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想》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理想》读后感摘抄

2021-04-13 04:00: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想》读后感摘抄

  《理想》是一本由[美] 安·兰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读后感(一):理想今年你几岁

  

路过万胜围的图书馆,找了一会,选了安-兰德的这本理想。这是今年的第五十二本书。

说实话我不是特别喜欢这个故事,估计作者可能写完之后也觉得这个故事有些不完美吧,所以事实上是等作者去世之后,这部小说才得以出版。我看的这本也是剧本版和小说版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只看了小说的版本。

当红的女影星,又一种随机盲盒见影迷的方式去测试人性,去探索自己心中的理想,说实话这挺嘲讽的。更何况这个影星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出来的,所以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她本身已经经历了太多人性的考验。

有家室的中年人,落魄的老年人,初出茅庐的画家,破产公爵,传教士,以及那个最可悲的献出生命的年轻人。

我不知道那句那是最仁慈的方式结束掉一个年轻人的生命是出于一种怎么样的心理,我也不知道她心目中的理想,但毫无疑问,这种反讽,让人很不舒服。

理想今年你几岁,你总是困惑着年轻的朋友。

  《理想》读后感(二):通过一场测验看出的人性

  俄裔美籍小说家、客观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安•兰德,是极具争议性的公知,她的作品鼓励了大量读者对自身进行思考。中篇小说《理想》秉承了安•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思想,一阵见血地指出:在苦苦追求的理想突然而至时,我们根本无力拥有。不仅如此,当真正的痛苦来临之时,没有人会替你分担,你只能从一个肩换到另一个肩。

  当红女明星凯伊•贡达拥有着绝世美貌,男人们视她为最高理想,用各种华丽的辞藻赞美她,声称愿意为她付出任何代价。有一天,贡达被卷入一起谋杀案,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她根据影迷给她的六封信,依次投奔他们。在危急关头,那些口口声声宣称“会放弃一切跟你在一起,拜倒于你的石榴裙下,献出我的全部生命”的影迷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她为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作出了选择——他们所鼓吹的“理想主义”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理想》读后感(三):在生活面前只能低头

  安·兰德:只有当科学能延长人的寿命,丰富和保护人的生命时,它才具有价值。脱离这样的背景它就毫无价值,任何事物脱离背景都会毫无价值。而"人的生命"意味着个人那个别的、特定的、不可替代的生命。 只有在人们能够自由地利用和享受知识带来的好处时,新知识的发现对他们才有价值。新发现对所有人都具有潜在的价值,但不是以牺牲人们所有的现实价值为代价。——《自私的德性》

  安·兰德在精神气质上与大清洗以前的布尔什维克是一类人,两者都陷入理想世界的狂热当中,对错综复杂藕断丝连的经验世界极其不耐,总是热衷于以自我的观念为尺度去校正现实的扭曲盘结,而不像他们的美国同仁们充分考虑政治上的性价比。他们都是神圣的十二月党人的后裔,以精神贵族的自我期许勉力自为,以求彰显贵族精神,只不过一个走向了原子个人主义,一个背道而驰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献上国家主义的祭坛。

  然而历史又是公正的,它毕竟赋予安·兰德自由世界捍卫者的地位,尽管安·兰德眼中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并非是一回事,然而她终究是在神明考验众人的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从而抓住了机会窗口。我们尽可对安·兰德的粗浅观念不以为然,却应当具有理解之同情,意识到由于一战动摇了人们对十九世纪的信念,做一名粉红知识分子侈谈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是最时髦的事情。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在造访苏联,认识到斯大林体制下人民所受到的苦难以后,却闭口不谈,反而为虎作伥,昧着良心讴歌颂德,成为作恶者的帮凶。与之对比,安·兰德所赢得的一切其实是理所应当的。

  书中分为两部分,先是小说其次是剧本,故事大致是一样的,这部充满哲学性的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是深层次、值得反复思考的东西。内容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只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故事揭穿了伪善,列举出各类导致理想灭亡的看法和态度。书中的主角贡达所经历的颠覆了她自己的想象,没想到一个影星真正当面接触到影迷的时候和公共场合完全不同,大多数人不会由衷的理解她,而是自以为合理地帮助她,实则没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

  书中的故事发展很自然也很简单,其中蕴含的讽刺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这种故事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人性就是如此,生活和理想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的矛盾。

  《理想》读后感(四):现实的压抑 理想的突围

  我们对安·兰德的印象无非是几个关键词——俄裔美籍小说家、客观主义哲学的开创者、《阿特拉斯耸耸肩》,对她的评价以及作品研究的学者不多,看过她这本《理想》的更是少之又少。

  《理想》是安·兰德1934年所著却被束之高阁,倒是后来改变成为剧本演出大获成功。此次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理想》收录了小说和剧本两个版本,让读者感受安·兰德对不同形式文学作品的驾驭能力。

  《理想》讲述的是女演员凯伊﹒贡达因一场神秘的谋杀案而突然一夜消失,出现在六个视她为人生理想的影迷的生活中,并向他们寻求帮助的故事。《理想》的目录很简单,七章就是凯伊·贡达和她六个影迷的人名,故事也是很简单的从一个背叛者到下一个背叛者的追寻过程,没有小说中惯有的所谓的高潮,像安·兰德所定义的那样——只有故事,没有情节。

  兰德擅长将自己的哲学理念化作小说中理想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六个影迷代表的其实就是不同的理想主义者,比如宣称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不用为之奋斗的画家德怀特·朗格力、以上帝的旨意为名背叛理想的福音派修士克劳德·伊格那提亚斯·希克斯、以一时快感为名的花花公子迪特里西·冯·伊斯哈齐等等,他们因为对待理想的不同态度,使得最终理想和生活分道扬镳,而他们所鼓吹的“理想主义”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在兰德看来,“这等同于让生活与思想背道而驰,或者说把思想剔除出了生活”。所幸兰德加入了强尼·道斯,让故事情节往愉快的方向发展了,虽然他是被世界驱逐出来的小人物,但他却用他的死换取了贡达的安全,捍卫了自己的理想。

  凯伊·贡达是唯一贯穿七个章节的人物,她在剧中的存在与安·兰德另一部作品《源泉》中的霍华德·洛克有点类似,她是自我价值观的热衷者,她追求自我价值观,时刻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懂她的人,她孤独的呐喊,这使得她与丑陋、痛苦、笼罩她周遭的“沉郁的快感”显得格格不入。兰德把她设计成了烛照人类灵魂这面镜子的光源,以自我独立的方式存在。如果搞清楚了这点,你才会对强尼·道斯自杀后凯伊·贡达所说的“那是我做过的最仁慈的事”恍然大悟。

  《理想》著成之时正值安·兰德第一部小说不被世人认可而积蓄濒临枯竭之时,所幸的是透过本书,我们看到安·兰德保存着对本善世界的肯定,以及对于信仰、理想、独立、自由等人本主义哲学内涵的赞赏,她被誉为“美国精神的奠基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理想》读后感(五):背离需求的理想

  理想是安.兰德比较早期的作品,看《阿特拉斯耸耸肩》的时候看不出她内心真正的欲望,而看理想的时候反倒更真切。安.兰德自娱自己是一名小说家,而在读者包括我眼中是一名哲学家。鄙人不敢妄言自己看懂,只是留下浅薄的读后感。

  安.兰德晚期的作品有《源泉》跟《阿特拉斯耸耸肩》,网上一直盛传先看《源泉》再看后者,然而却觉得并没有任何顺序可言,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比较早期的有《理想》、《一个人》、《一月十六日夜》等,这些是我所涉及到的安.兰德的书籍,其中还有些经济学的书籍我尚未翻阅查看。

  理想从主角凯伊.贡达因受困于一起谣言去六位沉溺现实抛弃理想的迷恋者家中避难展开故事的扉页,结果的结束是以其中一位青年的生命作为追寻理想的解脱。凯伊.贡达从秘书那里获得六位写信迷恋者给她的信件和地址,然后一身黑装直达他们家中。确实是直撮内心深处,受困于生活不得不作出背叛理想出卖凯伊.贡达的我们。还是为例理想被生活抛弃逼向死亡的青年。我们是否经常冥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凯伊.贡达就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人,是理想存在者又是十足的自私现实主义者。她是我们现实所想要抛弃道德却又隐忍不做为的反派,她是主角。我买的是重庆出版社的书籍,文中后半部分是戏剧,前半部是小说。当然是后者更生动迷人,但是我喜欢前者。尽管戏剧改编了人物更能突出主题,但喜欢又何妨。

  理想在百科里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第二个是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并非虚无缥缈,前者的释义而言理想是对未来的憧憬,后者而言是完美主义者的追求。文中的六位迷恋者有为理想抛弃生活的,也有为生活抛弃理想者。安.兰德最常见的做法是让配角作出与它表达主题完全相反的行为,真正的理想存在于生活,对人生未来的寄予希望是在生活的角色出发,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是从做事的角度出发。若你眼高手低,过不及生活的二十四个钟,怎么踱过理想的漫长世纪。

  看安.兰德的作品,真的可以使人理智清醒。生活是不如想象的可爱,但起码不要过得太可怕。

  《理想》读后感(六):理想与现实之间——《理想》

  一看到“理想”二字,顿时感慨万千,短暂而又漫长的二十年已经将这个字眼从我的字典中磨白,几乎看不到它曾存在过的痕迹。如果说理想在20年前代表着我对人生还充满了希望,那么20年后的今天,理想在我的脑海多少已沾染了悲观之气。

  今天阅读的《理想》是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安-兰德系列”其中一本,从最初《源泉》的16开到现在的32开本,在如何存放这一点上多少让我有些纠结。

  作者安-兰德是俄裔美国作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到美国,其代表作有《源泉》及《阿特拉斯耸耸肩》等,目前我看过的也只有这两本。《理想》一书于一九三四年完成,作者随后又将其改编成剧本。

  本书主要内容讲述一个被控谋杀罪的女影星凯伊-贡达在“逃亡”过程中先后投奔其六位影迷后的遭遇。

  小说的章节名分别用了他们的名字,安-兰德笔下的人物具声具色的撑起了这故事完整的脉络。说到主角凯伊-贡达,在未见其人之前,其形象便已透过他人的描述生动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而当其它角色纷纷登场,你会发现这本书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主次角,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作者在当下想要表达的过程中塑造出来的。

  一本好的小说不仅会让读者快速进入情节,准确捕捉和理解作者的主张,也会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陷入思考。作者在对人物、环境、事件做相关讲述时,也让我站在另一个角度观看了所谓的美国精神。

  也算是对那个时代下美国各阶层的缩影短暂一瞥,至于它呈现的意义究竟是讽刺了理想主义者还是暗喻了现实的残酷,见仁见智。

  《理想》的小说版不足150页,戏剧近170页,篇幅都不是很长,所以可以很快阅读完,甚至可以直接比较两者存在的差别。

  相比戏剧版,我个人更偏爱小说,因为它给我留有更多想象空间,正如文前序言所说“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它与众不同的可能性......由小说改编的戏剧或电影都不如原著,原因在于小说的复杂性难以企及。”

  我相信戏剧也有长于小说的优点,只是就个人而言,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都加入了表演者、摄影、导演等很多人的参与,诠释与理解更纷杂,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阅读小说本身。

  再说到理想,何谓理想?其实到今天我都没有想明白。谁知道再一个20年后我的脑袋里装的会是什么内容。

  击溃理想的不总是现实,还有面对这现实的人心,据说人性是没有定数的,不以一时之念来论人。

  于是理想与现实,今日于我既不对立,也不互相妥协,就那么尴尬的对视着,等某一天被彼此消磨殆尽。其实有时候想太多也是个问题。

  疯猴勿杀20170202假期结束

  《理想》读后感(七):理想的拦路虎

  理想,听来是一个极为高大上的事情。尤其总是有人高呼着我要为我的理想奋斗一生,我要实现我的目标。其实呢?真正有多少人可以恪守本心,少之又少。

  凯伊 贡达,一位著名的好莱坞影星,众多人将她视为人生理想。当她卷入杀人案件,真正来到他们的面前之时:第一位因为家庭和自己的职位而抛弃了她;第二位因为举报贡达可以获得报酬而舍弃了她;第三位认定她是遥不可及的而赶走了她;第四位借用上帝之名想要她自首忏悔挽留信众;第五位经不住美色的诱惑而威胁着贡达;只有第五位因走投无路,活着的意义就是见到自己的理想而收留贡达。

  这前五个人拒绝贡达的原因也就代表着我们追求理想时放弃的缘由。第一个代表的是安逸的生活,人到达一定的年纪或者已经积累了一些财富,这样人的雄心壮志肯定会被消磨,不敢承担风险,只想保有自己现有的稳定生活。这也是为何前浪总被拍在沙滩上。

  第二个代表的就是财富,这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贫穷,当我们的生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那时理想就成为奢望啦,众多的人们放弃理想的理想均是如此,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我看到许多和我同龄的孩子的理想很简单——只是想要考取一所大学。但现实往往让人无奈,家庭的重担让他们不得不外出打工。二是富裕,当财富过多的时候,理想就会变成你意识中可有可无的事物,更不谈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了。

  第三个则是认为自己的理想只是活在头脑之中,怎么可能真正的实现?理想就如那遥不可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这种人根本不相信理想,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其实我自己就属于这一类人,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害怕心中的童话泡沫会破碎。但现在想想去追求又会如何呢,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无所有,自己本身也是如此,不去追梦也是如此。

  将理想当成一个踏板……

  在路上被美色所侵扰……

  而最后成功的那个男孩呢?人生刚刚开始,充满着朝气,敢于去追。失去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理想路上的其他几个拦路虎也基本上不存在。这也是年轻人往往容易成功的原因,世界上有众多科学家都是在25岁到35岁之间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将会死路一条。

  这本书最令我满意的则是既有小说又有话剧,话剧的艺术形式是无与伦比的,他会直接将你我带入到那个环境之中。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将你我带入到复杂的情感之中;曹禺的《雷雨》将人带入到家族的纷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将人带入到列夫托尔斯泰家庭与理想的挣扎之中。这就是大师的魅力,大师的功力,这部小说给予我的最大的惊喜。

  理想,我要好好想想我的理想,召回心中的希冀。

  《理想》读后感(八):随想

  第二章 这位成功人士的不满倒不像是对不切实际的理想的持续,更像是他对安稳生活带来的幸福感的怀疑和其产生的平庸琐碎的桎梏的反应。这种“理想”更多是游戏心态。

  第三章

  这对贫穷的老夫妻已经被五十年的时间齿轮碾压得只剩下一对发臭的假牙了。从没生出过反抗现有生活的勇气

  这时候“理想”对他们而言,是在海底深处蠕动的蜗牛,看不见听不到,就只能够触摸到蜗牛蠕动后留下的粘稠痕迹。

  第四章

  “叶公好龙”+“刻舟求剑”

  似爱情的样子。对对方的认知,是把她拉进自己的幻想意淫的世界。于是她如此完美。从开始对她形象的曲解,逐渐质变,最终构造成了一个封闭的魔法城堡。

  而且,很厉害的是,这个精神家园会围上一圈篱笆。当然,会把真正的她隔离在外。她的呼喊是不允许被听见的。不允许。

  第五章

  宗教狂热,献祭女神

  是现世成功的渴望在作祟,宗教给他的使命感唤起他对成功最大的渴望。

  于是她的出现成了他最接近他践行信仰的时刻

  第六章

  一个落魄贵族败掉了最后的财产,并且是败在了女人身上,没有胆子去过接下来的没钱生活,然后想自杀。

  本身他原来活着的动机就只是把自己深埋在用钱堆积起来的感官享受里。毫无存在的意义。

  她的出现刺激了他寻求生活的意义的勇气,要去“私奔,去幸福的城镇”。不过这种新鲜感是短暂的。

  他无法抛弃他的陋习,性欲曾经成了他生活的理由。

  第七章

  真正的“粉丝”,做到了言行一致。

  不过,作为读者,感受是非常不爽的。理想不是这种玩意,不该放在这种极端抽风的情境。

  而且我读出了一丝“这个人在被侮辱”的感觉。

  整体的读后感:

  以“偶像”作为理想化身是很苍白且勉强的,因为这种崇拜行为本身只是狂热情绪的发泄口,是短暂无智,有限脆弱的。不能获得共识。

  而且女主的形象是混沌模糊的,看起来就很做作,所有关于其魅力之类的概念只是通过影迷的侧面才有所窥视,其实毫无说服力。看她自己的言行,活似个被作者安排的木偶,冷漠傲慢,精神自恋。毫无魅力可言。

  这些人伪善的表现本身反映了他们对“理想”错误的认知,以为理想是“诗和远方”,是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是不可能到达的彼岸。所以他们才能做出种种愚昧阴险,急功近利的事

  理想与生活本是一体,是互相影响,联系的关系。

  《理想》读后感(九):要相信理想终会来到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棒,白色封面配以黑色腰封,简单的黑白陪,足够抓住我的目光。书中的内容编排也比较独特,对同一个故事《理想》,编者收录了小说和剧本两个版本,看起来很过瘾,不仅能了解到小说与剧本的不同之处,也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在这两种艺术形式上的良苦用心。

  故事围绕着女主角凯伊·贡达——好莱坞著名影星,在某天涉嫌谋杀,接下来的两天,她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决心投奔曾写信给她的影迷。她相信影迷一定会帮助她,因为他们都曾热情洋溢地宣称,她是他们的人生理想。然而,她在一个晚上先后出现在六位影迷面前,可想而知,前五位都将她推开,只有最后一位给了她满意的答案。

  第一位是刚刚升职的公司职员,疲惫于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如意,迫切的希望逃离现实,当贡达出现在家中时,满心欢喜的认为自己的理想实现了,可惜现实终究击溃了他,他不能舍弃家庭,舍弃等了二十年才换来的职位,他只能屈从于妻子,将贡达赶出家门。

  第二位是一对刚庆祝金婚的老夫妇,他们因为贫穷,即将被赶出生活了一辈子的房子,得知贡达来家里避难,坚定的许下承诺“绝不会有警察把你从家里抓走”,然而想到贡达的下落可以换取报酬,从而留下自己的房子,他们毫不动摇的向警局告密。

  第三位是刚刚得奖的画家,视贡达为自己的理想,是遥不可及的,只能供世人称颂,不相信贡达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认最了解贡达,认定出现在家中的贡达是假扮的,义正言辞的赶走了她。

  第四位是看着教民离自己而去,却无能为力的神父,在贡达刚出现时,为她关上了教堂从未关过的门,然而,也是关上门的瞬间,他想到了如何挽回教民,那就是借上帝之名,逼迫贡达忏悔自首。

  第五位是将钱财挥霍一空的落魄贵族,刚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遇上了贡达的到来,认为贡达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决定与贡达一起逃亡,做她虔诚的骑士,可惜逃脱不过美色的诱惑,威胁着贡达…

  最后一位是刚刚丢掉工作的男孩,房租到期加上身无分文,他已经走投无路,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就是见到自己的理想,幸运的是他见到了,贡达出现在他的房间,他也是唯一能理解贡达的人,他早已决心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贡达的到来刚好能让他名正言顺的解脱…

  尽管一切都是假的,贡达并没有杀人,只是借此机会去弄清一件事,弄清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没错,单纯的活着毫无意义,有了理想,生活出现了一丝阳光,但只有理想,却背道而驰的生活才是最可悲的,我们应该相信理想,相信它总会来到自己的身边。

  这真的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小说,原谅我不太喜欢读剧本,故看完了小说,对剧本只是翻阅了一下开头和结尾,的确改动了不少,但我相信剧本的经常程度绝不逊于小说。

  《理想》读后感(十):理想只是理想者的墓志铭?

  关于理想,顾城曾经写过一个最诗意的句子: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年到如今,将近40年来,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一直都被这样的句子所激励,光明与黑暗的两极,正是我们的人生“不仅仅度过岁月”的诗意写照。在艰难的世事里,我们踽踽独行,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光明”,正是用的现实最不可为的方式,黑暗的眼睛是我们突破黑暗的利器。

  然而,似乎知道现在,也乏有人想过一个问题:如果那我们心心念念的“光明”真的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了,所有人怕是众口一词地说:当“光明”来到时,我们一定从黑暗中走出,拥抱它、亲吻它。理想主义者认为,当一生仅有一次的梦想成真到来时——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以此为目的吗?正是因为“理想”的存在,才让“我”和“你”,才让“我”与所有平庸乏味翻滚在世俗泥潭里的那些人不一样。

  问题在于,你真的能“看见”它,认出它吗?

  感谢安•兰德,这个以笔为武器戎马一生的战士,在顾城写作那句经典诗句之前,就投出了这支标枪——也许“理想”对于理想者而言,不过是叶公好龙。理想之于他们,也许只是墓碑上的墓志铭。树立这样那样的人生目标,脱离了“低级趣味”地活,让自己的人生除了物质以外另有一片“诗与远方”,叫嚣着“将以怎样而活”,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不难的。因为虚无缥缈、不可到达,至多不过动动嘴皮子、甚至埋首于这样的“伟大”,自己被自己感动,这一切并不需要真正的付出。而一旦涉及到真正的付出、牺牲,那么,“理想”又是何物呢?

  有人为了金钱出卖它;有人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逃避它;有人在伪善的道德面前牺牲它;有人甚至反过身来威胁它……尽管,这不过是戏剧舞台上的极端情况,但是三幕剧却已道破人生百态,它像是一把匕首,直接插在理想主义的伪善、拜金、表里不一、道德沦丧上,赤裸裸地撕扯掉伪理想主义者的遮羞布——那些道貌盎然、充满了华丽和虚伪的口号、目标、人生追求。

  这个世界真的“理想”已死?这个世界真的已经不存在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了吗?

  在这一点上,犀利的安•兰德和温柔的顾城其实大概都秉持一样的看法——真的理想主义者大抵不谈理想,理想是要被实现的,只有被实现的理想,可以被实现的理想,才是真的理想。

  不管这理想的内容是什么,只要以上特质,就可以称之为“理想”。安•兰德不愧是个人主义的倡导者——这“理想”只要是你的,一旦被实现,那是凯伊•贡达做过最慈悲的事情,何尝不是安•兰德做过最慈悲的事情——活你自己,忠于理想。

  有时候我们是悲伤的,比“黑暗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更悲哀的事情是,我们自以为在用它寻找光明。

  光明来之不易正如理想实现不是一蹴而就。

  好在,这个世界还有理想存在。这个世界需要安•兰德,她做过最浪漫的事情不是浪漫,对于她而言,最浪漫的事情就是理性。实现理想不是最浪漫的事情,理想得以实现才是。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曾经在竞选最激烈的时候,面对狂热的粉丝大喊:我是安•兰德的粉丝。不知道几乎不读书的特朗普,有没有读过《理想》,又是不是真的读懂了安•兰德。毕竟,安•兰德被誉为“美国精神的奠基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