懂不懂爱,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学问!

  我无论吵架或是不吵架,爱没了,挽救不回来的!

  伤心了,寒心了,把狗(你身边最重要的东西)都会带走……爱,也就不存在了!

  女:哦,所以奶奶生怕姐妹出现不睦,怕她们吵架伤和气,宁可给她们钱作为奖励……

  奶奶重视一家人的和睦,一定要牢牢地巩固这份爱,珍惜这份爱,关键是要理解并感知到“她”……

  最后,终于出现莫顿自行车,父母从英国带来他们订制的自行车,怪模怪样的……

  女:我看他们还无理搅三分,终于发现,原来他们是买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父母是设计师,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理由。至于理由怎么样,能不能解释他们的设计和理念,一句话:太现代,太超越了!

父母自然有他们理由,但唯独一样东西,爱,从来没有丝毫的减少或者改变!

  再看三个女儿,竟然回想起他们曾经最美好的一幕,圣诞节与滑板……

  想到这里,他们三人又再次扑进父母的怀抱。

女:说明她们姐妹都珍视这份来自父母的爱,这个温暖的场面才是最最重要的!

  我们再回头思考:片头的设计图,莫顿自行车……这些都跟设计,计划有关!那么,父母所做的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吗?女儿们都按照计划行事了吗,大家都开心满意吗?

  女:显然不是嘛!

大家都在隐忍,维系一种不吵架的,平和的关系!

  隐忍,心结,憋到肚子疼……这些都是计划之外的,父母并不知情的,甚至并不太在乎的,计划之外的“小事”!

  就像三条腿的凳子,很可能会摔倒!

  而最终,父母的计划却成了孩子们的计划—完美!

但,是什么维系了计划的完整和完美?爱!

注入爱的计划和设计,永远都是最完美的……因为爱,能填补一切瑕疵!

  父母之爱,亲情之爱,生活中的爱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真的需要细心把握和体味!

  女 :就像女主对弗兰克(狗),真的打动我了,就是太爱了,才会记住那样的故事!

  我们看,为什么女主叫老二,二姐妹把她夹在中间……

  女:是不是女主最懂爱,也代表爱,就像三姐妹一样的稳固,团结?!

  女:嗨,一直不明就里,听到您这样的解释,我才搞明白这部电影的剧情。因为按照传统的编剧思维,很多对白明明就是毫无意义,剧情也写“飞”了,跑偏了……

  呵呵,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中国当下的影视教学根本就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胡拼乱凑,照猫画虎,就造成今天的局面!

  连这样一个小小的短片都看不懂,缺乏对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和研判,你觉得这种水平能教你导演还是编剧……?能教你什么?

  森森大军:《亚当与狗》vs 奥斯卡与玉林狗肉节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安妮奖最佳动画短片《跳跳羊》:艺术和看点在哪里……?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卡罗尔》为什么本片没有风光画面?zhuanlan.zhihu.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