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宝男”他妈,都对他做了些什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妈宝男”他妈,都对他做了些什么?

2018-06-07 22:01:09 作者:<span id="js 阅读:载入中…

“妈宝男”他妈,都对他做了些什么?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333篇文章

  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推荐听听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放心吧老婆,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都会站在你这边的!”

  有多少男人妻子说过上面这句话,大概就会有多少女感叹一句:“信男人的话,还不如买票去看群猪芭蕾舞”。

  尤其是面对婆媳之争这样“家庭爆炸”级的惨烈战况时,有一些男性采取的策略不是介入,而是规避,甚至采取和稀泥方式,单方面要求妻子选择退让甚至于认错。

  形容这类男人,常用的一个贬义词叫“妈宝男”。指的是成年之后,依然极度依恋母亲的男人,甚至在结婚后,也无条件服从自己母亲的安排指令,并在任何家庭矛盾面前,坚定不移地选择和“我妈”站在一起的男人。

  婆媳矛盾面前,是让母亲伤心,还是让妻子绝望

  我想面对这个选择题,大多数男人都能够很理智地选择前者。毕竟伤心还可抚慰,绝望则无法挽回。

  但回到现实里,你会发现,不少男性会丧失其平均水准理性思维:

  总是会尝试以和稀泥的姿态让自己的妻子选择忍让,往往不会意识到,在婆媳矛盾的漩涡中,自己应该做一个公正裁判员,而不是一个试图以道德压迫道理的调解员。

  越来越多的男人意识到:夫妻和睦良好家庭关系基础

  就这一点而言,一个明智的男人,在家庭矛盾出现时,第一身份应该是“强有力丈夫”,而不是“很孝顺儿子”,即男人应该先稳定妻子的情绪才能去疏解母亲的怒气

  但很多男人做不到,不仅做不到,他们还会和自己的妻子说一句:

  “我妈不容易,你一个做晚辈的,就不能多理解理解吗?”

  这是我想讨论关键

  许多所谓的“妈宝男”,其实并非对母亲有着极致的依恋,但确实在心神化了自己母亲的人格

  经济上过多依赖男方父母的家庭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上。我一直认为,成年人的所谓独立,首先应该是经济上的独立——当一个经济上无法独立的男人,我能给你最好的建议,就是赶紧去赚钱。

  (二)

  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神化”,往往是在他妈不断刻意强化的苦难开始的。

  你会发现,很多情严重的“妈宝男”都有一个明显特征

  要么是他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比如父亲长期对家庭不管不顾,主要依靠母亲来撑起这个家庭。要么就是他的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持续、不断、深入地向他灌输“我养大你如何如何不易,所以你应该听话,长大之后应该如何如何孝顺”这样的观念

  当然,有一部分母亲仅仅是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懂事”一些。

  但对于一个真正懂事的孩子而言,他往往会理解为:

  妈妈这辈子太苦了,长大后,我一定不会让妈妈再受任何委屈”。

  久而久之,母亲在儿子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完美女性,更糅合了“苦难、爱、信任牺牲”在内的多种角色特征,这个心理塑造的过程缓慢坚固无比,一旦形成,在未来很难撼动。

  所以就很容易造成这样的现象

  无论母亲的做法言辞有多么不当,对自己的妻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和委屈,丈夫却总是选择坚定而无条件地站在“他妈”的一方。

  因为对这样的男人而言,无论是指出母亲的错误,还是选择声援妻子,都是背叛了自己母亲前半生所忍受的苦难、委屈和牺牲。

  当男人在不幸的原生家庭中,耳濡目染地,与母亲一起经历了太多悲戚苦难的瞬间,加之并不高明的母亲(亦或者有意为之),不断对孩子强化这样的思想

  “妈妈含辛茹苦把你养大,妈妈永远都是最爱你的那个人,这个世界上任何试图离间我们母子关系的人,都是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都是阶级敌人,必须用无产阶级的铁拳大力锤之”。

  在这种思想潜移默化作用下,男人很容易对母亲产生一种无可置疑的“信任感”。

  这种对母亲无条件的信任感,势必会造成一种对妻子的“压迫感”:

  即无论自己的母亲提出任何奇葩过分以及不合理的要求时,在这个男人心中,理想的妻子都应该像自己一样,选择无条件接受和信任母亲的决定

  “我妈还不是为了咱们好!”

  “她是我妈,难道她还会害我不成?”

  “你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我妈让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呗!”

  而一旦妻子对自己母亲的决定和要求产生质疑,或者委婉拒绝。男人几乎本能地会对自己妻子产生不理解,乃至逐渐放大为失望

  “我妈不会害我的,她全心全意为我好,你怎么能不相信我妈呢?你怎么能指责我妈呢?你这不是讲理,你就是讨厌我妈,就是对我妈有意见。”

  他会很纳闷:

  为什么我妈人那么好,我老婆却感受不到,她怎么就不理解,不相信我妈呢?

  (三)

  对于男人而言,不应该在自己的婚姻里,带入自己母亲曾经的苦难。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妈不容易”这句话,除了将事态升级到彻底失控之外,对缓解矛盾、改善亲密关系毫无帮助

  而且,很重要逻辑在于:

  你母亲的苦难,并不是你妻子造成的。

  尤其面对婆婆过失时,男人的一句“我妈不容易,你也理解理解”,基本上和熊孩子踹你一脚,家长在旁边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一样,令人恼火和感到不可理喻

  谁妈也不容易啊,怎么你妈就神圣不可指摘了呢?

  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男人必须明白两点:首先,你的妻子没有经历过你和你妈曾经的苦难,世上本无感同身受一说,所以无论你的母亲曾经多么悲惨,多么不容易,对妻子而言,本质上都是一句抽象的“我妈这辈子不容易”。

  男人不应该天真地认为,通过几句“我妈不容易”,就能让妻子完成一种苦难换位,从而和自己一样,对婆婆形成一种“人格神化”——这不现实,也不应该。

  而且,通过强调母亲的苦难,来试图掩盖母亲的过失或让妻子选择忍让,对妻子而言,显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

  更不必谈,这样偏颇态度,势必导致婆婆面对儿媳时的骄纵心态,和日后盛气凌人的心理错位。

  每一位在“婆媳矛盾”中,不自觉袒护母亲的男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健康的母子关系,是绝对不应该妨碍和伤害到夫妻关系的。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推荐阅读】

  高考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

  作者简介

  慧超,接客很贵的公关男一枚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