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该奋斗的年纪,你是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
01
没想到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父母还煽动其他的亲戚,来电话轰炸她。
她父母给她的理由是:
你现在还很年轻,不知道社会的残酷,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这样生活也挺好的。
堂妹听了后虽然很泄气,但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北京。
与执意留在大城市的堂妹不同的是,在上海工作四年的学姐,决定返回家乡工作了。
她说进入社会后,工作已经完全取代了生活。
和家里的沟通越来越少,从一个星期几次电话,到一个星期一次,到现在半个月一次。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这份看似不错的工作,远远未能使自己,在这个城市立足。
离家8年,回家的时间不超过8个月,每次回家都会发现父母老了很多,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我这段时间思考了很久,我想明白了。我所追求的其实很简单,父母健康,家庭幸福美满就可以了。”
02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期《奇葩说》,辩题是这样的:
在这个工资龟速增长,与房价不成比例的社会,你愿意选择大城里面的一张床还是小城里面的一套房?
其中有位辩手说:
我们总觉得只要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是真金,你摆在地摊上你就只能卖出一个地摊货的价格;如果你是镀金,你放在商场里,你也能卖出真金的价格。
我经常在想,人为什么要来到大城市呢?
我觉得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
深以为然。
就算有钱任性的富二代曲筱筱,也得脚踏实地死磕项目,才能争夺一亩三分地。
古典老师曾对大城市有这样一个比喻,他说:
大城市好比是一个大型网络联机游戏,彼此都不熟,大家公平竞争,有能力就能挂帅上阵。
其实我们都不用走,那个人流就推着我们向前走,我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
这就是大城市的魅力,良好的氛围、公平的机会、不问出身,只看能力。
03
难道小城市,就一无是处了吗?
当然不是。
待惯了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大城市公司,对民营企业显然不是太适应。
即始这样,表姐还是很努力地一边改变自己,一边寻找适合自己的地方。
终于,在当地另一家著名的特产生产商公司落住了脚,一干就是好几年。
作为营销总监,几年来,表姐为这家公司打造了全城的全新营销战役,可她依然工作非常努力拼命。
城市再大,资源再多,如果不积极参与,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打转,无论在哪个城市都没有区别。
另外,不要总觉得待在大城市,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史。
那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已。
在过去30年的进程中,北上广一个个拼命厮杀,小城市优哉游哉,一张报纸一杯茶,那个时代已经随着经济全球化过去了。
况且住在小城市里,通常意味着你离父母会很近,再累回去都会有一顿热饭热菜。
意味着可以有面对面的问候,而不仅仅是facetime,或者微信视频的无效关心。
04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城市,到底应该怎么选?
其实大城床也好,小城房也罢。
你的能力,才是你的本钱;你的能力,才是你硬起腰杆去成功的资本。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或者是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有时都像是围城中的参与者。
往往隔着一堵墙羡慕着自己没去过的地方。
那里的生活是怎样的?会不会比我现在更好一些?
精读君在成长词典《24:选择》中提到:人生选择的真相,没有哪一个选择会比另一个选择好。
作家艾明雅说:
生活没有容易的。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为了不同的目标而受苦。
不管是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其实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更多haruko的原创文章,请点击:
一个人沦为废柴的3种表现
年轻人,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只有真正自律的人生,才会让人望尘莫及
你是终身成长者吗?
为什么你明明知道,却做不到?
为什么每天,一定要写点什么?
留言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