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爸爸是小学生》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经典观后感集

2021-10-01 08:18: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经典观后感集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是一部由牛泽强执导,吴刚 / 苗青 / 王义钦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观后感(一):你要相信光

  这类电影,早些年我们只能在日剧和美剧里扒出来看,国内的创作者很少拍这类内容,一个霹雳贝贝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纵横四十年。每次看到一部国产的科幻作品,都感慨一个小小梦想的实现。这类电影,在三十年前的报纸上会咋评论?会说不实事求是,会说妄想,会说完全不可能嘛。我们的社会终于不再是故纸堆,虽然还有很多眼睛里只有生存的,生活的,现实的人,毫无生活情趣,但是当这些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依然愿意相信光,相信那些就快被市侩的生活消耗殆尽的热忱和创造力。我的爸爸是个小学生,一部充满乐趣的电影。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观后感(二):难道电影的创作不需要道德的底线 与正常的三观吗

  在剧中孩子与父亲互换身体

  用孩子的身体对自己的女朋友开撩

  而自己的女朋友也发出了巨大的回应

  难道这是道德所能忍受的?

  而且剧中的笑点

  真是令人尴尬

  拖拉机 大师

  难道你就写不出好的剧本吗

  将这种无趣的东西写入剧中

  真的做到了笑点满满吗

  而剧中体现出什么道理了吗

  简直就是冲量的片子

  《七月的舞步》也是属于同类型的片子

  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 道理

  在这部剧中根本看不出任何的点

  难道这部剧是想告诉我们

  只要我们敢撩就能撩父亲的女朋友

  就能随意的花父亲的钱

  只要装傻充愣

  就能得到赏识

  只要自己够纯真就能得到一份合同

  你写的是幻想的剧情吧

  这种无语的剧情不要在剧中出现了好吗

  真的是不适合观看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观后感(三):小话题,大道如微

  换位思考其实不可能,不是吹毛求疵的说,而是根本不能实现,即令像这部电影这样的父子之身离奇互换。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阅读指广义的,这说明了思考的不可替代性。换位阅读从理论上倒是可能,就是换位体验,实际就是通谓换位思考的副实者。

  理论上最简便的是存在一个外星际陨石,如何如何,且把“时空穿越”看成因流行而俗尚可耐的文本自足,《我的爸爸是小学生》只是修造了一个小平台、小话题:互相体验一下。人与人相处、沟通卡壳的时候,最饥渴的一句话就是换位思考(体验)一下吧。看似都是单向渴求的:你到我这角度体验思考一下,我去抽棵烟。但因此衍为对称双向、多边的,应验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类人生哲学原理。

  父亲吴所为嫌儿子睡懒觉、贪玩、被女生吸引,乃至强拉儿子与同学对着电脑练舞时的电闸。儿子吴喆喊爸爸“老吴”,抱怨粗暴、不解人,乃至于到“你整天枸纪,也不给我吃”。都是通式,不能以代沟之合理存在一以概之。一旦能哪怕一两天换位被动体验,一切说教、隔阂都可以烟飞灰灭了。

  我曾想到我父亲在我小时候很少带我们去玩,一丝童年缺失的怅惘偶尔闪飒,但我确知我和弟弟那时叠纸枪、飞机等等,都是用父亲拿回的废图纸,厚厚的蓝图纸大可小(小不可大)真是好使,每张右下角都有设计或审核栏父亲的签名,累计能从地面落到屋顶。当我把这两件无直接关联的事情关联起来后,有一点类如天外陨石的特效。可惜我父亲已去世多年,这种强行、变相的不完全、不对称换位思考,尚且如此披荆斩棘,可见人们渴求的、世上缺乏的,竟有何等的功效。

  当吴喆顶替去爸爸公司上班,出尽洋相、闹尽笑话,他不用谁说就体验了世事的艰难,他还会像现在的孩子们死磨硬泡要买几千块钱的品牌时尚运动鞋,去学校攀比一时吗?当吴所为顶替去当小学生,在全班前手绘逼真的鹰,赢得快惊掉下巴的同学们的掌声,他不会想“嗯,孩子就是孩子啊”?或许有人争辩:道理明白的,什么体验?全红蝉14岁前就为母亲治病苦练呢。但冠军不是稀少到只有一个么?对绝大多数人,道理的明白,与感性的启悟,其差别属于不争的人生哲学原理。其实什么天外陨石,故事罢了,只需要能动地、不完全到一角半角、变相地感性地去所谓换位体验片刻,这世界就简单得多了。

  为给孩子看,我先看了一遍,不是审查色情、暴力,是看是否说教、堆砌形象这些浪费时间的,没有,只是个小平台、小而老而新的话题,可能引发起点什么,在他阵阵爆笑之后。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观后感(四):脑子被粪堵住了,拍出这种东西!

  互换身体的梗。

  在影视剧中已经见怪不怪了。

  前段时间,《变成你的那一天》男女主互换了身体。

  冷酷无脸男秒变追星小甜妹。

  手舞足蹈元气妹瞬间变脸霸道总裁。

  两个成年人,因为互换了身体陷入爱河。

  一攻一受,看的让人直呼磕到了,磕到了。

  然而,同样的设定放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身上。

  会是怎样的情景?

  前两天,上了一部片子。

  片名平平无奇,但是内容实在叫人膈应————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2021)

  片名土,土的清新,土的直白。

  毫无吸引力。

  但却被下面的一行字紧紧抓住了眼球。

  “8月7日颠覆奇幻”?

  好家伙,派爷奇幻片看的不少。

  这得是多有实力的导演才能自信的打出如此牛逼的宣传口号。

  派爷怀着好奇心去瞅了瞅。

  呵,又是我高估了国产编剧的水平。

  影片简直烂出翔。

  奇幻?

  是因为设定同样也是互换身体。

  只是这次不同的是,老子和儿子互换了身体。

  而他们这一次互换,换出了脑瘫,换出了智障。

  一个单亲爸爸带着儿子生活。

  这天爸爸带着儿子来到博物馆进行科普知识教育。

  没想到却撞上了小偷,来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集天地之精气的,玉石。

  话说,这是宇宙间落下的一块碎石。

  具有让人返老还童的功能。

  小偷误打误撞,把这块玉石不小心塞进了儿子的书包。

  当晚,在他们开车回家的路途中,出现了异样。

  身体互换通常都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发生。

  要么是天空出现奇怪异象。

  要么就是触发某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国产编剧永远爱用“车祸”来制造冲突。

  咱就搞不明白。

  车辆正常在马路上行驶,为什么爸爸突然像鬼魂附身一样,乱打方向盘。

  这冲突制造的,刻意至极。

  假。

  互换身子后的父子俩,怎么形容呢?

  儿子拥有父亲身体后,为所欲为。

  父亲拥有儿子身体后,超出纲常。

  先来说儿子这里。

  作为一个儿童,用着他爸的身体,理应来说应该对他爸的工作内容浑然不知,无法处理工作。

  但这片很邪门。

  只有小学生智商的孩子,流水线般的处理父亲工作的事项。

  丝毫没有坎坷和险阻。

  请问儿子是父亲肚子里面的蛔虫吗?

  父亲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他是怎么知道,怎么学会的?

  还是他IQ200,生下来就什么都会?

  假*2。

  再来。

  这片最令人反感的地方在于,教坏小孩。

  互换身体之前,儿子非常叛逆。

  学习成绩差,每天就在屋里和同学跳街舞。

  一天天还想着要染头。

  换了父亲的身体之后,儿子把想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

  疯狂shopping。

  无下限刷着父亲的信用卡。

  去理发店染头。

  狂买玩具车。

  这仿佛就是在给屏幕前的小朋友制造臆想。

  互换身体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样就能梦想成真。

  这样就能拥有父亲口袋里的钱包。

  可以为所欲为了。

  父亲这里呢?

  拥有儿子的身体,但却是父亲的脑袋。

  所以直接从差等生变成了优等生,不会解决的题目这下全会。

  遇到突发事故,二话不说。

  上去就是帅气的单手倒车。

  搞笑吗?

  未成年没有驾照,小学生是怎么允许开车上路的?

  这难道不是教坏孩子,只要你看懂了开车,你也能开?

  拥有了父亲的脑袋,不代表就成为了一个成年人。

  不该出现的行为就是不能出现。

  但这片让人觉得心理不适。

  在于父亲和儿子对于女性的表现。

  互换身体之前,儿子暗恋着同班同学优优。

  父亲马上也要跟周老师结婚了。

  互换身体之后。

  你能想象到一个孩子对着即将要成为自己母亲的女性。

  一口一个“宝贝儿”的叫着吗?

  这已经不能用油腻来形容,简直就是别扭至极。

  爸爸上学前还告诉要去上班的儿子。

  你不能跟周老师单独在一起,离周老师远一点。

  儿子回复:我对二十多岁的女人没兴趣。

  Excuse me???导演你是认真的吗?

  父亲告诫儿子不能跟后妈在一起,怕孩子爱上后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观?

  只能用作呕来形容。

  后来,父亲给儿子出主意,用尽了各种方法追后妈。

  又是送鲜花。

  又是在电影院说情话。

  甚至要在公园发生一些肢体接触。

  以上情景,如果是发生在两个成年男性之间。

  派爷觉得没有问题。

  但是它却发生在父亲和儿子身上。

  虽用着父亲的身体,但身体里面住着的还是儿童。

  拥有属于儿童的心智和三观。

  所以。

  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对着自己的后妈去做这么一系列的事情呢?

  显然已经有点超出伦理纲常。

  假*3。

  外加作呕呕呕呕。

  我的爸爸是小学生?

  别碰瓷小学生!

  再弱智的父亲,也不会蠢到让自己的儿子来追求爱人。

  请放过孩子,放过观众吧!

  你说,这片要是被未成年看到。

  好的没学到,错误的三观和实操可能会害了他们。

  互换身体,现在已经成为国产编剧爱套用的壳子了。

  对于这种梗,观众想看到的是什么?

  是性格互换后的有趣。

  也就是说互换身体后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同时要合情合理。

  怎么样突出角色特点?

  是你进入到一个身体后,虽然拥有着不同的心智,但却表现出灵魂本身该有的独特性。

  做着属于这个躯体正确的事情。

  比如《羞羞的铁拳》中。

  艾迪生进入到马小的身体,仍能在赛场上表现出男性荷尔蒙和爆发力。

  拳击手还是拳击手。

  只是通过马小的身体做反差,突出女性拳击手的爆发力。

  笑点自然而然就来了。

  又或者是马小进入到艾迪生的身体。

  女性的娇羞和扭捏完全突出灵魂本身的性格特点。

  有趣,害这不就来了嘛。

  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

  导演想要用父亲和儿子分别进入到对方的身体后。

  引发笑点?

  结果呈现出来不但没有乐子,更多的是恶趣味或者低俗趣味。

  让观众看得jio指扣地。

  直接抠出一座梦幻芭比城堡。

  还有,下次能不能别再用车祸来互换身体了?

  真的没劲。

  鸭子,人都死翘翘了还换什么换?

  去阎王面前互换吧。

  国产编剧们。

  总想用老路子,可以。

  但请从实际出发,为角色着想。

  这种儿子帮爸爸追后妈的情节,再也不想看见了。

  尊重观众,也是尊重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