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低到尘埃里的种子,方能开出花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低到尘埃里的种子,方能开出花来

2022-06-08 14:33:51 作者:妙吉祥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低到尘埃里的种子,方能开出花来

  ——浅评诗歌《寻梦者》

低到尘埃里的种子,方能开出花来

  我们最初认识戴望舒,应该还停留在当初他所写的《雨巷》,他对诗歌的表述方式新颖且独特,让我们深深的记住雨巷中的那个姑娘,无论何时,提起雨巷,我们都会不由得想起蒙蒙的细雨,幽幽的小巷和那个只见过一面的姑娘。这便是作者他对于文字的精湛的掌握力,如今,再读他的诗歌《寻梦者》会发现别有一番滋味……

  或许在那个年代,那个社会动荡的时期,在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互相矛盾的年代,作者对于梦的追求是那么的迫切,诗人感叹梦难寻,但却没有停止寻梦的步伐。整首诗围绕着梦这一主题,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从而构成了这个诗歌独有的意境,而且在结构和语言上,将西方现代诗对节奏的把握和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的选择进行了一种巧妙的融合,我们在仔细品读这首诗的时候,那种一唱三叹,对梦的渴求是多么的迫切,几乎直击我们的心灵。有人说,这首诗是诗人个人对梦的追寻过程,我觉得不然,在那个年代,在那个悲伤似乎遍地都是、无从下脚的年代,诗人难道仅仅会畅想自己对梦的追寻吗?不,它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所有身处那个时代的人们,所有想追寻梦的人们。

  正如我的标题所说,只有低到尘埃里的种子,方能开出花来,不经人事,莫笑人痴,作者对于梦的追寻,就犹如那一粒种子,在那个苦难且遍地尘埃的年代,深深的扎根,或许有人嘲笑那些追梦者,也或许有人不曾理解,但所有经历过的事,只有亲历者才知道,作者在那个年代苦苦追梦,实则冷暖自知。

  追梦失败的人并不可悲可笑,可笑的是,那些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旧年的一地尘埃的人,作者乐观的追求梦,就像他诗中所说的那样:“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这种梦是一种温和且绚丽的,不加修饰的,让人觉得亲切且自然。

  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情感温度已经贬值了的年代中,文字能给每个人最后一丝温存,单单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欣赏这个诗歌,无非就是回环往复、复沓反复、西方诗韵与传统意象相结合罢了。我觉得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更应该趋于自己与作者的共鸣,人与人的情感沟通,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冰冷的定义。作者对于梦的追求朴实无华,甚至通过多种的意象来表达,比如九年、深藏、衰老等等,一如诗中所说:“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作者通过这样来告诉我们寻梦的过程、美好蜕变成现实的过程,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追求一生且艰苦的努力的。

  我也曾感叹过命运的不公,像每个普通人一样,一边颓废一边做着与现实貌合神离的梦。是的,我不否认,回忆过去,除了想念还有几分后悔,也不否认那些许诺过后的一语成谶,可惜在于,我们终究都会长大,擦干眼泪,别回头,岁月才能在你那边站稳脚跟。

  最后,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一颗最幸运的、低到尘埃里的种子——从梦中开出花开、开出美好且娇妍的花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