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读后感摘抄
《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是一本由(意)维弗雷多·帕累托|译者:许庆胜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的226图书,本书定价:25.80元,页数:201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精选点评:
●二八法则的精髓就是投入与产出的不成正比和抓住重点,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这个概念的意思,但是举的例子有的只是抓着个大的概念,干货不多
●这书绝对不是帕累托写的
●“二八法则”只是一种资源分配的现象,如果把这种现象当作核心指南,那这样的思考是肤浅的。二八法则中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东西应该是:1.专注。正如《定位》一样,把有限的资源部署到核心业务、目标用户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在有些行业,你也不能放弃80%的用户,因为这80%的用户本身可能就是20%的用户的价值所在,比如免费网游。2. 寻找优秀的伙伴。在大企业,真正输出价值的是20%的员工,但大企业不能因为其他80%输出不够就放弃了;这就是小企业的优势所在,如果能够寻找优秀的员工,那么可以产生巨大的回报而不用像大企业那样浪费成本;3. 做事有主次。这可能是二八法则最重要的应用,把20%的重要的事情可以减少80%的风险。4. 二八是结果不是原因。比如投资。20%的投资带来回报,但你不知道哪些是20%。
●这个标签赞——看目录就能大概知道全书内容,所以看这本书也是用二八法则来着
●一不小心,就看到了成功学,只有“二八法则”是帕累托写的吧
●自我启发 方式方法
●主要讲述了二八法则。书中主要内容和其他的书差不多,只不过是用二八法则解释了一下。不过这本书还是解决了我一个问题: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看完目录和简单翻下后面两章,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用处就基本达到了……
●二八法则如雷贯耳,这本书主要作用还是加强了对于重要事情的概念以及将自己80%精力投入到真正具有核心价值上面产生效能的警醒,太多时候总是被盲目跟风杂乱信息诱导在花费时间精力事情上,相对来说整本书前小部分还行,后面则几乎都是管理上面啰嗦的重复道理,
●买了很久,朋友才买到。出于好奇,才看了,这里面的思想完全颠覆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传统思想。喜欢。。
《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读后感(一):似乎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二八法则的
无意间在光合作用看到的这本书,简单的读了一下,对以前理解的二八原则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似乎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应用的上。也许就是这样的原因,营造了我们少数服从多数的世界。有时间再把它看完,希望能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帮助。
《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读后感(二):一般
这个要求字数了的,哎,这本书我真的不好写评价啊,这个原则很好,可是已经被大家到处使用,所以,大概的翻翻目录就可以知道可以看的不多了。
好法则,就是看大家做得到不了。
也许是这个是简译本的原因?但是这个可以去找更详细的来看看,本书介绍的很浅显。
《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读后感(三):懒人们有福了
还在为《JAVA编程思想》《微观经济学》太厚而烦恼吗
还在为会议太多、To-Do List 太长而发愁吗
快来购买本书吧!只要掌握了本书的20%,将扫掉您80%的忧愁
人们有福了
任何东西,只要掌握重要的那20%足以
20%的书,20%的客户,20%的文档,20%的代码,20%的理财,20%的员工
如果你足够细心,那么在这20%中,可以找到更加重要的20%
4%的书,4%的客户,4%的文档,4%的代码,4%的理财,4%的员工
……
……
学过高数的您,惊喜的发现,此解乃为无穷小,无限逼近0
即,您再也不用看书,不用联系客户,不用编辑文档,不用码代码,不用理财,不用雇人了
——————————————————————————————
以上开玩笑,作者后来也说了不是不要那80%了,而是抓重点
就翻译来看,很地道,导致我明明知道是翻译的情况下,还一度以为是国人写的
有些还是有道理的,但太多太啰嗦,翻得手累
建议就用作者提倡的,看20%就行了
二八法则只是在别人的阅读笔记中听说过,并没有系统的看过《The 80/20 Principle》
不知核心思想是否就是“把钱用在刀刃上”
二八法则没错,但神马都想往上套就不对了
《省时省力的二八法则》读后感(四):我们关于事物的大部分认知都是错误的!
二八法则:一个较小的诱因、投入或努力,往往可以产生较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几乎在所有的事务上,导致事物是最终结果都可能归因于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而其他大部分的工作只能带来微小的影响。但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对二八法则其实是抵制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二八法则是与人们的认知背道而驰的,不符合对事物的一般判断。人们的习惯认为是:
-----所有的顾客都是上帝,所以我们要一视同仁;
-----富人会越来越有钱主要是因为他们卓越的能力;
-----孩子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好坏。
-----为了达到全民医疗保健这个目标,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盖更多的医院,雇更多的医生护士,花更高比例的国家预算。
人们的认知常常是片面而稳定的,认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是一一对应,绝对平等的,就好像50%的原因和投入,会带来等额的价值和产出。
我们不可否认情况有时候的确如此。但正是人们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阻碍了事业和生活的步伐,遮住了迅速达到成功的道路。
每一个顾客都对于利润的增长一样重要吗?不,几乎80%的利润是由20%的客户带来的。比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了80%的啤酒,那么这20%的人就应该是啤酒制造商应该注意的对象。要想更多地增加他们的啤酒销量,就要抓住这20%的人,争取他们的购买,而剩下的80%的喝啤酒的人,其实是可以稍稍忽视的。
富人会越来越有钱主要是因为他们卓越的能力吗?不,他们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比别人的能力强一点。他们会越来越有钱主要是因为财富可以招致财富。就像一个产品如果在市场一开始比同类型的产量优秀10%或者20%,到最后它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是100%甚至200%。
孩子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好坏吗?不,布鲁金中心针对500所美国中学进行调查,发现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本身的性格与态度,而这两者主要是由家庭背景决定的。所以,孩子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而不是老师。很多家长在孩子成绩不够好的时候,去跟老师打招呼,去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其实花费的是80%的努力来达到20%的效果,真的是事倍功半。
为了达到全民医疗保健这个目标,国家应该盖更多的医院,雇更多的医生护士,花更高比例的国家预算吗?不,美国卫生总署曾试图为所有的疾病找出根源,结果发现,只有10%的疾病,是因为没有健康医疗制度而造成的,而整整50%的疾病与个人行为有关。但政府用在全民医疗方案的预算是用在推动均衡营养、健康教育、自我照顾和个人健康等方案书的预算的几十倍。
二八法则就是为我们平日司空见惯的思想敲警钟,让我们对这些不平衡思想引起足够的重视,打破那些束缚我们的常规认识,从而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约瑟夫•福特说:“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主要目的是要去了解,它是用什么手法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借用作者的一句话赠送给大家,凡是认真看待二八法则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有用的知识,有时甚至因而改变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