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亡命鸡礼花》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亡命鸡礼花》经典影评1000字

2021-03-24 03:25: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亡命鸡礼花》经典影评1000字

  《亡命鸡礼花》是一部由刘祎聪 / 李克 / 刘泉 / 刘梦娇 / 李承远执导,动画 / 奇幻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亡命鸡礼花》影评(一):加油加油!我支持你们!!!

  这个超级赞的!人物形象很棒,画面和色调也很有感觉!

  结尾很有深度,很让人思考。

  佳作!绝对是佳作!虽然是学生作品,比起国内大制作的动画不知好多少倍!跟那些简直不是一个层次的!

  更重要的是这部片子让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梦想的闪光与激情,更有那些国产动画所不能给我的对明天中国动画事业的希望。你们制作的才是真正的动画!支持你们!加油!

  不要理睬不懂的人说的风言风语,坚持自己的坚持,你们一定会越做越好的!加油加油!!!

  《亡命鸡礼花》影评(二):生不如死

  在感觉上,这部动画给我的一个印象是模仿了很多。

  其中在画风与人物的表达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参考了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在男女主角逃出生天看到的那一个场景就如同千寻看到百万神明的那一场景。

  在其思想的表达之上,和黑客帝国的思想十分雷同。都是人被圈养着,人是作为其他东西的养料。

  个人觉得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没有落入俗套的安排男主角去拯救女主角。在当时的情况之下,男女两人之间只不过是萍水相逢,虽然也是共度患难,但是男主角就是那样的一个性格,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拿什么去拯救别人。大家都会说男主角忘恩负义,但是谁又能保证女主不是一时的荷尔蒙飙升。在那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仁智礼义信已经崩溃,就算你一人可以独活,也免不了要看着自己的同类遭受屠杀而恐惧孤独。

  《亡命鸡礼花》影评(三):科幻世界的。。。梗

  本来想说科幻世界的老梗来的。。。不过我看过不等于所有人看过,所以梗永远没有老不老之说。

  但我还是想说——那啥啥吞食者系列就不说了,随手捞一篇校园征文此类故事都是比比皆是啊。果然软文就是好掰故事但难想噱头,好不容易来一个就是普天同借鉴。这不,都借鉴到动画来了。(以上发言无贬义,只是个人的怨念。。。)

  就动画而言,很好了。宫崎骏的感觉倒是不多,反而是倩女幽魂(动画版)的感觉很强烈。也许是小时候被那部动画给震撼透了吧~

  谁说造型丑的?我怎么觉得很型格?做成周边摆起来应该满帅的,包括那对怪兽厨子在内~嫌弃造型简单的肯定没去看过南方公园。

  最后,纯粹为中国广大女同胞,鄙视一下片子中的男一号。一个字,怂,怂到天理不容啊!!!

  《亡命鸡礼花》影评(四):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就是全部呢

  一环套一环啊一环套一环。

  也就是说,人总是被自己看到的东西所蒙蔽

  人饲养鸡

  而人是被巨大的“机器人”(?)畜养的

  而那些巨大的饲养者又何尝不是被畜养呢

  而那些饲养那些巨大的“家禽”又何尝不是被更大生物饲养呢

  ……

  没完没了

  男主角抛弃女主角倒是其次

  结局男主角回到自己的村子

  继续一无所知的继续被畜养才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

  世界观我觉得也不是宫崎骏

  打个比方

  原子-分子-大分子团-可见物体-地球-宇宙-宇宙之外呢?-宇宙之外还有什么呢?

  也许整个宇宙在“观察者”眼里也只是一个原子……

  一沙一世界

  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就是全部呢

  里面那个12点天上掉鸡的镜头,看完后在回过来,实在是太让人心酸了。

  也和“鸡礼花”这个标题靠拢了

  作者只写了一个循环,也就是说只写了鸡-人-怪的一个链。

  而怪后面的“饲主”就没写了,

  不过你应该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无能为力改变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被饲养的真相的无力感。

  《亡命鸡礼花》影评(五):画动画的男孩最可爱!

  晚上看了国际学生作业展,看了八部短片,

  大部分都相当不错,几乎都成为独立的电影的一幕,

  感觉不太出只是学生的作业而已。

  其中动画学院刘祎聪的动画短片《亡命鸡礼花》给我很大惊喜,

  最可爱的还是他回答观众提问的样子。

  很腼腆,下意识手一直在动,有一滴滴东北口音,才刚刚毕业,

  回答短篇的主题,很朴实的说:“男人应该对女人好一点……”

  我简直是一边爆笑一边鼓掌。

  有傻逼观众说:“感觉不出你做的是本土动画,国产动画!”

  他也微笑的说:“谢谢你问这个问题……已经十位数的人这么问过了……

  我画的时候,没有想过什么本土的国际的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这已经是一部国产动画,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

  尽量在短片中不加入对白,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看懂……电影是唯一的语言……”

  掌声如雷,叫好不断。

  是的,我觉得现在问这种问题很傻逼!

  第二傻逼的是问:“你的电影是不是受了谁谁谁的影响?”

  学生作业,有模仿的生涩痕迹,在所难免。

  而现在的年轻创作者,营养和血液来自全世界,这是大势所趋,回避反而很刻意。

  4度工作室一定不在乎做的是不是日本“本土”的动画,

  但是人家的作品多牛逼。

  今晚短片中,韩国的那部很“韩国”,可惜最烂。

  《亡命鸡礼花》(我老想起劲爆鸡米花~~~)的故事有点虎头蛇尾,第一部分最好,

  我以为,结束在男孩和女孩一起爬出城堡,赫然发现外面是机器人的世界,就可以了。

  《亡命鸡礼花》影评(六):一个简单的故事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这不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不是一个关于人性脆弱的故事,也不是一个表现人类渺小的故事.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故事吧,不用扣上帽子去看它,看的开心吗,有想到什么吗,就足够了.

  动画只是一种表达.

  无论我们是怪兽,还是人类,甚至其实我们只是其中那些可爱的没有想法的鸡,我们又怎么知道其实鸡没有在想,那些虫子是傻瓜呢.

  记得小的时候大年的时候姥姥家那块都会有杀猪,杀得时候尖叫声不绝于耳,放血的时候偶尔的挣扎声,小的时候是不被允许接近那里的,偷偷跑去看过一次,只记得印象中巨大的锅和地上经年累月的暗黑的血渍.

  看着觉得难过,吃肉的时候却忘记那种怜悯.

  也许这真的是太遥远的距离.

  在学院的门口有一处被保护的蚂蚁窝,偶尔阳光好的时候,我会一边吃苹果一边看着他们忙碌,然后丢一些好吃的给他们.总是能生出人类又渺小却又强大的矛盾,蚂蚁在我眼里的渺小,却不妨碍他们忙碌的意义.

  所幸他们不是我的食物.

  《亡命鸡礼花》影评(七):其实很中国。

  整个动画都做得很精致,大怪物其实很可爱。很日本化的话我是不敢苟同的。觉得这完全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因为大家都看日本动漫,而日本很喜欢古代中国,经常会在动画中表现;而这些元素被我们忽略并断代,所以并不被国人认可。就好像许多外国人言东方必日本,许多国人言西方必英美,还搞不清英国和美国有什么区别一样。

  说这个风格是日本式的人,其实偏见很重,而且忘记了中国风是什么样子的。难道说都穿着军装四个兜的中山装才是中国式?难道说都梳着大辫子穿着马褂才是中国?日本的“彩云国物语”“十二国记”,甚至“魔幻游戏”都是模仿古代中国的背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个动画背景时空不详,为什么不允许我们的人借鉴日本漫画呢?日本和中国都属于东方系,但是东方式的风格不能说是日本式,正如乌鸦是黑的,不能说所有的黑鸟都是乌鸦,也可能是八哥一样。而且,我觉得作者在细节上是尽可能表现中国化的,比如说那个炒菜的镜头。如果是日本风格,应该是煮汤吧?

  人物做的简陋了点是真。但却是“中国化”最重要的标志。虽然中国动漫从出道一直是模仿日本的(60年代上影那些不算),但是总能看出来是自己的风格。雪椰的时候就看出区别:中国漫画人物比例比较正常。其实很可爱:连怪物疵牙咧嘴的样子都有可爱的感觉,为什么人物一定要做成比例夸张的日本式呢?如果那样的话,不是更模仿日本了么?cartoon network里很多人物是几何形状的,但依然大受欢迎;有些国内的动漫完全模仿日本,非常美型,故事情节和背景却一塌糊涂,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怪物的村落很千与千寻。如果能在这里多一点自己的特色,会让“日本式”的诟病减少很多吧。

  唯一不喜欢的一点是男主角的性格设定。中国的男人太缺少正面榜样了,阴险奸诈懦弱狡猾有钱就变坏三妻四妾的样板太多。

  虽然觉得美式英雄主义很陈词滥调,但是毕竟有积极的意义,人们,男孩子们,在潜意识中也会想要成为那样的惩奸锄恶的救美英雄;国人的信仰缺失和早年电影英雄高大全的非人形象,似乎让人们对这种人物充满不屑和鄙视。然而,我们需要正派而勇敢的男人。我们需要树立一个值得去喜欢的,正面的形象。

  总而言之,对本部动画给肯定的评价。

  《亡命鸡礼花》影评(八):八零后的精彩

  先申明我不是专业人士,平常也不怎么看动漫,只是发表一下一名普通观众对这部作品的看法。在看这部动画之前,我是有一个“期待视野”的,因为知道是北影学生的作品,所以有一种比较高的期望值;但是又想到是国产动画,所以把这种期望值降了降。

  正式开场的时候,感觉很新鲜,的确跟我以前看过的国产动画很不一样。但过一会就看得出是国产的,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物的造型。这大概是国产动画一贯的弱点了,哪怕当年红极一时的《宝莲灯》,我始终觉得人物造型太刻板了。《命亡鸡礼花》中的男孩和女孩实在是丑得可以,尤其是女孩,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她画成那么胖;也简陋得可以,两个圆圈就是眼睛,一个弯就是嘴,好像大家小时候都是这样画的,几乎都不考虑美感和立体感。这点实在让我匪夷所思,但人家毕竟是专业的不会连这点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吧,所以我还是把种想法归结为外行的无知。(如果有专业人士能帮我回答这个问题,不甚感激~)

  除了人物造型,我觉得其它方面的造型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了,无论是一开始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肥鸡,还是后来那些奇形怪状的机器,还有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奇幻场景。完全可以和部分日本动漫相媲美了。还有原创的配乐,感觉很大气,和画面相得益彰。只是总觉得,宫崎骏风格的痕迹太重了。除了失败的人物造型,感觉不到一点“中国制造”的成分。只能说是一种技术和风格上的模仿与学习。

  此外,“八零后制造”的痕迹也很重,他们聪明,接受新事物能力块,所以在很多方面做得很棒;他们看着日本动漫长大,对于外来文化乐此不疲,这种模仿能力甚至以假乱真的;他们敢于做梦勇于挑战,所以有了这部作品的问世。只是,自身创造力的缺乏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大概会是最大的问题,过于虎头蛇尾的故事仿佛也体现出了八零后的一种典型性格——缺乏耐性。

  我知道我这样说有点太苛刻了,前面的比较只是横向的比较——拿自己同他人比;要是从纵向的比较来说——现在的自己同以前的自己比,已经好不知道要多少了,此片被众多网友称作中国动画救世之作,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尽管它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至少让我们确认了一件事情——我们也可以拍出高水准的动画,如果说以前讲这句话是不自量力白日做梦的话,现在我们至少已经有了做梦的资格。《命亡鸡礼花》的意义在于它所蕴含的巨大希望。

  再者,才大三的学生就可以做出这样的水准,也不得不让人惊叹,我们十分期待“来碗饭小组”的成长。我也是八零年代后,看的时候心情颇为激动,有一瞬间竟然会有那样的一种野心和自信:未来的舞台就是我们八零后的,我们会让国人见识到我们的精彩的!

  《亡命鸡礼花》影评(九):请消灭人类,以让他们睡个好觉

  《亡命鸡礼花》的主创提到该片流露了他们的生态关怀。究竟有多少观众看出了犹如片头出现了权威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标志的《风之谷》那样的环保气质,又有多少观众只是喜出望外的发现了一个很像日本片的国产短片呢?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确切的答案。

  那么,《亡》到底算不算环保呢?环保是保护谁的环境?比如对《黑客帝国》提出:这是一个关心智能机器人生存状况的电影吗?比如对《银河系漫游指南》提出:这是一个关心银河系全体居民利益的电影吗?以及对《吞食者》提出:这是一个为大牙那个物种的基本生存需要(吃人)做辩护的小说吗?——答案很显然:不是。

  人类作为文艺作品的创作主体,无论怎样,他关注的还是人类。也就是人类自身的思想,人类自身的命运,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否。如果按照生态理论中的“盖亚论”,或“共生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地球”担心“地球的未来”,我们担心的只是人类生存着的地球的未来。通常所说的环保,其实是指“人类通过自己的行为保护和改善自己及自己的后代生活着的环境”。(注意:绝不是细菌真菌藻类和它的后代生存的环境)

  所以,在《亡》中,如果吃鸡并不是导致人类被大怪物吃掉的原因,如果人类克制了吃鸡的欲望也不能摆脱自己被大怪物吃掉的命运,那么我实在看不出《亡》跟环保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是环保,《亡》的主题到底表达了什么?为什么好这口的观众每每在得知人类的渺小的那一刻,心中升腾起一种极大的喜悦?其实这一切都源自人类那两个对立的本能:追求自由和逃避自由的本能。

  相关理论认为,当个体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时,他必定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感。这种无力感使其深感沮丧,因为当他已经拥有自由时,他便再也找不到任何为自己完成的不好的事情推脱的借口。这时,逃避自由,渴望被奴役,就成为了一种寻求心灵安全的行为。

  因此,当人类意识到由于自己在科技和生产力上拥有的自由,(还远远不是全部)已经给自己酿成了巨大灾祸,却无法自己解决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种推卸责任的欲望。推给上帝显然效果不理想,因为上帝对人类的作为近乎不闻不问。于是人类迫切需要一个控制自己,乃至可以审判自己的力量。直到看到自己被消灭,才能得到灵魂的救赎,犹如忏悔完了就能安心睡个好觉。于是近现代的文艺作品中产生了若干讲述人类有可能被消灭的故事,而这种题材,倘若放在人类还很弱小的历史时期,估计无论如何都难以受到欢迎。

  如果将这个认识置入到《亡》,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鸡,我要吃你,这没办法。但是放心,风水轮流转,我也总有一天会被别的物种吃掉——因此,我不必为此负罪,你也大可不必感到不公平。

  (这次短)

  《亡命鸡礼花》影评(十):话说,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进击的巨人》和《亡命鸡礼花》很像吗?

  勿喷,无论是巨人党还是国产粉,我两头都得罪不起。

  在下只是就事论事,两部作品谁先谁后我不清楚,更妄论谁抄谁了。最有可能就是双方都没看过对方作品,两边都是原创的,只是题材含义有部分相似罢了。

  像追求自由、反抗命运之类的题材向来不少,如日漫《破刃之剑》,美国电影《千钧一发》,中国小说《诺星汉天空》里的魔族等等。但是到了《巨人》和《鸡礼花》的槽点就多了:

  1.双方主角都是人类。

  2.双方都是住在巨大的围墙内。

  3.都有巨型生物越墙捕食。

  目前只想到这三点,隐约还有些地方很像但我抓不出来。现在来讲讲区别:

  1.《巨人》的围墙是人类为了自保建立的。《鸡礼花》的围墙是捕食者建立的。

  2.《巨人》里巨人进入围墙捕食是具有偶然性的,人类是可以存活一部分的。《鸡礼花》的巨型生物是定时定点捕食的,而且貌似是吃的鸡犬不留那种,因为同样的饲养圈它们拥有很多个。

  3.表达的主题好像不太一样。《巨人》的主题是反抗命运,追求自由。《鸡礼花》的主题貌似是:吃人者终究要被吃。因为片子一开头就是人们养鸡、杀鸡、吃鸡的镜头,紧接着预示捕食者收获的信号——烟花盛开,这个饲养圈的人悉数被抓,像一个放大版的养鸡场。

  鄙人只是随便写的,大家随便的看,不对见谅,欢迎补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