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承载我整个青春的地方
也许从我决定离开上海到深圳工作的那一刻,就注定要与城中村结缘。出生几不久就被送到外婆家。印象中外婆家跟四合院很像,但是又不像,也是几个舅舅分别住四周,后来长大了,就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地方。
初来广东,我就住在南山的城中村。刚进城中村的时候感受到的视觉冲击还是挺大的,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农民房”,很多楼与楼之间的过道就两三米宽,半空中还吊着各种电线,过道两边都是村民自建的多层小楼。可能原本这里也是胡同和平房,自从平房变成了小楼,就只能从下面欣赏一线天的风景,地面上永远是湿漉漉的,阳光可能永远不能普照城中村的大地。
来了就是深圳人,不过来了你可能要先成为深圳的村里人。城中村最多的还是打工一族,面对高昂的房价和不菲的小区房房租,很多年轻人选择蜗居在村里。而我是因为医院承租的宿舍就在城中村,当一个年轻人背井离乡选择来深圳打拼时,工资可能并不是很高,这个时候城中村为他提供了一个根据地,有了根据地,也就有了在这个城市打拼的基本保障,有了这个保障,他们才能放心大胆的追寻梦想。也许当时村民向上扩建他们的房子时,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些房子会对他们自己和深圳带来什么,不过就是这样一栋栋牵手的楼,撑起了年轻人的梦想,也为城市注入了活力。
不知不觉在深圳这个城市呆了六年,是我青春的六年,从毕业开始,生活在这个拥挤的地方,也给了我一席之地。只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能善待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不辜负那句“来了就是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