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路停车场”是城市文明之“病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马路停车场”是城市文明之“病痛”

2021-09-21 09:58:18 作者:幽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路停车场”是城市文明之“病痛

  幽然

  每天骑自行车穿行在车水马龙之中,很多时候都在为“无路可走”或“路难行”而困惑。因为很多标有“自行车专用线”的道上全都停满了机动车,而且人行道也被横七竖八的各种车辆挤得满满当当。放眼望去,城市的很多供自行车、行人通行的地方,大都成了“名正言顺”的“马路停车场”。

  曾几何时,“马路市场”这个“病痛”曾经困扰了许多大中城市很多年,花费了很长时间、想了很多办法才逐渐去除了这个“病痛”。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种“病痛”,那就是城市“马路停车场”。

  当初“马路市场”之所以能够形成“气候”并成为城市的“病痛”,主要是在“重商言商”的大背景下,忽视了对经商行为的有效规范和疏导,没有给小商小贩们提供必要的摆摊设点的“场地”。“马路停车场”的产生,则是我们在车辆迅猛增长的情况下,只考虑和解决了车的“行”,而忽视了车的“停”。尤其是在车辆日益增多、城市交通压力越来大的情况下,没有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的均衡和和谐,采取的是一味的拓宽机动车的空间,不断挤压非机动车和行人空间的“权宜之计”,这不但没有达到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旧伤未治、又添新痛”的尴尬局面。

  相对于“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这种“病痛”,不但给市民绿色出行设置了人为“障碍”,剥夺了绿色低碳出行人的“路权”,降低了城市公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严重阻碍了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影响了城市文明和形象。因此,和“马路市场”一样,“马路停车场”是城市管理不可忽视的一块“短板”,更是城市文明之“病痛”。尤其是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交通”“提倡绿色出行”的大背景下,就不应该让“马路停车场”这个“病痛”再加重,必须下决心给猛药尽快去除这个“病痛”。

  在很多城市都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电动自行车、人力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最佳工具,所占用的场地和资源也是最少的,但出行是困难的,存放是要收费的。而机动车停放在马路上,占用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停车却是免费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修建了智能立体停车场,因为效果很好,有关部门计划要加快智能立体停车场的建设。另外,烟台、南京等城市已全面修建了自行车、行人专用车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各行其道、人车分流”,为市民的绿色出行开通了“绿色通道”。这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应该大力推广。

  “马路停车场”这个“病痛”表面上看是一件“小事”,但这个“小事”损害的是广大绿色出行者的利益,影响的是整个交通长远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关乎着城市经济命脉的畅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对病痛的解释,但仔细想想,似乎也很能说明目前交通的现状和“病因”。因此,“如何疏通、如何去痛”值得各级决策层仔细思量。

  “马路停车场”这个“病痛”已经困扰许多城市很久了,就目前而言,一方面要在市区繁华商业区等有条件的路段修建智能停立体车场并逐步推广,以缓解并最终去除“马路停车场”这个“病痛”。另一方面,要打通和完善自行车、行人专用车道,为倡导绿色环保出行提供便捷“绿色通道”,从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出行的行列,减少尾气排放,疏解交通压力,提升交通效率,这应该是“减痛、治痛”的权宜之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