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还是很喜欢你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还是很喜欢你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14 02:29: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还是很喜欢你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还是很喜欢你》是一本由苏豆芽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一):爱情的微妙,在于欲说还休

  很久没那么畅快淋漓地读到一本书,叫人这样兴奋了。算了下,我大概有二个晚上没好好睡觉,找苏豆芽的作品来看。大致看了一下书评,包括作者自家苏先生的评价,都只因为写而写,写得不够走心,太中立,像在介绍一件物品,然后说它很好。

  我读苏豆芽的这本书,觉得她的精妙处在于感情世界的微妙,有些欲说还休,有些未开始就已结束。特别喜欢她在描写人物时的幽默感,仔细看才觉妙语连珠。名字取一个容易,作品为什么反复在用同一些名,我起初觉得最后会有一个大链接,但其实不是。他们是不同的人,拥有着相同的名字而已。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二):越认识你,越羡慕你

  14年夏天,我第一次敲下第一行字开始写我的第一个故事,当时写好的时候拿给朋友看,朋友读完我写的故事,说你写的好不好,我作为朋友是一关,放在网上,网友读了给出评价是一关,但是这些都带有太多“场外”因素了。如果有一天你写的东西可以被她夸了了,可能你就真的是有了质的提高。

  我问我朋友说,她是谁?我朋友敲出了苏豆芽三个字。

  苏豆芽这三个字,我算是记心上了。后来有一次我得知她在常营的单向街做活动,我特意去参加,那时候我刚刚进入出版行业,心理上还有一点点小紧张。远远的看到她站在角落里,带着一定白色的小帽子,小小的一只。

  之后我们互关了豆瓣,再之后我们慢慢的就有了很多交集,但见面的次数还是屈指可数。知道她自己开始在家写书,是去年十月份,我总是会在朋友圈看她会看到她偶尔牢骚,做一个“坐家”有多累,也会看到她自己朝自己耍耍小性子,用做家务逃避写小说。对于在家专职写作来说,太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了,稍不留神一天就晃荡过去了,但没成想,她居然写完了一本书。扎扎实实的一本书。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三):一直都很喜欢你

  这并非严格的书评,只是在被书中的某些东西戳中内心后想到的一个故事。看书的时候像一个人站在无边黑夜,那些熟悉的孤独、恐惧又通通袭来。我惊讶有人可以将孤独写的这么透彻,所以在看《拜托了,大魔王》《说再见的那一年》时忍不住掉眼泪。谢谢豆芽。

  明天,不过是重复的今天,坚持到零点就到了。小说里写的明天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今天的重复。想明白这一点,是在她26岁的时候。

  一个人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吃饭,睡觉,上班,几个月一次出去见朋友,剩下的时间都在看书、写东西,打扫卫生。从未有人来过,但房间里却始终干净的让人以为主人有洁癖。没有洁癖吧,只是无聊的时候便喜欢收拾东西,扫地,一遍遍的擦桌子上的灰尘。看小说的时候不停幻想,可能有一天自己不想生活了或者厌倦了这样的重复,就会离开,去另一个世界或另一个地方。没什么可牵挂的,父母在遥远的家乡,足够安度晚年。以前不敢想到死,因为不敢想象亲人因为自己死了要哭的多么伤心,害怕给别人麻烦。但现在,都无所谓了;他们可能会悲伤一阵,但总会过去。

  看小说看到嚎啕大哭,已经想不起前任的脸,感觉像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也幻想有魔鬼来到身边,如果他要求自己交出灵魂,那肯定愿意,就那样,慢慢的变成一个透明人也是不错的结局。

  死的念头始终缠绕着她,开始想象男人的拥抱,亲吻,做类似的梦,被另一个身体环绕的感觉如此熟悉,醒来头痛欲裂。看大量的稿子,读很多的书,对着电脑不停的敲字,时间一天一天的过,从9月到12月像是被累积成一个点,看不到100多天的日子是怎样过的;4月和他分手的时候,她哭着求他不要走,哪怕不爱呆在身边也是好的。他走后,她吃了很多药,慢性自杀,却始终没死掉;再去药店拿药的时候,被拒绝。是真的想要离开,却靠一点点惯性又活过来,开始吃东西,打扫卫生,工作。

  可生活就是始终的重复,长久的呆在房间里,如非必要绝不外出,头发很久没洗,衣服随手抓过来一件就穿,害怕听到任何陌生的声音,拒绝电话。

  像一棵草,长在贫瘠土壤,慢慢腐烂。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四):她写出了爱情的奇诡之美

  苏豆芽在后记里写到,写小说这个行当,她是再适合不过了。我不知道怎么样的人才算适合写小说,但看完这本书,我想豆芽是当得起这句话的。

  书里有十一个爱情故事,我觉得该是适合睡前坐在床头,每晚看一个,静静陪着自己过十一天的书。可午休的时候我忍不住翻开了书,看完了第一个故事,接着,又看了第二个、第三个。如果不是工作日,我估计我能一直看下去,看到最后一个。

  这些故事都自有一股吸引力,看的时候能毫不费力的代入进去,体会着角色们的爱恨情仇。文字自然流畅,虽是都市爱情故事,却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的装逼感。故事里有神奇的幻想设定,有匪夷所思的秘密关系,也有惯常的多角关系,但最吸引人的还是各式各样的爱以及爱背后的孤独。在结构上作者也有着精巧的设计,现事与往事慢慢铺陈,织出一张张绵密的网,展示着各式各样的人生。

  所有的故事都透着一股奇诡的美感,是的,奇诡。

  朋友问我为何会用奇诡来形容爱情故事,我想大概是因为这些故事又特别又离奇吧,内里还有孤独的恐慌和爱的纠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时不时有种揪心感,想要看下去,可又隐隐生出不敢看下去的念头。我想看到角色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可我又害怕看到他们的孤独和爱的光怪陆离。这种心态多像胆小鬼对爱的看法啊,爱是种有着奇怪诡异的美的东西,想要,却又害怕。

  我说不出十一个故事里我最喜欢哪个,但每个故事都令我印象深刻。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赵小青,她就像个勇敢试爱的家伙,投入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经历里,去体验不同的爱。《穿睡衣的男朋友》里的她是社会精英,生活精致,却需要一把性感而禁欲的声音陪伴才能安眠;《我还是很喜欢你》的她小心翼翼,用低到尘埃里的姿态去维护一段奇怪的恋爱关系;而《这可怕的恋爱》里的她简直就是个大写的励志姐,为了追爱把自己打造成了更好的自己,可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

  我想豆芽是真的写出了爱情的奇诡之美。

  .

  我的这本书来得算是很有缘,在豆瓣上关注苏豆芽很久,从未与之聊过,看到她出了新书做抽奖活动,想着帮涨个人气,不料运气好抽中了。想起自己当初关注苏豆芽,还是因为Q群里的伙伴出书,她是那本书的责编。兜兜转转,没想到她现在已经写了小说,出书了。

  收到赠书时,迫不及待的翻开,发现扉页上有签名,还写着Fighting,顿时心生温暖。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五):小说家编织的网

  豆芽建造了一座迷宫,里面陈列着各种孤独的心灵、一切男女之间的秘密。读完前几个故事的时候我就有些吃惊,这是多么冷静的观察者,才能看穿所有生活的表层,轻轻拨弄,便让人震颤不已。故事巧妙精彩,而故事又服务于情感,恰到好处,行有余力。

  我喜欢《失恋甜品屋》这个故事。有着循环论证,迷宫一样的框架,又弥漫着浸入骨髓的文艺气息。看这一篇的时候特别像在看一部电影。镜头的切换,画面的特写,甚至我连人物站在镜头前的光影都能想得到。

  赵小青站在北二环的路边,身前车如流水,是夜晚,如金子一般的光海,她的眼睛里充满着迷惘,她把手插进大衣口袋里,她在寻找什么,又不知道自己丢了什么。

  这是苏豆芽用文字在我脑子里刻出来的画面。

  能想到《李米的猜想里》数着日子的周迅。能想到《东邪西毒》里喝着醉生梦死的黄药师。

  我也喜欢《穿睡衣的男朋友》。陪伴是如此的重要,哪怕百毒不侵,钢筋铁骨,也难以抵挡孤独的腐蚀。

  《噩梦女主角》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分裂感。乔乔是谁?是赵小青的另外一个部分。她的欲望,她的脆弱。

  《幸福中转站》里有句话“好的恋爱和婚姻应该各自完整,只是他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赵小青是不是在牺牲什么。”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在做着什么,好像很快乐,其实他只是只能选择这样的快乐。(这一篇也让我在揣测豆芽对于打扫厨房、擦地板怀着多么大的怨念~)

  而全部十一个故事给我的感受是,一切的套路都已经被看穿——这里指的是男女感情游戏中的套路——却依旧无法逃脱出去。

  女作家、小演员、社交名媛、女强人、都市白领……她们努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勾斗、劝慰、背叛、陪伴、失恋……她们在被霸道总裁胳膊环绕起来的墙壁前心动难抑,也在各色人物中间翩然起舞,待到撩得情动,又潇洒离开,片叶不沾。都说套路得人心,其实是得了人心,才愿意去钻你那早已被看穿的套路。

  苏豆芽无疑是个好的小说家。好的小说家一切了然于胸,不依赖声嘶力竭的宣泄和矫揉造作的挑逗来让人看下去,而是轻巧地讲述,你只能看到当下正在发生的,无从预料即将出现的,不动声色间,故事已经到了最后,你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早已注定,命运的网早已编织好,网中的人从一根线跳到另一根线,以为改变了什么,其实踏上了既定的轨迹。

  我相信这些故事里能转化出几个好的影视作品来。因为苏豆芽太会讲故事,她把小说写出分镜头脚本的感觉,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小说,全无剧本那种干涩,是丰润饱满的。我认为原本把小说传递的情绪和故事还原出来,就会是一部好电影。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六):花花世界里,还是她知女人心

  文/残小雪

  苏豆芽辞职在家后,完成了自己第一本的作品,真是算得上厚积薄发之作。多年的资深图书编辑,对于好作品自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而她,也必然创作的出如此的好作品。

  最初注册豆瓣之时,就已经开始关注她,那时还是个多多分享书籍和生活的文艺少女(尽管现在已经是一个花式秀恩爱专家),她喜欢用各种清单安排自己的生活,每一日的计划都井井有条,我很羡慕一个把日子打理的清晰明了的人。

  秋天安排了密集的出游计划,在各种语言混杂的候机厅和飞机上看完了这本书。苏豆芽的故事陪着我翻山过海,去过很远的地方,然后又回来。

  书里几个小故事的女主角都是赵小青,她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群人,一群那样在爱里摸爬滚打的女人。

  尝试过爱与被爱,擅长伪装却又带着点自私的女人;或者是结了婚却丢了爱的家庭主妇;又或者是寂寞的爱着机器人的姑娘。

  女人的一点点的细腻的小心思,都被作者写进故事里,用她独特的舒缓的节奏讲述出来,在巧妙的结构里,带着冲击的力量。每个故事都有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吸引力,让人期待着这一次,赵小青又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让人心动的情节都是源自与生活的,被深深的挖掘和精心的排布,在充满了奇思妙想的风格里,罗列出专属于苏豆芽的一种叙事方式。读着读着,就按照文字的指示,慢慢看穿人与人之间无可言说的关系。

  《拜托了大魔王》有最新鲜的视角,呈现出故事主角们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市里的男男女女,各自怀着心事穿着面具,见面然后告别,身后都有长长的一出戏。原本这样的关系通过传统的方式是很难表达的,有了大魔王这个视角,仿佛又能看穿一切,带着些残忍,给读者们呈现着真相。

  《失恋甜品屋》大概是最能收割女人心的故事了,在极度的失恋的悲伤之后,谁不想在一口甜腻腻的蛋糕里忘记了全部的过往。可真的把那些记忆忘却,又要千方百计找回来,想要忘却的前男友,还要再去爱上,最后只得无奈放手。女人就是这样矛盾的结合体,反反复复的,绕着路过日子。故事里的赵小青内心的期待、孤独、失望,在浅浅的文字里,混合在一起像杯滋味丰富的鸡尾酒,每一口都是惊喜。

  《穿睡衣的男朋友》是个陪伴与寻找爱的故事吧,赵小青被机器人照顾的井井有条,幸福的像小公举。经历曲折,又遇到属于自己的爱情。真是个暖心派作品,让我们沉浸在这样庞大的想象力中,愿意相信,有些人总会相遇。

  也许所有故事里的赵小青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或者说,多少带着些都市女青年的影子。爱幻想,有小悲伤和小欢喜,然后回归在平淡的生活里,各自离场。

  从头至尾的阅读,每一篇作品都让人喜欢。与市场上的其他小说集相比,如今这样精雕细琢,字字有心的品质已很少见。

  我还是很喜欢你。在读完最后一个字之后你也会这么说。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七):爱情是一道难解的谜题,而我们则妄图成为破解它的人

  周末朋友小聚,聊来聊去总躲不开爱情这个话题。但通常情况下,只要一聊到爱情,大家立马就高潮起来了,不管是有对象的还是没对象的,不管是有正牌伴侣外搭秘密情人,还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立刻都化身成情感达人、两性专家。

  甭看他们谈得热火朝天,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冷总是不为人知的。

  爱情是一道难解的谜题,而我们却总妄想成为那个能够正确破解它的人。

  所以,我们就难免会因爱而恐惧、因情而生疑。于是,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便总会有那么一两张面孔浮现出来,比如在深秋冷雨之夜,或者酒醉心碎之时。

  如果你像我一样,心头挂着一个沉甸甸的名字,那么不妨看看苏豆芽的《我还是很喜欢你》。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故事里那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各样的人生,都在苏豆芽的一支妙笔下渐次地铺展开来。

  她写的故事,好像是别人的人生,可这故事里的人物却又带给我们一种格外的熟悉感。比如,《这可怕的恋爱》里的励志女神赵小青。原本是个又胖又土气的姑娘,结果通过坚持不懈地塑身以及提升自我能力,成为了一个工作能力突出且优雅成熟的女性。她的种种励志行为,无非是为了一个暗恋对象,这与大多数姑娘们的日常生活何其贴近!只是,当她真的感受到了恋爱的滋味时,那个爱着她的人却又出国培训了。爱情的花朵可能再次凋零,但这个故事里的赵小青却在一段关系里迅速地成长起来,而不再是原来那个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的那个自卑姑娘。

  爱情可以成为一种动力,但也能成为杀机。

  就像《盖茨比杀人案》中的宋星辰,一副江湖习气,却为了自己少年时代爱慕过的姑娘而卯足劲头。其实,他也只是想尽力地让对方生活得好一些。他守护她,就好比守护年少时代最美好的梦想。为了她,他失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对此,他倒也言行坦荡,敢作敢当。

  爱情带给人勇气和欢喜,但也有数不尽的哀愁,而那种青涩、稚嫩又朦朦胧胧的情感则彷如细密的雨丝,缠绵悱恻且清新清香。

  《说再见的那一年》,便是一个洋溢着清淡哀伤的情感故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上,任谁都会生出一些迷茫和焦虑。而苏豆芽正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相聚、别离、相互争执又完全释然的场景,再现出一个纤弱少年向文弱青年的“进化”。

  这十一篇故事,风格各不相同,犹如十一个姿态迥异的佳丽。你不能说哪个比哪个更好看,只能听从自己的内心,找出与自己心灵真正投契的那一个。

  苏豆芽的文字,力道老辣、灵动十足。男男女女之间的情情爱爱,多少人都写过了。可是,爱情这道难以破解的谜题,依然没能解答出个因为所以来。

  可是,至少我们还有好故事可以读,还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等着我们来感慨。我们倒不必成为破解爱情谜题的那个人,只要感受它、享受它、经历过它,不就足够了吗?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八):想给赵小青一个拥抱

  《我还是很喜欢你》这本书像什么呢?也许有点像我手边的这只柚子,11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饱满多汁的柚子瓣,有甜蜜,有酸涩,你仔细吃,又有说不出的万千滋味。

  这些故事,充满着吸引力,让你迫不及待剥开它们,一口气读下去,这些故事,充满悬念,在阅读的上一刻,你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在阅读的最初,你不知道故事会上演什么样的结局。就这样,你满怀这期待,在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中,一点点寻找惊喜。等到你读完它们,慢慢回味,有些许遗憾,又有些怅惘,更多的,则是不舍。

  在这本书中,有个叫“赵小青”的姑娘,她化身为无数个角色,以不同的身份,投身于各种各样的生活空间,爱着、恨着、往前走着、孤独着。这个带着一腔孤勇的姑娘,像一个女战士,去经历,去战斗,去寻找,去承受。

  这个叫“赵小青”的姑娘很孤独。

  《噩梦女主角》中,乔乔身上投射出来的恰恰是赵小青的恐惧与孤独,纵然她去爱苏洋,她想方设法抓住唐颂,可是又有什么用,恐惧和孤独不是一个怀抱可以消解的,安全感也无法从另一个人身上获得。故事的结局,她依然孤独,她想起了小时候,她被死亡场景吓住,那是她恐惧孤独的源头。她与自己的孤独恐惧再一次深深对视。

  《失恋甜品屋》中,赵小青去失恋甜品屋寻找慰藉,可是这也并不能让她真的忘掉痛苦,获得真正的解脱。

  《穿睡衣的男朋友》看哭了两次,一次是赵小青的母亲躺在病床上说,她后悔没有早点生下她,那样就可以多陪她几年,她后悔没有逼着女儿早点结婚,那样也许可以遇到一个一辈子对她好的人。而赵小青抱着母亲的肩膀,说:“那个人会出现的。你可以想象的对不对。未来我会遇到那个人,他会高大英俊,很喜欢小孩,他会是我的灵魂伴侣,读懂我的每一个心思,就像爸爸一直宠着我,护着我,让我到六十多岁还像个年轻的小女孩,你可以想象到的,对不对?”这愿望很美好,却需要用想象来完成。后来她擦干眼泪,自己勇敢的走未来很长的路。

  另一次是警方的特种部队将机器人P’js喷解成灰,而在最后一刻,P’js听到赵小青尖叫,仍然试图走过来给她抚慰的拥抱。这个地方看得我泪流满面。我们是有多么孤独,才会对机器人产生依恋,而我们的情感世界里,甚至要靠机器人,来完成人与人之间无法完成的抚慰。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哪怕身在热闹处,周遭喧嚣无比,孤独依然无处不在。哪怕拼命去爱一个人,奢望找一个温柔的怀抱,来抵挡孤独,但是孤独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赵小青是孤独的,我们亦是。

  不过,我们依然愿意在孤独中行走,释放温暖,寻找温情,爱自己,也爱这个世界。

  赵小青,这个孤独却勇敢的女孩,像一个女战士,在拼杀中或许遍体鳞伤,但依然在寻找,在战斗,在经历,在承受。

  真想给赵小青一个拥抱啊。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九):虽然封面少女,这却是一本真正成熟而优秀的小说集

  苏豆芽说得很对,她实在是太适合写小说这个行当了。看到《秘密银行恐怖袭击事件》的时候我就这样想,整本书看完之后,我更加确定了这样的想法。这本书虽然是她的处女作,却没有任何新手的青涩和磕巴,从曾经的资深图书主编,到现在全职创作的作者,苏豆芽交出的是一份成熟而让人满意的答卷。

  目前市场上由青年作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很多,要么有套路可循,读起来毫无惊喜,要么剑走偏锋,在文学性上面钻得太深,少了些讨人喜欢之处。而苏豆芽这本书做了一个很好的均衡,11个故事的可读性都很强,同时在语言和叙事结构方面又有所雕琢。总的来讲,这本书即使还不能用“惊艳”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的话,它的综合得分可以说是在青年写作者中以黑马的方式平地里杀出来,然后遥遥领先。

  这本书有两个我很喜欢的地方。一个是奇,剧情奇,想象奇。看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苏豆芽如果转行去做编剧的话,可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吧,难怪书里很多故事都被影视公司看中了。众所周知,以都市为背景写小说,通常是很难写出新鲜情节的,来来去去无非是尔虞我诈、相爱相杀,但是苏豆芽做到了,这来自于她的幻想能力,在每个故事里加入了一点幻想的元素,顿时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比如《失恋甜品屋》里的记忆清除术,比如《穿睡衣的男朋友》里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拜托了,大魔王》里的大魔王形象,还有《秘密银行恐怖袭击事件》里的黑科技。这种新奇怎么体现出来呢,举个例子,很多写作者都尝试着用过多线叙事、人物交叉的结构,但是这种群像式的描写很容易让故事的内核无法统一,苏豆芽加入了“大魔王”这样一个形象,直接就有了一个表达出口,并且如同一个悬念一样留到了最后。

  另一个喜欢的地方是精,字里行间精心锻造过,人物形象精心雕刻过,却有丝毫没有刻意的感觉。或许是长期的编辑工作给苏豆芽带来的语感,行文之间毫不做作,既不艰涩难懂,也不粗糙生硬,写都市题材,角色本身就自带了三分“作”性,稍微看两眼电视里热播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就明白了,书中无论是对话也好,动作描写也好,能够摆脱掉这种“作”性,着实是很考验功底的。书中大多数主人公都叫“赵小青”,却又都是截然不同的“赵小青”,但每一个心里都住了一个苏豆芽,她能够捏住她们最柔软或者最阴暗的部分,然后写得恰到好处。比如《我还是很喜欢你》里,“赵小青”这个小助理刚接触偶像时的欲言又止、委身于偶像后的惴惴不安、与同事暗中较劲儿时的小鸡肚肠,全都跃然纸上。

  总觉得苏豆芽脑海里有一个奇妙的世界,里面住着很多具象化的人物,她对他们了若指掌,伸手拨动着他们的人生转盘,然后就有了一篇又一篇的小说。个人最喜欢的是《说再见的那一年》,很有村上春树的感觉,写青春少年时的彷徨和感伤,写得沉稳内敛,个中的情绪又止不住地往外冒,让我直想拍手称赞。

  当然,这本书我觉得最赞的地方,莫过于扉页那一行“给苏先生,第五年了”,这一对朋友圈最强秀恩爱CP,都能够写出如此好的小说来,并且风格各异,着实让人艳羡。

  《我还是很喜欢你》读后感(十):一个主角,十一种人生,终有你逃不开的宿命

  1.

  我关注苏豆芽很久了,

  因为苏先生。

  苏先生总是在广播中时不时地撒狗粮秀恩爱,而苏豆芽在他的评论区是各种不刻意却明显地主权宣誓。

  苏先生的两本小说我都读过并写过评论,在他的每一本小说中都会有一封对苏豆芽深情难以抑制的情书,在我看来的确是情书。

  所以,我是早早地就关注了苏豆芽,不停的看着他们就这样秀恩爱啊晒幸福啊,不亦乐乎。

  对于我来说,在看《我还是很喜欢你》这本小说集之前,苏豆芽唯一的身份就是苏先生的爱人。

  我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她和苏先生恩爱有加,同时,她也是一个写故事的,并且比较努力。她经常在广播中说自己一天写了五千多字,然后又被自己全部删掉了。这让我对她的故事更加期待。所以,一上市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2.

  《我还是很喜欢你》完全没有让我失望,并且让我觉得我对苏豆芽的期待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回馈。

  十分感谢。

  看完这本书之后,苏豆芽的名字不再是我向别人介绍她时说的那样:苏先生的老婆。

  而变成了,写“赵小青”的那个女孩。

  因为这样介绍如果有人看过这本书的话是绝对不会不知道赵小青的,如果没人看过这本书的话就会顺势一问:赵小青是谁?我就可以回答:你去看苏豆芽的书《我还是很喜欢你》啊,超好看。

  这本书,一共有十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角“赵小青”。男主角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女主角只有她一个。并且她在每一个的故事中的工作、性格、状态都是不同的。有的故事像是真实发生过的一样,有的故事像是梦境,有的故事又像是来自于未来的科幻片。各种风格满足我们不同的口味。

  很多故事都喜欢以女人为主角来展开,但是写的人不同,所展现的作者风格和诠释手法都是不同的。就像周校长文中的“王爷”和苏豆芽文中的“赵小青”之间的区别,同样是女人,男人视角和女人视角所看到的女人也都不同。男人看到的表面和期许多一些,女人看到的则更多是内心深处和精神层面的个性独特。

  赵小青,一个主角,十一种人生,关于青春的痕迹、成长的伤痛、爱情的疯狂、孤独的排解、寂寞的人生。所有这些希望和失望混合着的人生都有现代生活中我们逃不开的精神症候。这十一种人生,也终有一种是我们逃不开的宿命,怀疑、孤独、伤害、受伤、成长、冷漠,终是殊途同归。

  3.

  《我还是很喜欢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