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宝藏读后感摘抄
《天坑宝藏》是一本由天下霸唱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50元,页数:20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坑宝藏》读后感(一):《天坑宝藏》
果然比起那些不好读的所谓畅销书,还是这本好看,天下霸唱不愧是写过《鬼吹灯》的人,不管从哪一本开始看,都能看的下去,即使不知道前因后果,他画面性极强的表述内容总能让人一下子就被带代入语境,老少咸宜,非常具有特色,让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民间特有的,抛开唯物科学那套,把视角对准平凡世界里的小人物,写的是他们的故事,映射的却是许多人的一生,渴望出众却依然平凡普通,被时间的滚轮推着走,来不及思考对错好坏,已经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天坑宝藏》读后感(二):霸唱宇宙,挖坑未填,应该还有一部
天坑,天坑,其实就是人心坑,世人追逐金钱的欲望。话起开头还得说,说着的 "神鹰画鼓出,扯尽天坑秘宝重见天",精神小伙张保庆带着俩拖油瓶菜瓜 二鼻子,三人命不好的发现天坑的秘密。(这与金王带点关系), 其实满看好二狗子(金蝎子),这要在现在至少是个爱金钱的励志小伙(我就是要成为有钱人,哪怕不择手段,的向上青年),亏不了他的八灾九难报应。天坑的故事,是老辈人趟过那些可信赖 也背叛 又努力 却造化弄人的生活, 心酸有之,真实就酒,他们真的于这人世间潇洒走了。真实的故事,人啊,说着说着故事也就成了世人的传说,俗话罢了,天坑还有未完,待续。。。
《天坑宝藏》读后感(三):天坑宝藏
想在《天坑鹰猎》里找鹰,《天坑宝藏》里找宝藏的读者恐怕要失望了。毕竟天下霸唱写的从来都是冒险故事、传奇传说,不是动物世界更不是采矿指南。从电视剧粉过来的读者有一大部分是想看王俊凯演的张保庆,但看过第一部《天坑鹰猎》小说的都应该知道,天坑故事里最大的主角绝对不是张保庆,而是马殿臣,天下霸唱绝不是要写中二少年寻宝记,而是一如既往地要像《河神》《火神》里那样写俗世奇人。电视剧的粉丝再爱张保庆,也不得不接受原著里张保庆只是个引子似的人物,原本就是个没什么神通广大的城市少年而已。我猜,天下霸唱原本既没想过要满足喜欢年轻角色的电视观众,也没想过要满足讨厌中二少年设定的电视观众。毕竟书创作在电视前面,最开始的版本在N年前就写完了。(网上能找到N年前的同名蓝本。)所以,《天坑鹰猎》的小说版就是给小说读者写的,这点从后来的《天坑追匪》和最新的《天坑宝藏》都可以验证。《天坑宝藏》更是重新拉回了马殿臣,把大反派血蘑菇推上了主角位置,还把四神斗三妖系列的崔老道、窦占龙加了进来。这是一套值得期待的系列小说,并不比大火的《河神》在传奇色彩方面差在哪里,可以说是成也电视败也电视,很多看过电视剧之后来看书的人,可能压根没看过几部天下霸唱的小说。
《天坑宝藏》读后感(四):往事如风,往事并不如风……
往事如风,往事并不如风…… 天坑鹰猎系列的新作,叫做,天坑宝藏。 故事十分之一篇幅讲了张宝庆在失去了白鹰和白鹰图之后的生活,借着他和自己的朋友成为火车司机往东北运货开始,重点对于前面提到过的马殿臣和血魔菇的前尘往事…… 正所谓,马殿臣追风走尘,三闯关东,血魔菇调兵挂帅,摆阵封神。揭秘了张保庆与马殿臣的神奇渊源,也把马殿臣和血魔菇两个人的恩怨掰开了揉碎了讲透了。 两个人可以说是阴差阳错鬼使神差的纠葛和前后误会最后成了死结,不共戴天的仇恨就此埋下。 金王马殿臣富可敌国,威震一方,但直到遁入天坑避世,仍有一件心事未了,那就是没有手刃死对头血魔菇。 让人动容的是作花费的大篇幅描写的血魔菇的成长经历,他的所谓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都是因为这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迫面对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让他一步步被逼上绝路,他想要活下来,他想要活着,这个境遇让他不得不反抗,这个人物的悲剧性味道浓重。 世人都说血魔菇良心丧尽死有余辜,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逮谁坑谁的丧门星,七灾八难都让他遇到了,可谓“被嫌弃的血魔菇的一生”,唯一不同的是,他血魔菇还有一分不甘在其中,他觉得自己要逆天改命,就要和这个不公的老天分个你死我活。 一个人倒霉可以到哪种程度,一个人悲剧可以到哪步境地,造化弄人,半点不由人。 虽然放下已经物是人非,但是要想解决眼前事就需要了解过去兰因絮果。 总的来说,这个系列第二本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切题,看起来作者想要回到过去找到前因后果,却意外的让第一本的主角成了工具人,要不然题目就可以改变成为“血魔菇和马殿臣不得不说的故事”也就不会让读者以为这是接着前情去讲的故事而不是一个类似于番外的存在,当然抛开这些作者对于血魔菇的塑造在这本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他的成长他的蜕变环境阴差阳错让他成为如此,其中当然和性格有关系,但是内因和外因的比例如何,人们还是应该想一想的,个人评分7.2分,推荐指数三星半。
《天坑宝藏》读后感(五):《天坑宝藏》:浅忆蘑菇一路拼搏,被纸狼狐愚弄一生,追逐神鹰图
《天坑宝藏》是天下霸唱的又一绝世巨作,他的代表作《鬼吹灯》,是很多人都喜欢看的书籍。我们在观看《天坑宝藏》的时候,从细节慢慢体会,随着张保庆,白糖的出现,再是各种路上奇遇,只是将他们引到蘑菇所在之地,帮助他解脱的摆弄,顺便通过神鹰图将所有的线索连接起来。 首先是张保庆的出现,他是一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他极其幸运地找到白鹰,顺势找到了马殿臣的《神鹰图》,却被一和叫花子以10元买走,于是自己干起了贩卖水果的生意,后来遇到白糖,一起干起了运输过世之人的买卖。 当他们遇到为非作歹的店家的时候,半夜逃脱又被拦截,冥冥之中是蘑菇引他们来到一个洞穴之中,然后蘑菇一生的记忆全部灌输到两个人的脑袋之中。 蘑菇的出生,是祁家和关家两家人恩怨的后果,所以在出生的时候,就受不到外婆的待见,那是因为外婆的一个梦预见了他的到来会给家庭造成不好的后果。 然而梦就是梦,既然已经预见了现实,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当蘑菇被扔到山上作土匪的时候,是老鞑子救了这个孩子。随着蘑菇回去一探究竟的时候,火烧大院,纸狼狐从此坐落在蘑菇身上。 金灯老母的上场,为蘑菇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利益的相互利用。 蘑菇将破坏金灯老母的黄鼠仙人给破坏了,保住了金灯老母的真身,于是为了报答他告诉他一句,能够调用金疙瘩的密语。 但是作为像亲人的白龙,一开始就惦记蘑菇的金子,自始至终都想把蘑菇灌醉,至此,厄运连连,蘑菇的命运就此发生改变。 曾经的恩人金灯老母,也变成了仇人,因为她将老鞑子和白龙都相继迫害。 手下的马殿臣也是一直在寻找这位蘑菇大侠,一手神鹰图,一人被封印纸狼狐,两者相对,直到最后,张保庆的出现,和白糖二人见到蘑菇的纸人模样,硬是要念出画中的神句。 然而谁都不是省油的灯,继而他们逃脱了危险,而生活总是会继续。结局又像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这里面最有趣的还是金灯老母,还有金耗子,八斤大猫,活过几个春夏秋冬的蝈蝈,还有吸金石。 文章里还夹杂了很多现代人不为所知的故事和情节在里面,或真或假,就图大家一个乐子。
《天坑宝藏》读后感(六):天坑宝藏
说到天下霸唱,喜欢盗墓题材小说的人一定不会觉得陌生,王凯旋、胡八一和Shirley的组合大家也再熟悉不过。今年来,天下霸唱的许多作品也被搬上了荧幕,引起一波热潮。他的成名作是《鬼吹灯》系列,书中有大量关于风俗、风水等方面的描写,这也是天下霸唱系列书籍的共同特点。
在《天坑宝藏》中,依然有大量的关于风水习俗、八卦等神秘要素的描写,看完之后被天下霸唱的文字所震撼,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一些具有神秘性的故事,什么巫蛊之术,神啊,大仙儿啊,但只是口头流传,偶尔听到别人讨论这样的话题,这些神秘事物的根源我们很少能弄得清楚。而在《天坑宝藏》中,天下霸唱将这些风水习俗融入到故事中,让主角的命运与之息息相关,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性和可读性,更让读者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在推动故事剧情朝前发展的同时,读者的心绪也被剧情牵动着。
整本书的结构比较特别,在开头写张保庆和白糖的故事,两人发现天坑后又由此写到了血蘑菇的故事,整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在写血蘑菇的一生,最后再回顾开头,写回张保庆。本以为张保庆会作为主角来说,但是此时的张保庆还是初出茅庐,还需要不断打怪升级,本书写的只是张保庆成长路上的一段。张保庆算是一个故事的连接者,故事一开始有他,血蘑菇又与他有关,最后又给读者留了个伏笔。
血蘑菇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似乎又充满宿命轮回的意味。从他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便被家里的老祖宗认为是个孽障,明知血蘑菇被土匪带走也不愿意用钱赎回他,还千方百计想要施法对血蘑菇赶尽杀绝。落草为寇的血蘑菇成了迟黑子的义子,跟着老叔和白龙一起生活,后被误以为杀害女性弱者,血蘑菇开始了逃亡,他也即将迎来人生的巅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他成了金匪的老大,带着手下一起“致富”。在血蘑菇所经历的人和事面前,给读者展现的是那个时代的一些特征,社会的动荡,人心的惶惑不安。
《天坑宝藏》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小说,作者具有极高的人文素养和洞察人心的能力,他也在不断为我们创作一个建立在现实的人身上的奇幻故事。
《天坑宝藏》读后感(七):一本耐看的“恶人说明书”
头一次对一个反派产生如此大的同情,在《天坑宝藏》里,血蘑菇走上“恶人之路”可以说是被逼无奈。由此可见,除了成功是逼出来的,成为一个世人眼中的恶人,在一定条件下也是被逼出来的。
身为新华书店宣传文案的工作特殊性,我每天都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以此来录制宣传用的图书音频。我个人很喜欢天下霸唱的作品,关于他写的“天坑系列”,更是因为在看过王俊凯主演的张保庆后印象深刻,不过《天坑宝藏》中的张保庆与菜瓜姐弟,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整本书看下来,天下霸唱在《天坑宝藏》这本书中对血蘑菇和金灯老母的缠斗上着墨更多,使得我在阅读的过程,开始立体地审视人性。
本书中,血蘑菇的角色特质颇有古龙笔下黑化后的男主特质,而张保庆则具有一众青年人成长期的特质——迷茫+热血,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只不过,张保庆热血的有点过头,好不容易搞来马殿臣的“神鹰图”,还被人十块钱就骗走了。不过,自古英雄都是少年时期多磨砺的,按照一般走向而言,主角光环下的张保庆肯定还会再次重逢神鹰图的。
现在大多数影视剧开始流行双男主双女主“四人餐桌”的套路,而《天坑宝藏》可以称做“光棍餐桌”了,全书除了为了照顾奶奶没出门子的菜瓜,还能成为清纯善良的女性角色外,这一众出场的女性就仿佛没个好人。尤其是血蘑菇遇到的人吧,从他的亲生老祖,到他所遇的风尘女子,再到金灯老母,真的就只能说这娃实在是太命苦了。从出生到后来成年,在土匪窝里跟马殿臣斗智斗勇,几回生死都给人感觉,这命运女神是给他下了什么蛊啊!人的逆反心理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压制后给激发出来的。血蘑菇也是在一次次被打压、折磨,甚至差点被杀死的过程中,一点点黑化的。他虽有想要逆天改命的心,却还是抗不过命运。
《天坑宝藏》的前半部分写的是张保庆和白糖作为年轻人的迷茫与苦闷,中间部分着重写了血蘑菇的一生历程,最后的部分张保庆和血蘑菇“重逢”,给小说的结尾增添了很多奇幻的色彩。说实话,晚上阅读的话,还有点恐怖。总体说来,天下霸唱的这本可以称为“恶人说明书”的小说,还是很耐看的。
《天坑宝藏》读后感(八):必然的宿命和偶然的轮回——评天下霸唱《天坑宝藏》
说实话这是第一次阅读天下霸唱的文字。先前倒也看过不少改编的影视作品,而且就个人观感而言,胡八一-王胖子-雪莉杨的三人组合也要比“吴邪”更舒服。或许是因为三角结构的稳定性(又想起自己胎死腹中的第一篇文学评论),又或者是在王胖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面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欲、危机中对高人和行家的依赖、以及不确定的自我价值的重新判断,都会影响到对小说的阅读与期待。
因此面对《天坑宝藏》,崭新的文本、崭新的内容和崭新的风格,我依然还是第一眼企图寻找自己和“白糖”的某种共同点。相反,对于老读者们津津乐道的窦占龙、崔道人并没有太多感触。从这个角度,对其他文本阅读的缺乏固然少了“会心一笑”式的心有灵犀和思绪迭起,但同时也为指向性、封闭性的阅读理解提供了可能。充斥在小说字里行间的的,必然的宿命和偶然的轮回,于是显现出来。
应该说《天坑宝藏》没有想象中的波谲云诡和惊悚悬疑,更多只是讲述了一个孩子如何步入最终结局的路程,而这个路程,既有必然的宿命,也有偶然的轮回。
必然的宿命表现为东北决绝的人与事。小说中反复暗示反复出现的核心概念,就是道上的义。血蘑菇跟着老叔、白龙闯关家大宅、迟黑子联合几路绺子抢姜家大窑、金匪抢金子、厌门布长局……各路形形色色的黑道灰道人物当中,义的概念是始终不曾变化的。而血蘑菇干掉鸡脚道人初次扬名,正是因为厌门无义;他被追杀,也是因为误杀少女失了道义。基于此,小说一些看似过于直接而缺乏艺术性的情节发展就变得可以理解了:所有人事的走向不是面对困境可以自由活动的主观题,而是一条非黑即白的判断题。严酷的自然环境、顽固的宗族传统、动荡的时代局面,共同铸就了白山黑水间的传奇。在这点上,《纸狼狐》和《神鹰图》引发的玄妙诡谲的纠葛,和张保庆一起退到二线,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炽热情感和铁肩道义。
偶然的轮回表现为黑道变幻的情与理。看似的固定的轮回和偶然的不确定性是矛盾的,但通过表面的二律背反所最终体现的是怪力乱神和人性的博弈。以关老板的四味居为例,鸡脚道人带着厌门众人布下局,时间长远、有据可依。血蘑菇看似破了的是一个玄乎的法门斗争,其实不过是对人性弱点的判断与考验。换言之,如果决绝的人与事讨论的是“江湖的义”,那么变幻的情与理讨论的,就是 “背叛义之后呢?”纸狼狐和神鹰的斗争是不停歇的,而血蘑菇和马殿臣和张保庆,包括老祁家老关家,他们牵涉其中的姿态或许从容或许狼狈或许胸有成竹或许懵懂无知,但都是偶然选择的一部分。人如何选择和怪力乱神如何斗争,哪怕同途还得殊归。
从整体来看,《天坑宝藏》算是“填坑”之作。交代了血蘑菇/金蝎子/老洞狗子的身世谜团,并通过张保庆这个人物串联了其他作品,逐渐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奇幻世界。由地理写作向世界写作发展,是这个时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贸然评论或排序是不合时宜的,我愿意静静围观,看作家们如何翻云覆雨,写作自己的白纸黑字。
《天坑宝藏》读后感(九):捉弄人生
隐约记得十几年前没白没黑的在网上追《鬼吹灯》系列的时候,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十点过后,一边在电脑上看,偶尔从背后的窗户中吹进一丝凉风,头都忍不住的回头看一下,心跳立刻就加速了…这就是当年这种新奇的小说题材给我带来的最佳阅读体验,自此,盗墓流小说正式在国内发展起来,所以,对作者天下霸唱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就是:开派第一人!
之后的作品如《谜踪之国》《贼猫》等都持续看过,一直到如今的《天坑宝藏》,虽然后续的作品不如《鬼吹灯》系列那么引人注目,但读起来还是同样的感觉和味道,这跟阅读其他作者同类题材作品的感觉很不一样,属于绝对的“天下霸唱流”。
《天坑宝藏》其实讲了一个跨越几十年的人灵相互复仇的故事,书中一共对战了六次,最终战成平手,虽然故事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时代背景和封建社会的原因,但终归是对人性和迷信的一种尖锐的讽刺,如果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的话,我觉得是:造化弄人。人在生存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但这并不是可以成为故意伤害他人的原因和理由,但在当年的那个时代,思想和信念还没有当今开化,尤其是民国初到解放前,各种综合的社会原因造成了那个新奇、猎奇、残忍、血腥、无法无天的乱世。
血蘑菇三岁被掳上山,由于上面几代人莫名其妙的仇恨,导致他的家族抛弃了他,使他成为了孤山岭上绺子,成为了真正的山匪。直到18岁以后,血蘑菇才逐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并且知道了三次莫名其妙的梦境差点夺去了他的生命,因此他决定复仇,但他的对手是更为强大和神秘的“纸狼狐”,再加上天生背负黑色乌鸦的霉运和造化弄人般招惹的“金灯老母”,就这样,血蘑菇传奇的一生开始了!
《天坑宝藏》的故事内容非常惊奇,天下霸唱对于地区性的猎奇传说、风俗习惯、民俗趣事、红白喜事等了解的非常透彻,并熟练的运用到创作中,使之无缝衔接。关键是通过故事来分析、解读人的坎坷、纠结的一生,在当年的那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下,社会的动荡不安加剧了这种人生经历的悲惨性和无奈性,苟且存活,究其一生,血蘑菇在浑浑噩噩和诸多不理解中一直活到现在…
张保庆作为可以对付“纸狼狐”诅咒的画作《神鹰图》的莫名其妙的“主人”,机缘巧合下被拉入局,虽然血蘑菇和纸狼狐在第六次对决中战成平手,但故事远没结束,下一步,等待张保庆的又将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经历呢?
《天坑宝藏》读后感(十):我命由谁
一口气看完了《天坑宝藏》,满脑子就一个感觉:还是不过瘾。
不是故事不够好,语言表述不够酣畅淋漓,而是因为,这本特么的还没完啊,看到个好故事当然想一路看到结尾,结果还是被腰斩的感觉,没办法,继续蹲下一本。
天下霸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我到现在都记得当时还是在盗版书摊上看《鬼吹灯》,晚上不敢看放到教室课桌里,到最后半夜还是百爪挠心翻墙回去教室又给拿回来看了整整一夜。
无论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格局,还是民间传说那些神狐鬼怪,整个都让人叹为观止,他最厉害的地方大概是,总能把那些不可思议的东西写的格外的真,甚至于一度动摇了我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哈哈。那些场景,他能写的让人读起来如同亲历,天然带有电影的画面感,以及最难得的真实感,比看电影更真实。
而且他的语言和行文方面,也特别的接地气特别的耐读,京油子卫嘴子不是虚传,看他的书就好像听天津快板又好像是看相声,语言特别的带劲幽默。再加上他对各地风土人情民俗风物似乎都了如指掌,这也是我万分佩服的一点,不是行过万里路读过万卷书胸中有丘壑的人,很难做到这样。
可能是因为从小在老家农村,经常也会听爷爷奶奶说起很多类似的民间传说,所以从鬼吹灯一路看过来,格外的有亲切感。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书的另一个原因。
再说这本天坑宝藏,是天坑鹰猎的后续,风格语言还有故事的猎奇性,方方面面依然延续天下霸唱一贯的风格,依然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色彩。更主要的是,他像是把那个年代整体的做了一个还原,读来颇有史家之大气,又能纵览民俗之细微,特别让人惊叹。
但是在这些之外,也让人看到了宿命的悲凉底色,上一本里头留了个血蘑菇的话把子,这一本终于揭开,这个不仁不义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头子,但这说起来胎里带的一切,跟他有多少关系呢,甚至于他的身世比许多人更可怜,少爷出身却被绑票,骨肉至亲却想趁机要他死不肯出赎金,从此落草为寇,而后一连串的奇遇,命运坎坷,皆因纸狼狐或者说老祖宗想逼死他,看的人一声长叹。说造化弄人是半点不假,有时候人往往就困在这因果之中,所有的努力,在命运面前都只如蝼蚁。
血蘑菇不算好人,杀人无算,而中间不少因他而死的人,比他善良厚道,只是在那个年代那样的环境下,单纯用善恶去做标杆,未免有失公允,何况,任何一个人背负着他那样的命运,也未见的比他做得更好。还是比较佩服他的坚忍,到死犹有不甘,与那些所谓的命运斗到底。
要说这本书的不足,就是有些太散了,穿插的细碎故事太多,有一些感觉跑偏,但是整体来说依然是一本精彩的书。准备抓紧时间看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