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兔》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玻璃兔》是一部由四分一節子执导,最上莉奈 / 竹下景子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玻璃兔》影评(一):记住了历史 历史就不会重演
逃避 掩饰 掩盖 甚至抹杀 这就是他们的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
所以我认为 日本 是个永远不能忘却的恶灵 在你睡着的时候 随时会来危害你的生命 所以我们要醒着 时刻提防着
《玻璃兔》影评(二):擦掉泪水 坚强的活下去
尽管我在某种程度上 敌视日本,但看这片子的过程中 我流了很多眼泪。
首先感谢作者和导演,看到这样的影片 我觉得仇恨减少了很多。
毕竟战争 其实都是极少数人挑起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受害者。
很多想分享的细节,但我想除了 感叹和感谢敏子,其它都可以不说。
坚强的生活下去 无论快乐还是悲伤。祈祷世界和平。
《玻璃兔》影评(三):值得一看
这是个自传小说改编的动画,内容非常写实,我们都对日本不淡定,尤其是涉及二战的片子,不过这确实是部好电影,不存在大家说的那些问题。一个家人差不多死光的孤儿还能去反思战争,我们为什么要骂,而且这电影明显是拍给现在的日本年轻人看的,因为他们可能跟电影里的小女孩一样心中有善却无知,之所以电影基调这么温和用写实风格娓娓道来让观众能感同身受也是这个原因。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战场后方日本国内,可以让我们一窥"日本鬼子"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看到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对年轻人可怕的战争洗脑,小孩子会觉得上战场是光荣的,脑子清醒的爸妈拿他们没办法。日本作为战争发起国不允许再拥有军队,电影告诉观众这样是对的,日本政府这几年却TM想要修宪了,这样的电影可以帮日本的年轻人长点脑子分辨是非,所以说这确实是拍的很有诚意的反战电影。
《玻璃兔》影评(四):耻文化下的日本人
最近上日语课,老师总是会提到日本人的耻文化。
日本人不以道德为评判是非的标准,而是以这件事是否会让自己感到羞耻为标准。所以在侵华战争中,日本人即使战败当了俘虏,也会选择切腹自杀,绝不带着失败的耻辱回到家乡。
恰好今晚看了这部电影,影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实是好的,远离战争,倡导和平,但是其中篡改的历史事实,让人无法理解日本人对二战的反思。口口声声说二战中英美欺负日本,投原子弹空袭民居,老百姓受到了苦难。日本虽然战败,但是战后他们会放弃战争,不再会有陆海空军队,会用自己的和平之心感化对手。看到这,真是真心受不了。这样扭曲事实,美化自己。实在是太丑陋了。
影片结束,小女孩给美军送去捡到的美军战士遗失的亲人信物,感受到同样会被亲人牵挂在远方不得已参加战争的美军战士的心情,并且从心里放下了对大美的仇恨。可见,日本就是抱美国大腿啊。
总之,日本人是个奇怪的民族,耻文化下的日本人,让人难以理解。
《玻璃兔》影评(五):《玻璃兔》--和平祈愿
战争的残酷远不单单只是声声哀嚎下,枪林弹雨里的血肉横飞,那些似乎远离了战场的人们同样在战争的漩涡里历经着物事人非的变迁,而那个融化了的变形的玻璃兔便在讲述从1941年起有关一个叫做江井敏子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在战争时期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她,或者很多个她对于战争逐渐认知的过程。
起初或者大都处在一种盲从的快乐,年轻的人们在舆论的指导下为日本对各国的战争振奋不已。当收音机里传出日本攻击美国的消息,在欢呼雀跃的青年们身后,即使是江川敏子这样对于战争毫不了解小女孩也亦然跳跃着高呼“万岁”。而学生们的歌里是这样唱的,“替天行道讨伐不义,我们军队忠勇无双,欢呼之声沿路送行,现在就要出征……”。民户里的铁锅铁桶也要送了出去,以国家的名义。
这些鲜活的孩子们根本还不知道战争是什么东西,敏子只是其中的一个。或者战争对她最初的伤害便是明显军国主义产物的女老师叱责她在自己由于战争物资匮乏而延袭哥哥的背心上绣了三朵可爱的小花。但这些并不能影响她对于祖国的热爱,当父亲和母亲在责骂哥哥们背地里报名参军的时候,她对于自己以后也要参军做护士表现出一种理所当然的坚毅。年青人都要去打仗了,更小的则拿着木棍与模型在街头巷尾玩着“叭叭”的游戏。即使是充满忧愁对战争并不热衷的川岛晴喜在送征的誓词里亦坚决的“为国家努力奉献一切”。这都是环境所致,是时代的局限性。
但战争永远都不会只是一厢情愿的快乐。孩子们不久后便因为空袭和匮乏的配给而疏散去乡下与父母们分隔两地,更为悲惨的是跑会家去的敏子的妹妹信子和光子之后便和母亲一起在一次严重的空袭里被火焰吞噬。而父亲也在他们重新振作要努力生活的时候永远消逝在门口的光亮里。很多人都死去了。战争最为残酷的便是对人一切权力的藐视,最该被尊重的生命一瞬间便被剥夺。而需要踮着脚趴在柜台上为父亲申请火葬许可的敏子此时大概也觉察到了战争的可怕,“有谁会记得你们呢,爸爸、妈妈、还有信子和光子,有谁会想起你们呢,想起你们曾经活在世上”。
1945年8月15日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围在收音机旁听着这样的讲话,“苦难实在非比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而时运之所趋,朕需堪其所难堪,忍其所难忍,以为万世开太平……”一段话就结束了,可是东京已变成了废墟,人民早已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孩子失去父亲,妻子失去丈夫。战争永远只是少数人获得利益的游戏,可悲的是大多数的人却只能活在少数人的意志里。
战火的摧残宛如一把利刃,划破了完整的家园,也分离了挚亲的骨肉,处在这满目疮痍的世界里,再无所依靠的人显得更加渺小而孤独。孑然一身的敏子与被战火无情烧毁的玻璃兔,在领略悲伤与哀恸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战争的冷血与残酷。影片里编导们通过细腻的描述江井家及周围的人们在战争时期的变迁表现着战争不同与直接搏斗的另一种残酷,但却不是一味的哀苦,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里也有着生活里必然的喜悦,我们不会忘记充满慈爱的母亲,不会忘记满脸稚气的信子和光子吃顿饱饭时的狼吞虎咽,还有过年时的新衣。而正是这些生命里应有的喜悦更加映衬了战争的残酷,增加了亲人们一次次生离死别的哀痛。做为侵略国的日本如此,可想在被侵略的中国,战争就显得更为残酷无情。影片在表现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渴望人类各种族间理解,并努力和平生活下去的愿望。就如在影片结尾本来仇视美军的敏子在拣到的一个美军的项链里看到其全家福,似乎便对仇恨有了稍许的平抚。而在回到家翻阅晴喜临别送给她,并说“你长大了就会看懂”的《乡愁》里看到这样一首诗,
这位少女
我不曾见过
也不曾交谈过
当然也沒有恨过
这样的人
我却要去杀她
素昧平生的人
像我一样写诗
一样为莫札特流泪
即使如此
我还是要远征
去杀害这样的人
我现在非常渴望
当这场愚蠢的战争结束时
少女可以仰望天空
微笑梦想着未来
希望这样的新时代
可以快点来临
而这样的电影,在网上竟看到有人说是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影片,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报以无可奈何的苦笑。
2006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徐州 阴 丙戌年八月二十九日
影片资料:
片名:玻璃兔。
导演:四分一节子
片长:84分钟。
国家:日本。
类型:动画/剧情
年代: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