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人的碎片》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女人的碎片》经典影评有感

2021-01-09 03:22: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人的碎片》经典影评有感

  《女人的碎片》是一部由凯内尔·穆德卢佐执导,凡妮莎·柯比 / 希亚·拉博夫 / 艾伦·伯斯汀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人的碎片》影评(一):委罪于人还是引过自责,她选择了后者

  宽恕别人才是对自己的解脱,痛失孩子这一件事情比任何经历都无法割舍,而更多的是在这样的悲剧中慢慢醒悟自己人生选择的错误。

  面对瘾君子的远走高飞,委罪于人,或是引过自责,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如何重新定义生活的开端,承担所有的痛苦,慢慢才能放下包袱,重拾温暖的生活。

  影片取自生活,丧子注定家庭的失败,而故事更多的是展现女性的心情碎片,最终勇敢的面对自己和彰显追求未来的勇气。

  《女人的碎片》影评(二):種植起潛在內心的過去...

  

作品透過開頭的高潮直接帶給觀眾宛如雲霄飛車般的情緒墜落,深深的打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一再一再的感受武裝起來的痛楚,也在這些日常的背後、透過河面及橋樑的改變展現角色的心理歷程,也在第三幕的處理及物件的鋪程帶來敘事上及演員表演所帶出的強勁力道。

但在男方心境上沒有獲得完整的鋪程確實有點可惜

Vanessa Kirby的演出在獎季絕對是非常強勢的,完全掌握住角色的心碎及痛苦,太多表演的細節讓這個角色更為立體,且在情緒釋放時表情的細微變化加強了整場戲的力道,開頭和結尾的表演完全打進我的心裡。

Ellen Burstyn所飾演的媽媽也有幾場非常精彩的情緒演出,Shia LaBeouf的表現也是相當不錯,但很可惜因為個人原因少了這次衝擊獎季的機會很可惜。

整體來說,「女人碎片」在劇本上及表演上對於角色的鋪程及心境轉折給出相當具有質量的表現,雖然還是有些故事上的不足,但絕對是足夠實力衝擊獎季的作品。

4.5/5

  《女人的碎片》影评(三):女主酣畅淋漓的表演

  

我算泪点比较高的,但还是看哭两次。

一是漫长的生小孩过程,看得自己生疼。

二是母亲对女儿说的那段话,专横的表面再也掩盖不住深沉的爱。

“……如果你当初按我的方法来,此刻你怀里就会抱着你的孩子……”老太太说完这话。女主被击穿了,但也同时打破了内心牢笼,让女主有机会面对现状。我认为老太太其实也不想说的,但没有办法。生活很多时候不是从几个好的里面选个最好的,而是从几个差的里面选个能承受的。

女主凡妮莎·柯比酣畅淋漓的表演无疑是本片最大亮点。

但就全片而言,依然要给出一个客观评价。

生小孩的长镜头并不是加分项,作为匈牙利传统,前有杨索后有贝拉塔尔,如果看过他们的长镜头,就会明白本片中的长镜头只能算出色完成叙事,但不能作为加分项,因为不用长镜头依然能达到同样效果,甚至更出色,本片后面有不少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长镜头或者其他也好,是要服务于电影表达的。我认为本片最佳镜头,反而是救护车的空镜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之后直接转场出片名接女主去公司了(省去了救护人员到达房间以及面对婴儿死去女主、男主、助产士的反应)。一下把女主的痛(主要)全部埋进了观众心里,当女主面无表情走在路边,乘电梯,进公司,观众刚刚没有释放的情绪和女主形成强烈共鸣。这就是简省的力量,电影的魅力。

空镜头和鸣笛声下的巨大戏剧张力

男主的设计是失败的,删去也毫无影响,就像片中雪景里的流浪狗一样。女主母亲从来没喜欢过男主,最合理的解释,女主和母亲关系不好,和男主在一起有些反抗的意思,但女主和男主关系是非常好的,比如男主戒酒六年多。从多个角度分析:比如男性的缺失、阶层的不合适、婚前昏后的变化,男主这条线都是草率的、缺乏深度的、可有可无的,不过加在里面也没有形成副作用。如果直接来个白人中产阶级女性怀孕,黑人男主跑路显然过不了政治正确那一关,所以酒吧那段女主暧昧遭遇和男主直接啪律师就值得玩味了,看得出来导演想来好莱坞发展,黑人政治正确显然不能碰,白人中产也不能得罪,只能用阶级不合适来勉强混过去,还能迎合某些激进的女权主义,那只能由一个不够知识的本土工人来背锅了。

最失败的还是结尾,女主笑的那一瞬间,我感到巨大的违和感,可以与过去和解,承受女儿的死,可以不把痛加于助产士,承认客观事实,但真的没有必要安排一个笑。这一笑,把前面的力量消解不少,我甚至以为女主疯了,但不是,是编剧疯了。“我怎么能把这种痛苦施加给其他人?其他已经在忍受痛苦的人?我知道她不会希望我那么做……”这里有母亲与女儿的对话,我先证明本片没有升华,也没法升华,给出以下逻辑线:

1,女主与女儿-女儿死于意外-助产士也承受痛苦-助产士没有错-女主承认事实。

2,母亲与女主-女主过得不好-男主也承受痛苦-男主没有错-母亲承认事实。

3,外婆与母亲-母亲艰难生存-纳粹也承受痛苦-纳粹没有错-外婆承认事实。

我给出这个逻辑关系,是为了说明电影本身不可能存在递进逻辑,电影只有1,没有2和3。所以我们讨论电影的主题就只停在1,同时佐证了男主可有可无。

女主的表演无可挑剔,导演有潜质但不够老练,剧本一般(去掉男主或丰富男主可以加分),因为拍生孩子就跟拍地震一样(水平及格以上)具有天然震撼性。总之是女主撑起的一部电影,然而,导演和编剧安排的这一笑,破坏了人物,这一笑是对女主表演的不负责,更像是对好莱坞的谄媚。

  《女人的碎片》影评(四):《女人的碎片》:具有自省意义的影片

  

(A-) 我是希望各位女生都能看看本片,并能从中吸取教训。无论你是一个在生活中多么能干,聪明又自信的女孩,面对怀孕、生产和养孩子这些事,依然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功课,需要专家的意见和很多人的帮忙,绝对不可盲目自信、一意孤行。本片的前半部分确实让人看得有些气愤,好在后面女主的觉醒拯救了整部电影,最终从一个令人无奈、叹息的作品变成了一部带有正面意义的警示录。

最开始看过宣传片尚未看正片前,我都准备好要骂这个片子了,因为它前面的部分给我的感觉很像2014年那部《Hungry Hearts》,一个关于反科学、反智母亲因为坚持不听医生意见,差点在养育孩子时把自己孩子饿死的故事。当初看完那部是真的生气啊,要不是为了帅气的Adam Driver,真的没办法看到结束。那部中的母亲被塑造成了一个走火入魔,且失去理性的人,最终的结局也是在所难免、令人叹息。好在《女人的碎片》中的女主并没有到这一步,让人看到了她的自省和转变,也让本片作为悲剧带给人更多的不是痛苦,而是希望。

从影片开始,我们看到的凡妮莎·柯比(Vanessa Kirby)出演的母亲就给人一种精明能干的感觉,工作也很体面,一看就是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后来看到她母亲的家也能感受到确实出身不凡。但是却难以让人相信,这样的一个女人居然选择在家生产,执意不去医院。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终于看到了她的问题所在。她并没有结婚,孩子的父亲是一个长相邋遢,工作一塌糊涂,吸烟、甚至吸毒、有外遇,各方面都很无能的人。说白了,女主会找这样一个伴侣,显然说明她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很细致又周全的规划,而且完全不听从家人的意见。也许是因为她被惯坏了,也许是因为她尚不够成熟,但这的确解释了为何她的生活看起来并不如她平时的穿着那般精致。

在家生产最终导致悲剧,究竟是把责任推给接生婆,还是承认自己一意孤行造成的后果? 如果女主的人生像一个花瓶,被打得粉碎,那么究竟是谁摔碎了这个花瓶?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很多人以为本片是在展示一个女人生孩子的不易和失去孩子的痛苦,但本片重要意义却不在于此。它所探讨的其实是更艰难的事情,那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所谓负责,就是接受这个后果,并吸取教训。

影片清晰地展示了生活中的真理:安慰别人很容易,给予真诚的批评和建议却往往无法被接受;把责任推给别人永远都很容易,但承认自己的行为是导致悲剧的原因才是最难的。

自省是一种美德,但在当今社会却越来越缺乏。什么事发生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肯定是别人的错,不可能是受害者的错误。也正因此,悲剧不断地重复。

凡妮莎·柯比是正确的人选,除了本身的“冰冷”气质很适合演出女主的倔强及冷漠外,她在本片中也展示出了一个女人经历悲剧和自责后,一系列的转变。而且这个女主显然不是那种软弱的女人,她没有什么哭天喊地,更多时候展示的是一种对周遭的冷漠和排斥。但是正是那些没有对白的沉默戏份,更好地展示出了这个女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周遭有很多噪音,但似乎她一直只在与自己对话,最终完成了自我反省、疗伤和觉醒的过程。

开头的生产戏虽然我个人没有什么共鸣(因为每个人的产程都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撕心裂肺,如果选择去医院并打无痛,很可能什么都感觉不到),但确实是一镜到底拍摄的,从演员和拍摄角度来说,是很有挑战的一场戏。另一个出色的段落是感恩节家庭聚餐,女主的母亲与女儿发生了争执,老演员艾伦·伯斯汀( Ellen Burstyn)在这场戏中的表现更加动人。

不过影片有很多内容看起来并不是很必要,比如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出演的男主角是否有必要露鸟这个事让很多看过的人有异议。我觉得那场尴尬的床戏即使没有这个露点镜头也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怀孕生子及养育看似是生物界最平常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但其实真的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总是存在风险的,也希望本片可以让更多人意识到,相信科学,听从医生的建议,获得更多帮助才能更好地把各种风险降到最低。人生很多事也许可以混过,但结婚生子还是马虎不得,需要周全的计划和考虑。

本片在威尼斯多伦多亮相后,女主呼声很高,虽然凡妮莎·柯比不一定赢得过# 无依之地# (Nomadland) 的Frances McDormand ,但依然是一次演出上的突破,实现了从花瓶向演技派的转变。目前定在12月30日影院上映,1月7日上线Netflix。

  《女人的碎片》影评(五):走出被厄运点名的困境

  

看之前对电影完全没有了解,直到被前三十分钟的分娩戏给拿下。还从来没有看过有人可以把分娩戏拍的像动作大片一样扣人心弦,非常厉害!

导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手,开头的一些细节,草蛇灰线,伏笔埋的很棒。比如在分娩的时候,我在想,怎么不去医院生呢?孩子爸在拍照的时候,我在想,这咋这么不讲究对着小Baby狂用闪光灯呢?

后来导演都给了我们答案。

演技很赞

除去分娩大戏,还有两场戏让人印象深刻。其一是女主母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寥寥几句,故事的背景,人物的状态,时隔多年的情感呼之欲出, 艾伦·鲍丝汀 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最佳女配我看行。其二是女主看过丈夫之前拍的照片,在第二次开庭上所做的发言,眼睛红的像只兔子。

其实故事在某些时间和去年的《婚姻故事》有那么点类似,但是讲故事的手法和节奏趣味性要好很多。更多的叙述空间给到女主,使得女主的心理情绪和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也更能体现故事的主题,女人的碎片,我个人更喜欢理解为女人的一部分。

整个大桥的建造过程配合季节的变幻,代表着时间的逝去,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我在不借助时间字幕的提示就能让人感觉到时光的荏苒。男女主人公在时间推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就变得有说服力。更何况,大桥的建造本身就是一种孕育的过程。

除了女主本身的孕育过程,大桥的建造过程,还有苹果籽发芽的过程,这些孕育过程是由时间累积给展示给观众的。还有蒲公英的意象,女主姥姥孕育女主妈妈,女主妈妈孕育她和姐姐,苹果树成长,小女孩长大等等没有用时间累积的手法去展示的孕育意象。

以随风旅行孕育新生命知名的蒲公英

当然,不可以忽略的是,时间孕育的意象——时间抚平一切伤痛。

有的时候生活中并没有完全的事故责任方,就像曾经是全美排名第三的大桥坍塌了是因为共振。孩子的离去责任并不完全在助产士,因为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哭了,可以说在那时是一个健康的宝宝。而宝宝没有活下来的原因,或许是一次“生命的共振”,也可以理解为被厄运点名。

就是那种,茫茫人海,偏偏发生在你头上的倒霉事件,我们需要花掉很多事件来抚平内心的伤痛,像女主的妈妈那样忘掉一些事情,才能让生活继续。

毕竟,只有活着,才能继续孕育生命。

也只有时间,可以让我们走出被厄运点名的困境。

  《女人的碎片》影评(六):当跨过悲伤这座无法修复的桥梁

  

去年九月的威尼斯电影节有18部长片入选主竞选单元,角逐最高荣誉金狮奖。有趣的是,英国女演员凡妮莎柯比主演了其中的两部:《打开心世界》《女人的碎片》。最终,年仅32岁的凡妮莎柯比凭借在《女人的碎片》里的精湛演技夺得了威尼斯影后。近些年,凡妮莎柯比走进大众视野是凭借其在电视剧(《王冠》)以及一些商业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的出演。获得威尼斯影后的奖项证明了瓦妮莎柯比近些年在表演上的突破,如此荣誉必将使得其未来的表演之路更加通畅,一路高歌猛进。

《女人的碎片》是一部关于“悲伤”的电影,网飞出品 (今日上线网飞平台),由多次入选戛纳影展的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指导。我认为《女人的碎片》可以被视作一部女性电影,它强调现实主义,许多细节由微妙的台词和表演推动,在临近结尾处将整部电影升华即推向另一个高度。

《女人的碎片》主线很清晰:即将临产的主角 Martha和她的丈夫Sean决定在家中由助产士帮助接生,但发生意外之后他们的女儿在Martha 分娩不久之后就去世,整个故事也是由证件事故的法庭诉讼进行时间上的推进。两条清晰的辅线则是在意外过后,Martha 和丈夫,以及其自己母亲的关系的转变。其实当今美国选择在家中生产的孕妇并不多,根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文章所述,每年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的孕妇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分娩。

开头前30分钟,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设计了一段长达二十分钟的斯坦尼康长镜头 (Long take),用极其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刻画 Martha 分娩时的情形。瓦妮莎柯比在这二十分钟的长镜头里展示了其精湛,且强有力的表演,将孕妇临盆前的不安以及分娩时的痛苦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甚至想不出有比长镜头更加适合的表现方式来描绘这段场景,想必这二十分钟也是最终打动威尼斯电影节评委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分娩前的Martha

当自己的新生儿因意外去世后,Martha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母亲在对于法律诉讼上的分歧(Martha最初不愿意直面整个世界,拒绝出庭)以及和自己丈夫 Sean因巨大悲痛而导致感情上的疏远。其实 Sean 的这条线有可以挖掘的的地方 -- Sean 的工作是建桥梁,是蓝领阶层,而自己妻子 Martha则是公司中高层,有自己的办公室,她也来自于一个中高产阶层的家庭(住在大房子,受母亲的资助买车),双方这种跨越阶层的婚姻也因为一场充满悲伤的意外而分崩离析:两人越来越疏远以至于貌合神离,各自都有了出轨行为。很多时候,当一对夫妻相处的久了,他们的孩子就成了感情生活的粘合剂,而片中夫妻两人夭折的新生儿也预示了关系的破裂。Martha对生活也开始变得消极,被这件意外阵痛地打击,无法自拔。

同时,Martha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母亲。她从不喜欢Martha的丈夫 Sean,因为内心里认为他是一个粗人。她就象征着精英阶层,希望最终打官司,让助产士入狱然后赔偿以让自己的女儿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但从来没有真正与Martha交谈,不知道Martha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借此机会,Martha的母亲也让 Sean离开自己的女儿,不要再回来找她。

如果说片头二十分钟的长镜头为这首女性之歌谱曲了肝肠寸断的开头,那后三十分钟就是创造出了一个坚强的结尾。Martha 出乎意料地出庭作证,中途休庭时,她在相机店取到了先前未冲洗的胶卷底片,看到了自己刚分娩时,还有着微润呼吸的女儿。回到法庭上,她真情发言:表达了对助产师的原谅,同时也象征着自己放下了这无尽的悲伤,而抬起头向未来前进。在法庭上的桥段,瓦妮莎柯比再次奉献了极具张力的表演,把情绪推到极致,和泪目母亲的四目相对也溢出了一股动人的情感。

有趣的是,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用建造中的桥梁(Sean 工作修建的桥梁)来体现每一次的时间转换。电影起始时,这座桥梁的两端远隔两方,当影片临近结尾,两端终于相聚,Martha站在桥的中央,把夭折女儿的骨灰洒向河中。这象征Martha对于悲伤的放下、一次勇敢的跨越。就像这看起来永远修不完的桥梁一样 -- 时间提供给了工人们修桥的可能性,也同时抚慰受伤的心灵。但是,想要真正让桥的两端相连,靠的是无数工人数月的辛苦劳动;同样的,让Martha真正地跨越悲伤这座“无法修复”的桥梁的,还是她本人直面现实的坚强,抬起头、向前看的勇敢和对未来重新燃起的希望。

瓦妮莎柯比在本片中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角色,她出色的演出值得今年的一个奥斯卡提名,让我们也期待在大影幕上看到更多她精湛的表现!

01/07/21

写于芝加哥

---------------------------------------------------------------------------------------------

感谢您阅读我的影评。如果您对我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ndysspace. 下面是二维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