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猫记》读后感1000字
《屠猫记》是一本由[美]罗伯特.达恩顿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屠猫记》精选点评:
●ps.最大惊喜是在第一章看到了佩罗《鹅妈妈的故事》,重读民间童话已经有相当多实践,Dutton将帕里-罗德的“口述传统”理论引入,即在情理之中,又独具眼光,从口述传统和书写传统的区分看民间童话,自然得出相当有趣的结论。
●关于童话……美好背后的伤痛。
●没想到和《启蒙运动的生意》是一作者
●每章之间内容互有联系由外至内,螺旋式上升。从不同阶级入手可以窥见18世纪的整体生活风貌
●法国文化精神分析以及欧美民间故事之间相互对比
●文化史
●我的评价同《档案中的虚构》
●法国革命,有一个人是一把钥匙,就是罗伯斯庇尔——那个著名的革命家,也是著名的杀人狂。1794年,罗伯斯庇尔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周围是群众潮水般的怒吼和诅咒,尤其是那些恐怖政治受害者的家属。罗伯斯庇尔至死都保持着一种革命者般的冷峻和威严。连他的房东太太,都被狂欢的暴徒绞死。 几天前,他曾希望留下遗言,但没人肯给他纸笔。从来没有一个死刑犯遭到他这样屈辱的对待,罗伯斯庇尔可以说是沉默的死去。 他的墓上,充满了对他讽刺的墓志铭——“过往的人啊,不要为我的死悲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但是罗伯斯庇尔曾是死刑的反对者,他说:“一见到如此多的淌着无辜者鲜血的断头台,我就听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在内心呼喊:永远摒弃那种仅仅根据假设,就判罪的致人于死地的倾向!”
●很喜欢这本书。不值五星,这完全是私心。
《屠猫记》读后感(一):很有想象力的历史研究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冲着“鹅妈妈”童谣去的。看了以后觉得是赚到了。整本书都很有趣。虽然译序里有提到译者是希望读者透过这本书了解法国人的思维方式,不过我好象还是没有感受到~呵呵~也许是我的领悟力太差。
《屠猫记》读后感(二):法国文化的万花筒
一本绝对新颖的历史读物,从民间故事,特殊事件中嗅到文化的余味,以一个历史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态度,还原了一个为大众所不知的法国底层人民的真正的历史。勾勒出法国人民的心灵世界。幽默、有力,精彩绝伦。给赞
《屠猫记》读后感(三):故事的社会背景
法国民间故事集,一个故事有不同版本,不同版本又反映了民间人民大众真实的生活情况,也反映了最底阶层的人所受的压迫和内心的渴望。哪怕是故事的那些奇想与幽默,也能够令人感受到充满讽刺的绝望与死亡的世界的气息。
《屠猫记》读后感(四):屠猫记
这本书有很强的讽刺意义。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类的愚昧。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较快,但是同样的会出现社会矛盾,一旦激化,社会将变得不稳定。此书批判了贵族阶层,表达了对下层人士的同情。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法国的历史进程。
《屠猫记》读后感(五):谁有兴趣来做个参照阅读?
(德)聚斯金德的《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香水制造师。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着用《屠猫记》中“印刷业学徒的暴动”的分析路径,来分析《香水》中香水师行业背后的时代、社会背景。
我是力有不逮,但很希望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