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脑的奥秘》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脑的奥秘》读后感锦集

2022-06-03 09: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脑的奥秘》读后感锦集

  《大脑奥秘》是一本由[美] 艾莉森·考德威尔 / [美] 迈卡·考德威尔著作,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页数: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脑的奥秘》读后感(一):了解我们未知的大脑,从已知的世界开始

  听说过菲尼亚斯·盖奇的故事吗?就是那位铁棍穿过大脑,并且有部分大脑从颅腔掉出,但没有死亡的人,仍然生活了十几年的人,堪称奇迹。

  他的事例也开启了现代人对于大脑的认知,大脑之神奇,让人生畏。盖奇的故事距今已经近200年,各种脑科学专家对于我们的大脑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但我们的大脑依然是一片神秘之地。大脑和宇宙堪称这个世界“最后两块圣地”等待人类去探索。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大脑的了解到了什么程度呢?打开这本由风靡于美国YouTube上“神经传递”频道内容浓缩精华而编撰的大脑科普著作《大脑的奥秘》,带我们进入大脑认识的世界。

  本书两位作者之一的艾莉森·考德威尔是一位大脑与认知科学专业学者、作家,这一身份保证了他所撰写的具体内容是专业的、前沿的、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受益的。而另外一位作者迈卡·考德威尔是一位视频编辑,也就是这本书能让我们都看得懂的图片部分内容,都出自她之手,美观而又专业。

  我们对于大脑的了解需要从最原始动物开始,大脑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呢?这其实也是一个未解之谜,因为大脑本身的特性,不会有化石留下,我们只能通过其他身体结构进行猜测。5.5亿年前,第一个大脑可能从蠕虫中演化而来,但距离生物出现的几十亿年时间,这个时间也是短暂的,更为短暂的还是人类的大脑产生,就是算上人类祖先类人猿,也仅仅600万年时间,就是这样短短的时间,人类大脑已经成为一个最精细的身体结构,有着那么多未解之谜。

  从古至今,人类就在这一领域不懈探索着,甚至有了亚里士多德的大脑是产生精子器官这样的奇谈怪论。可是这种探索无疑也促进了脑科学的发展,现在的脑科学,都是从这些探索而来。了解大脑,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就是不得不去审视的。 我们现在各种行业都离不开脑科学的参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对于大脑的工作原理有一些了解,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减肥要了解人脑对于食物的奖赏机制?要了解为什么人类喜欢吃的欲望会那么强烈?要了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这些都与他们的大脑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而视、听、味、嗅、触以及常常被提到的第六感,这都是大脑的作用机理,而他们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呢?这都是脑科学最重要的研究部分而且也是现在能够研究的清楚的那一部分。我们大脑的各个分区及其作用,已经有了共识,让我们了解自己更得心应手,甚至可以发展出一些靶向药物作用于大脑各区。

  大脑消耗人体能量的20%以上,可是大脑依然需要每天大量时间的睡眠来完成自身能量的补充。大脑的睡眠如此之重要,而睡眠剥夺就是大脑最严重的酷刑。人类本有着自身的生物节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人类一直的生活习惯。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把这一习惯打破,人类的睡眠障碍也就越来越多,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可大脑为什么如此需要睡眠还是未解之谜。

  还有很多疾病也都与脑科学有关,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比如各种精神疾病,比如癫痫发作,这些疾病很多我们依然不能完全明白疾病机理,但有一些大脑神经递质却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效果。可这些产品同时还可能是毒品,对于我们大脑的改变也有着自己的作用,具体怎么应用这些药品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大脑的秘密无穷无尽,人类对于脑科学的探索依然是不得不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就现在的大脑研究成果,也是可以为我们带来福音的,是可以帮助我们的。在自己的领域,利用大脑的认知机理,让我们的事业事半功倍的。而这本《大脑的奥秘》就是我们开始了解大脑作用机理的最佳的科普著作。

  《大脑的奥秘》读后感(二):《大脑的奥秘.人人都要懂的脑科学》了解自己,让智慧发光

  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了解它就是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减少人生中的困惑。

  我们都知道,大脑作为我们人类重要的器官,需要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大脑这个特殊的物质被封闭在颅腔里,要打开来研究起来还是相当的困难。于是,就有科学家选用和人类相似的动物大脑来破解这一前沿的、未知的知识,帮助我们不断地提高对大脑的认知。

  为了教育好下一代,如今,脑科学的科普书成为了很多家长学习的重点,作为一名家长,很幸运,我遇到了这本书《大脑的奥秘.人人都要懂的脑科学》。

  本书被称为:

  破译智慧本源与宇宙万物的生命之书。

  打开人类自我认知黑匣子的大脑简史。

  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是获得人类遗传学专业神经科学专业博士的艾利森.考德威尔,另一位是拥有临床心理健康咨询硕士的迈卡.考德威尔,两人既是同事,又是夫妻,他们在YoutTube上创建了“神经传递”频道,为网友们创作了大量的脑知识科普视频,获得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本书翻译唐洁就是这对夫妻的粉丝。

  《大脑的奥秘.人人都要懂的脑科学》这本书引入了很多知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让普通人更直观地了解大脑,也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寻找心理患者发病的源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的是后脑,第二部分介绍的是中脑,第三部分介绍的是前脑。每一部分又分若干个小部分,每一小部分里都融入了若干个和人脑相关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是人脑知识百科全书。

  第一部分:用后脑展望人类大脑进化史

  自从地球上有了生命,就有了大脑,大脑伴随着生命同时存在。从早期水里游的鱼类,到天上飞的鸟类,从爬行动物,到四肢行走的动物,最后,到直立行走的人类,大脑正是从这样的生命中一步步进化而来。

  人类的大脑支配着人的行为,大脑一旦受损,人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研究了婴儿时期的行为以及到成人后的行为,从而观察到人脑的发展对人的影响相当重要。书里还提到了皮亚杰研究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研究的生命期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等,还有其他多位知名心理学家的研究理论,可谓是一本脑知识量相当大的科普书了。

  如果你已为父母,请一定要认真阅读这本书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用中脑了解大脑的各种意识功能

  大脑每个区域都有每个区域的功能,中脑对我们来说是个神奇的地方,也是权力比较大的地方。它不仅指挥着我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指挥着我们去闻气味、品尝美食、去感受另一个大脑发给我们友好的或暧昧的信息,除了这些,中脑连我们睡觉的事都要管,因为它还指挥着我们的梦境。

  当然,权力越大,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为了让每一个权力都发挥到最大的价值,那么,我们就要多学习、多动脑,让大脑各个区域和神经元都运转起来,我们就会更聪明。

  如果你想知道第六感是怎么来的?除了第六感,人类还有多少种感觉,请一定要阅读这本书的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用前脑帮助我们让大脑更聪明

  前脑是我们大脑中最大的部分,位于中脑和脑干之上,包括大多数负责高级行为和认知的大部分脑结构,如大脑皮层,前脑负责协调我们所有感官,调节我们的情绪,并让我们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

  所以,人类一切美好的未来都取决于前脑的正常工作,也正是因为前脑高大上的功能,今天的科技才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先进。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帮助人类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自己的大脑,还告诉了我们如何科学而又健康地使用我们的大脑,同时,还帮助我们修复和治疗大脑神经出现的问题。

  想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脑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请一定要阅读这本书的第三部分。

  上帝给了我们智慧的大脑,不是让我们用来自寻烦恼,而是让我们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于常海教授说,正常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可以持续的刺激脑细胞,维持脑细胞活力,同时健全大脑的连接回路,让大脑工作的更好。

  人在出生时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被称为神经元。一个神经元上长出的小分支叫做轴突,它去寻找另外的神经元上长出的小分支,叫树突,当轴突与树突碰触在一起,就形成了突触,那么轴突和树突之间的连接就叫神经回路。神经回路越多越强,我们的大脑网络就越发达,各方面的潜能就越巨大,也就是越聪明。

  所以,学习会让我们的大脑更聪明、更智慧,终身学习,那么大脑就会“永葆青春”。

  有脑科学家建议,要让大脑“永葆青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天天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有益有趣的新闻、妙趣横生的文章,对大脑是有利的刺激,能促进脑力活动,益智健脑。

  2.应做到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膳食平衡,营养合理,提供足够的养分给脑组织;戒除烟酒,保护大脑。

  3.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大脑重量只占体重的2%—3%,需氧量却是20%,用脑时高达32%。只有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才能增强心肺功能,获得更多的氧气。适度紧张的运动对大脑是有益的刺激。但注意运动贵在平衡,动静结合。

  4.有选择地看一些情节曲折、富有逻辑推理、令人思考的影视节目,激发积极的思维,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

  5.培养多种爱好。譬如和孩子们玩纵横填字、拼图、搭积木等智力游戏,尤其是拼图游戏可锻炼空间感觉能力。学一样乐器或学绘画、练书法、写文章诗词或对弈、打牌等,可以眼、手、脑并用,协调配合,提高心智。

  6.应多往外走走,参加有益的集体社交活动。有专家认为,常与才华横溢、谈笑风生的人交往,是促进脑神经发达的最有趣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大脑的奥秘》读后感(三):大脑历险记:神经系统疾病的洗白之路

  “阿嚏”,又感冒了。你拿起手机,向老板解释原因并请了一天的病假。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我不过是一个免疫力略微低下、易患流感的普通人罢了,你心想。然而,同样的状况往往会难倒那些占据全世界总人口10%-20%、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者更难听一点,精神疾病)的人们。

  “羞耻感”是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发病期间都经历过的情绪感受。他们常常被认为是“软弱的”、“危险的”,甚至是“不需要任何治疗手段,只需稍加努力就可以克服的”。而这样的偏见往往会逐渐加重患者们的病情,甚至让他们养成了“秘密养病”的生活习惯。

  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歇斯底里的美女莱克茜

  在美剧《摩登情爱》中,安妮·海瑟薇饰演了一位躁郁症患者莱克茜。在朋友们眼中,她开朗、迷人、热爱生活,除了一个小小的缺点,莱克茜常常无来由地失联很长一段时间。无故旷工、持续性逃学、鸽掉与男友的约会,莱克茜和她身边的人都在被她这种间歇性发作的躁郁情绪困扰着,而不敢吐露真相、担心被嫌弃的莱克茜常常习惯性地给出一条解释:“我有肠道易激综合征”。

  在一个阴雨天的早晨,莱克茜终于在经历了被公司开除和被男友分手的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并对一位公司同事吐露了心声。“我只在状态超好的时候才见人”的策略无法起效了,莱克茜发现,讲出自己的病情让她如释重负。这种感受就好像“一头大象从她的胸口挪了一只脚下去”或者“终于放走了那只装在塑料袋里的猫”。莱克茜发现,神经系统疾病不过是一种和慢性鼻炎一样无关紧要的小缺陷,她开始发自内心地接受、喜爱它,接受治疗,一切迎刃而解。

  当然,一切都要从了解开始。只有当你明白,你的抑郁症源于某一段家族遗传基因或者头脑中一种化学物质的轻微缺失,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坐在你身边的心理医生喜笑颜开起来。《大脑的奥秘》这本书从回顾历史、陈述现实生活和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带领读者逐渐认识、理解大脑深处的奥秘。了解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我们的大脑不过是一个与肠道、心脏、肺部一般无二的生理器官罢了。如果你心甘情愿地对朋友们抱怨自己不小心患上的肠胃炎,那么请你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的神经系统。

  【01】你不是一个废物:从了解神经系统开始

  比起我们在高中生物课上学到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人类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显得艰难很多。为了了解它,我们花费了几千年的时间。在《大脑的奥秘》这本书中,我们跟随着作者从遥远的公元前开始回顾人类对大脑认识的不断进化。起初,一切进展得并不顺利。

  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种体液理论,即精神障碍与人体里的体液失衡有关;在东方的中医学说中,老大夫们则融入了超自然元素,我们常常听说的“邪气入体”就与此有关;当然,古人们对于神经系统疾病还有数不胜数的离奇解释,人们对于这种难以通过药物和手术刀治愈的病症想出了多种多样的解决办法,比如光是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的欧洲人中世纪焚烧女巫事件。

  中世纪焚烧女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大脑的了解和认识开始逐渐变得更加客观、理性。伽尔瓦尼夫妇通过电学实验拉开了电生理学领域的研究序幕;1952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发布了第一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并不断修订,其中记载了106种精神障碍供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目的。

  你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并不是怪胎或废物,他们只是医院里众多慢性病人中较为优雅、时髦的那一批。在现代,神经系统科学领域的学者们甚至提出了神经系统会受白细胞水平影响而发炎的炎症理论,并发明了神奇的基因编辑工具。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想要治愈你大脑中某一段过分活跃的神经元细胞会像切割掉你那无用的阑尾一样简单快捷。

  【02】停止自怨自艾吧,其实你魅力四射

  当老一代人还在私底下议论某个年轻人患上神经系统疾病、靠药物维持正常生活时,许多90后、甚至80后们已经开始热情地拥抱自己身上那些轻微的神经系统缺陷了。就好像比起你的大学室友,你更不爱吃香菜一样,它们不过是你身上看似愚蠢又可爱的小缺点罢了。

  还记得《九号秘事》里的那场驱魔仪式嘛?这一看似荒诞的行径其实预示着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进化。比起直接把一个老巫婆绑在木柱上烧死,人们开始将精神疾病逐渐归咎于外部力量而非个人的失败,从而消除了精神疾病的污名。

  在《大脑的奥秘》中,作者还介绍了许多可爱又迷人的神经系统异常的状况。比如左前颞叶的活动被阻断导致的“天才主义”,或者小脑损伤引起的“外国口音综合征”。只要用心体会,每个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它的魅力四射之处,有时候它甚至会让你和你的家人们坐在一起捧腹大笑。

  如今,在许多国家,聋人社区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他们致力于帮助听力正常的人了解耳聋,并强调听觉障碍不一定是一种损伤,反而会带给聋人更奇妙的生命体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即使没有听觉也能感到非常快乐、舒适,他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神经系统缺陷,并坚信采用“耳蜗”等技术治愈耳聋是对他们的一种严重冒犯和羞辱。

  【03】想办法利用自己独一无二的神经系统

  这就是我们的大脑,比起胃肠或肝脏,神经系统的变异性更强。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大脑的奥秘》这本书理解到,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大脑。比起《超体》和《黑天鹅》里女主角们那些过分极端的神经异常现象,我们的神经系统也会偶尔展现出它们的与众不同。

  没有疾病,只有差异,任何神经系统的特点都可以作为优势被得以利用。密歇根大学的神经学家胡达·阿基尔就曾提出,在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大脑可以释放内啡肽来减少疼痛;味觉超长者尽管很挑食,但他们在品尝美味新鲜食材时感受到的乐趣也会成倍增加;而患有嗅觉参照综合征的患者常常认为自己奇臭无比,从而每天花费更多的时间清理个人卫生,这显然对与他们约会者的心情和直观感受有着很好的反馈作用。

  MBTI职业性格测试矩阵

  近期非常流行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也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但从测试本身的目的性来讲,发明者就已经很明确地传达出了一个信号——16个人格中的每一个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选择。以最不被人们看好的INFP人格举例,这个最容易自卑、内耗、得抑郁症的人格被认为非常适合成为作家。纵观古今,许多优秀的作家(比如一直想把手稿全部烧掉的卡夫卡)都拥有极其脆弱的神经系统,比起那些早起的鸟儿,这些夜猫子更感性、更忧伤,却也正因如此,他们创造出了影响几个世纪读者们的伟大作品。

  朋友们,不论你的神经系统有多么令人跳脚、多么喜欢作怪,它都是你独一无二的标志。爱丽丝是家人眼中的怪胎,可总有疯帽子能理解她天马行空的怪诞。《大脑的奥秘》正是这样一部通过讲述神经系统和大脑结构,来帮助我们理解、接纳、甚至爱上自己缺陷的书籍。所以一切从拥抱大脑开始吧,正如安妮·海瑟薇在《摩登情爱》中说的那样,“Take me as I am, whoever I a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