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恒之光》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永恒之光》经典影评1000字

2020-12-16 23:16: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恒之光》经典影评1000字

  《永恒之光》是一部由加斯帕·诺执导,夏洛特·甘斯布 / 碧翠斯·黛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恒之光》影评(一):用亮瞎狗眼的方式展现对电影行业的深仇大恨

  

Lux Æterna, Gaspard Noé, 2019 (永恒之光) Charlotte Gainsbourg在Béatrice Dalle导演的一场电影里出演一个被实施火刑的女巫的角色,但制片方和导演的矛盾、摄制组的无序和围绕电影转的各色人等的掺和,让拍摄变成了一场光影的噩梦…… 这部电影在片头就郑重提醒视觉性癫痫患者不要看。真的是太闪了,一部字面意义上“亮瞎狗眼”的片子。开头Béatrice Dalle给Charlotte Gainsbourg讲她过去的拍片经历好像还挺轻松幽默,但很快,要进入真正拍摄阶段时,剧组就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每个人都在表达不满或愤怒,各种争吵各种怒吼。到最后几分钟,拍摄现场灯光出现问题、背景开始疯狂闪烁起来,直接把观众带入视觉高潮……我是下午4点在一个小影院看的,这一场只有我一个观众。大摇大摆地坐在放映厅正中间被这部片子亮瞎,正对着分屏、受难女性、高频闪动的各色亮光、分不清是十字架还是镜头中央对焦的十字的十字……观影体验绝对

  《永恒之光》影评(二):对谁的凝视,对谁的剥削?

  

还是挺享受的,虽是小篇幅的实验影像,不过议题讨论上的实验性仍让位于导演一贯的视听追求:开头的陀氏引语和冥想提示就奠定了沉浸式的形式基础,中间烧死女巫的旧影像和片场故事转向有关女性议题,最后意料之中的试图与开头的耶稣之死相照应(原来戛纳版本并没有开头一段)——不过最终印象深刻的仍是独特的视听语言……

与《高潮》有诸多相似处:纯粹的形式感、相似的群戏,整体是从重表演到重影像本体语言的回归——但在剧本上并没有突围。频闪可以套用很多的概念,核心似乎是对女性的剥削性凝视,但在前半部分两女主东拉西扯的聊天到最后的片场混乱中看到的仍是自上部《高潮》延续的剧本套路(所以加斯帕仍没有移开对过去的凝视啊)。

在夏洛特身上的三个形象中——幕后女性、台前女主、母亲——个人觉得有意思的点倒是在母亲角色故事中儿子的遭遇与最后频闪中出现的孩子哭声,足以发展出另一个维度的探索(可能走向《内陆帝国》了,但同样是元电影元叙事,实验性上林奇永远是如此无解,加斯帕也永远是如此简单粗暴)。

另:首尾耶稣上十字架和女演员的对应,算是男性试图步入性别议题的最基础一步吧;作为元叙事,其实这片子在大银幕上放的同时就能再生产出一部新片:电影对观众的剥削性凝视;回到观众的期望:导演也别一直抓着软视听不放,回归一下《独自站立》的硬核,血淋淋切一刀也好。

  《永恒之光》影评(三):融合宗教讽刺与极端美学为一体的元电影

  

法国导演加斯帕·诺一向以惊世骇俗的题材与极端的影像风格在国际影坛上恶名昭著,意外地他还是戛纳的红人,从《不可撤销》初次入围主竞赛以来,之后基本上每部作品都能顺利入围,毫不例外地引起极大争议,如果还记得《遁入虚无》和《爱恋》的影迷一定不会对他感到陌生。2018年的《高潮》意外地没能入选官方单元,只去了“导演双周”,不过作品题材自带光环的号召力丝毫不减。

相隔不到一年,这位“声名狼藉”的导演又带着新作《永恒之光》重返去年戛纳,入围午夜特别展映单元。出乎意料地,这是一部一小时不到的短片,但加斯帕依旧无所不用其极地挑衅着观众的忍耐底线,开头和结尾虐待眼睛的闪烁效果就是他的招牌伎俩。(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看到的这个版本多了开篇的一段基督故事,所以和去年戛纳首映礼上的观众不同,现在要接受两次“闪瞎眼”的特殊礼遇。)

▲以饰演大尺度角色的碧翠斯·戴尔和夏洛特·甘斯布初次合作

首先,这部作品最大的看点是两位女主角。两位女星都是初次与加斯帕合作,但是两人以往的作品和表演均以大胆咋舌见称,相当符合加斯帕作品的口味。久未露面的碧翠斯·戴尔当年以一部情色经典作《巴黎野玫瑰》震撼全球艺术片爱好者,之后还有诸如《日烦夜烦》和《身在其中》这类极度血腥暴力的作品给不少影迷留下了噩梦般的印象,她结合了诱惑和邪魅的身材容貌总会在作品中散发出极度危险的气息,处于疯狂边缘的状态令人着迷不已。

相比之下,夏洛特·甘斯布这位后起之秀也不甘示弱,她早年形象清纯擅长演绎邻家女孩或大家闺秀的角色,直到遇上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后全面豁出去,凭《反基督者》里反人性的惊世骇俗表演赢得戛纳影后桂冠,之后两人再度携手的《女性瘾者》再次挑战超大尺度的情色演绎,彻底模糊了艺术片与成人电影的界线。

▲夏洛特·甘斯布在迷幻的彩灯闪烁中重现女巫受辱的经历

不过,冲着两位女演员的大尺度表演而去看这部《永恒之光》的话,估计要失望而归了,因为她俩在片中根本没有一场裸露戏,这似乎一反加斯帕的传统。仔细品味下来,会发现导演挑选这两位女演员参演是别有用意的,因为揭露电影对女演员的剥削成为了这部作品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不论是男性目光对女演员身体的凝视或展示,还是为了达到电影效果而对女演员的精神压迫,都能在片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证据。从开头黑白档案录像里回溯拍摄中世纪猎巫影片时对女演员的残忍行为(女演员被绑在十字架上等待将近两个小时),到之后两位女演员在片场讨论各自拍摄裸露场面的趣事,充分彰显出女演员在拍摄过程中不平等和不受尊重的尴尬地位。

当然,野心膨胀的加斯帕导演又并非止步于此。他肆无忌惮地将耶稣与女巫两者的经历进行对照,最后还让夏洛特·甘斯布在迷幻的彩灯闪烁中重现了女巫受辱的经历,呼应着开头耶稣受难的历史。同样是“闪瞎眼”的极端风格,这个版本开头增加那一段的用意昭然若揭。恐怕是这个经典的受难姿势促使加斯帕大胆地从宗教的角度切入对女性地位的思考,两者最终都被绑上十字架受辱死去,但在世人眼里,作为男人的耶稣总是神圣伟大的形象,而作为女人的巫婆则惨遭辱骂和烧死。加斯帕采用极度讽刺和挑衅的视听风格,尝试为女性/女演员争取与男性平起平坐的地位,这种过于肤浅直露的手段无意中迎合了MeToo浪潮运动的主旨。

▲陷于疯狂和崩溃边缘的导演

除了探讨电影行业对女演员(身体和心理)的剥削这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加斯帕还在这个短小精悍的叙事文本里有意混淆真实与虚构,从侧面引申出导演(尤其是艺术片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焦虑感,于是这又不妨可看作是一部趣味横生的元电影。由碧翠斯·戴尔饰演的导演,一向行为怪异而恃才傲物,遭到制片人在背后玩阴招找解雇的理由,摄影师极度不配合,还有神出鬼没地捣乱的影评人,不懂法语沟通的女模特配角,以及临时演员等一大堆焦头烂额的事情,导演逐渐陷于疯狂和崩溃的边缘。

加斯帕首次采用分屏和变形画幅的手段,要么同时展现两个不同场景,要么展示同一个场景里不同角度的拍摄,两台摄影机的拍摄使这个局限片场内的叙事空间变得复杂,同时也捕捉到拍摄时台前幕后混乱不堪的状况。在高潮的一幕,更采用“三联画”的镜头设计,呈现出女演员与男演员、摄影师并置的构图,彻底暴露出女性处于男性凝视中心的本质。而这种富于宗教意味的画面构图也呼应着宗教故事里耶稣受难的经历,透过讽刺宗教的口吻再次强调女演员遭受剥削这个主题。

▲富于宗教和讽刺意味的三联画构图

此次,加斯帕从众多欧洲前辈导演作品中获得灵感,德莱叶的《复仇之日》、冯提尔的《反基督者》,还有戈达尔和法斯宾德,再加上他最得心应手却让癫痫患者退避三尺的作者标签,最后10多分钟的灯光闪烁效果从混乱的拍摄现场抢救出来,逐渐升华至一个癫狂完美,融合讽刺与极端美学为一体的震撼结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