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读后感100字
《纸醉金迷》是一本由张恨水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5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醉金迷》读后感(一):纸醉金迷如梦一场
古往今来,花花世界,有许多诱惑,不同的欲望带来不同的结局。不论是在这和平的年代,还是动荡的岁月,都会有不同的诱惑。张恨水笔下的《纸醉金迷》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诱惑与欲望的故事,然而故事中的主角们,因为没有经受住这些诱惑,走上了不归路。
了解张恨水的读者都知道,他笔下的许多爱情故事,都会带有很强的现实主义,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未必会有美好的结局。他也会把许多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与嘲讽展现在他的故事里,他写的不单单是爱情,还有很多的人性灰暗。 《纸醉金迷》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田佩芝的故事。在抗战后期的重庆,有这样一个家庭,公务员丈夫,美貌的妻子,却住在底层社会,原本的大小姐,成为了别人的二太太,却因为社会的动乱,没有自己的意志,醉生梦死,好赌成性。也正因如此,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这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社会下,商人的投机取巧,公务员的腐败,妇女们的堕落,似乎都成为了当时的现象。每一个人都活在虚幻的梦境,和金钱的诱惑中。原本即使成为别人二太太的田佩芝,也可以好好的生活,但因为经不起这些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也渐渐迷失在这些纸醉金迷里。 这个故事与以往张恨水的作品不同,在我读过的《啼笑姻缘》,《金粉世家》中,我并没有这些恨铁不成钢的感受,而在这部作品里,我却深有体会。不论主角们的生活如何,我总是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或者寻找到自己的幸福。然而故事中的这些人物更多的是自甘堕落,并非自我拯救。这也是让我觉得惋惜和无奈的……
我想作者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给我们展现一种金钱权力和放纵下的社会,即使田佩芝与魏端本两人之间是有爱情的,渐渐也在贫穷生活和金钱欲望下磨灭了。对于当下情况的不满足,对于金钱的不满足,对于子女的冷漠,种种这些,都使得田佩芝走向毁灭。故事的结局暗示着田佩芝悲惨的命运。 故事读完了,不免让人反思。一个女性的堕落,或许跟社会有关,与家庭有关,等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自身的意志。如果说田佩芝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她吃得起苦,熬得过贫穷,有自己的目标和志向,她肯定会走上不同的道路。这样的悲欢离合,看似纸醉金迷,时节就像一个空中灯笼一般,点燃融尽之后,仍然一无所有……
《纸醉金迷》读后感(二):纸醉金迷的发财梦,悲凉的乱世佳人
《纸醉金迷》与张恨水,我都膜拜,好奇。这次这一版,封面又做的如此魅力,没有了不入手的理由。
与《金粉世家》金少爷和冷清秋的爱情浪漫不一样的是《纸醉金迷》是一场发财梦。这里面的聪明人,都在为了银子票子“设局”。不聪明的人只是这局里的棋子。但其实,不管是聪明人还是不聪明的人,最后都是时代的一粒沙。没有人逃过这时代的巨轮。被碾压的不止肉体还有灵魂。他们都走了,就像是没有来过。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袁园、田佩芝、东方霞,3个18岁的小姑娘,在学校里她们天真热血,有这保家卫国的理想。战争的发展,一场大火,他们流离失所,分散的她们,终点都是陪都重庆。只是学校已经比他们更快的迁到了昆明。举目无亲,在重庆生活。东方霞最先遇到朱四奶奶变成了曼丽,再是被范宝华欺负的袁园,本来是拥有警觉的,最终也向生活低头,将灵魂交给了魔鬼,成为了朱四奶奶的棋子,再后来是田佩芝,她本来是最好的,不用去淌这浑水,因为小公务员魏端本爱着她。他们一起生儿育女,生活穷苦但幸福。可惜她的虚荣或是年轻的心,还是被时髦和金钱迷惑,一步步的踏入了万劫不复的赌局。
她们三个都是不聪明的人,她们身上被人利用的是漂亮的青春。这是他们在朱四奶奶眼里唯一的价值,只有把他们调教出来,才能去从男人身上拿钱。在曼丽跟了洪五爷的时候,报复性的与朱四奶奶对峙,朱四奶奶只是气她跟了洪五这个大老粗,以后就不值钱了。朱四奶奶聪明,她能看到棋子的下一步,三个女孩在她的股掌之中,她知道对谁要用什么手腕,她用她们编织大网,然后再收网,只是她没想到,自己也是时代的棋子。
朱四爷早就离他而去,她知道自己的青春已逝,男人是留不住。但是她聪明,她借助男人的名望,打造了一座“朱公馆”,专门供人们享乐,喝酒唱歌打牌跳舞,日日狂欢、夜夜笙歌。 广结高朋,部长、司长、参谋长、银行家、大老板,只要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能给她几分面子,她利用自己手下的“棋子们”攻下了一个个达官贵人,让他们的钱源源不绝的汇进自己的囊中。她沉醉在这纸醉金迷中,等着发国难财。最后被亲信洗劫财务和殴打,引火自焚,一场风花雪月,一场大火烧成空。
范宝华也是等着发国难财的聪明人,他与3个女孩都有过周旋,因为他也是一条肥鱼,只是他有时候知道,有时候不知道自己被骗。他一直忘不掉的是被自己伤害过的袁园,一直想补偿。但,他哪里懂袁园。他在乱世中聪明的投机,从一车汽油开始万贯家财。他疯狂购买黄金证券,以为自己要一夜暴富,最终却要在仆人吴妈的掩护下出逃。
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悲凉,因为时代就是悲凉的。袁园对范宝华说:我不恨你了,坏的是这个社会。就算没有你,我一个18岁的小姑娘也不会遇到什么好事。后来袁园参军去了一线,为革命牺牲了。她不再糊涂的活着,不再把灵魂交给魔鬼。
真的是需要好好看好好读的时代缩影。纸醉金迷的发财梦,悲凉的乱世佳人。
《纸醉金迷》读后感(三):没人逃的了一个“钱”字
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的张恨水先生,各位想必是不陌生,脱口而出就可说上一二。《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纸醉金迷》… 《金粉世家》讲述的是一对门第相差许多的青年男女因为爱情走到一起,也最终因为生活爱情分道扬镳,物是人非。《啼笑因缘》讲一男三女的爱情故事。 《纸醉金迷》不同于前两者,将着力点多放在爱情上,而是全文贯穿一“金”字。爱情可有可无,没钱那是万万不能的。主角范宝华一出场,就伴随着一颗金牙,随口手就能有二三十万梭哈的输赢。与朋友相约一二,做笔生意,明日再看看黄金价格,看看能不能捞上两把。
女主人公田佩芝,长的好看,因为爱情远走他乡,愿做小,每日就是管管美貌,打打梭哈,十打九输,与丈夫为钱总要吵上几架,耍耍十九岁小孩的脾气。 每每输钱,看着一双儿女无人管,丈夫辛勤工作,就想着痛改前非,第二日太阳升起时,想着运气也翻身了,那就再来一把吧。 刚开始田佩芝还是心里觉得自己老是输钱不好,想想有些后怕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太怕了,甚至连偷他人钱财也可再做一次,被抓到时声泪俱下,发誓要还,等范宝华提出个好“计策”,心里盘算一二竟也沉沦于此。穿金戴银,皮夹鼓鼓,梭哈再来上两把。 另一男主人公魏本端,勤勤恳恳上班,每天妻儿陪伴也算不错。这另找到小媳妇,除了整天不着家,经常输钱也要打梭哈,没有什么不好,就光站在那,再配上两滴泪,就是让他上天摘星星也是可以的。 于是妻子输钱,那就赚钱呗,走些门路也行,只要妻子开心,这个小家好。 三人最后全部倒台,范宝华生意失败,没了钱财傍身;田佩芝不再作为“魏太太”,离开魏本端,也不是范本华的“田小姐”,而成了视梭哈如命,谁愿给钱,今天就是谁的,委身于一个又一个男人。
田佩芝的贪婪,视赌为命,叫旁人都看不下去。还是魏太太时,家里有个阿姨可帮衬一二,平时魏太太对钱财从不看重,可在旁克扣一二,那是一个开心。可这阿姨,日日见魏太太打梭哈,不着家,只会花钱,也想着要提醒要一二,想着魏先生一家好的。 但这位魏太太却是什么也不管,魏本端出事后,仗着有范宝华做靠山,立马拍拍手就走。最终也还是因为打梭哈,连孩子也不管了。 相比之下,这位魏先生——魏本端却是极好的了,辛苦打工还债生活,也将一双儿女带在身边。 就如同最后一页所描述的画卷一般,魏本端和一双儿女在桥下看见曾经的妻子魏太太,如今的田小姐又和另一个男人边说边走入店内…最后这般场景,可叫人亲眼瞧见个什么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啊。 整本故事都围绕着“纸醉金迷”四字展开,任何一人物都在这四字里挣沉沦生活,张恨水先生的文学造诣了得,用四字就将这故事概括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