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年少不懂刘玄德,读懂已是中年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年少不懂刘玄德,读懂已是中年人

2018-06-16 00:16:16 作者:肖可爱 来源:古典君 阅读:载入中…

年少不懂刘玄德,读懂已是中年人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每个不动声色皮囊之下,都是一个咬紧牙关灵魂。”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少年时候,谁会喜欢刘备呢?

  论权谋,他不如曹操,遇事只会哭哭啼啼。青梅煮酒论英雄,被曹操一句话,吓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本事,他不如孙权,全靠一张厚脸皮为了借到荆州,不惜娶对方妹妹,最后干脆赖着不还了。

  就是这样一个要什么没什么草根,竟然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他凭什么呢?

  可是人到中年,重读那段群雄争霸的历史,想起当年纵横四海豪情壮志,再对比如今含饴弄孙闲适,难免让人唏嘘落寞

  也只有到这时候,才忽然一声长叹,懂了刘备的辛酸与难得。

  既然时势造英雄,那英雄为什么不能是我?

  刘备能爬到权势顶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一流人物凭得是赤手空拳自己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

  每个不动声色的皮囊之下,都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01 

  输在起跑线,可以赢在终点

  刘备不是天生无能

  他拿到的,确实是一手烂牌。

  袁绍和袁术出身世家大族,四世三公,标准的官家子弟

  孙策和孙权继承的是家族产业,老爹孙坚已经打下一片江山

  刘璋是皇室宗亲,刘表是“荆襄八俊”之一;

  18路诸侯伐董时,最差的曹操也是个骁骑校尉,而刘备什么都不是,一个卖草鞋的穷小子而已。

  《三国志》里原话是这样的:“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为了适当抬高身价,也为了师出有名,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也”。

  中山靖王是什么人?刘胜,汉武帝刘彻的哥哥,隔了几百年的时间,这种无法考证的皇室宗亲,带来的好处实在有限

  没有官职,没有爵位,也没有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少年的刘备还能野心勃勃

  他家里唯一出众的就是一棵桑树,长在院子的东南角,高五丈有余,远看像宝车的帷盖。

  他就指着桑树,对自己的小伙伴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梦想美好的,现实骨感的。

  在那一群争王争霸的人物里,唯有刘备是白手起家

  他只能靠自己混饭吃。

  年轻的时候,谁不是嚷嚷着追梦?热血冲动埋头苦干,一心以为能力重要。可是后来才知道,能力很重要,圈子也很重要。

  只有吃过苦、栽过跟头,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碌碌无为,才知道梦想成真有多么难。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备努力奋斗的前半生,只是其他人的起点

  选择退学,投奔公孙瓒,他成为平原令,混到官身。

  孔融受黄巾围困,他前去救助,混进了上流名士的圈子。

  从孔融跳槽到陶谦,他得到了徐州,混成一方州牧。

  ……

  公元221年,等刘备称帝时,他已经60岁。

  他是完全凭借个人努力,从社会底层奋斗到了顶层。

  高考前夕,一则短视频风靡了朋友圈

  这个实验用长跑来模拟生活

  刚开始孩子们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如果你的父母房子,请往前走一步。”

  “如果家里有出国留学的能力,再往前走一步。”

  “如果父母的职业老师,再往前走一步。”

  ……

  随着附加条件的增多,

  孩子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有人还在起跑线上,有人已经向前走远。

  大家都在焦虑

  怎么办?我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是的,如果现在开始起跑,

  站在前面的孩子可能领先许多,

  但是在抵达终点之前,并不意味着后面的孩子不能超越

  谁都可以去争冠军

  谁都可以成为第二个刘备!

  焦虑与抱怨并没有意义

  死地要住自己的目标,不放弃

  才有可能实现超越。

   02 

   直面失败,也是一种成功

  刘备不是天生爱哭,

  眼泪有时候是最好的武器

  如果要让刘备自己总结的40岁,他或许会这样写:

  年轻人不可不看的创业陷阱血泪总结》;

  《创业不得不承受之痛,没有人比我更懂》;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没人比我更输得起》;

  《最怕你胸怀大志,却还碌碌无为》;

  《@曹操,你就不要想起我》;

  《生活,请给我一个不哭泣的理由》;

  ……

  他的前半生,不是失败,就是在失败的路上。

  24岁,他和曹操、公孙瓒一起打黄巾,结果一兵一卒都没有混到手;

  34岁,他刚刚入主徐州,结果被吕布出兵偷袭了;

  36岁,他和吕布交战,结果连老婆孩子都弄丢了;

  39岁,他好不容易夺回徐州,结果又被曹操打败……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每一次都跌得狼狈,每一次都重新站起。

  公元201年,刘备又打了败仗。

  “人报曹军大队赶来,玄德教孙乾等保护老小先行。玄德与关、张、赵云在后,且战且走。操见玄德去远,收军不赶。玄德败军,不满一千,狼狈而奔。前至一江,唤土人问之,乃汉江也。”

  这一次,他选择去投靠荆州的刘表。

  刘表收留了他,让他驻扎新野,在这个小县城里,他足足混了七八年。

  有一天,他和刘表一起饮酒。

  席间,刘备起身去厕所,回来之后竟然哭了,泪脸满面。

  刘表连忙追问,他惆怅地说:“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47岁了,拼搏半生,还在寄人篱下

  一方面,他要打消刘表的猜忌,为自己博得立身之地,故意做出男儿垂泪的颓丧之态;

  另一方面,他还想着领兵上阵,他绝不甘作为一个小人物默默无闻的混完一生!他要用大腿长出的赘肉警醒自己。

  这一哭,意味深长

  战赤壁、取荆州、建蜀国、伐孙吴……

  谁能想象,别人在47岁已经停步歇息,而刘备从47岁以后竟越战越勇,不撞南墙不回头?

  年少时爱笑话他的眼泪,

  后来才知道,在失败面前,

  哭并不算丢脸,只要哭完记得站起来。

   03 

   成熟的稻穗,都懂得弯腰

  刘备不是天生厚脸皮,

  自尊心是一个灵魂中最伟大杠杆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才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

  都说得卧龙者,得天下,

  他是怎么请动这尊军事的呢?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时任左将军,虽然败仗越打越多,但名声越来越响亮竟然几次翻山越岭去求见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布衣青年

  这三顾茅庐典故谁都知道,但不是谁都能做到。

  是的,刘备没什么本事,但他凭什么招揽了一群人才呢?

  曹操有天时,孙权有江东地利,刘备所能依靠的也只有人和了。

  关羽脾气傲娇,私下放走曹操,他忍下来了,所以连曹操也挖不走这个大将

  张飞性情暴虐,对下属非打即骂,他忍下来了,所以张飞愿意和他结成儿女姻亲;

  徐庶立场不定,选择离蜀投吴,他忍下了,所以对方在离开时还倾力推荐新军师诸葛亮。

  一张人情牌,他打出了最好的效果

  最经典的要数长坂之战。刘备惨败,他虽然冲出包围,妻儿却陷入围困之中。

  赵子龙拼死厮杀,七进七出,最后抱回刘备之子阿斗。

  刘备却当众将襁褓中的儿子摔倒在地,骂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有人说他做戏,那是不了解刘备。

  同样作为主公,他何曾有过曹操的半分霸气?他何曾有过孙权的半分任性

  他就是“不要脸”!

  在下属面前做低伏小,笼络人心;在对手面前装聋作哑,掩饰野心

  他就是“不要脸”!

  跑到曹操那里寄人篱下,又跑到孙权那里混饭吃,他难道就不难受

  可是在成功面前,这点委屈算什么?

   04 

  越努力,越幸运

  前阵子,很多人都在转发一篇热文: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是的,事业的毫无起色,养家糊口的压力年岁渐长的恐慌……

  很多人四十岁以后就觉得自己折腾不动了。

  可是在一千八百年前,

  47岁的刘备仍然说自己“志犹未已”。

  少年不识愁滋味,中年方知万事难。

  为什么突然读懂刘备?

  或许,是更懂了生活的不容易。

  他才是生活的英雄。

  虽然起点低,却不曾消磨锐气

  而是拼命地跑,跑过昨天的自己。

  虽然失败,却不曾丢掉信心

  可以流泪,可以懦弱,绝不认输。

  虽然现实残酷,却不曾放弃争取,

  能明争,能暗夺,也能忍。

  每一个奋斗的人,

  都应该向刘备学习

  越挫越勇,最终迎来辉煌

  作者:肖可爱 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有趣、有料、有情怀、有故事

  古典君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物商城,为您挑选最有品位礼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