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读后感摘抄

2020-11-02 04:11: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读后感摘抄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是一本由高阳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316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13-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精选点评:

  ●最近在看高阳的历史小说,之前应该是久慕大名。对于正德皇帝,我总是有莫名的好感,这源于大学时看的何炅主演的那部《正德皇帝》,我觉得那部电视剧比这本书精彩多了,那首主题曲《看穿》更是对正德皇帝的最佳注解。作为正德子民的唐伯虎的那首著名的《桃花庵歌》不仅是对唐伯虎自己一生的注解,我觉得它用在正德身上也十分契合。正德身上,淡的是帝王的尔虞我诈,权谋厚黑,浓的是人性的解放,年轻人的不羁与活力,奈何他是一个皇帝。概括整本书只能用唐伯虎的那句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出穿。

  ●读这书受益良多。

  ●钱宁下狱、皇帝落水,等关键的地方描写的过于简单。 作为一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的权力情况下,不能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尽自己的责任,不背上千古骂名才怪呢!

  ●正德有趣

  ●2018#33#總算是書名即男主了。2.17。

  ●高阳的文风,哪里有点像苓姨。

  ●真切感、真实感。高阳真是历史小说的天才,中国的司马辽太郎!二倍速。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读后感(一):大明迅速地走向了衰亡。。。

  朱厚照可谓明代最出名的昏君之一,他盲目信任、重用刘瑾等八虎(八位侍奉皇帝的太监)。在位十六年,身经各种内乱:刘瑾之变;河北、山东、江西、四川的流寇;审磻、宸濠的两王的反叛;江彬的奸谋。他终日流连声色,使得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中,也让大明迅速地走向了衰亡。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读后感(二):奇怪的王朝

  这是一个奇怪的王朝,历代统治者的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有的喜欢做家具,终身梦想是当个木匠;有人喜欢熟女,一辈子喜欢一个比自己大了19的女人;有人沉迷于方术,用处女之血入药,等等如是。这本正德外记,是高阳先生唯一一本关于明朝帝王的小说,因为在个王朝里既有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也有刘瑾这样被千刀万剐的太监,还留下了如今还在京城的豹房,更令史家无法下笔的是,这个王朝的皇帝还给自己加封为大将军。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读后感(三):正德

  如果彼得潘当让了中国皇帝,他就会是明武宗正德皇帝。

  他一生似乎都想实践彼得潘的一个宣言:“我是少年,我是快乐,我是刚出壳的小鸟。

  只是,天下并不是永无岛,老百姓不能像彼得潘那样假装吃饱肚子就可以鼓起来,死去的生命也不能像仙子们那样因为孩子的信仰而复活。

  在位十六年,正德身经汉唐以来所发生过的各种内乱,却终未倒台。《万里十五年》里归功于明太祖创立的一套官僚制度,《正德外记》写的却是一群像麦田守望者一样照料小皇帝的老臣。

  高阳写人,总不给我有血有肉的感觉。从他的书里,你看不到老臣身上折痕分明的袍服,也看不到正德在豹房里睁大的瞳孔——可是他擅写的是种种审时度势的思量与苦心。

  看完《正德外记》,脑子里冒出两句不通的话“为整社稷轻一死,可怜无数老臣心。”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新制度没有建立之前,在倾颓的旧制度下苦苦支撑的改良者一直更为敬重,毕竟革命者失去锁链后也不能让一起也如同他们一样一无所有。

  所以李鸿章这样的人,该高阳这样的人去写。

  《正德外记-高阳文集-珍藏版》读后感(四):正德

  在大学时曾读过台湾高阳先生的《红顶商人》等胡雪岩一系列小说,被他另一番演绎的历史小说所吸引。最近又阅读他著的《正德外记》,作为休闲自娱。

  正德者,即明代正德皇帝也。真名为朱厚照,正德为其年号,谥号为明武宗。这人可谓明代最出名的昏君之一,信任太监,最为典型是重用刘瑾等八虎。在位十六年的皇帝,身经汉唐以来的各种内乱,如刘瑾之变,如汉灵帝十常侍之乱;河北、山东、江西、四川的流寇,如汉末黄巾、唐黄巢之乱;审磻、宸濠的两王的反叛,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江彬的奸谋,则与董卓、安禄山相似,明朝走向灭亡也为期不远了。

  应该说,正德皇帝的所作所为为后世所诟病责骂,一点都不为过。但从高阳笔下,又看到这位大帝的另一面。他好玩成性,可以说任性到极点,喜欢骑马领兵打仗,喜欢新玩意,层出不穷,历史上的“豹房”就是他阁下的著名乐园。

  他荒淫无道,有下手专找良家妇女作玩乐,不过却无后继之子。高阳笔下,他曾真心喜欢过一个名叫惠娘的女人,但因其误吃某江南运来的鱼而香消云散,终使其郁闷不已。

  还有他不喜爱上朝理事,从而许多生杀大权旁落太监手中。但正德皇帝本人待臣子并不严厉,不会动辄杀人,仍有大臣在顶撞他本人还全身而退的,如在其位时有位名垂青史的王守仁(王阳明)的经历即为明证。可以说换另一昏君,就没有王阳明今天的辉煌历史了。

  最为有趣的是,张永和杨一清等人联手要铲除刘瑾,由张永密告刘瑾的罪状时,正德皇帝竟说:“这些事情不去管它了,改天再说,接着喝酒吧。”当张永以死相谏时,刘瑾要夺大明江山时,他竟笑说:“天下任他去夺”。碰到这种连江山社稷都不放在心上的皇帝实在要命,当然张永最有份量的话是:“天下归了刘瑾,陛下准备去哪里?”这时这个整日没有正经的皇帝才无奈答应下令抓刘瑾,抄家后皇帝发觉贪污罪不致死,又盟生同情之心。所幸六部要员重新搜罗证据,特别是才发现扇子的“暗器”后,才断绝正德皇帝的仁慈之心,才以谋反罪凌迟处死太监刘瑾。

  正德皇帝的一生留给我的思考也挺多:一是作为古代的独生子女(他本有兄弟两人,但另一弟三岁夭折),教育问题何其艰难!不过在他身上有点尚算成功,他一生都算尊重信赖其师大学士杨廷和,虽时有矛盾。

  二是反叛的性格该如何调教?

  三是得出做一个好皇帝实在太难,虽万人之上,但却付出很多,首先在时间上要有规范,否则如何处理如此多奏折;其次是应付大臣与太监等关系;再有是天灾人祸等不可遇知的因素等。

  四是正德皇帝投错胎了,其实生活在殷实人家做个混混儿肯定会更好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