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满刚:童年钓鱼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王满刚:童年钓鱼

2018-06-06 21:23:11 作者:王满刚 </span> 来源:当代作家 阅读:载入中…

王满刚:童年钓鱼

  吃鱼没有取鱼乐。水乡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本“取鱼经”。有在河边支着大网兜,拿木棒在水里使劲拍打的;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段破网,往水面上一扔的;有蹲在码头上,在长满青苔石板下摸“虎头呆子”的;还有三三两两手握钓竿、两眼紧盯水面上几个时隐时现的浮子的……。我最乐意的是后者——钓鱼。

  父母怕我掉到河里,打小是不让我钓鱼的,我就和他们捉迷藏,偷着钓。起初,我只会钓水面上最常见的小鲹子鱼。这种鱼浑身白色的细鳞,寸把长。夏日河边,总会见到若干小鲹鱼在水面上或悠闲游荡、或来回穿梭,码头上淘米、洗菜、洗碗的人多,小鲹鱼更是好往这边聚集。钓这种小鱼很简单,短针弯成的鱼钩在线头上打个死扣,找来一根柳枝系上,便是一套钓具。苍蝇杨树上到处可见的青虫子,是它们最爱的美食。小鲹鱼贪吃,全无一点警惕,鱼钩往它们中间一扔,马上你争我抢起来,轻轻一提就上来了。也有被钓上来又侥幸滑脱的,没多久还来抢钩吃。大人们瞧不上这种小鱼:“细鲹鱼,没吃头!”我每次都能钓上好几条,每次都趁父母不注意,悄悄把鱼清理干净,擦上盐腌起来,煮饭时往锅里一炖、烧火时在灶膛里烤,都很香。

  村里几个大我几岁的小伙伴,常提着钓的鲫鱼(我们老家叫“刀子鱼”)、鳊鱼、青鲲等,得意地从我面前走过。我很是羡慕,不甘心再在门前屋后钓小鲹子了,好几次跟他们到离家较远的打谷场边、田边僻静处钓,一钓就是大半天。遇上下雨,摘一片芋头叶子往头上一顶(芋头叶很大,呈伞状,我们那里夏天田岸边到处长着芋头),照钓不误。由于我的鱼竿短,又是自制简易钩,大鱼钓不上,舌头丁儿、昂嗤鳞儿、胖皮儿、啰伙儿之类总少不了。每每在中午或是傍晚的炊烟升起后,隐约听到母亲在村里一声一声喊我小名时,我就慌了,急急地将鱼竿往某个草垛边一扔,尽量躲着母亲的喊声往家跑,有几次不幸与母亲撞个正着,后果一样惨。“麻小伙!一钓鱼就不晓得归家!”母亲骂着,巴掌就落到我的屁股上。为了钓鱼,我小时候没少挨打骂。

  都说清晨鱼好钓,还能钓到大鱼。我们几个常常天蒙蒙亮就爬起来,到打谷场边一字排开钓鱼。我的“装备”也换成了5分钱买的专钓下沉鱼的钩(钩头有倒嘴,鱼不容易滑脱),线是结实玻璃丝,浮子是用鹅毛杆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穿到玻璃丝上的,鱼竿则是撑蚊帐剩下的细竹子。一天早上,我早早地到同伴小兵家拿上鱼钩(我的鱼竿一般不敢放在自己家),和他一起到村东的东河口钓鱼。“钓鱼要钓刀子鱼”,刚念叨几句,半沉半显的浮子抖了两下,我心头一喜,耐心等着,结果再无动静,提上一看,钩上蚯蚓早被吃光。如此反复三四次后,我长了心眼,不时轻轻提提钩,突然,一股巨大力量在水下将我连钩带人往河中间拖。我既紧张,又兴奋,屏住呼吸,紧握钓竿,使劲往上提,玻璃丝绷得紧紧的,细竹子弯成了弓。小兵也过来帮我一起慢慢把钩往岸边拽。好家伙,是一条大青鲲!我不顾一切地抱着这条差不多有我腿长的青鲲,直往家跑。在县城工作平常很少回家的爷爷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见到我,先是一脸惊讶,马上高兴合不拢嘴。“中饭菜有了”,邻居淦二奶奶边囔边笑着拿来一杆秤,一秤,二斤八两。中午招待爷爷的,是盛了满满两大碗的红烧青鲲。父母没夸我,也没责怪我,看着他们乐呵呵地边吃边谈,我心里美滋滋的,比吃鱼还美。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离家到外地工作已有二十六年。村里几条河早被人承包,不让随便钓鱼了。爷爷已不在人世,今年清明前,母亲也突发脑出血离开了我们。童年钓鱼之乐,再也回不来了。

  猜你喜欢

  王满刚:红烧鱼

  高攀飞:童年里的秦腔

  王蒙:我没有童年

  汪曾祺:会做饭,是比较自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王满刚:童年钓鱼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