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摘抄

2021-03-29 01:16: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摘抄

  《给情绪多点时间》是一本由洪仲清著作,九州出版社丨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一):做自己的天使 第249页

  遇到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真的太重要了。是鼓励,是安慰,是责备,还是鄙视。

  所以小心你的思想,它可能成为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可能成为你的信念,小心你的信念,它可能影响你的人生。

  学会做自己的天使,散播爱和力量给自己和周围的人,不需要犹豫,在现在,在此时此刻就可以。

  让爱的光芒照见一切。让暖光扫过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洁白明亮,放松自己,让眉头变得舒展,努力前行。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二):请与自己来一场深刻的对话

  当烦心事来找我们的时候,

  请给它时间,

  听听看它要说什么。

  它常常在告诉我们,

  外在的变化太快,

  快到我们慢不下来,

  快到很多事都被我们忽略,

  快到常常觉得自己忙不完。

  书名:〖给情绪多点时间〗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三):让自己慢一点

  此书大概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看完,看的过程中犹如作者在耳边轻轻的诉说,而阅读者在聆听。虽然内容不是太完美,但每次阅读的时候都很有感觉。另外作者写出的一些根据心理学观点简单犀利的话语特别印象深刻。1.情绪管理很严重,遇事不耐烦,提醒自己放慢速度,多做深呼吸,2.情绪分反射性的情绪和思考后的情绪。3.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维系关系,常在不耐烦之后。4.生气分五类级别,不喜欢、在意、不高兴、生气、愤怒。学会管理控制好才能控制好情绪。5.孤独是身体离开人群,寂寞是对自己人际关系的不满意。6.对错以及情绪常常是两回事。7.爱自己是基础,才能爱别人。懂得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他人。8.要让一个人有安全感,是当他流泪的时候在身边。9.如果想建立或维持一段关系,就让互动尽可能慢一些。10.我不喜欢你做的事,并不代表我讨厌你这个人。等等。好句子都会记下来,让自己多看看。建议如果想让自己静下来的朋友可以翻翻此书,一定不会失望。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四):慢慢打开心结,放过自己、放下过去

  前不久参加了一个孝道论坛的讲座,老师讲的是养生之道,而如何养生,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 心态,要有掌控情绪的能力,然后才是生活习惯的养成。人的主观情绪对疾病的生成起到80%的决 定作用。而情绪的好坏往往和自身、婚姻、亲子、人际关系有关。台湾临床心理师洪仲清博士的这 本《给情绪多点时间》正是从这四方面进行了叙述,他的专长就是协助自我探索与觉察、情绪教 育、亲子教育咨询、人际与家庭沟通等,这本书的每一章都由一些短文构成,没有说教的语言,像 一位朋友在与你细细探讨情绪的问题,同时又饱含着深深的禅意,总有那么一段会引起你的共鸣, 让你不知不觉陷入沉思。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五):情绪还没进化到4G的速度

  “赵老师,我想快点好起来。” 就在一周前,接了一个新的心理咨询个案。一个典雅的小姑娘和我说着说着,泪如珠帘一般洒了下来。她一点点的和我诉说着她多么依恋那个男人,她的秘密产生的误解几乎让他们的关系分崩离析,分崩离析的几乎如她此时的理智与情感一般。 一切的道理她都懂,她也知道怎样去面对这个问题,但是这段时间无法入睡、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崩溃的她毁了自己的生活。 也许倾听、共情、陪伴会让她在我的咨询室里感觉好一些,但我也知道,这就像是止疼药。离开了咨询室,她还是要独自面对来自情感上的折磨。一条男人的微信,一个嫌弃的表情都可以化成她世界里的子弹。 情绪是人的本能,就像你会感到热一样,是人的本能,不会因为大声的训斥 “不要热啊,不要出汗啊,多丢人”就真的停下来。情绪来的时候就是会痛苦,就是哭泣。没有办法马上停下,需要的,是“给情绪多点时间”,这是台湾临床心理师洪仲清给我们的“与世界相处的正确方式”。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六):照顾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多余?

  不知道是不是成长带来的副作用,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开始带着一定压力活着,对自己也开始苛刻起来。我们嘴里说着不去计较别人的看法,依然在发完朋友圈之后等着看有几个人会点赞;我们压抑着内心的痛楚,就连流泪也要避开所有人,嚎啕大哭的本事都丧失了;我们和亲友说话都会有沟沟坎坎,仿佛再也没有当初的直来直往……

  我们记手帐,对自己的时间严格规划,对自己的饮食严格控制,对自己的身材严格管理,对自己的情绪也开始严格起来,好像不缜密规划,冷静地处事,就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但我们最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成为看上去成功的精英模样?还是为了活出真实的自己?

  为了顾全面子,为了照顾别人的心情,为了保持亲密的关系,我们多久没有关照一下自己的情绪了呢?

  即使是只猫,也会有闹情绪的时候。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七):慢下来思考人生,在思考中进步

  在11月8日把这本书看完了,文风是就算不知道作者是个台湾人也能读出他是个台湾人的讲话语气,有些温雅的感觉。 书的内容是在自我,亲人家庭爱情,人际关系这个大纲下面展开,刚开始讲的内容偏向自我认知和完善,中间写的更多的是情感(偏重于家庭和爱情),后期更偏向原生家庭和育儿。后面的章节感觉有些乱,也更鸡汤了些,虽然说得都对,但是感觉连续性变乱。 作者是个对生活很有感悟和感想的人,但是人也是相对严格,就我而言的话我可能就会抵触他有时候太过于坚定的要求和态度,感觉没有给人留更多的余地,也讲了很多自己对家庭和人生的思考,其实他活得也很小心,是个谨慎又明理的人,但是说实话实在感觉少了一些亲切感。 文中的内容30%左右带有一些鸡汤,还有一些作为台湾人好像生来带有的一些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见解,有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感觉,我是觉得稍稍不太能和我自己对上号,但是能理解作者的心是非常好的,很多东西也讲得非常有道理,是他在对生活了思考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很多的观点,显得有点像是一个长者在和年轻人讲话,稍稍带有一点说教的意义,所以我不是特别喜欢,但是也不会否认他说得确实很对,就是一本生活总结那样的感觉,说不高深也高深,说不不高深你一时半会也很难看透,有点生活中的艺术的那种感觉,中途也贴了很多对某些话表示赞同和学习的书签贴,总之对我来说读得不算什么酣畅淋漓,也无法和作者做太多的共鸣,但是就是能学到的一本书。个人有个人的喜欢吧,我大概打到3星半到4星半的推荐分。最后是觉得作者热爱学习和思考生活的那种感觉很值得我尊敬和学习…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八):如何管好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

  01/ 周五晚上10:20,我接到Partner的微信,而我已经举过哑铃敷过面膜准备休息。 说实在,我很不喜欢晚上的临时任务。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还扰乱了作息。 但他跟我再三沟通,总部等着汇报,让我赶紧做好报表发给他。 这事若是发生在两年前,我肯定会把手机摔得远远的,然后隔空抱怨数落对方千万遍,我又不是24小时待命,凭什么这么晚还要卖命。 但两年后的现在,我没有这样。 我盯着手机屏幕,做了三个深呼吸,淡定地按亮了笔记本。 毫无疑问,相比过去,我更加肯定现在自己的情绪稳定,但我也不会否认过去的自己。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有情绪,生气不开心,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没什么不对。 只不过当时,我还不懂得如何回应不稳定的情绪。 这不是个例,知乎上关注情绪专栏的网友已经突破了几百万。显然,情绪不稳定,已经成为了大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02/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给情绪多一点时间》,作者洪仲清是一位临床心理师。一看书名就知道,它与情绪管理有关。 作者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平淡的语气,一边讲故事,一边说道理,述说了情绪管理、有智慧的爱、亲子关系、自我治愈等方面的内容。 可能由于小时候缺失心理学教育的原因,每每读心理学方面的书,我总有种“真是说到了我心里”或者“这说的就是我”的感觉。 这本书也不例外。 作者用200多页的内容,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分享自省心得,用商议的口吻和读者对话,帮助在人生旅途中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疗愈之路。 读着这本书,感觉有种和知心好友聊天的感觉。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九):学会感受自己的情绪

  学会感受自己的情绪《给情绪多点时间》

  人是有情绪的,其实在接触心理学之前几乎没想过这一点,都认为情绪是不好的,人应该是理智的,有情绪是不对的,是幼稚的,成熟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总算明白,情绪是控制不住的,情绪需要的是宣泄和表达。压抑情绪,不认同自己的情绪正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心理师洪仲清,他毕业于台大心理学系曾任心理治疗所所长五年,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临床心理师七年。是一个一线心理咨询专家。

  里面的文章都很清新,能感觉出作者的那种平静如水的心境。无论何种人生波折,生活危机,在作者面前不过是千千万万同类问题中的一个,没什么大不了的。的确作为一个资深心理师就好像三甲医院的名医生一样,每天看到的都是各种疑难杂症,对你来说天大都要塌下来的大病,对于他来讲不过是天天都要看到的问题而已。的确生命中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也就生死而已。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有情绪发泄一下就可以了。作者面对你的问题,给你开出很多药方,对你的问题给你很多解释。看了也就心境平稳了。

  作者说不要太绝对,我们总是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妈妈,一种是好妈妈,一种是坏妈妈,其实没有所谓的全部的好和全部的坏,好妈妈也会犯错,坏妈妈也会内疚,也有自己的苦衷。其实所有的妈妈都想要做一个好妈妈,只是很多时候她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人生能接受的就接受,接受不了就去改变,不能够改变,那就离开。社会不是学校,不会教你很多道理,它只会让你一次次碰壁,让你明白,学着点,别那么没用。

  情绪就好像是呼吸,是一种生理反应,不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内,如果呼吸完全由我们控制,那么等我们睡着了,我们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面对情绪,我们应该顺应情绪的发展,观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制止情绪。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不喜欢,预算责备自己,但是这只会让负面情绪加重而已,起不到任何改善的效果。相反让负面情绪合理表达,找到一个安全的倾述发泄的方式方法,让负面情绪表达发泄出去,给情绪多一点时间,情绪也就自己平复了。

  《给情绪多点时间》读后感(十):情绪也需要整理

  台湾临床心理师洪仲清先生的《给情绪多点时间》,主要是从心理师的角度和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来解读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绪冲突。说起情绪化解,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天听到一位友人的倾诉,因为友人遇到一些烦心的事儿,我在开导她,本来想置身度外的,想帮她点拨一二,但是聊着聊着,可能是事情太棘手了,觉得自己也陷入了泥潭。后来看到有人说,不要轻易充当心理师,不合格的倾听者,会陷进去。这句话感触很深,所以日常那些情绪垃圾,到底要怎么分解,倒给谁听,记得倒之前一定要想好怎么分类。

  偶尔也看到网上掀起的风风雨雨,其实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许双方冷静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至于要为了一个新闻的不同观点而去出粗口,互相泼脏水。洪仲清的《给情绪多点时间》,就是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情绪爆发的时候,给情绪多一点的缓冲时间,这样才不至于给双方造成伤害。以前不喜欢一个人用沉默来解决问题,但有时候沉默是个很好的方式,至少可以先冷静下来,不至于头脑发热,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逃离也好,总会有一天能找到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洪先生提出要“常常整理自己的情绪,谨言慎行。”不要忽视堆积的情绪,如果不细心梳理,总会有一天,如洪水猛兽,一发不可收拾。

  洪仲清在书中提到如果遇到负面情绪的人,也要适当地远离这些负能量,不能被吸收,就拒绝,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其他人。这本书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正面的和负面的,加上洪先生用一些心理专业知识予以点评,看来会觉得整理情绪很重要。从给情绪一个出口、有智慧的爱、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尊重不完美,在社会关系中,怎么相处,怎么沟通,怎么做到不受伤,都是在修行。洪先生提到“过去的不愉快,别再带到未来。”,如果两个人有争执,失去理智的时候,有的人会肆无忌惮地说出对方的把柄或者弱点,用这些来攻击对方。想象一下,一对夫妻,在公开的场合,或者在孩子面前,互相揭老底。伤得不仅仅是对方也有孩子。吵架或者生气,就事论事,不提之前的事儿,也是一种涵养。在快节奏的成长路上,总会有遇到一些磕磕碰碰,不妨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情绪,给情绪多一点时间和空间,来做一个健康情绪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