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MS AT HOME 4 理想之家读后感100字
《BEAMS AT HOME 4 理想之家》是一本由[日]BEAMS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元,页数:4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EAMS AT HOME 4 理想之家》读后感(一):家之所以成为家
如果说在阅读《东京风格》见到的那些家——陋室,如同住在混沌之中——时的感想是“太现实了,这的的确确是我现在所处的生活”,阅读《BEAMS AT HOME》系列就完完全全是生活的理想化了:想要这把椅子、这盏灯,这扇看起来永远不会脏的窗户,一切的基调都是明亮的、温暖的,是在时常灰蒙蒙的北京很难拥有的。
然后我在《BEAMS AT HOME 4》中看到了这张照片——
熟悉的演唱会手灯,居住在此的人一定是一位追星族吧!抱着这样亲切的妄想走进房屋主人的世界,やはり!她居住在1K的房间中,因为看演唱会方便、周围所需设施也很齐全而选择了此处。
2018年,展现BEAMS员工之家及他们钟爱之物的企划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部,在《BEAMS AT HOME 4》的50处居家场景中,首次为我们呈现了20多处年轻人独自生活的一居室,也首次为我们带来了每个家的户型平面图。
最开始只是想着“家里有点绿色就好了”,不知不觉成了园艺博物馆;想要一个大大的厨房做出令人幸福的料理;让朋友感觉到能够一直一直在这里躺下去……居住在山中能感知四季的家也好,为了节省空间将鞋子堆满置物柜的家也好,从始至终,这个企划强调的都是“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家”。
无论空间大小,被自己甄选的心仪好物所包围,便能够在疲惫生活中提供一些些慰藉,这便是家的魅力。
《BEAMS AT HOME 4 理想之家》读后感(二):前来拜访vol3:领导请我们去他家吃了一顿饭
姜老师在新星出版社工作的时间非常长,长到基本上每个曾在新星或者正在新星工作的人都说,哦?姜老师啊,我知道他。
发行、营销、编辑。姜老师身上有很多“标签”,但这些“标签”都无法完全定义他。
姜老师家住通州,他每天先是骑车到地铁站,路过运河的时候会停下来拍拍照片,然后坐上六号线直达社里。下班之后再坐上地铁悠悠回到家里,给家人做饭。
小区房子密度低,房子格局又很方正,去采访的那天下着大雨,家里还是通透明亮。
虽然已经同事多年,但我们没人知道姜老师家养了如此可爱的猫!问名字,答:“鱼丸”。照顾鱼丸是姜老师的孩子的职责,名字也是她起的。它一开始怯怯的,后来看来人无害,就摊着肚皮挪到自己惯常喜欢的位置,眼神倒是一直警惕的。
一进门就能感知到,这是个标准的三口之家。尽管家里已经有比较清晰的分区,但孩子的小物件还是有意无意填充着家里的各个角落。
孩子喜欢青蛙,在家里一扭头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青蛙。
但这个标准的三口之家又和别人不太一样,比如家里没有电视。比如每个房间都有很多书。本来家里还有更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捐出去了,家里只剩两千余册。
厨房是姜老师最喜欢的地方。招待客人的时候会先把当日要买的菜写成小纸条提醒自己。
当天,我们的对话一直是:
“锅包肉好了吗?”
“没好,你能出去吗?”
“锅包肉好了吗?”
“没好,你能出去吗?”
“锅包肉好了吗?”
“没好,你能出去吗?”
“锅包肉好了吗?”
“没好,你能出去吗?”
“锅包肉好了吗?”
“没好,你能出去吗?”
“那啥……”
“你能出去吗?”
一个家拥有怎样的气质,多半并非靠布置,而且靠主人体现出来的。家总会沾染上主人的意志。夫妻有夫妻的居住法则,孩子有孩子的居住法则,一个人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叠加,居住地才变成了家。
——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
我说不好哪个是最重要的,主要包括读书、买菜做饭、逛街、出去浪、大运河公园骑自行车、跑步这些吃喝玩乐吧。
——休息日最喜欢如何度过?
买菜做饭度过的居多,睡足了就就近大运河公园走走,逛超市买很多超出计划的垃圾食品;如果是长假会出去旅行。
——你会如何度过晚上的时间?
前半夜看闲书或者写东西,看闲书比较有助睡眠;写东西一般站着写,比较累,累得电量耗没了也有助睡眠。偶尔也耍手机;后半夜睡觉了,不知道怎么过的。如果没睡着那就是叫失眠。
——家里最喜欢的地方是?
家里最喜欢的唯二地方:地板,喜欢趴在地板上看书;厨房,喜欢一个人呆在厨房做饭。
——自己最喜欢的物件是?
现在没有。以前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自己喜欢,比如一块有故事的布料、一根来自某个名山里的木头,一张民国时期的黑胶,一个炒菜用的形状怪异的铲子、做泡菜的罐子、一块值得记住的石头,等等吧……现在没有喜欢的东西,可能“喜欢”是个年龄阶段词,我过了喜欢东西的阶段了,我和(物件)ta们相敬如宾友好相处就行了。
——你有什么生活上的习惯吗?
有一些怪癖,其他和正常人类差不多。喜欢一个人呆在厨房里,喜欢趴在地板上看书,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喜欢把可能的两个选择项都列出来或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那种。喜欢不说话的自己。
——请透露一些会忍不住收藏的东西。
以前收藏书多一些。现在喜欢收藏一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的小细节记忆。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空间?
这事儿总会超出预算,就不要想了。对自己容忍度低一些,对家人容忍度高一些。不管多大的房子,总会满的。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区域居住?
选择通利福尼亚,主要是穷,这边房子便宜;顺带福利是离大运河公园近,离菜市场、地铁、超市都比较近。以及离天安门、三里屯、南锣鼓巷足够远吧。
——平常经常穿的衣服和喜欢的装扮是?
衣服、装扮。这个很少花时间。我喜欢logo标识不明显的衣服。现在只穿某一个品牌的衣服,同款会买三件,很省事儿的。选择越少越开心。
——室内装饰和时尚服饰的信息来源是?
我品味基本没啥变化,也没想过提升,一直在天花板吧哈哈哈哈。我的品味主要是由我交往的朋友们决定的,多谢他们的努力。当然,我觉得阅读“beams”系列图书以及结交东洋、毛毛、米粉,确实是提升品味的捷径。(这段谁都别删,务必放出来啦)
——今后想要的物品是?
没有,暂时还没想到,想到了你就会送吗?我会尽力去重新建立我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比如我妈妈我哥哥过生日,我会买一件物品,送给自己,让自己记住这个特别的人特别的日子,提醒自己要对他们好,特别是对他们的亲人(就是我啦)足够好。这就是我的逻辑,想要什么物品,取决于人,取决于我想怎么样记住他们。我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想要呢,还有好多想扔掉或者送出去的物品。
看完这个户型图我们已经把画画的人开除了,所以下次没有了!
摄影——米粉 文字——毛毛 手绘——李毛毛
《BEAMS AT HOME 4 理想之家》读后感(三):前来拜访vol4:出版业里那个谁都认识的人家里长什么样
去松哥家的时候到早了,站在楼下等东洋。是下午闲暇时候,老小区特有一种不着急的调子。三两人聚在安静的小小街道,也不太讲话。天晴朗,风只是偶尔吹过。 松哥是我以前的同事,那时候新星的营销部有飞哥和景姐,每天上班开心又热闹,松哥坐在离我们稍远一点的座位,平常不太和我们说话。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之后的2013被称为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元年,很多自媒体账号在那个时候顺势而起,“做書”是其中的一个。2014年,新星出了一本叫《跑步,该怎么跑》的书,松哥作为这本书的营销编辑,自己也开始了跑步的旅程。 2015年,松哥从新星辞职,带着“做書”和“跑步学院”两个账号做起了正儿八经的“自媒体人”。 在现在的房子里,松哥已经住了好几年。平时和舍友相安无事,各自在自己的领域活动。典型的老房子格局,主卧几乎和客厅同等大小。不过不管是哪里,都能看出租房人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
松哥说,找房子不容易,因为他需要租房的地方能放得下跑步机,满足这个条件的房子寥寥无几。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没办法出去跑步,只能在家跑。 虽然跑了很多年,但马拉松的成绩一直没有进步(本人原话)。平时经常能看到松哥的朋友圈里有绕着朝阳公园跑步的路线图和成绩。这些跑鞋如他所说,是他的“生活必需品”。
厨房里锅碗瓢盆以及各种调味料都一应俱全,问他平时是不是经常在家吃饭,他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我确实很少做饭。
床头的switch似乎已经是年轻人的标配。但睡得好的时候,往往是把所有电子类产品远远扔到自己够不到的地方的时候。从7小时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到现在的4小时上限,现在更要求自己多花时间看书、思考。
衣柜里有且只有最简单的款式。
2021年,做書又搬了办公地点,这次是在胡同里。我们去办公室拜访的时候,松哥说这个地方实现了他的很多梦想,比如想在胡同里办公,想在胡同里但不想要平房,想要一个大露台,想在胡同里开个书店,想在胡同里开个咖啡厅,想拥有大红门和落地窗。松哥属于很少有的,对于现实考虑的很完全,对自己的认识十分清醒的人。“俗人”“没意思”“无聊”“创业失败”“害怕孤独”。有些我们羞于承认的事情,松哥反倒是承认地落落大方。不过奇怪的是,问了几个身边认识他的人,大家对他的评价却是“真诚”“热情”“有勇气”“傻”(褒义)。 无意当行业标杆,自己也无意成为意见领袖。生活既不是游乐园,也不是修行场。对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却慢慢变成了帮助自己成长的武器。
松哥说,他在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不方便”,比如去菜市场买菜,比如去比较远的地方跑步,而这种改变让他觉得很踏实。 “青春没了,中年也不错。” “年轻时可以一往无前,现在我也可以。年轻时做很多事可以不考虑后果,现在我依然可以。” “我依然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但我会继续活着。坚持的理由我也始终没有找到,但我会继续坚持着。可能活着、坚持本身就是答案,是理由。”
人们都崇拜天才,羡慕一闪而过的灵感,并总是想拥有持之以恒的好运。但这个世界并不是靠天才支撑起来的,灵感不会时刻涌现,好运也不可能时时在身边。世界的运转依靠的是平平无奇的普通人,是踏实本分的工作,依靠的是对自己满腹怀疑的每时每秒依然选择坚持的人。 大概如此吧。 松哥说自己年纪越大越感性,现在的房子住了好多年没有换,大概也有很多不舍得在里面。不大的房间,不多的物品,一个简单的栖息地。发呆、浪荡、睡觉、沉默、大笑,多少光阴一曲唱出。
——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 跑步、喝酒。 ——休息日最喜欢如何度过? 收拾、打扫、放松。做完这些再去工作。 ——你会如何度过晚上的时间? 在家里喝酒或者出去喝酒。 ——家里最喜欢的地方是? 床上、地上。 ——自己最喜欢的物件是? 没有什么是最喜欢的。 ——你有什么生活上的习惯吗? 早起、跑步,擦地。 ——请透露一些会忍不住收藏的东西。 想了想,没有(我太无聊了)。就按数量说,那跑鞋我是有个十几双的。但并不是忍不住收藏,是需要。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空间? 不知道,但我喜欢收拾。只要整齐,空间小点也可以吧。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区域居住? 住习惯了,去哪儿也都方便。搬家也太麻烦了。 ——平常经常穿的衣服和喜欢的装扮是? 运动服,比较舒服。 ——室内装饰和时尚服饰的信息来源是? 没有。 ——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品位? 提升不了,放弃。 ——今后想要的物品是? 想有一个私人健身房。
|前来拜访||お邪魔します| 是为BEAMS系列图书进行的人物家庭拜访项目,下期见。 とは、BEAMSシリーズのために行われる、家庭訪問特集です。 では、また次回。
摄影——米粉 文字——毛毛 手绘——李毛毛
《BEAMS AT HOME 4 理想之家》读后感(四):前来拜访vol5:北京二百平米的家,前有院子后有山头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那些你觉得有些抗拒和担心的、琐碎的、不痛快的大小琐事,比如组织市集、改造房子、照看一屋子的花草和动物等等如此,却有人做得快乐热闹,不但擅长,还很热爱。 徐祁是个奇妙的人。去她家的时候确认了三遍到达地点,上车之后司机也来回反复用语言和眼神确认:你确定哦?你确定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哦? 非常坚定但忐忑地点了点头。 高楼慢慢褪去,绿色渐渐涌上来,山慢慢长高在视野。
在按门铃之前,听到了院子里一阵欢腾的脚步,然后是急不可耐的狗叫。 大门打开之后先是满眼的花园,然后才会意识到院子背后就是山,然后才会看向两边的房间。
院子里是蓬勃的一派景象,花园是被打理过的,又毫不刻意。
院子里结的小柠檬。
院子里有大水缸,里面有小鱼,把手伸进去之后,鱼儿就凑上来,看你手中没有食物,就啄啄你再游开。
房子就是村民的老房子,保旧修缮之后住进来,厨房、客厅、卧室、书房、工作间统统连起来。
小物件占领家里的每一个台面。 食材都来自自家院子。
敞亮的起居室。
被这个蓝桌子迷住了,每次经过都要摸摸看。好好奇蓝色怎么可以这么热烈。
第二次去东舍的时候,徐祁刚做完小手术从医院出院,我们正在担心她身体是不是吃得消,她风风火火开着车就到了,带着一贯的勃勃兴致,脸上都发着光。
在东舍里来回逛,里面是徐祁从世界各地运回来的中古家具。每一件家具背后都藏着故事,有时候故事好像比家具还动人。故事的后头,是人。这些故事和人先来到她面前,家具和物件才跟着她回来的。在连手机都没有的时代,接了个电话就临时坐上火车去内蒙收购家具的日子;第一次货到,一大车东西运到店里,周围邻居都偷偷观望的日子;干脆是被某个物件的美打动,说什么都要把它运回来的日子。很多的这样的日子,组成了现在的她。
这样的生活最早是怎么开始的呢,是从她自己拒绝成为一个朝九晚五稳稳当当的上班族开始的。因为怕安定换来的,是对生活的钝感,更怕迟钝的尽头是丧失真正生活的能力。所以,房子越搬越远,路也越走越远,学会最大限度用自己的手去触碰未知和大地,是心安、踏实。
花开好了就摘,或留在枝干上,没什么大不了。摘的时候弯下腰就好。果子熟了就摘,或留在枝干上,没什么大不了。摘的时候举起手就好。 家后山的鸭子饿了就喂食,有猫咪闯入就看着。院子里时常有蜘蛛结网、看到了有时清理,有时就留在那里,没什么大不了。清理的时候,仰起头就好。有好看的物件家具被客人挑中了,一番解释说明之后客人买也好,不买多半也能换个故事听,所以怎么都好。 徐祁大概是某种奇怪的神仙吧,精力无限,见过很广阔的世界。所以她永远行动着,不停歇,喜欢自己在做的所有事情,并全神贯注。她还告诉我们,其他的一切真的都不值一提。
——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 旅行。 ——休息日最喜欢如何度过? 除了生病的时候,每天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没有觉得疲惫或厌烦,不知道为什么要休息,对我来说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是休息吧。 ——你会如何度过晚上的时间? 看书、听音乐、看电影。 ——家里最喜欢的地方是? 书房。 ——自己最喜欢的物件是? 玉佛和非洲木雕。 ——请透露一些会忍不住收藏的东西。 手绘的红茶杯。好看的餐盘。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空间? 只保留对我来说最重要、那些有记忆有故事的物件。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区域居住? 后面有一座山,山上有绿皮火车经过。可以每天跟山上的四季对视,每天都能感受到。 ——平常经常穿的衣服和喜欢的装扮是? 朋友们自己设计和制作的衣服,没有牌子,有手作的温度。喜欢简单的衣服,最好是棉麻。 ——室内装饰和时尚服饰的信息来源是? (室内装饰)画册+(时尚服饰)无=老土。 ——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品位? 多读小说,多看电影。 ——今后想要的物品是? 油画。
|前来拜访||お邪魔します| 是为BEAMS系列图书进行的人物家庭拜访项目,下期见。 とは、BEAMSシリーズのために行われる、家庭訪問特集です。 では、また次回。
摄影——米粉 文字——毛毛 手绘——李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