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影评精选
《控制》是一部由安东·寇班执导,萨姆·赖利 / 萨曼莎·莫顿 /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制》影评(一):Control
摇滚乐是什么。没有人给出正确答案,或许,一切都是对的。
伊恩极端的扭曲摆动,万分的投入,和着乐队的华丽演奏,疯狂的现场。听摇滚乐就要到现场听,这句话应该是老崔讲的。
《控制》影评(二):无题
久仰Corbijn的摄影作品,他的电影也如他的照片,画面感十足。导演没有用象征化的手法来表达人物内心,整个故事娓娓道来,很生活化,让人看到一个脆弱、敏感、充满矛盾的灵魂。
《控制》影评(三):无题
对我这个非乐迷来说,看这部电影纯粹是冲着影像去的,片中(似乎不是纯黑白)的每一个镜头几乎都是一张完美的黑白照片,略带颗粒的画面,不愧是30多年舞台拍摄经验Anton Corbijn的作品。
《控制》影评(四):你逃不出宿命
有些人真的和别人不同,对于宿命的安排人的挣扎显得是多么的苍白,一个摇滚乐手在爱与责任的矛盾中挣扎,并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个悲剧在发生,不禁心中疑惑,难道真的别无选择吗?说不清楚,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吧
《控制》影评(五):永远在路上
这里的精神有点像<在路上>里头所宣扬的.
颓废里含着个人对理想的激进.
而当一切的美好充斥了过多的疑问.
生活就被欲望或者矛盾所控制.
我宁愿获得的不多.
也不愿多的无从选择.
《控制》影评(六):精神可以,手法生硬
当IAN躺在床上吸烟之后,我一直以为那只是幻想,等着他醒来。可是……恕我愚昧,我看不出电影的中心是什么,对我来说,整部电影像一部流水账。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IAN的舞台表演,像在挣扎和逃离,联系到他的癫痫,感觉就像在死死地摆脱痛苦。
《控制》影评(七):怎么有那么多人不理解本片啊
我感觉药看懂本片,应该了解一下当时的英国,了解一下朋克,有机会的也体验下三角恋的滋味,我看完评价有很多人说很差,我都纳闷了其实这个电影已经是很不错了,主演把痛苦演的相当可以了,我个人认为本片的高潮就在她老婆回去后看见他上吊时,啊的一声大叫,那才是真正的悲剧的高潮,
《控制》影评(八):极力控制而失去控制
个性尖锐的人,生活也尖锐。年轻的天才,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双手。他喜欢摇滚,努力创作,最后却是为了别人而不是自己而唱。在感情生活中,他徘徊在两个女人的情感世界,这两个女人他似乎都爱着,也确实都爱着,只是他已经放不好这个天平,它到底是朝着哪一边,因为每一边都向他渴求唯一。控制而最后失去控制。
《控制》影评(九):那些岁月凝成黑白
这是我看过的,最难以忘掉的黑白片。镜头处理的非常好。
岁月在转眼间变为黑白,离人远去。
对于曾经或许后悔或许满意。(伊恩说,我们结婚吧,伊恩说,我们要个孩子吧。时光洗涤之后,伊恩说,我后悔结婚了)
不评论故事性,单纯音乐,就很有力度,我认为。
挺值得翻来翻去看的一部片子。
《控制》影评(十):分裂
朋友推荐看的。看完之后就呆了,似乎一直在影片中看到自己。是的,他是自己的一个反射。也有梦想,也想有一天可以像想像中的自己那样飞得很高,可是很多因素总让自己会去反省,有句话说现实总是残酷的。我相信了。太多红尘拢攘,梦想总被现实羁绊。跟朋友说如果自己在故事中,是IAN的老婆,在知道他已经有了喜欢的人的时候,会悄无声息地离开。不知道自己是否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