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读后感精选
《小世界》是一本由周华诚 / 周一朵著作,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世界》精选点评:
●天下的爸爸都是一样的。我的照片不如一朵多,但爸爸仍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我的长大。有爸爸在身边的女儿,真的无比幸福。一想到这点,就觉得像冬岁挂糖,足够甜一辈子了。
●回忆录?更多是小孩的碎碎念…摄影也一般…
●照片平常普通倒也可看,文字中也完全没看到父女情深,只感到一个被忽略掉的母亲,和那个严重自恋的父亲。
●只能感叹时间过的真快 算起来一朵也应该十二岁了 愿她一直眼神清澈 笑的纯净 看到爸爸为她写的书 应该会超级开心吧
●生活是生活的,但照片也太随意了些。
●这是我喜欢的人像摄影
●附录中张海龙的话就是我想说的:我敢打赌,爸爸们都会嫉妒这本《小世界》。原因和我一样:为什么写这本书的不是我?为什么我没有给女儿奉上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每个爸爸想必都会担心,若是自己的宝贝女儿看到这本书一定也会嫉妒:为什么一朵的爸爸那样细心温柔?说实话,这真的是一本让男人们焦虑的书
●非常温馨且的父女情~~~
●爸爸和女儿组成了一个小世界,满满的都是爱。我羡慕爸爸有这么一个可心的“小情人”,也羡慕一朵,有一个这么暖心的“大情人”。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平淡,可是如此平淡的生活又处处充满惊喜,如果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一双发现爱和感动的眼睛。
●浅读物,很快就能看完的书,一图一文一信,一开始看着走感受不深,时间越往后移,页数越来越多时,温暖也越来越满了。
《小世界》读后感(一):小世界
记录成长,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是爱的表现。我很喜欢。陪她慢慢长大,度过四季,带她小世界慢慢成长。
从出生的惊喜到陪伴的长情。
照片是一种记录,更是一个回去的路,就像日记一样可以见到那时候的思想,看到当时的样子。是很好的纪念。这是当你回头去看的时候,能看到当时自己的样子,看到那个自己还没有什么记忆的时候的样子,还有当时陪伴自己的人,是很美好的事情。
《小世界》读后感(二):小小世界我和你
本书是记者周华诚和女儿周一朵一同创作的,早在一朵没有出生前,作者就期盼着孩子早早来到,一起分享明媚的阳光,到后来女儿学会走路,慢慢拥有可贵又可爱的自由,再到女儿也拿起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两人之间的相处,就像人重回故乡一般,让人感到很安定和温暖。本书包含三万多文字,两百多张图片,带领我们穿梭到过去,停靠在每一个给予过我们感动的站点。如后记所说,“他耐心地把每一点人生滋味都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像是把天上落下的雨水慢慢积攒成一口江南波光粼粼的池塘。” 书中写的很多关于自然的内容让人看了很感动,在作者看来,“每一片落叶,都是季节给我们写来的信”、“下雨了。现在是春天,雨滴好像是绿色的。你听见小雨的声音了吗?沙沙沙,那是小雨落在树叶上;扑扑扑,那是小雨落在屋顶上;biu-biu-biu,那是小雨落在池塘里”、“小雨点坐在花瓣上,就像坐在降落伞里,也像坐在摇篮里”,而女儿也会续写故事“树叶落下来的时候,一只蚂蚁正好在上面,树叶飘呀飘,于是蚂蚁的旅行开始了……”父亲对于自然的喜爱感染了孩子,将对生活的深切体察也传递给了孩子,变成她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多么美好的传承啊! 一朵说,“我们都抱在一起,就是爱嘛。”我们和我们的亲友相拥,和自然贴近,那就是爱啊!
《小世界》读后感(三):小世界里的纯真年代
都说童年是最美好、最不谙世事的时光,但是我们还能记得多少?那些模糊成雾气的昨天,想要珍惜却渐行渐远,令多少长大了的人们欷歔不已。《小世界》的作者周华诚却不给女儿留下这样的遗憾,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和女儿一起的美好时光。
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深奥的哲理,亦没有繁杂的人物,有的只是单纯的情感。就像书名《小世界》所展示的那样,书里的世界很小,记录的对象也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关于一朵的一切”。从周华诚的文字记叙中,读者能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女儿浓烈且缠绵的爱意,这些从父亲对女儿的起名中就可见一斑。“一朵”,好似一首简单的诗,是一朵碎花,或一朵白云,还是一朵烟花?无论是哪种,毋庸置疑的是,那就是父亲对孩子最深切的期待———做单纯而美好的人,拥有纯粹而美丽的人生。
周华诚在序言中如是说:“时光如流水,流过就流过了,人不可能重新踏进同一条河流。而我,选择用相机记录下那些瞬间,是为孩子,其实亦是为自己。”在陪伴女儿成长的同时,这位父亲也和女儿一起经历着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人生,纵使白驹过隙,这些定格成永恒的照片会保存着当时的美好与天真,待到他们回首,亦一如当初。(周洁琼 文汇读书周报2013年11月15日)
《小世界》读后感(四):大时代没有小照片
大时代没有小照片
——读《小世界:温情爸爸的拍摄手记》
忽锐(书评人)
一位年轻的爸爸,从女儿出生时起,坚持给孩子拍照片。拍了7年,几万张照片,这次精选了其中的两三百张,配上三四万字的文字,有了这本书《小世界:温情爸爸的拍摄手记》。
无疑,这是一部温情脉脉、感人至深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见许许多多温暖的瞬间,打动人心的画面,充满爱意的岁月。作者周华诚用这一张又一张的照片,把瞬间连续成了动人至深的记忆,成就了一部光阴曲。
但我还想说,这部《小世界》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是一部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影像纪录片。
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在风景区挤满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对着一棵树、一片草猛拍。很多摄影师还不惜血本,远赴人烟稀少的地方去采风,创作“大片”。自然,这些为了艺术而不懈追求的精神值得赞许,但当我看到周华诚把镜头对准身边十米,把自己身边极为平常、极为平淡的日子和生活,拍得如此用心,拍得如此感人时,我感觉殊为不易。你能说,这些作品就比不上那些遥远地域拍来的“大片”吗?不,我不这样认为。
从小处来说,这部《小世界》是一份非常好的家庭档案记录。它纪录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学步、学语、渐渐长大,再到上幼儿园,到幼儿园毕业的日常生活场景。这里头,纪录了孩子成长的轨迹,父母家人对于孩子的暖暖亲情,抚养孩子的艰辛不易,以及周围这个世界与孩子的关系。这是一部家庭生活的纪录片,这本书,对于照片中的主人公女儿来说,绝对是一份无价之宝;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也绝对是一份传家宝,让所有别的“女儿”、别的家庭,都无比羡慕。
从大处来说,这部《小世界》更是一份珍贵的社会纪录文本。作者周华诚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父亲,他所拍摄的是一个普通中国式家庭的故事。从他的这些照片里,我们可以看见中国传统家庭以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户中国式家庭,怎样在城乡之间往来,怎样在城市扎根,怎样在传统(农村、传统风俗)与现代(城市、去风俗化)之间摇摆。这几万张照片背后,我们不仅可以读出父亲对孩子的满满的爱,更可以读出很多很多社会学信息。
甚至有网友评论说,“如果坚持下去跟拍50年,国家博物馆都会收藏这部作品。”这话,当然有很大的玩笑的成分,但事实上也不会没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社会意义、文献与历史价值,一点都不比名人的“照片”差。
我们也可以设想,当一百年后,我们的后人看到这样一组照片时,他们会作何感想:所有生活的细节就这样扑面而来,一部生活史事无巨细地呈现眼前。
我想,如果有哪位翻译家慧眼识珠,把这本书翻译和介绍到国外,一定也会有很多人关注。因为他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如此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感受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体会一个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两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委、著名摄影人、前路透社大中华区首席摄影记者、前盖帝图片社新闻图片总监王身敦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大时代没有小照片。这些看似平常的照片,其实就是在记录这个时代。”我想,用他的这句话来概括《小世界》,也完全准确。
因此,我非常真诚地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如果您身为父母,您可以读一读它;如果你是摄影师,您当然更可以读一读它。读了,会有感动,有启发,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