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PRADA的魔鬼》看职场潜规则:蜕变
前情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到底在考察你什么?(点击上图可以看上一篇的面试技巧分析)
虽然安迪没有任何时尚工作的经验,但是她美貌的外表,优异的学习成绩,活力四射的态度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劲,还是给《RUNWAY》的主编米兰达留下十分“不坏”的印象,所以最后米兰达还是给了安迪一个工作机会,让她担任她的第二助理。
这是一份极其艰难的工作,第二助理几乎是7*24小时随时待命,不仅要处理米兰达工作上的各种琐事,就连生活上(比如为她约会订餐厅,为她女儿写作业,代她遛狗)的各种事情都要照顾到,但是如果做的好,回报还是非常优厚的。只要在米兰达的手下“存活”超过一年,安迪就可以去任何心仪的杂志社工作,包括她心心念念的《纽约客》,但是前提是:你能活下去!
所以,安迪的前辈,米兰达的第一助理艾米莉在第一天上班就非常严肃地跟安迪宣布:你需要知道,这是一份非常艰难的工作,如果你搞砸的话,我的事业也完了。
说实话,艾米莉真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前辈,她忠于职守,虽然有时候会嘲笑安迪的幼稚和不时尚,但基本上还是掏心掏肺地把几乎所有她所知道的职场经验全部告诉安迪,而且从来不给安迪使绊子,如果我们在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能碰上这样一个前辈,那真是应该烧高香了。
但是艾米莉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她在职场上,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她的野心不够大,或是说她太容易满足了。
你看她在安迪上班的第一天得意洋洋的对安迪炫耀:她的梦想就是9月份陪米兰达去巴黎参加秋季时尚周,就好似一个天真的小女孩想要漂亮的糖果一般,这就是她对这份工作所有的企盼了。
艾米丽是个心思单纯的姑娘,但是她不是一个“killer”,她的野心不足导致她能力的发挥会有一个既定的天花板,当她的老板米兰达发现了这个天花板之后,这个职场上的绝对“killer”想的就是:这个人的能力也就到顶了,我需要一个更有潜力的第一助理,而不是在一个职位上原地踏步,兢兢业业的老黄牛。
艾米莉有事走开了,让安迪留在办公室外接听电话,然后意大利著名时尚品牌D&G打来电话想找米兰达,安迪就说:好,请你拼一下Gabbana,对方随即挂断了。
安迪无所谓地说:不拼算了!
庐山瀑布汗!
对方之所以挂断电话,是因为作为时尚主编米兰达的助理竟然不知道时尚界如雷贯耳的Dolce&Gabbana怎么拼?这就像在三甲医院碰到一个根本不会打针的医生,你逃都来不及呀。
这个小细节说明,安迪现在还根本不具备米兰达第二助理的职场素质,她只是因为“狗屎运”被米兰达偶尔看中的,但是她的心态与知识结构根本就不适合时尚圈,如果她不为此痛下苦工的话,马上就会被整个时尚圈排挤,甚至丢掉好不容易到手的工作机会。
可爱的奈杰尔看出了安迪的症结所在,她是那样与整个时尚圈显得格格不入(让人看一眼就想把她踢出去),所以奈杰尔送给安迪一双黑色高跟皮鞋,想让她看上去时髦点。
可惜安迪这时候固执的像一头牛,她还想以她的“内在美”征服她的老板和同事,认为“时尚”对她来说,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米兰达雇了我,她知道我的样子。
安迪这时候的想法,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自以为是,希望全世界来迁就她一个人的价值观。
我毕业于一个名牌大学,我学习成绩好,所以我的个人能力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不需要用外在的“时尚”在证明自己。
而且此时的安迪误读了米兰达的意思(此时的安迪的思维就像草履虫那么简单),米兰达面试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丝毫不改变她也会接受的。
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老板雇佣你(特别是雇佣应届毕业生),她看中的是安迪那无限可能的潜力,她希望你越变越好,给她不断惊喜,而不是固执己见,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所以奈杰尔给了安迪一个带有鄙夷神色的反问:你现在是什么“模样”,你自己知道吗?
先是米兰达连安迪叫什么都不知道,一个劲地call她“艾米莉”。
这并非一个疏忽,这说明在米兰达此时的心目中,安迪根本不重要,是公司里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是“艾米莉”NO2,是一个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角色。
然后安迪就不满意了,她纠正米兰达说:实际上我叫安迪,不叫艾米莉。
安迪的回答让米兰达身后的编辑暗暗心惊:这个第一天上班,土的掉渣的小助理竟然敢直接叫板女魔头,还让女魔头记住你的名字?你以为你是哪根葱?
但是安迪的自信并不让米兰达讨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她非常欣赏安迪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觉得是米兰达在安迪的身上看见了以前的自己),但是在职场上要想让大老板记住你的名字(其实就是记住你这么一号人物),根本不可能凭借你自我强调自己叫什么,而是你要有过硬的职业素养,让你成为公司里某些方面不可或缺的“大牛”,这样老板才会记住你这个人,而不是某个小透明“***”。
可惜,当时的安迪还无法想明白这一点,而在职场上,也没有谁会很热心的告诉她这一点,所有的一切,都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摸索。
安迪不想改变的理由很充分:我不会一直留在时尚界,我不想为了这个工作改变自己。
很好!
但是你的职业精神在哪里?
如果时尚真的不值得你关注,如果这个地方真的不值得你逗留,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份工作呢?
因为安迪的目的性很强,她看中这份工作以后可以成为她简历上靓丽的一页,她把这份工作当做踏脚石,踏着它可以去攀登另一份心仪的工作。
但是你不觉得你这一脸看不起时尚,却又不得不在时尚圈里讨生活的姿态十分矛盾吗?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心态都可以工作的很出色的话,那岂不是侮辱了其他这些兢兢业业,为了时尚几乎可以奉献一切的“白骨精”们?
老板需要的你的工作成绩,而不是你有多么“特别”。
在去挑选会的电梯上,奈杰尔和安迪碰到了时尚集团的大老板拉维兹。
米兰达是《RUNMAY》的主编,而拉维兹是整个集团的董事长,所以说,拉维兹是米兰达的老板。
奈杰尔说拉维兹:“个子小,野心大”。
虽然拉维兹是大老板,是这杂志的owner,但是《RUNMAY》整本杂志,无论是内容的架构还是广告的排期,都是米兰达说了算的。
而且米兰达是个完美主义的偏执狂,她追求的是美感、艺术和时尚。
拉维兹表面上说:这些夹克必定很糟糕,但是实际上,他非常不满意米兰达的任性行事和毫无成本控制的概念,这为后来他想用法国版《RUNMAY》的主编代替米兰达埋下伏笔。
在九月杂志的“挑选会”上,时尚编辑拿出两条绿松石色的腰带,腰带扣并不相同。
对于衣服的搭配来讲,配饰的选择十分重要,但是此时的安迪,丝毫不能觉察到这种重要性,反而觉得选择这两根几乎“一模一样”的腰带众人都要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十分可笑,然后她就真的不屑地笑起来,还说这些专业知识是“stuff”,这在英语中是比较不尊重的说法。
这可把米兰达这个时尚女魔头给惹恼了,Ex me?
老娘辛辛苦苦为此付出半辈子心血的事业,在你这个小娘们眼里只是“stuff”?
所以,米兰达用她绝对丰富的时尚知识和堪称无懈可击的职业素养,给安迪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
米兰达:你去你的衣橱挑选了那件蓝色绒线衫,试着告诉世人你的人生重要到无法关心自己的穿着。但你要知道,那衣服不仅仅是蓝色,而是天蓝色。而且你还不知道,Oscar de la Renta在2002年设计过一系列天蓝色的晚礼服,然后YSL设计出天蓝色的夹克衫,然后天蓝色就成了其他八个设计师的最爱,然后放入其名下的商店,然后慢慢慎入可悲的CC(美国快销品牌,就是安迪所穿的毛衣的牌子),才让你从他们的打折货中淘到。总之,那蓝色值几千万,数不尽的心血,滑稽的是,你以为你选择这个颜色让你远离时尚圈,实际上,这是这屋子里的人帮你从这堆衣服里面挑选出来的。
在米兰达这种顶级专业人士的心目中,安迪这种自视清高的心态十分幼稚且搞笑。
安迪:我就是不关心时尚怎么样?时尚也没啥值得我关心的,所以的一切在我眼里根本就没有价值,我也不想花任何心力去了解时尚。
但是米兰达用事实告诉安迪,其实你的生活和时尚根本割裂不开,就算你身上穿的一件非常普通的蓝色毛线衫,都是我们这些时尚专业人士在选题会上帮你选出来的。我们决定着明年的流行会是什么,我们决定着你会从服装市场上买到什么样的衣服。而你就身在这样一个决定时尚潮流的时尚中心,你却丝毫不知道珍惜,你还想不想好好做下去,脑子是不是秀逗啦?
可惜,这时候的安迪并未被米兰达的专业精神所折服,她所想的就是:不认输!
我只要忍你一年,只一年,我就可以想找什么工作就找什么工作。
然后安迪就努力地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第二助理”,她的穿着虽然不怎么时尚,但是已经摆脱了一开始的乡土气,她活力充沛,记忆力又好,可以胜任一般的助理工作,她想顺顺利利地熬过一年,把这份工作当做合格的跳板,为她打开通往《纽约客》的大门。
没想到这个时候,安迪遭遇了职场第一次严酷的“试炼”。
米兰达周末去迈阿密,因为暴风雨突然来临,所以所有从迈阿密飞往纽约的航班都取消了,但是米兰达非要周末赶回纽约,因为她周一要到双胞胎女儿的学校去听女儿演奏小提琴。
没有办好这件事,并不一定全是安迪的错。
但是这件事,给了安迪一个教训,就算是并不热爱这份工作,就算你直接想把这份工作当做跳板,但是这一份几乎人人眼红,明显有着职业“溢价”的工作,并非你规规矩矩不出错就能够做好的。
为什么在米兰达手中工作一年,几乎可以挑选任何一个著名杂志社的编辑工作?
就是因为行业内人都有一个共识,只要在米兰达这样一个魔鬼老板手里能待一年的,其工作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都几乎是行业顶尖了,“米兰达的助理”这份工作,就是编辑行业的试金石,硬通货,而要通过这样的考验,必须要求安迪120%的努力,而不是一边看不上这份工作,一边想在这份工作里面捞好处。
所以米兰达才会不听安迪的解释,并且对她直接说:我对你很失望。
我想这种失望的情绪,已经在米兰达心里积聚了一段时间,她并不需要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中规中矩的助理,她需要的是各方面都异乎寻常的出色,并且潜力无限的助理,她觉得安迪有这个潜力,但是安迪的表现总是令人差口气的感觉。
主要是因为安迪心态不正,她没有敬业精神,她只是想利用这份工作而已,所以她的工作态度影响到她能力的发挥。
然后安迪就觉得深受打击,在她看来,米兰达像是一个恶毒的巫婆。
她工作做的不错,米兰达丝毫不感激,但是只要出了一点差错,米兰达就会毫不留情的大力抨击。
所以安迪到她的好朋友奈杰尔那里去抱怨,然后奈杰尔就很干脆地说:既然如此,你辞职吧?
既然这份工作对你来说这么痛苦,这么不值得付出,那你为什么不走?
你签的是劳动合同,你签的不是卖身契,没有人把你绑在这个公司里。
安迪真应该感谢她在职场上碰见奈杰尔这样的“诤友”,这是导演给她开的金手指,一般职场上不会有人这么好心把职场的真谛这样明白的告诉你的。
在职场上工作,其实是一种“资源交换”,你出卖时间和精力,公司给你工资,发展平台、锻炼机会和人脉。
如果你觉得这种交换是公平的,你就all in,如果你觉得这种交换对你不公平,你就quit。
在职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做一行抱怨一行,工作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你却觉得这份工作根本不值得你付出,那你不是亏了吗?
你放弃的,不止是在职场上锻炼能力的机会,更是放弃了可能找到另一份更好工作的机会成本。
所以奈杰尔才对安迪说:我可以在五分钟内找到一个非常想要这份工作的女孩来顶替你。
安迪享受着这非常难得的工作机会,她一点都不珍惜,她不愿把自己投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时尚圈,她体会不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她只是想快点利用好这份工作走人,还要求老板像幼儿园的老师那样在她的胸前别一朵努力工作的小红花。
经过奈杰尔一番金玉良言的教诲之后,安迪醍醐灌顶。
在此番谈话之前,安迪一直都很迷茫,她对自己做的工作没有成就感,所以才很难百分之百的投入。
别的不说,在时尚圈工作了好几个月,穿的衣服还这么中规中矩的,就说明安迪在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想全身心的融入到这个环境当中。
为了帮助安迪从内而外的全新蜕变,奈杰尔特地为安迪挑了许多世界大牌的衣服和配饰,这不仅仅是要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这将使她在内心深处接受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
当做过美发美容,穿着夏奈尔的长靴,焕然一新的安迪出现在艾米莉面前的时候,这个一直嘲笑安迪糟糕品味的第一助理简直目瞪口呆。
安迪此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想利用这份工作的机会主义者了,从今开始,她将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许多女孩梦寐以求的职业中去,而为此所激发的热情与潜力,还是此时的艾米莉始料未及的。
蝉蛹已经蜕变,从此破茧成蝶。
苹果手机读者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