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语犹如对天而唾
2021-02-07 11:30:19
作者:一剪梅
来源:演讲与口才杂志社
阅读:载入中…
文 |一剪梅
演讲与口才杂志社
1
两晋时,一个叫崔豹的小官,去拜访一位姓陈的太守。这个太守问过他的姓名后,忽然露出大惊失色的样子:“哎呀,你知道崔杼吧?你距离他有多少代了?”崔杼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因杀了国君齐庄公而被唾弃。崔豹不慌不忙地回答:“小民很幸运,距离崔杼的时代,和你距离陈恒正好是一样的。”
本想讽刺人家是乱臣贼子的后代,没想到,饱读诗书的崔豹却用反语“幸运”,不动声色地给了太守一棍子:别得瑟,你的本家陈恒,杀了国君齐简公,要扒祖辈,咱俩半斤对八两,谁也不比谁荣耀。一句话,噎得太守说不出话来。
东晋时盛行清谈,其中以王濛、刘惔的名气最大,二人总想找机会让别人知道自己口舌的厉害。有一次,他俩在蔡谟家喝酒,两个人趁机挑衅:“你觉得你和王夷甫相比,咋样啊?”蔡谟淡淡回应:“我哪能比得上夷甫呢。”两人见有戏,紧追不舍地问道:“哪里比不上?说说。”蔡谟微微一笑:“他呀,没有你们这样尊贵的客人。”
看似漫不经心,却化解了两难问题:说比别人强,有自大的嫌疑;说不如别人,正中人家圈套。一句反语,既赞美了王夷甫,又讽刺了两人傲慢无礼的丑态。
言谈举止谦逊有礼,是一个人应有的教养。遇到说话夹枪带棒、出口伤人的无礼者,与其暴跳如雷地争辩,不如正话反说,在轻松的氛围中狠狠一击。恶语犹如对天而唾,落下来最终会砸在自己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