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摘抄

2020-12-27 03:05: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摘抄

  《一行禅师释佛》是一本由一行禅师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223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行禅师释佛》精选点评:

  ●是一行禅师很多书的摘要集锦。醒来即微笑,良辰在眼前。过好每一刻,慈眼视众生。

  ●既无生;亦无死。既无来;也无去。持静心于浮尘,观照万物。

  ●好吧,我在读“伪书”,下次再见到“编著”二字要警惕。其实还是挺好看的。 2012年1月我在梅村香港,莲池寺的书柜里看到了这本书!

  ●一行禅师,佛学,初读这本书,很多东西不懂,现在在读,也不完全懂

  ●行云流水的生活禅,非常深入浅出

  ●在新知图书城买的

  ●写的很好,温柔的讲述,文字出于本心,不带雕饰。

  ●心怀喜悦

  ●禅修的一些小方法,觉知的概念。

  ●温暖诗意。

  《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一):真诚希望此书无版权

  真诚希望如一行禅师书中所说:我等众生都是相互依存而无我的,何来什么分别呢!

  如有版权所说,那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初衷了吗?!

  我也很想翻印此《故道白云》,广而告之,让更多的人受益,望能如愿:)

  《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二):正念的力量

  这是我读的一行禅师的第一本书,书是朋友送的,从此知道了一行禅师,和他每本书里都强调的正念。后来读《故道白云》时发现文字有些相识,才发现都是一行禅师的作品。翻读此书,有助于平心静气,里面平实的文字给人温暖的力量,读后会有身边充满爱的感觉。

  《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三):眼有界心无边

  其实,放下心思去看“复杂”的事情,一目了然。树欲静,风不止;眼有界,心无边。有了阳光,叶子无法停止生长;有了月亮,星星无处隐藏。 世界从来没有因为你我变好或者更坏,是因为灵魂需要一个去处而已。

  2008年这个夏天,我听见自己“铮铮生长”的声音

  《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四):正念,从现在开始

  一行禅师的书容易使人当即受用,此书所教导的就是如何在躁动的环境中安住于自心,得自在与快乐的方法,正念,是八正道之一,一行禅师通过观呼吸、练习微笑等等方式来教导大家如何起心动念,如实去修习,所带来的解脱不可思议。

  一行禅师在此书中告诉我们——

  去爱就意味着为了那个你爱着的人而安住当下。你能够给予最爱的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的存在。所以,你需要观照入息和出息,这样,你就可以活在当下。只有在当下,你的家园才是可得到的。吸气,呼气,将思绪回归你的身体和微笑。这样,你在家了,你当下的家。你所追寻的一切都存在于当下,包括上帝、净土、佛陀、蓝天。生活,特别是生活,只要在当下才能感触得到。何时何地能感触到生活?只能是在当下。所以,在梅村的修行就是要通过行走和呼气,随时随地回归当下。要经常地回归当下,因为它是惟一可以找到家的地方。你真实的地址是:身体、心灵,在当下的合一。你真的不需要什么邮政编码。

  它也是上帝的住址、天国的地址、祖先的地址,我们所有的深爱的人都在这儿。爱的地址、同情的地址,包括自在的地址,它们上面同样写着:身心合一,就在当下。突然之间,你感觉没有再奔忙的必要了。你已经奔忙了多生多劫。因为,你不知道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家园就存在于当下。

  你会想,生活于当下不可能快乐。这是你继续奔忙的原因。不知何故,你认为快乐不会存在于当下。你需要更多的条件。你会想,或许是在将来,你能凑齐这些条件。这就是你继续奔忙的原因。但是一旦你回到了家,你拥有的要比这些多得多。你当下就可以快乐。请牢记佛陀的教诲:"快乐地生活在当下是可能的。"但你可能会说:"我满怀伤痛和忧虑,何以为乐?"佛陀说:"是的,和着悲伤忧虑的快乐是可能的。"花园里会有一些垃圾,但不妨碍鲜花盛开。如果你知道如何制造肥料,你就会珍视这些垃圾,因为,没有了垃圾,你拿什么制取肥料来给鲜花提供营养?佛陀或许会破颜微笑:"亲爱的人们,你们需要一些痛苦,需要一些垃圾帮助你园子里的鲜花怒放。"所以,让我们不必太在意伤痛和内心的困境。即使有苦恼和伤痛,快乐的活着依旧是可能的。

  《一行禅师释佛》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好像总在期待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切会有所不同,好像那时候真正的生活才会开始,那个时候你才可以获得宁静快乐,而现在的你,只是在无奈地等待甚至是忍耐着,就像在人来人往的车站。这个想象中的未来时刻,可能是获得一件物品,一个新的成就的时刻,也可能是考完试或者结束一段忙碌的工作之后,一个期待已久的假期,又或者是新年、人生的新的阶段。然而,在那个想象中闪闪发光的新时刻到来之后,我们往往很遗憾地发现,一切还和之前一样,我们内心始终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真实的生活始终没有来到。塔可夫斯基电影《牺牲》里那位老人说到:“我好像一辈子都在等待着什么。”

  《一行禅师释佛》这本书,里面就提到这样的感受,“不知何故,你认为快乐不会存在于当下,你需要更多的条件。你会想,或许是在将来,你能凑齐这些条件。” 然而 ,什么时候你才能接触到真正的生活呢?禅师的答案,只能是在当下。活在当下,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及时行乐,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恰恰相反,活在当下需要你的专注力。用一颗觉察的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瞬间,张开眼睛真正去看,打开耳朵真正去听,慢下来去体察自己的每一个行动,认真地呼吸。这么去做,你会发现很多莫名的焦虑和烦恼就会自动散去。我们总以为在别处的生活,其实就在你的内心。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老套,但实践起来一定会懂得其妙处,一行禅师在书中也介绍了禅宗传统中,帮助人们践行正念的简单练习方法。

  当然佛学博大精深,放松身心只是其入门必修课。对于更为深远的观念和目标,书中用了些小故事或是譬喻的方式向我们讲述。好玩的是,这位来自越南的禅师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法,定居在法国,所以引用的这些小故事除了来自《华严经》《法华经》、《维诘摩经》等佛教经典,居然还有加缪的《局外人》。 现摘录其中一段 “有一天,在他的单身牢房里,莫尔萨特感受到了生命、感受到了华藏世界。他仰面躺着,抬起头来,透过天花板旁边的一小块窗户,他生平第一次看见了蓝天。一个成年人怎么可能是第一次看见蓝天呢?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样活着的,他们被囚禁于愤怒、沮丧和相信幸福与安宁只存在于未来的观念中。莫尔萨特在被处决以前还有三天时间可活。在充满觉照的那一刻,蓝天真正地存在了,而他也感受到了它。他发现生命是有意义的,他开始专注地生活于生命留给他仅剩的那些时光。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天变成了真正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