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哲思录(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人生智慧书)》的读后感大全
《冯友兰哲思录(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人生智慧书)》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冯友兰哲思录(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人生智慧书)》读后感(一):读《冯友兰哲思录》你会发现焦虑、迷茫这些东西,哲学可以治愈
读《冯友兰哲思录》你会发现焦虑、迷茫这些东西,哲学可以治愈 《庄子.则阳》篇说:“游心于无穷。” 在疫情的这段时间,在吉林与上海这两座城,都住着我自己,也住着我的亲人们。偏偏这整个未过完的春天,一直延续到夏季,差不多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家人都无法见面。 在这样的过程中,包括笔者,也难免会有间歇性焦虑,即使把时间安排满,即使做着志愿者,但那种来自环境的恐惧与焦虑,如影随形在每个人的身边。 这本《冯友兰哲思录》是通快递后,我收到的第一本书。 尚未读完就有了这样的题目,真的读一读中式的哲学,能够缓解焦虑与迷茫。 读完《冯友兰的哲思录》,你会发现,人生里令你感到焦虑与迷茫的都不是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未知与环境的氛围,给内心带来的无法拥有定论的恐惧。 看到“游心于无穷”,或者不仅仅是看到这句,会让人不自觉想到“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这样的话,或许我们也无法意识到认知以外的焦虑。 宇宙大到让人们觉得无界,空荡而孤寂,当把个体的一切思想与认知放在宇宙当中思考,那似乎渺小到看不到。 这种大局观的思维,或许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反复诵读此书。最初,读起来是有些不习惯的,看过了太多白话直译的书,突然有些古文的引入与描述,总觉得看起案例都有种在读古文的感觉。 但读着读着,相信太多人,会开始引发思考,比如关于道德的行为,关于合理的幸福,关于乐观,关于青年的修养等等,日常的问题,都会引发人的反思。 关于人生的智慧我们都是在行走的路上寻得的,但是,当把眼界放宽,心放宽,许多令人恼的焦虑就消失了。 想起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200年的话,要爱具体的人,那么,生活也要多做一些具体的事儿。早一点清晰,如果感到迷茫和情绪被影响,那么,就多看点书,多锻炼身体,多和亲人交流。 把爱具体的人放在多爱身边的亲人和眼前人,把爱具体的事,放在多读书,有时间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当情绪差了就适当运动,减少坏情绪,就能引来好情绪。 前阵子特别喜欢看罗翔的短视频,会让人耳目一新。一个法学人士,大部分说的却是人生哲学,比如戒骄戒躁,比如将自我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认知领域里去思考。 哲学的理论,大部分都能开解人生活中的许多苦闷。人生的难题,总是有不同的解法,怕的是你总是在一种错误上反复摔跤。 但愿每个人都能够在中式的哲学理论中找到属于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出口的思考,对幸福的思考......
《冯友兰哲思录(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人生智慧书)》读后感(二):哲学如何入门?《冯友兰哲思录》带你进入哲学的奇妙世界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英文单词是philosophy,philo有喜欢的意思,sophy指的是智慧。
那么,哲学就是一门热爱智慧的学科?
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是:哲学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的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哲学是什么,还不是特别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提到哲学的流派,大体上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唯物主义来看,又分为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细分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等。光看流派名字,就令人头疼不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盘点起哲学大师,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笛卡尔,康德,尼采,罗素等。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哲学大师,一时之间又很难决定从谁看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中国哲学大师的作品看起,有三点好处。
第一,具有同样的文化背景,更好理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分享共同的潜意识和思维方式,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哲学家的观点。
第二,有助于理解作者思想的起源和发展。相比起世界史或者欧洲史,大多数人对中国历史的熟知程度和了解程度更高。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年代和背景对他的影响。
第三,没有语言障碍。外国译本丛书是否便于阅读,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译者的水平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哲学这类科学性较强的作品,对译者的功力要求更高。因此,阅读本国人写的哲学书,没有翻译的二次解读,更有助于个人和作者直接对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推荐冯友兰。
冯友兰先生是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曾经辉煌的西南联大,里面也有冯友兰先生的身影,他在那里担任文学院院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与其上来就读大部头,不如从小品文入手,了解哲学的基本思想和思考方式,然后对自己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再进一步阅读。
《冯友兰哲思录(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人生智慧书)》就是这么一本小册子,书中分别从人生,道德,爱,生活,做人五方面来讲哲学与这些“人生基本”之间的关系。用轻松易懂的语言,引导读者用哲学的思维来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他讲哲学与人生:就广义的哲学来说,我们都是哲学家。“哲学”与“人生”可以说很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关系。
他讲人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解答,一种是形式的,逻辑;一种是实际的,科学的。
他讲成功因素:天才,努力和机遇。
建议每个人都了解和运用一点哲学。用哲学的方法,培养我们清楚的思想和广阔的眼界,让我们在这人世间复杂和纷扰的生活里,用思辨的利剑斩断那些无谓的纷扰。
《冯友兰哲思录(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人生智慧书)》读后感(三):《冯友兰哲思录》: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
文/叶小禾
一说到哲学,脑子里就会出现晦涩、难懂的观点,对哲学始终抱有敬畏心。而这本《冯友兰哲思录》彻底改变了我对哲学的认知。
“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
吴稚晖先生在《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中说道,“吃饭”是人生;“生小孩”是人生;“招呼朋友”也是人生。艺术家“清风明月的嗜好”是人生;制造家“神工鬼斧的创作”是人生;宗教家“覆天载地的仁爱”也是人生。问人生是人生,讲人生还是人生,这即是人生之真相。
原来人生的真相就藏在我们的生活里。冯友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剖析了人生的各种问题,指引读者前行的方向。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冯友兰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也是我国20世纪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哲人,被誉为“现代新儒家”。其成就可归为一句话: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简史》(英文)《贞元六书》等。
这本《冯友兰哲思录》选取了作者关于哲思的经典篇目,从“道德与品行”、“爱与哲学”、“思考与生活”、“读书与做人”这几个方面,来讲述人生诸多领域的思考,对人生问题的剖析,处处洋溢着丰富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
01宝玉是个妈宝男
“论儿女“”这一节儿挺有意思的。
红楼梦里,“宝黛”二玉的爱情,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既为他们的无缘感到遗憾,也对贾母最终选择宝钗而不解。
你从这个家庭的角度来分析,就不足为怪了。贾母作为一家之长,她考虑的是整个家族的利益。宝钗健康,大气,会来事。作为孙辈的管家人选,子嗣的延续,她是不二人选。
反观,多愁善感的黛玉,身体差,气量小,如何能担此重任?加上宝玉又是一个不扛事的人。宝玉反抗过,闹过家庭革命,可是,他一旦离开家庭,就没法活下去,他靠什么养家糊口。
现实中,很多的妈宝男就是因为自己的自理能力差,离不开自己的母亲,最后,影响到两性关系。
02眼界宽窄,决定格局的大小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格局。
他的眼界宽了,他的胸怀就会宽广,反之,他的眼界窄了,胸襟自然变得狭窄,就像小的容器,很容易装满,也就是“器小易盈”。
如果把他的眼界放到更远的地方,他的格局自然会变得更大。
明儒罗念庵于嘉靖八年中了状元。他的岳父喜曰:“幸吾婿建此大事。”
罗念庵说:“丈夫事业,更有许大在。此等三年递一人,何足为大事也。”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稍有一点成就,就会沾沾自喜,只看到眼前,而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02细水长流,有余不尽
网上爆火的刘畊宏本草纲目健身操,健身瘦身,很受大家的欢迎,一时之间,刮起了一阵“刘畊宏女孩”旋风。
然而,随着一些女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脚伤和腿伤,有人开始质疑刘畊宏的健身操。
《老子》所讲的做事方法,都是所谓“细水长流”的方法。会上山的人,在上山的时候,总是一步一步地,慢慢走上去,如是他可常走不觉累。不会上山的人,初上山时走得很快,但是不久即“气喘如牛”,不能行动了。又如我们在学校里用功,不会用功的人,平日不预备功课,到考试时格外加紧预备,或至终夜不睡,而得不到好成绩。会用功的人,在平时每日将功课办好,到高考时并不必格外努力,而自然得到很好的成绩。不会上山的人的上山法,不会用功的人的用功法,都不是所谓“细水长流”,都不是可以长久的办法。
刘畊宏女孩学习健身操,因为用力过猛,超过了身体的承受之力。几乎到了“力竭”的地步,就会导致腿脚受伤。
道家以为“神太劳则竭,形太劳则弊”。神是精神,形是身体。我们用身体或精神太过,则至于“难乎为继”的地步。所以我们做事要尽力,但不可能尽到“力竭声嘶”的地步。
04了解真相,是建构人生的最高境界
作为社会的一员,宇宙中的一份子。能够为了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些事变得非常有意义,并且乐在其中,享受这份快乐,这种感觉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