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父爱的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
这是Spenser的第369篇文章
昨天是父亲节,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父亲,有给父亲买礼物的,买蛋糕的,请吃饭的,一起出游的。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是一段祝福感恩,若干张家庭合照,外加父亲年轻时候的照片。
这刚好印证了一句格言——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与朋友圈热闹的气氛相反,S叔却在公众号后台收到很多让人心酸的留言。
大致内容是:“父亲节,已经大致和我无关。”
留言:大家都说女儿是上辈子父亲的情人,那我上辈子可能是个婊子。
留言:情人节,单身狗能凑热闹;光棍节,小情侣能凑热闹。唯独父亲节,只有被爱的孩子才配狂欢。
留言:父爱的确如山,他静静看着你,然后啥也不管。家长会,生日,毕业典礼,父亲从来没参加过。他一直说我这么忙都是为了这个家,可我总觉得,他这么忙全是为了他自己。
留言:说《寻梦环游记》感人的,多半都是幸福的人。小米格怎么会明白,祖母COCO临终前才拿出父亲的照片,她这一生中积累了多少怨怼?
留言:小时候我不理解父亲,他说只有等我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等我为人父母了,我才真正意识到:他的确不是个好父亲。
留言:上班正忙的时候收到一条短信:“粽子放你家门口了,记得取。”到家才发现粽子和订的不一样。我查了物流信息,订的粽子还在路上。我回看短信,发件人原来不是快递员,而是父亲的手机号码——当年父亲竭尽全力扔掉家门钥匙,现在他想回头,通讯录里没有他,家门也早已不为他打开。
留言:我快结婚了,除了恐婚,还有一件事让我头疼。常规流程是父亲牵着女儿的手,把女儿交给新郎,可能到我这里,流程肯定要改。可就是改个流程而已,我心里怎么就那么难受呢?
留言:父亲节到了,我没有他联系方式,只好在这里留言告诉他节日快乐。
留言:我父母在外面看上去很恩爱,两个人回家后却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我的成长里,他看似参与,实则缺席。
看完这些留言,我心情很复杂,重新一条一条翻遍昨天所有的朋友圈。
我才发现,在那些晒父亲照片的朋友之外,还有那么一群朋友,若无其事地发着吃喝玩乐。我在想,那些朋友里面,有多少人用这种方式,默不作声地“熬”过每年的这一天?
之前很多文章在不断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我并不否认,但我确实不知道过分强调的意义何在——只不过让有糖的孩子再拿一块巧克力,没糖的孩子,再告诉他一遍你没有糖,然后狠狠扇他一巴掌。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有个哥们之前失恋,找了一群朋友喝到断片儿,大哭大闹喊着姑娘名字。有天晚上,他微信找我,只发了我几个字:“晚上9点,老地方。”等我到了那里,看到他一个人坐着,已经自己喝了一会儿,很清醒,很沉默。
就在我猜他是不是又失恋了的时候,他看着酒杯,告诉我:“我爸妈离婚了。”
我说:“嗯。”然后我们保持沉默。
过了一会儿,他说:“我跟我妈。”
“嗯。”
“我爸的问题。”
“嗯。”
“他之前就不怎么管我,今后我也不知道怎么面对他。”
“嗯。”
“我以为他们吵吵闹闹惯了,没想到我考上大学,他们说任务完成了,说分开就分开。”
“嗯。”
“可他年纪大了”。
“嗯。”
“可我已经不是个孩子,不能哭了。”
我常常在想,那天晚上除了“嗯”以外,还能再说些什么让他好受些,在当时当下,劝什么都显得特别假。外人再理解,也不能完全明白他的感受。在“后父亲节”时期,我还是试图表达些我的看法,说得不对,希望你莫见怪。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歌词三观歪得可以,直接以客观硬条件区分了人的优劣,我倒要说了,有妈的孩子像块充电宝,没妈的孩子像冬虫夏草呢。
我常在心里比较这两段歌词: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李宗盛 《新写的旧歌》
“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也许你就会舍不得再追根究底”
这两段歌词一段感人炙热,一段郁结冷峻,恰好反应了得到父爱和缺乏父爱的人怎么看待和父亲的关系——不同,但无优劣之分。
我不想强调上帝给你关了门会给你开窗、痛苦造就不凡这种论调,痛苦就是痛苦,不幸就是不幸,能不能有所成长,有所感悟,全凭个人能力——你的成功不归功于此,你的失败也不该归结于此。
我们不能否认,成长中缺少父亲陪伴,是一件遗憾的事。而且这样的遗憾,可能会伴随你很长时间,给你带来很多意外的麻烦,别人无从评论,无法理解。
但一味追究自己短板的来源,这只会让你徒增痛苦,还会让你找错前因后果,不断诱使你把自身的不足归功于不幸,自怜自艾,止步不前。
你的人生,也许存在一个缺角,但这个缺角,并不能阻挡你过好这一生。
想不通的问题,暂且隔一隔,你有哪些特长、优缺点、性格如何、有什么梦想、近期目标是什么,这些才是你该聚焦的重点。
你只需要考虑,缺少父爱的我,如何过好这一生。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当年高考失败的人,现在都混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