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 3读后感100字
《纸牌屋 3》是一本由迈克尔·道布斯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牌屋 3》读后感(一):力荐纸牌屋
纸牌屋真的是一部强大的小说,需要动脑的小说,这是国外小说的经典之作,实力不容小觑。我有幸看过纸牌屋的电视剧,拍的已经很棒了,还原了原汁原味的小说剧情,但是,大家可以想,电视剧已经那么优秀了,小说真的会更优秀,期待这本书。
《纸牌屋 3》读后感(二):中评一则
“一个民族的骄傲从来没有被好人成功地维持住过,因为好人无法达到它所要求的深度。”F.U最后没有顺从地走入黑夜。读者和作者一起见证着首相最后的表演,惊心动魄!虽然知道枪声必响,真到F.U中弹之际,自己简直都无法呼吸了!!!谢谢@迷糊兔叔叔
《纸牌屋 3》读后感(三):有感
真实,这是最大的感受。主角厄克特为名留青史选择以死亡为代价,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或许有那么点儿难以置信,但这正是无数达到巅峰的人的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从小小党鞭长到首相,再到玩转国王,再到任职时间最长英国首相,最后到英国肯尼迪名留史册,无疑真实反映了人内心贪婪的一面。从大众角度看,结局不是什么大团圆(第一部斗败首相,第二部与国王打个平局,第三部被杀),这也更体现了它的真实。这便是现实,所谓伟人就是这样诞生的。 精彩,这也是不得不提的。厄克特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其中的阴谋诡计毫不逊色《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计谋。所以官场如战场也在此体现。
《纸牌屋 3》读后感(四):故事情节不好,阅读不流畅
耐着性子读到第30章,读不下去了,之后的都是快速阅读。大段大段的静态描写,感觉有凑字数嫌疑。故事情节不如第一第二部,翻译还可以,可就是阅读不流畅。
1. 三部的主人公厄克特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尤其是第三部让人恼火,老老实实当个坏人不好吗?当了10年首相,对内阁的掌控力度还不如第一部当党鞭长的时候。
2. 为什么老是良心发现一般去想被火烧死的两个少年,是负罪感吗?可是第一部为了当上首相害人时候怎么没有这种良心。书中一再提起开头因英军行动而死的两个少年,可是被这两个少年杀死的英军士兵有人想过吗?
3. 通过塞浦路斯的和平和冲突,作者有意在引导,作恶的都是政客,和英国人民无关。我认为这实在是太虚伪了,难道英国人民没有从中获利吗?一看到政治不正确,马上把所有罪恶都归为首相。
4. 塞浦路斯的冲突中,多数都是负面描写希腊族塞浦路斯的,土耳其塞浦路斯怎么不写?
《纸牌屋 3》读后感(五):权力会让人变成什么
当厄克特面对枪口倒下时,他赢了,赢得了全英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尊重,套用我们的一个词,他永垂不朽了。
这是《纸牌屋》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首先要说的是小说的翻译,我认为这个译本做的不够好,一些长句子让人读来很生涩,感觉不知所云,对于一部通俗文学而言,这是不应该的。
即使译本难以呈现出这部小说精彩的原貌,但我还是要说,道布斯写这类西方政治类作品太到位了,很难有一位作家能够把一个虚构的政治家描绘得如此深入人心。弗朗西斯·厄克特,一个在任十年以上的英国首相,一个标准的政客,一个对权力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一个机关算尽、自己为自己镌刻墓志铭的人,一个真正的政坛高手。无论是杰弗里,还是梅克皮斯,在他面前都显得太小儿科,太幼稚了,他们将权力看做是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而厄克特,将权力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试问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被击败?
作者通过《纸牌屋》三部曲,为我们揭露了英国政治的一些内涵,有些事情,我宁愿相信它曾真的发生过,因为,人性本就是自私的。
《纸牌屋 3》读后感(六):我不会顺从地走进黑夜,这个世界会听到我的离去
“有太多的人终生唯恐做错事情和犯错,因此他们除了在恐惧里生活了一辈子外无一所成,无用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我不会顺从地走进黑夜,这个世界会听到我的离去,并且记住我。如果我生命此刻终结,莫蒂玛,只有唯一的一个遗憾,那就是我把你留在了身后。而我们都知道这一刻一定会来的。重要的是,我能够在身后留下什么——自豪,尊严,和人们永远的敬爱。”
终于看完了最后一本的纸牌屋,总体来说其实整个系列都一般般,胜在题材是少见的政治题材。这本书其实1994年第三本就已经完成了,直到美国买了纸牌屋版权拍成电视剧,才面见中国的观众。如果在2000年读到这本书,我肯定奉为神作,但是到如今,不过尔尔了。
本书翻译是最大的问题,一是版权二是时间,估计赶在电视剧播出期间出售才能有更高利润。最终的结果就是三本书的翻译都很不流畅,第三本书换了个译者,我本还有些小小的期待,但是水平其实和前一个差不多。个别用词表达非常不准确,还有很多看不懂的被动句和把字句。
第三本的基调和前两本一样,前半部分都是铺叙,到最后三分之一才真正推向一个一个的高潮。突然想到了有个年轻的书友说《摆渡人》她觉得非常好看特别是后半部分,对前面的故事进行了翻转。我心想,《纸牌屋》的翻转还是比《摆渡人》不知道成熟多少倍,就政治题材这一点就完爆《摆渡人》。老铁,加把油啊。 Ao*p�`W
《纸牌屋 3》读后感(七):不胜利,毋宁死,多的一星给结局
在读到3/4的时候,我跟隔壁同事说,我已经想到了书评的题目——味同嚼蜡。结果,FU就这样硬生生的倒在了我眼前,胸口弥漫的血迹好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真真儿的一个赌徒,他赌赢了,他用尽心机用生命欺骗了书中除莫蒂玛外的所有人,不仅赢得了整个国家对他的赞誉,连知道前因后果、细枝末节的我,都选择了原谅他。
纸牌屋这三部写的是越来越啰嗦,书本也越来越厚,如果不是这个结局,或许我只能打三星了。第三部又出现了一位很重要的女性角色——柯蕾尔,跟前两部的玛蒂和萨利不同,柯蕾尔要更加的成熟,她在家中宴请宾朋的场景至今让我记忆尤深,多么长袖善舞、面面俱到的一个女人。我似乎能看到这个贫民窟女孩为了跻身上流社会所付出的艰辛,这些能力似乎只有经历过那些煎熬才能一点一点学会,是我羡慕却做不来的。
为什么他们挤到头破血流也一定要争夺那个“铁王座”啊,是因为权利的味道特别的芬芳吧,还是因为能掌控别人命运的上帝视角?书中有句话给出了答案:“所谓领导者就是变革者。改变事务、改变人类,包括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能力,必要时,还要改变他们的命运。”为什么要那么用力,那么努力的往上攀爬,就是为了不那么容易被“清理”?可真要站在权利的巅峰,要被觊觎此位的人一脚踹下高台时,有几个人能有FU的心态,又有几人想要他这样的结局?
最后想说,FU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坏男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书摘时刻:
1、 良心像一个石块,永远在等待你因他犯错误。
2、 绝不能表现出软弱,绝不能。我唯一可以跪下的理由就是想要攻击对方腰带以下的部位。
《纸牌屋 3》读后感(八):书评和年度读书总结
FU不能输。
纸牌屋系列的最后一本,在2019年年底看完了,纸牌屋系列是我心心念念的小说,在看完大卫芬奇和凯文史派西联合打造的美剧《纸牌屋》之后。
两者的差异很大,美剧除了忠实于第一本外,后两本基本上不涉及,最后一本海外战争的思路也借鉴了一些,里面的情节相差很多,人物的设置除了主角外,其他人都有很大的 出入。
不过总体来说,这系列书是我所爱的,关于政治的好书不多,很难写,需要作者这样得天独厚的身份,以及很多很多,很幸运在图书馆偶尔遇见并且竟然在乱七八糟的书架中把三本都找齐了。
更喜欢第一部和第三部,第二部离现实很远,很难有共鸣,第一部带入感很强,第三部收尾很精彩,如果不让FU输,那么让他为赢而死,不能扭转乾坤,那么在绝境中的赴死,很悲壮,更符合FU人设。
2019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唯一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的降生,给我和孩妈太多不一样,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痛苦,不一样的幸福。
2019年也是值得记住的读书年,这一年年初定的目标就是要求数量,像我这样没有追求的读书者所定下的目标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年初的时候是为了验证传说中的读书破万卷这件事,我想看看怎么样才能读书破万卷,这一年实实在在的破除了这个想法,因为这个目标对于像我这样的人太难了,应该也对大部分不太可能吧,谎话而已。
2019年共读书57本,我已经很满意了。
2020年,一切都不一样了。在2019年及之前读书一直是为了积累,到2020年希望有机会去释放,就像一个水池,一直在注水不放水会很难再放更多的书进来,而我又是一个很小的水池,本来记性就差,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太过于关注,更多的是阅读的体验,在整本书的氛围中去体验,于是深入心中的不是某个句子某个情景,而是镌刻于性格中的点滴,最后会慢慢汇聚成美丽纯洁,带着叮当音乐缓缓流向远方的河。
所以,2020年,读书的目标是,更深刻的体会,更好的书评,心河中充进更多的元素。重质不重量。
还有一天就进入2020年,更多的是期待,希望2020年更加善待我,更加眷顾我的家人。2020更多的不一样,更多样的生活,更温馨的有书香味的家。
《纸牌屋 3》读后感(九):《纸牌屋3最后一击》:都毁灭了
继击败前任首相、战胜英国国王之后,弗朗西斯·厄克特的声望抵达巅峰,即将成为英国历史上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而随着年纪增大,政府内外期望他退休的呼声越来越高,几股势力开始围绕“扳倒厄克特”布局,外交大臣梅克皮斯更直接产生了重大威胁。
一直以武装方式求取独立的英国殖民地塞浦路斯,在政客操纵下,准备与长期有边境争端的希腊签署和平协议。厄克特欲促成此事,为自己增添国际性政绩,却不料此事竟极有可能揭穿他人生中最大的丑闻。原来厄克特年轻时曾在军队服役,当时的塞浦路斯为了争取独立与英国正进行激烈的战争。在一次行动中,厄克特不顾众人反对,烧死了与当地游击队有关系的两个小孩。时隔多年之后,这两个小孩的哥哥前来复仇,最终在梅皮克斯就任首相前夕的小聚会上禁不住厄克特的刺激开枪刺杀了他。厄克特的最后一赌,赌赢了他的人生,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为救自己的妻子被人刺杀,从而使自己不仅避免了遗臭万年的结果,还得到了民众的尊敬和瞻仰。他用自己的死团结起来已经接近支离破碎的党派,使自己的党重新赢得了选举。他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在他的连环套中,没有一个对手有些许挣扎还击之力。
各方势力、各种线索如怒潮澎湃拧股绞杀,处于浪潮之尖的厄克特不但要安排自己的连任大选,还要兼顾塞浦路斯一块拥有众多石油资源的土地的划分事项。塞浦路斯民众对于自己总统的反抗,主教绑架了塞浦路斯总统和英国大使,厄克特的营救计划能否成功?塞浦路斯石油的宝藏究竟会落到谁的手中?厄克特的丑闻会不会被揭穿?他能否成为史上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接踵而来,一个又一个的悬念不断揭晓,让读者心跳不断,如同深陷政坛的一个又一个阴谋中无法自拔。
厄克特虽然是一个用尽手段,连自己的死都设下一个骗局的不折不扣的坏人,但他的死也不禁让人唏嘘不已。临死之前,他呼喊着妻子的名字,这个做尽坏事,欺骗过所有人的厄克特也没有欺骗过自己此生唯一爱过的女人。让人们不禁对他和妻子莫蒂玛之间的爱而深深感动。是的,“直至游戏结束时,他骗过了所有人。生命终结时,他欺骗了他们。他欺骗了除莫蒂玛以外所有的人。”
《纸牌屋》系列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管厄克特是好是坏,正如他自己所说:“都毁灭了。”
《纸牌屋 3》读后感(十):所有的神圣外衣下包裹的都是丑陋的自私
最为纸牌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最后一击依然继承了道布斯先生该系列的一贯风格,整本书奇峰迭出到文末又是出乎意料的反转,读起来十分过瘾。第三部所有的精华都体现在封面的那句话中:一切都毁灭了,而他竟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权力是杯能够叫人无穷上瘾的毒药,它能叫你牺牲原则、道德、家庭、健康乃至所有的一切,F.U中毒太深,病入膏肓,直入骨髓,以至于用生命为代价去换取最后的胜利,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肯尼迪,如此劣根可笑、可叹、可悲。 全书似乎竭力在揭示政治生活中的这种可笑、可悲的劣根性。书中所有出场的人物都是两面三刀的政治家,所有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攫取权力,人性的高尚与卑劣的区别在书中完全没有体现出区别来,人跟人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玩政治游戏的水平高低以及运气的好坏,不存在绅士与村夫、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只有高明的政客跟滑稽的小丑的区别。当然,除了阴谋水平的区别之外,还有就是心肠的狠毒程度。能够不经思考就把一个自己十分欣赏可是却威胁到自己的漂亮妹子摔死、能够为了自己的权威性完全不去在乎王室的尊严、能够设下连环毒计摧毁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政客的前途、能够用在即将坠入悬崖的时候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和对手的尊严换取死后的名声,这些种种不可为常人所接受、不可为常人所认可的行为正是F.U能够当选首相并且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在不列颠大地上长达十年之久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纸牌屋的全系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部在于猎取权力,第二部在于维持权力,第三部在权力的基础上又进了一部,在F.U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以后,他越发的无法放手,不仅图权还图名,企图超越所有的前任,作为不列颠最伟大的首相存在,名利本是一家,贪名跟贪恋权利的本质也一样的,这一切都是那些劣根性的根本。 玩转国王的结尾,F.U分明已经叫人捏住了七寸,立马就要跟国王同归于尽了,为什么在第三部又能安然无恙的掌权十年,这是叫我最为在意的地方。不过,后来想想,政治游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新思考的过程,那么妥协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本书里头共有五条线索,F.U的权谋是主线,梅克皮斯的夺权路线是第二条线索,塞浦路斯跟土耳其的石油之争是第三条线,第四条线是主教政变,第五条线是老帕索利兹的复仇之路。五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牵引,相互影响,构架成一个现实的世界,这般做法需要蛮深厚的功力,而且道布斯先生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纯粹的想象中的世界,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现实世界一样。据说第二部玩转国王简直就像是作品完成后,英国王室生活的预告一般,由此可见功力,这个功力绝不仅仅只是写作的功力,而是对人性的理解,对政治生活的洞悉,非深厚阅历不可得。道布斯先生把他深厚的功力化作了一柄解剖刀,一层一层的拨开政治家伪善的外衣,鲜血淋漓的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世界的丑恶:所有的伟大的行为背后都是由最为自私的基因在支配着,在“上层人士”的眼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远没有自己当选来得重要,为了独享最高权力,他们可以毫无原则、毫无道德乃至毫无人性。 这本书五星推荐,但不建议小朋友们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