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训练手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特工训练手册》是一本由[美] 克林特·埃默森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一):制作简易过绳索滑道
在看到这一小结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想在过年的时候,给孩子搞一个绳索滑道。
素材:
1,50m, 1cm直径的绳子,表面光滑不光滑都ok.
2,孩子奶奶用的被单或者床单。
3,环扣。
我的设计图是这样的,大家看看。起点是2m的传统乡村小农房的防盗斜拉门,终点是门前道地,下面一个迪卡侬的蹦蹦床。到了终点直接把环扣解开,孩子掉到蹦蹦床。
好了,我要去买素材了。买到素材,我接着来更新啊。
unbelievable简易图《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二):什么都得了解一下,心里有底啊哈哈哈!
非常有意思的小书,图文并茂,招招新奇。
悬疑、破案、犯罪、侦探,美国电影里看了不少,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美国人专门写的书。
书的前言也是很有意思,“你手握(或存于阅读设备上)的这本书涵盖了大量改编自特种部队且可付诸实践的内容。本着自卫的精神,我将它们分享给大众,其中不少只有在发生最为可怕的突发事件时才能派上用场。”,还有“若你因使用本书所刊载的任何信息而受伤,不论你的操作是否恰当,本书的作者与出版商概不为此负责。教导出一群制造危险状况的公民并非作者的初衷,本书只是希望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能够传授大量在最为严重、紧急情况下可以派得上用场的知识。”
这些听起来龌龌龊龊的声明很有些郭德纲的贫劲儿,“他们说相声是劝人向善的……”,哈哈哈!这些话当然是应该声明的,毫无异议。
天***九晚五的,耳目闭塞,我以为什么都得知道知道,见识见识。而且对很多东西总保持这神秘感,时间长了也未必是好事。有些听起来可怕的事情往往有自己吓唬自己的成分,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那样,他叔叔(还是舅舅)来着,抱着他站在游泳池边上对他郑重地传授“水不会一下就把你淹死,只会让你发慌”。危险的情境可能每个人都还是忌惮的,而每个人又同时明里暗里地要去看一看究竟,没事上网看看与歹徒格斗的教学视频啊,格斗视频啊,自保视频啊,火灾逃生啊,不就是出于这种心理吗?现在好了,美国人都出小册子了,不知道咱国合适也搞一搞类似的,提高提高老百姓的“素质”。有些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还是多了解一些为好的。
“一旦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在多数情况下,撒腿就跑无疑是最安全的。”这个作者就很实在嘛。这是第一条要记住的。牢记这一条,才能更好地往下看。记得一个特种兵教官拍的搏斗视频,讲解几种最有效的与持刀歹徒的搏斗方法,最后他对着镜头说,这所有的动作最重要的要领是,一定要多练习,直到练会练熟,才能在事发时使用,他以前有一个战友,在面对一个持刀歹徒时用了上手接腕的动作,结果因为没有掌握好距离,导致一只手掉了四根指头,这就是没练熟的后果。哈哈哈,读归读,了解归了解,各位也不要太膨胀了,别伤了自己啊。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三):100 Deadly Skills:The SEAL Operative's Guide
看到#杭州警方通报女子失踪案#,想起去年看了这本书,得以一窥真实世界里的特工如何行动。此书作者为前海豹突击队队员,亦在NSA供职数年,是现实中真正意义上外勤内勤兼修的王牌特工。中文洁版收录84条特工行动简易指南,从任务准备、渗透进入敌方地区的方法到住宿时的安全措施,监视目标和收集信息时的注意事项,到完成任务后的逃脱策略,应有尽有。此书告诉读者,现实中的特工的行事风格跟007和阿汤哥等爆米花电影主角的高调装逼完全相反,行动过程中尽力追求隐形,且由于安检原因往往没有携带各种拉风高科技装备的条件,但特工都是拿来即用的高手,身边物什在街边买个发卡便能用来开锁,手上的雨伞报纸硬币钢笔(!)皆可瞬间变为致命武器,宾馆里电视机的喇叭交换正负极线路的连接便成为窃听器,一次性相机更能改造为电击枪。书中大多数指南是告诉你特工在行动时如何在肛门里储藏致命武器,以及怎样解开手铐,利用J型漂移掉头甩开敌方车辆等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用不上的职业技能;但也介绍了一些所有人都用的上的小贴士,例如在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即将发生碰撞时,应双手抱紧后脑,用头顶住前排的靠背,这种姿势能给头部以最大保护;用tor网络和talis操作系统上网可以保护隐私;高楼逃生时用多张床单打特定的绳结可以自制简易下降吊带逃生等等,如果书中小知识能帮上一次忙的话,买这本书就赚了。
当然作为一本从美帝引进的敏感题材书籍,本书和谐部分不少,包括PART V: ACCESS 的全部内容:
043 Create Improvised Lock-Picking Tools
044 Pick a Lock
045 Clam a Key
046 Clone a Key
047 Impression a Lock
048 Bypass a Hotel Room Door
049 Surreptitiously Unlatch Door Locks
050 Defeat a Padlock
051 Covertly Access Locked Luggage
052 Open a Car Door with a Piece of String
053 Discreetly Open Garage Doors
总结:几乎所有的锁,包括旅行箱,车库门都不安全,可以用简单的工具打开。
其他和谐内容 022 Steal a Vehicle,026 Steal a Plane ,085 Dispose of a Body
偷车-随着科技发展汽车安全防护水平越来越高,特工们的生活日益艰难,现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无节操无技术含量一点都不“特工“地,直接偷钥匙开车才能维持的了生活。以前用一个发夹一个起子就能偷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至于飞机,只有老旧的塞斯纳能偷。
最后一条很应景。普通人想彻底消灭body,使之身份完全无法被辨认出来是可能的,书里写了三种方法,land/thermal/ maritime burial,具体细节不表。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四):危急时刻如何绝处逢生
我很喜欢看特工电影,电影里的特工都有型有款,而且身手不凡,既能保卫国家,又能守护爱人。执行的任务也都复杂且危险,我每次看电影的时候,心里都跟着紧张,很担心主角会落入敌人之手。但是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往往就是特工从敌人手里逃脱,在危急时刻如何绝处逢生。但是电影中往往会有夸张的成分,如果大家和我一样对特工感兴趣,可以推荐大家一本书《特工训练手册》,让你了解真实特工生活,并从中学到一些技巧。
《特工训练手册》作者是克林特·埃默森(Clint Emerson)是前美国海豹突击队精英队员,在役的二十年间曾隶属海豹突击队第三分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及资历显赫的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前往世界各地执行特殊任务。
随后他汇集并总结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所发展的实用自卫技巧,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凶猛游牧民”(Nomad Violent)训练——一种可供人应付各种攻击或危险的非动能擒拿(击杀)术。
封面《特工训练书册》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任务准备:二、任务执行:三、撤退及逃脱。
一、任务准备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特工在出任务之前,也要做好一系类准备,其中包括:随身装备包;车载工具袋;隐蔽性指南针;隐藏枪套;隐藏逃生工具;创建直肠填塞管;自制应急避弹衣等。这些准备将会决定行动的效率以及成败,所以就意味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
二、任务执行
执行任务首先要深入敌后方,根据现场情况,可选择从海陆空三种方式渗入。成功抵达敌后方后,要将来时的装备藏于暗处,尽快融入当地。特工需要对照一份环境清单来确保自己能融入某一特定区域。这份清单第一个方面就是个体意识,保证自己的模样,穿着与当地人相符。如果表现的与当地人格格不入,很容易被盯上,这样就难以执行任务。第二个方面是培养文化意识,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行为举止等等。再者就是态势感知,也就是说,特工会不断审视周边的环境,留意是否有潜在危险并做好最坏打算。接着就要对敌方进行观察,跟踪与反侦察。有一条是观察是否被被人翻找过私人物品,我对这一条深有体会,因为我曾经和别人一起合租,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我就会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我的东西有没有被人动过,一般是临走之前,对着房间拍个照片,或者把物品按照固定位置摆放。然后就是收集情报,如何安装窃听器,安装针孔镜头等等。接着就是作战了,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制作爆炸装置,闪光弹,如何近身和敌人搏斗,如何制作防毒面具等等。防毒面具我觉得在火灾中也可以适用,这样会减少吸入的浓烟,从而减少了伤亡。
三、撤退及逃脱
撤退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抹除自己的痕迹,让别人无迹可寻,行动中尽量不要留下自己的DNA、指纹、以及电子痕迹。接下来就是逃脱,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快速伪装,之前看过一个电影 ,一个女人利用墙上的灰,给自己画了一个脏兮兮的妆,并且把裤子挽起,扔掉了外套,把围巾包在头上混在了一群杀马特中,没有被人发现。再比如自制下降用的安全吊带从高楼逃生,从后备箱逃生,如何挣脱扎线带等等。我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一个人被绑架,扔在后备箱,他就利用了书中的方法,将刹车灯踢落,将手伸出去求救,并成功获救。
无论是人流密集场所,还是住宅酒店,危险总是潜伏在某个角落。这本《特工训练手册》可以提高你的危机意识,增加你的知识储备。本书的目的是传授在危急情况下可以派上用场的求生知识,希望大家在享受阅读乐趣之余,能够学会判断危机,化险为夷。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五):最Man的男人长什么样?
普京,一个神一样的男人。弹钢琴、拉手风琴、游泳、骑射、垂钓、拳击、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普京样样精通 ;深山射虎、水中戏鲸、驾机上天、潜水下湖,普京无所不能。俄罗斯有首歌名是《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俄罗斯女性对普京的爱可见一斑。不仅是女性,俄罗斯男人也对普京保持着长期狂热,结果就是普京要进入第四个总统任期了。普京是如何成为神的?最近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因为普京曾是一名特工(克格勃)。
这本书名为《特工训练手册——危急时刻如何绝处逢生》,作者克林特·埃默森是前美国海豹突击队精英队员,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也有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组织参与过各项特神部队行动,是007詹姆斯·邦德的现实版。
在《特工训练手册》中,克林特·埃默森总结整理了他执行特殊任务过程中的100项关键技能,包括出发前准备装备、选择安全的住宿交通、监视跟踪与反侦察、收集与传递情报、抹除痕迹以及撤退逃脱。
危机重重的特工技能看似遥不可及,普通人只能以外行心态看热闹,满足猎奇心理。实际上,《特工训练手册》中所介绍的特工技能,有些虽然用处不多,但就像急救技能一样,一旦碰到可以挽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有些则在日常生活中就用得到,堪称生活小妙招。
首先,《特工训练手册》中揭秘了特工的神奇。书中介绍的100项特工技能,涵盖特殊任务的完整流程。出发前准备装备时,随身装备包里都有什么东西?明明都赤身裸体了,从哪儿变出的武器和逃生工具?
特工们很清楚,关押后肯定会被搜身,没收随身物品,因此只有藏在体表及体内的逃生工具才能帮助他们逃生。绑架者不太可能仔细检查血淋淋的绷带或疤痕,因此特工将小巧的工具粘在绷带或是人为制造的疤痕里面。
(下一段重口味,请谨慎阅读)
特工们甚至还会把指南针、钱、手铐钥匙等逃生工具放到卫生棉条导管里,藏入肛门中。这种方法很神奇,因为会属探测仪等高科技检测手段发现不了体内的物品。即使这些物品在X光中呈现出阴影,因为位置的缘故,也很可能被误认为是便便。
带上装备深入敌后,选择什么样的酒店房间才能降低安全风险?敏感装备或数据藏在哪儿才不会被发现?如何在四处环绕的摄像头中隐藏自己的行踪?怎样快速伪装,从而甩掉盯梢?如果有狗,又该怎么办呢?
战斗的时候就更刺激了。用一只打火机制造爆炸,把相机改造成电棍,被乌黑的枪口指着,在一瞬间夺枪逆袭,驾驶风驰电掣的车辆漂移掉头。
其次, 《特工训练手册》中所讲述的特工技能,在天灾人祸来临时可以救命。随地取材、三分钟可以制作完成的下降安全吊带,在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从高楼逃生。手脚被绑着,锁在汽车的后备箱里,用什么方法可以逃脱?使用时间、环境、距离和行为的TEDD原则,判断自己是否被跟踪。
发现有人跟踪自己,要悄悄甩掉盯梢,让跟踪的人认为是自己跟丢了目标,而不是暴露了,避免像电影中一样,将跟踪行动升级为白热化的追逐。开车时,走红绿灯很多的街道,频繁停车、起步。如果是步行,那就在公交车进站的时候突然冲上站台、跃入车厢。步行时还可以钻入商场、游乐场或是人流密集的商圈,增大甩梢机率。
最后,《特工训练手册》中所讲述的特工技能,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公司的上下班考勤需要使用指纹,同事爱莫能助,于是迟到早退都会被如实记录下来,一不小心就会引发老板的谈心或是黑脸事件。作者克林特·埃默森在书中教你骗过指纹扫描机器的方法:用橡皮泥和明胶制作指模,这样就可以找同事帮忙打卡了(挤眉弄眼)。
如何发现自己的东西被人动过?特工们会使用指南针,按照基本方位来排列物品,比如将杯柄朝向正北方向。拇指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精确物品定位,比如将电脑放置在距离桌子边缘一拇指宽度的位置。此外,还可以使用Photo Trap或类似的应用程序,拍摄并比较物品前后的位置。应用程序可以比较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照片,并指出无法精确匹配的部分。
特工训练手册中还介绍了许多危险的特工技能,比如制作燃烧弹,我们在国内安全的环境中一辈子都用不上,但却可以从中窥见特工们执行特殊任务所面临的危险。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是有特工在前方直面危险,展现出最Man男人的勇敢、坚强、责任、力量,我们才可以以娱乐猎奇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特工技能,希望普通人永远不会有学以致用的一天。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六):《特工训练手册》(误)应用报告
人蠢不能怨手册No.008:利用应急防弹衣
零号:“笨蛋,你们不是隐蔽在书店里吗?为什么不按照教材第8条做!”
13号:“老大,我们严格按照手册上写的,用最厚的精装书、强力胶带和瓷砖制作了防弹衣啊!”
零号:“那为什么2号被打成了筛子?”
13号:“他选了本叫Shoot Me的书绑了一身……”
零号:“那你怎么活着回来了?”
13号:“我绑的书是Trumped……”
No.011:从海路潜入敌界
零号:“说说3号被捉的过程!”
13号:“我把直升机开到海面上,3号带齐装备垂直入水,以战斗式泳姿迅速游到岸边,藏起游泳装备,更换了预先备好的当地衣物,按照手册要求操作完美。”
零号:“那他为什么直接被识破了?”
13号:“敌方当时正在海滩搞‘天体聚会’……”
No.019:谨防他人侵入酒店客房
零号:“你说你已经按手册为4号准备了多重障碍措施进行防范,可他为什么还是死在了酒店客房里?”
13号:“他爬窗回房的时候,地震了……”
No.024:创建车内暗室
零号:“你能确保当时车内监视环境是完全符合手册标准的吗?”
13号:“绝对保证!我用了黑色床单,并且特别注意防止了玻璃起雾,连尿瓶都准备了五个。”
零号:“那为什么5号还是暴露在人家的枪口底下了?”
13号:“他嫌热把车子天窗打开了……”
No.069:快速伪装
零号:“6号作为组织内头号快速伪装专家,居然被人一眼识破,怎么回事?”
13号:“这一点,我承认我们保障部门需要承担一些责任。我们为他准备了足以瞒骗最老道反特人员的全套服饰,就是手提包方面出了一点问题。”
零号:“手提包能出什么大问题?”
13号:“为了节省经费我们直接给他准备了《特工训练手册》附送的主题书袋,书名写得特别显眼……”
No.007:创建直肠填塞管
零号:“为什么007这么有经验的特工会莫名其妙地死在敌人刚开始讯问的时候?”
13号:“按照手册的说法,我们本以为敌人会觉得‘搜查体腔很恶心’,所以给他准备了直肠填塞管,只要取出来就能迅速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碎冰锥……”
零号:“Shut up!我就问你他是怎么死的?!”
13号:“实践与手册略有偏差,敌人似乎对体腔相当有兴趣,结果碎冰锥零件里的大钉子弄破了他的肠子……”
结论:
永远不会有一本神书能够读后保命,《特工训练手册》也不行。
它提供的是一种破除迷信的提示,一种充分准备和随机应变相结合的理念,以及处乱不惊的可能性。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七):你也能过把詹姆士·邦德的瘾
什么是“特工”?你也能通过训练成为“特工”吗?让我们先来看看“特工”在百科上的解释:特工(Special Agent/Spy)又称秘密警察、政治警察,通常属于政府雇员,为安全、军事、政治系统工作。特工一般经过训练,包括外语、心理学、格斗、风土人情、追踪与反追踪、情报网的建立和管理等等科目,然后进行长时间的实习才能执行特殊任务。
看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特工确实如同我们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有着强健的身体机能、慎密的逻辑思考能力、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身经百战后带来的条件性反应等等,当然影视剧里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特工使用的各种高科技武器。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可以踏上“特工”之路吗?我看完克林特·埃默森的《特工训练手册—危急时刻如何绝处逢生》后,给出的答案是:虽然这条路异常艰难,但是我们可以走上“特工”之路,去学习一些实用技能,让我们在危急时刻绝处逢生。虽然我们面临的危险并不比特工遇到地多,也许也没有那么惊险刺激,但有可能你去中东旅游,就会面临战火;入住酒店时,可能面临入室偷窃。也许我们该思考当火灾、车祸、绑架突发,怎样才能快速逃脱。这些都能在《特工训练手册》找到答案。
《特工训练手册》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作者克林特·埃默森是在役二十年的前美国海豹突击队精英队员,也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他丰富的从业经验让本书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书中的插图则是热播美剧《绝命毒师》的分镜绘图师泰德·斯兰姆帕克绘制。《特工训练手册》逐一破解的绝招都来自特种部队,并将每项技能分解成为最为关键的几部分或行动步骤。书中还阐述了“大众要点”,从普通人的角度阐述如何人武装自己,抵御侵犯。
《特工训练手册》作者:克林特·埃默森特工们的装备其实不那么炫酷
《特工训练手册》中告诉我们一个与常人想象相去甚远的观点:特工们的装备并没有影视剧里那么高科技、炫酷。就地取材制作技术含量极低甚至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武器是特工们在执行任务时的常态。这反倒可以让普通人从中学到不少,可以在危急时刻利用身边的物品快速逃生。
你能想象钢笔也能化身武器吗?其实钢笔是毫不起眼又极具杀伤力的自卫武器。通常来说,选用吸水杆是不锈钢制材质的钢笔,可以更具危险性,它的穿透力能刺穿胶合板。进攻时,要注意将笔紧握在手中,正面刺向袭击者头部。如果是近距离瞄准喉咙和膝盖,则可以反握钢笔。
一卷硬币也可以成为有效的自卫武器。如果我们将一卷硬币握在手中,就能增加拳头的密度,提高打击的力度。如果我们将硬币放在袜子、枕套或者手帕中,用力挥舞,很容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还有更具杀伤力的,就是在硬币中插入钉子,你就拥有了金刚狼一样的手掌和拳头。
出门在外,保持警惕
出差旅行住酒店要注意什么呢?一般而言,应避免选择一层,因为万一遇到恐怖袭击,当恐怖分子血洗首层的时候,你还有机会逃走。特工们通常选择与楼梯间和电梯等距的房间。如果离楼梯间太近,有可能被人一把抓住;离得太远,在逃脱时就会落入不利处境。选择住二至三层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大多数国家的消防设备与云梯只能够到三楼。
选好房间入住以后,怎么预防他人入侵客房呢?除了上好所有的锁之外,还可以用长度超过门宽的门栓敲进门框。如果房门是外开的,可以将尼龙绳系一端在门把上,另一端绑在固定结构或另一扇紧闭的门上。
灾难来临,如何逃生?
撞车时如何生存下来?要绝对避免在12点钟方向单手握住方向盘。如果撞车时采取这种姿势,弹出的安全气囊会将你的前臂猛地推向脸部,可能用导致牙齿打落,折断大拇指。对于乘客而言,虽然安全带可以充分固定肩膀和臀部,但无法阻止头部因撞击冲力向前猛撞。所以,采取抱紧防撞姿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楼着火如何快速逃出室外?用大号床单制成的下降带就可以达到目的,标准尺寸的床单则可以帮助儿童逃生。下降带相对安全,且制作快速,只要与简易绳索固定在一个,哪怕出现一处故障,其他着力点仍旧可以帮上忙。
《特工训练手册》讲述了适用于大众的求生技能,让我们能从袭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在危险来临时能抢先应对。书中的技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类危险情况,提高自己免受伤害的能力。有趣的是《特工训练手册》的封面上用英文写了“100 Deadly Skills”,而中译版一共86条技能,那么被删减14条技能是什么呢?让我们掌握好中文版里的技能后,学好英文再去看看英文版,嘿嘿。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八):普通人如何学会特工思维?
an书叔&一年好时光
《特工训练手册》电影中的特工和生活中的特工有没有区别?当然有。比如,007只能给你一段艳遇插曲和破解惊天大阴谋的快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特工克林特·埃默森却能手把手教你学会一些简单易会的求生技巧。
克林特·埃默森是前美国海豹突击队精英队员,在役的二十年间曾先后隶属海豹突击队第三分队和资历显赫的第六分队,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局,前往世界各地执行特殊任务。他将特工生涯中各种实用的自我保护技巧总结成《特工训练手册》一书,教授普通人如何在危险关头安全逃脱、藏匿并求生的应急知识。这是一种可供人应付各种攻击或危险的非动能擒拿(击杀)术,埃默森将它命名为“凶猛游牧民”训练。
表面上来看,普通人似乎跟“凶猛”无缘,也无须像游牧民族一样随时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可是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人尤其是不确定的危险源。尤其那些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成人生哲学的旅游控们,你“说走就走”的旅程中遇到的可不全都是可爱善良的小白兔,还有躲在阴暗处的大灰狼。不管怎样,如果不幸遇到危险,除了冷静、理性地审视面前的形势,掌握一些特工的自救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准备工具阶段,《特工训练手册》把应对危险的技巧分为七个情境,个人觉得渗透、监视、收集情报等活动可能不是很合适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因此,综合这些情境,主要分享一下,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特工技巧。(这里顺便提一句,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从事一些疑似间谍活动,建议你打12339进行举报。)
真实的特工其一:狭路相逢,走为上策。
埃默森在序言中就说了,一旦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在多数情况下,撒腿就跑无疑是最安全的。这是基于危险反应的最重要的原则,其实也是一种妥协策略,与咱们老祖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当你遇到小偷或拦路抢劫的歹徒,最好按照他们的要求交出贵重物品,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切记在任何时候,生命安全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
其二:平时生活中要有反侦察意识。
你可能会问,我每天就是三点一线,生活平常得不能再平常,需要什么反侦查意识?其实,平凡生活照样处处都有陷阱。
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个人信息泄漏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埃默森认为一切网络交流都不安全。所以,请你想一想,你用过公共电脑后是否删除了浏览历史和密码数据呢?你上网买买买时,你发微博、微信、朋友圈时,是否透露了自己的相貌、住址、工作及家人信息呢?这些信息天天暴露在互联网世界,今天没事,明天没事,也许后天就会出事。
埃默森还发出了警告:在未来,所有的陌生人都可能构成威胁,我们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对侵犯者心态的了解。人类是群居动物,每天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出行使用公交、地铁、网约车、共享单车,在市区繁华地段逛街、购物,去公园景点游玩……想一想,我们每天要接触多少陌生人?而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擦肩而过的哪一位陌生人会突然变成致命的危险源。像校园枪杀、公交炸弹、闹市伤人、网约车劫财劫色等新闻,现在真是层出不穷。科技越来越进步,世界也越来越危险。特工们永远也不清楚自己将会面对什么,因此他们往往会按照最糟糕的情况来做准备。而身份普通如你我,即使不需要像特工那样随时随地绷紧神经,哪怕稍微有点反侦查意识,说不定你就能够感应到自己是否被人尾随跟踪,旁边的人是否怀有不轨之心,就可以及时思考应对之法。
看过特工电影的人都知道,伪装是特工必备技能。埃默森特别强调,普通民众若能像特工那样,擅长将自己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将会受用不尽。敲黑板,那些酷爱旅行的人一定要注意,这是一项应知应会的安全技巧,尤其是要选择一些中性、低调、实用的服装及配饰。不管你置身于何种环境,身处什么危机中,亮色与醒目标志很容易成为歹徒率先瞄准的目标。
反侦查意识还能应用到住宿上。出门在外,最好不要选那些偏僻的小旅馆。但是,即使住品牌酒店,你也需要打起精神,因为埃默森认为酒店客房是出了名的不安全,容易被人嫁祸或监视。虽然我们不至于像埃默森书中那样在门锁上布置机关、堆叠重物,至少检查一下门锁的好坏、睡前反锁门这些该有的步骤还是不应该省略的。
其三,平时注意发现日常物品的另一面。
所谓另一面,就是日常物品能够造成破坏性伤害的一面。埃默森的经验是,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简易武器,不论何时,一旦需要便能随手抓起的武器才为最佳。对普通人而言,如果能学会在日常物品中发现其可对对方造成威胁的潜在危险性,一定会获益良多。
埃默森在书中介绍了不少把日常物品当作武器的方法。比如怎样把雨伞变作铅管,把钢笔变成利器,用软锁链防身,甚至是报纸、硬币,也能够对敌人造成致命的伤害。当然,这些东西在任何人手中都能变成武器。埃默森就警告说,紧紧握住一卷报纸的人也许就是随时准备发动袭击的恶徒。你如果不能保持警觉,颇有远见地做好抵挡攻击的准备,便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不过,退一步来说,万一遭遇袭击,那些清楚怎样利用自己手头上的物件自卫的人,肯定会比一般人更能保护好自己。
曾经我也是个美剧迷,《24》算是我的启蒙剧。看《特工训练手册》时,我总能想起号称“打不死的小强”的杰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算是揭开了杰克的生存大技巧。不管是哪一季剧集,深入虎穴、缺少后援的杰克,都非常善于利用身边的物件给对手制造障碍,给自己制造脱身的机会。这不仅仅是特工训练的结果,也是生存本能激发出来的智慧。
在埃默森的眼中,世界只会越来越不安全,预先做好准备才是成全之策。“不论你遭遇的是外星人入侵还是歹徒的袭击,若能将水瓶或雨伞这类看似无害的物品用作武器并学会像‘凶猛游牧民’那般思考与行动,你握住主动权的机会就能获得根本性的提升。”其实,我们需要训练的并不一定是特工的身手,而是要通过掌握书中所列举的各项技巧,最终学会从袭击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此,一旦不幸遇到危险事件,便能抢先他们一步,避免成为他人的猎物。
【图片来源网络】
《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九):混乱与犯罪,才是真正的末日之象。
书中提出了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观点:秘密特工们的装备并不像影视或文学作品中所展示得炫酷光鲜,可能与大众想象中的相去甚远。他们更喜欢就地取材,制作“技术含量极低”甚至“毫无技术含量”的工具。
文 / 克林特·埃默森
前言
人们总爱用极为丰富的语言来设想最糟糕的境况,但混乱与犯罪才是真正的末日之象。
我们在头脑中描绘着外星人、冰冻苔原与星际战争的画面,可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等待的灾难性事件,倒更有可能看起来像是昨晚报道的一则故意毁坏文物行径的平常新闻,又或是明天会在报纸头条中提及的大规模互联网封锁,抑或是某个穷凶极恶躲在废弃车库暗处的罪犯。真正的大难若是临头,满满一地下室的豌豆罐头与矿泉水还真不一定能起多大作用。
在未来,所有的陌生人都可能构成威胁,那么我们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对侵犯者心态的了解。我们之中最为隐秘、危险的人会耍出何种花招?如何发现并躲过身边的危险?我们从犯罪分子们那里倒是可以探得一二,或是更胜一筹,从全球最训练有素的专家们所撰写的书籍中汲取秘技。
本书中逐一破解的几十多种绝招均来自特种部队。此等复杂组织由偏爱阴谋与危险的特工所组成——这些精英们,这些技艺精湛的战士们,他们肩负着在全球最具挑战性、最为凶险奸恶的环境下以身试险的重任,时常需要悄悄潜入世上最危险与动荡不安的地区,因此他们须集间谍、士兵与无法无天的反叛者于一身,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他们是当代的动作英雄,是詹姆士·邦德与兰博的合体。有人称这些身手矫健的特工们为“凶猛游牧民” ①(Violent Nomad),以此彰显这群人漠视国际边界、偏好快速而又残酷的任务的特质。 “凶猛游牧民”掌握的许多绝技都无法公之于众,否则便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安全隐患。但其中也不乏大量求生技能,也许能在将来派上用场,因此倒是可以与大家一同分享。
本书将每项技能分解成最为关键的几部分或行动步骤(Course of Action,COA),并在本节要点(Bottom Line Up Front,BLUF)中加以总结,从特工的角度具体阐明此间要点;大众要点(Civilian BLUF)则将此项技能的立场颠倒过来,概述普通人如何将这些特定技能作为武装自己、对抗侵犯者的防护措施。 作为前海豹突击队队员,我也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待过数年。因此,团队协作也好,单枪匹马也罢,在 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组织参与过各项特种部队行动。
本书汲取了从这些经历中所习得的经验,并融合了我在战斗与侦察中所悟到的心得。从躲避追捕到逃脱绑架,再到自卫反击,汇编起来的这些技能将指明一条通往生存的道路,并帮助克服无数艰险,它们甚至可以规划末日来临时的逃生蓝图。 整个世界越来越不安全,但你可以预先做好准备。不论你遭遇的是外星人入侵还是歹徒的袭击,若能将水瓶②或雨伞这类看似无害的物品用作武器并学会像“凶猛游牧民”那般思考与行动,你握住主动权的机会就能获得根本性的提升。
① “凶猛游牧民”训练项目是作者创办的可供人应付各种攻击或危险的非动能擒拿(击杀)术项目,后文会将训练人员简称为行动特工或特工。——编者注 ② 如果你对水瓶能造成的威胁产生兴趣,请翻至第 87页。——译者注后记
在这个意外威胁不断变化的世界,一支由受过训练的百姓所组成的隐形部队就是一个维护稳定与安全的强大武器。这便是书中所列各项技能背后所蕴含的核心思想。
危机袭来之时,只需一些基本知识就能将幸存者与受害者区分开来,并且凸显出头脑冷静的领导者,会带领一群很可能成为受害者的恐慌群众前往安全之处。 换句话说,这本书真正目的并非要使读者变得更加危险。相反,它能帮助其步入更为安全的境地。
掌握了书中所列各项技能的人就会清楚如何从袭击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而便能抢先他们一步,避免成为他人的猎物。但是,除能掌握任何一项特定技能外,真正令幸存者有别于受害者的则是即兴发挥的精神,以及以对各类威胁的警觉为特征的“凶猛游牧民”式的思维模式。
为了保护任务的完整性,特种部队的世界从开始就必须保持着神秘感,无法昭示于人前。本书并未泄露任何可被他人用来颠覆公共利益的战术机密。相反,却能确确实实帮助普通人培养起了解各种威胁、保护自己免受其害的能力。 危险已在当今现实中日益常见,而这种现实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最为有趣的是,书中提出了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观点:秘密特工们的装备并不像影视或文学作品中所展示得炫酷光鲜,可能与大众想象中的相去甚远。他们更喜欢就地取材,制作“技术含量极低”甚至“毫无技术含量”的工具。比如,你能想象几本书就能制成一件结实的防弹衣吗?或者,毫不起眼、看似无害的雨伞下还有可能隐藏着用来行凶的铅管? 本书的目的是传授在最危急情况下可以派上用场的求生知识,希望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之余,能够学会判断危险,化险为夷。我回手就是一记漂亮的肘击!《特工训练手册》读后感(十):和谐社会的“绝地求生”
如何在“和谐社会”中更好的保护自己?
2017年11月18日,北京西红门火灾,19死8伤。
2018年02月11日,北京西单大悦城,1死12伤。
2018年04月27日,米脂县第三中学,9死10伤。
现在的中国,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社会。在和谐的社会主旋律之下,却也常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作为普通人,我们平常面对的都是和蔼可亲的邻居,友好相处的同事。一旦发生像上述一样危险的情况,我们没有防备,就会头脑混乱,不知所措。
身为一个普通人,怎样面对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呢?
前段时间正好看到一本书,叫做《特工训练手册: 危急时刻如何绝处逢生》,这本书介绍了很多特工总结出来的实用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做好保护,在危机时刻做好准备,绝处逢生。我们平时遇到的危险都是非常少的,所以大部分人自我保护的观念和意识都不是很强。如果没有做过刻意的训练和准备,面对突发的状况,一定是“一脸懵逼”。
作者克林特·埃默森是前海豹突击队队员,他在书中详细的描述了各种实用的自我保护技巧,传授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紧急逃脱、藏匿求生的应急知识。
和谐社会的“绝地求生”
如何面对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的音符呢?
克林特·埃默森在书中讲授了很多技巧,我们挑几个实用且简单的来看一下:
技巧一:跑打跑的训练秘籍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危险,发生了冲突。第一件事不是掏出武器和对方打,而是先跑起来。只要你跑的足够快,歹徒就追不上你。在你跑起来的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准备起来,可以打电话报警,也可以准备好武器后和对方打斗。
尤其是在对方人多的时候,一定不要和对方直接发生正面冲突。先跑起来之后,破坏对方围堵你的机会,消耗对方的体力,你在这个过程中,才有可能脱离危险的境地。我们报警之后,警察也不是马上就能到的,拖延时间等到警察赶到,或者直接跑到人多的地方脱离危险。
为什么又要打呢?如果有足够的把握,趁对方落单的时候,可以反击,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避免自己被车轮战或者围堵,扩大自己的求生几率。
在书中,克林特·埃默森给出了我们一套“跑打跑”的训练方法。这套方法训练更接近街头的实战。
技巧二:巧备武器
之前老是听到一个说法,叫做“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其实不止怕菜刀,连板砖也怕。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都牛,就是因为能够非常好的利用工具。如果遇到了危险,千万不要赤手空拳的上去和对方搏斗。如果万不得已非要搏斗的话,也一定不能空手上。
不能空手上,那我们要用什么武器呢?现在我们坐地铁很多东西都不让带,什么防狼喷雾啊、辣椒水啊、指虎、刀具之类的东西,都是被管制的。如果我们在发生冲突之前就携带了指虎之类的武器,可能会让警察误以为我们是蓄谋已久,或者是“老油条”,从而做出对我们不利的判断。
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能用太专业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迅速的武装自己。克林特·埃默森在书中给出了几个方法:
1. 用高质量的钢笔
2. 用将头巾+重物组合成具有威力的武器
3. 善用硬币
防身的武器一定要能携带到各个地方,不会引起警察的怀疑,又有足够的威力、方便取用。
技巧三:装备包
面对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迅速的行动起来,逃离某个现场或者抵达目的地。这个时候我们的“装备包”就能迅速的发挥作用。
口袋包、容器包、作战包、车载工具袋,都是为了应对突发危险状况提前做好的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呢?
有一次我们公司做消防知识普及,当时的消防员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有一次突发火灾,大家都慌不择路的被疏散出去的时候,一个男子很从容的从家里拎出一个包就往外跑。这个包里放着他的各种存折、银行卡和各种证件等等。当遇到突发的紧急情况,他拎着这个包就能保全自己大部分的财产。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智慧。
除了应对突发状况之外,还有一个朋友跟我分享了他的心得。他有一个常备的洗漱的包,每逢出差的时候,他就直接把这个包拿走,里面装备的各种洗漱及日用品非常齐全。也不用费劲心思去重新的整理,回来之后放回原位即可。
所以说,我感觉生活其实就像是一场游戏,我们不知道突发情况什么时候来,但是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准备。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物资的准备上,只要我们准备充分,就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在危险面前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