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机械交易系统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机械交易系统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7 04:30: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机械交易系统经典读后感有感

  《机械交易系统》是一本由威斯曼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械交易系统》精选点评:

  ●聊胜于无的一本书。

  ●作者归纳了所有的机械交易系统无非以下三种:趋势系统,均值回归系统和日内短线交易系统,长,中,短线系统都有,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坚持执行就OK了。没有什么新理念,倒是阐述了主观判断在机械交易系统里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同时运用两个以上的交易系统来提高正确率,不过新手总是容易自伤,看来还是老实的坚持一种,也省事。 整本书可以匆匆一翻,Prologue倒是值得一看。“我对读者最诚挚的期望是:先把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好。” 感谢你的妻子和家人吧

  ●属于量化交易入门级书籍,胜在全面,说的基本都在点子上。

  ●趋势,均值回归,短线。从长线到短线的不同模式,测试数据。复杂和简单之间的度?

  ●实用性不强

  ●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写得就像是实验报告,不像实验报告的部分又没有什么深刻的洞见。与其说测试的是机械系统,不如说测试的是指标本身在被机械执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当然从作者的实验报告中我们也能有些收获,比如指标类型需要与市场类型匹配;混合使用可以提升系统整体表现等,在作者的测试集上算是给出了比较solid的结论。

  ●g老师推荐

  ●这是交易理论,而不是交易哲学。其中的很多理念值得学习,要是按图索骥肯定死翘。对其中的交易系统的组合使用有感觉。推荐阅读的经典之作!里面有很多经典的话语,相信对大家的交易习惯及交易心态有帮助。

  ●介绍得很全面,还有举例及代码,易懂,无废话。

  ●我们越能接受市场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的事实,我们就越能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机械交易系统》读后感(一):一般看看

  作者归纳了所有的机械交易系统无非以下三种:趋势系统,均值回归系统和日内短线交易系统,长,中,短线系统都有,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坚持执行就OK了。没有什么新理念,倒是阐述了主观判断在机械交易系统里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同时运用两个以上的交易系统来提高正确率,不过新手总是容易自伤,看来还是老实的坚持一种,也省事。

  整本书可以匆匆一翻,Prologue倒是值得一看。“我对读者最诚挚的期望是:先把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好。” 感谢你的妻子和家人吧

  《机械交易系统》读后感(二):像一本实验报告

  我是个初学者,随便写两句。

  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写得就像是实验报告,不像实验报告的部分又没有什么深刻的洞见。与其说测试的是机械系统,不如说测试的是指标本身在被机械执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我始终隐隐约约觉着大部分的指标都很土,当然不能否认经验带给我们的,这些东西也许有用,就像中医一样,但有这些东西并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去进一步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然从作者的实验报告中我们也能有些收获,比如指标类型需要与市场类型匹配;混合使用可以提升系统整体表现等,在作者的测试集上算是给出了比较solid的结论,而这些结论虽然可以用直觉猜到,但是客观的测试肯定也是必要的,而作者就把这件事做了。

  《机械交易系统》读后感(三):还可以,但是没有亮点

  1、交易类型分为三类:趋势跟踪、均值回复、日内交易。

  一、趋势跟踪:

  市场的尖峰厚尾分布特征,是均值回归和趋势跟踪的盈利模式的理论基础。

  趋势跟踪逼迫交易者抛弃高抛低吸,摆脱对参考价格的依赖。

  牛市末期不考虑收益风险比,情绪化入场,往往被均值回归击败。

  交易量移动平均线(更能衡量趋势的强度?),考夫曼自适应移动平均线(低波动性选长均线,高波动性选短均线,见《精明的交易者》)。

  趋势过滤:时间、突破百分比、其他指标(新高/新低)。

  轨道突破过滤:加上前一日的TR的20%

  选择均线长度:判断市场是否属于趋势市,主观或波动指标、ADX。

  连续数据跳空影响,收益率百分比和点数区别,参数越少越好。

  加入止损止盈,轻仓,与市场保持距离。

  二、均值回归

  平均盈亏比往往不如趋势跟随系统,但优秀的均值回归系统者会加入随即决定的因素,如:市场情绪、政府报告、战争、自然灾害。

  三、短线

  2、优化最好找到尽量大而分散的参数组合,避免局部最优。

  分散化:品种,策略,参数

  《机械交易系统》读后感(四):《机械交易系统》书摘

  一.定义

  机械交易定义:独立于交易者的判断、可产生交易信号和度量风险的方法,通过机械的决策过程排除情绪干扰。

  技术分析定义:通过研究过去的价格变化,分析市场中的现有信息,对未来的价格“趋势”作出预测,找到低风险高回报的机会。

  价格触发的心理学分析:阻力位和支撑位有效的原因源自“打平心理、懊恼、遗憾”等心理学因素。

  指标触发的心理学意义:指标触发的重要性正比于市场参与者对该指标的重视程度。//调整指标应当是在大众基础上,做到同又不同。

  二.交易系统类型

  趋势跟随:

  1).前提:市场主要的参与者缺乏阶段亏损、让利润奔跑的习惯。

  2).要求:交易者在最近点建立多头头寸,在最近低点建立空头头寸。

  3).心理要素:耐心与坚韧,能够承担各种意外情况和坦然面对亏损。

  4).交易量移动平均:相对使用时间作为参数的权重模型,交易量的变化能更好地衡量趋势的强度。

  5).指标周期选择:在低波动性(震荡)选择较长的时间段,在高波动性(趋势)选择短时间段。

  6).趋势交易者的心理分析:

  1.愿意买高/卖低:如果趋势交易很容易执行,那么所有人都会这样去做,它就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策略;

  当在等待买高/卖低的机会时,恐惧和忧虑也会随之而来,只是应当把这些感觉与胜利和盈利联系起来。

  2.愿意回吐相当比例的浮动盈利:不要试图去预测趋势的终点,坚定地持有头寸,让盈利奔跑;市场会回报我们的耐心,后悔回吐一定比例的浮动盈利显然是后见之明。

  3.在一连串小亏损之后坚持交易:对于分析机械交易系统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在经历一连串亏损之后,继续交易可以赢得胜利,有助与加强我们度过亏损的勇气和信息。

  4.能将纪律性和灵活性融合在一起:纪律性意味着在困难时坚持成功的策略;灵活性意味着当市场特性发现变化时放弃策略。

  5.当执行趋势跟随系统时,愿意交易较小的头寸以经历回调的考验。

  6.适应1%~5%的交易产生绝大部分的盈利:1%~5%的交易产生绝大部分的盈利,交易系统应当包含在趋势反复时重新产生交易信号的机制。

  7.愿意长时间持有头寸:趋势交易盈利的关键在于能把小的盈利积累到大的盈利。

  8.习惯较慢的交易和较多的分析过程

  7).确认趋势的方法(过滤信号):1.时间参数(加入等待时间和修改时间范围);2.移动平均的百分比突破;3.引入新指标。

  8).过滤交易弊端:1.总是减少本来就不多的交易机会;2.总是降低系统的盈亏比;3.通常把中等盈利稳健的系统编程亏损系统。

  9).止损、止盈:

  1.没有人能抓住趋势的顶和底,最好的平仓点都是事后才能确定的。

  2.作为趋势交易者,因为很小比例的趋势交易会贡献很大比例的盈利,放弃止损止盈会阻碍我们承受资金回调的能力,而回调是所有趋势交易策略都需要的因素。

  均值回归

  1).前提:抓住市场经常过分扩张的特性。

  2).指标:1.百分比震荡指标(随机指标,相对强弱指标,差分摆荡指标,动量指标和变动速度指标),适合作为止损转向的趋势跟随系统;2.统计摆动指标(布林带,顺势指标)。

  3).均值回归可以在基本的机械交易技术中加入随机决定的因素,例如突发性时间.引入主观判断前提:主观判断的原则需要客观度量并事先定义//均值回归偏向中短线,受此影响较大。

  4).均值回归交易者的心理分析:

  1.坚持与众不同: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绝大数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训练自己把难以执行的空间与失败联系起来,把执行交易信号产生的较量和成立与盈利联系起来。

  2.培养并坚持亏损平仓的纪律:因为均值回归交易的建仓点都在不稳定的是市场极值,同我们的止损也会在市场最高点或最低点被触发,如果没有止损,那么亏损就可能转化为盈利。

  3.厌恶低胜率和大的连续亏损次数:为了获得较高的稳定的胜率,绝大多数均值回归交易者需要忍受很低的风险回报率,而且亏损交易的平均值会远远大于盈利交易的平均盈利值。

  4.持久的耐心:较少的交易机会也就意味着需要很大的耐心,没有在市场等待不稳定的极点的能力,那么我们注定只能使用高风险低回报的系统。

  短线系统:

  1).前提:市场有充分的流动性和波动性

  2).短息交易者的心理分析:短线系统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能做一个短线交易者的关键还是平衡的生活——身体上、情感上和精神上(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交易者)。

  三.系统研发与分析:

  1).前提:所有的模型都是通过历史数据外推的结果,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市场的历史行为与未来行为有这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交易系统的建立是基于特定特征,如果该特征发生改变,那么自然得不到预期结果。

  2).机械交易系统优点:1.强迫交易者摆脱那些极具破坏性的交易行为,养成良好的交易系统;2.风险和回报的定量化,同时也可以得到整个策略的风险回报比;3.依赖数学公式算算出的技术指标,不需要系统交易者拥有非常专业的金融知识。

  缺点:1.数据不靠谱2.系统不靠谱(逐点检查)

  3).评估测试结果的要素:1.总净利润;2.交易数量;3.持仓天数;4.最大回调值;5.最大回调持续时间;6.最大连续亏损次数;7.(平均)盈利与最大回调之比;8.(平均)盈利(平均)亏损比;9.胜率;10.时间百分比。

  4).系统开发过程:1.分析结果时要去除局部最优和无意义的参数组合 2.样本外测试结果相差较大3.真实交易

  5).系统优化:

  优点:1.调整参数达到最优效果2.为实际交易结果提供历史衡量标准3.显示交易系统整体的表现分布4.识别局部最优参数组合(肯定不是全局最优)

  缺点:1.历史数据应当全面包含全部市场形态(牛市、熊市、趋势市和均值回归市)2.容易曲线拟合(避免:使用相当长的历史数据、多品种测试和向前测试)

  6).提高系统的回报率:

  1.交易品种的多样化2.同一系统使用不同参数3.同时使用负相关或不相关的交易系统

  四.风险管理:

  1).进行风险管理的原因:1.可以避免我们把盈利的交易系统做成亏损的结果2.我们永远不能控制市场,我们只能假设其中有多大的风险。

  2).价格风险管理:1.交易量价格风险管理,基于市场中现有头寸的总数量,或者是将要交易的数量2.止损价格风险管理,决定了头寸可能遭遇的风险,或者是每笔交易可能亏损多少资金。

  3).风险中的价值(VAR):计算在指定未来时间范围内策略产生亏损的可能性。

  4).VAR缺点:1.它只说明我们可能亏损的最大数量,并没有解决在指定时间范围内我们到底要亏损多少2.错误假设了连续交易日之间的独立性

  五.交易心理:

  1).无论是哪种交易,我们都必须放弃那些容易和适宜的交易习惯,培养自己的纪律、耐心、灵活,以及无论多困难都要坚持计划的决心。

  2).时间周期、交易系统和个人特性(P129):交易策略的选择必须要取决于交易者的个性特征。//没有最好的系统,只有最合适的系统。交易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由大到小的三个系统。

  3).在纪律性和灵活性之间寻找平衡点:纪律性能够保证交易者在不同环境下坚持每一个交易,但同时也会限制开放性思维;灵活性意味着一旦交易系统不再持续地产生盈利(市场特性发生改变),机械交易者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来放弃。

  六.交易与生活

  1).市场会加速我们心里和精神的成熟,因为它迫使我们放弃幻想,接受市场不断变化的现实。

  2).在交易领域这样的微观世界中的真理,和宏观生活中的真理是和谐一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