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是吼孩子是一种病,得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总是吼孩子是一种病,得治!

2018-08-15 08:34:02 作者:心理技能提供者☞ 来源:心理严选 阅读:载入中…

总是吼孩子是一种病,得治!

  心理技能提供者育儿/婚姻/职场

  文 | 鱼爸 来源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严选菌:孩子常常愿意原谅暴力父母”的过错相信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爱我。孩子永远善良地站在父母的立场理解父母,而我们呢,是否也能控制自己脾气

  01

  有一个妈妈朋友圈分享“亲生的就是亲生的啊!上一秒钟刚刚被我凶,下一秒又在我怀里叫妈妈。

  孩子总是那么轻易地原谅父母。

  如果是你凶了同事或者其他亲戚,没一段时间肯定是修补不好关系的。

  有的还因此反目成仇

  也许正是因为能这样轻松地获得孩子原谅。

  所以很多的父母就觉得吼吼孩子没关系啊。

  还有一部分的父母会说:”我有脾气未必要憋着啊,把自己憋死?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被打骂着长大的,不也很好吗?

  面对这么有道理的反问,我也是无话可说。 

  02

  但是你真的知道孩子被吼时的感受吗?

  你也许觉得只是用高音制造一点噪音,来达到震慑的效果

  或者觉得自己只是一时失控内心还是爱孩子的,不是吗?

  于是马上又一次又一次原谅了自己的失控。

  但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孩子最信赖、最爱的爸爸妈妈。

  一切从你的口中出来,杀伤力就成倍的增加。 

  德国有一本非常出名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一只可爱企鹅宝宝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它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

  “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最后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又将我找了回去,将我修补好。

  妈妈跟我说“对不起”,我也原谅了妈妈。

  在父母吼叫伤害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甚至会瑟瑟发抖,他们靠着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孩子的内心很柔软,而且小小的他们总是会犯错。

  孩子常常愿意原谅“暴力父母”的过错,相信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爱我。

  孩子永远善良地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理解父母,而我们呢,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因为我自己也曾对着孩子发过火,看到孩子吓怕的样子,非常的后悔

  所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吼孩子是一种病,得治! 

  03

  深刻地剖析自己,是治吼的开始

  有很多妈妈问我有没有吼过孩子?

  当然有,那时初为人父,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想想原因,跟自己经历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犯错后很少被温柔以待,而是打骂相加。

  甚至没又解释机会

  我很讨厌这样的方式对待我。

  但是当我有了孩子后,却也常常在心底冒出无名火。

  想对着孩子发泄一番的念头不停闪现。

  像极了当年奶奶教育我时的样子。

  与之相反的是我的一个老同学

  她父母的脾气是我们那出了名的好。

  对她们姐妹从不打骂,说话温和

  她当了妈妈后,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就算小家伙顽劣不堪,她们也只能温和地应付,不是责骂怒吼。

  后来我不断剖析自己,为何会这样?

  我该怎么办?

  我不断深深反思自己。

  所以说养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真的没错。

  所以,真正的改变自己,还是得剖析自己。

  你的反省越深刻,改变的能量越足。

  当你自己有了醒悟之后。

  那些能帮助孩子的方法才真正管用

  最怕的就是明明知道自己有问题,还打死不承认的人。

  以前遇到一个爸爸,他其实打完孩子也觉得后悔。

  但就是不肯让步:“谁叫他不听我的,不好好学习我还打!”

  他的价值观是:“反正我也是挨打长大的,也没什么。”

  他儿子却越打越反抗,他已经觉得力不从心了。

  还是按照自以为是的老方法伤害孩子,也损害亲子关系。

  04

  不要以为发脾气是爱,更不要觉得发脾气是真性情

  真正能做好自己情绪的管理的人,才是真本事才能成为好父母。

  下面分享三个方法来治吼。

  1、给孩子选择题,也是给自己冷静思考时间

   

  很多时候,父母吼孩子往往因为孩子的行为点燃了怒火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孩子不听我的话,跟我对着干!”

  “说了这么多次,还是这样!”

  “就是得打骂才听,你逼我的啊!”

   

  一切都建立在“我”的基础上。

  是我需要你这样做,需要你1分钟穿好衣服,需要你回来就做作业

  需要你对我言听计从。

  可是孩子不是机器人,不是你写入程序就按照你的需要来。

  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你为什么不听一下?

  他们有自己的节奏,为什么不等一等看清楚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反抗,这都是正常的。

  但是专制的父母总是不给孩子选择。

  其实孩子更喜欢民主的方式。

  当你给了他选择,而非独裁

  他们更愿意合作,愿意沟通

  当我们自己给出选择的时候,其实也是冷静的。

  盛怒下的你无法理智的给出选择项。

  比如孩子不去洗澡,还想再客厅沙发上玩。

  “还不去洗澡啊,你是不是等着挨打啊!”

  这时孩子要么就是赌气不走,或者磨磨蹭蹭地反抗你。

  为什么不说“如果你早点洗完澡,我们等会的故事时间就能多一点呦,你选择一下,是多讲一会还是少讲一会呢?”

  这个方法对小小鱼很管用。

   

  当我们给了孩子选择,他们就不会觉得是被强制安排

  而是感受到尊重

  而且他们会考虑自己的得失

  2、让孩子去承担自然后果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精明的很”。

  这是所有父母的共识

  那我们就让聪明的小孩去管理自己。

  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承担自然结果。

  这样比你吼叫有用的多。

  很多时候我们禁止孩子做一件事,用的最多的一个办法就是“威胁

  如果你要这样做,那就等着挨揍吧。

  但是孩子内心反感你这样的威胁。

  他们反而想尽办法偷偷去做。

  要么得到你的关注,要么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就拿儿子洗澡这件事拖拖拉拉来说。

  我会让他自己去承担磨蹭的结果。

  讲睡前故事时,在最精彩地方我会停下。

  “今天的时间到了,因为你今天洗澡前太磨蹭,把时间浪费了。”

  小家伙当然不乐意。

  但是没办法啊,你得接受

  他会想着哭闹来让我妥协。

  但我会告诉他,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明天一定要早一点。

  到了第二天,只要你一开口,他马上就去了。

   

  3、用规矩来惩戒,而不是用你的脾气来震慑

   

  如果发脾气和讲道理都是无用的管教方法。

  那就得试试规矩了。

  规矩本身靠它的合理性

  所以定规矩要跟孩子说明,并且坚决按照规矩来。

  不能因为心情好坏而随意制定规矩。

  然后把规矩作为说教或者专制的工具

  当真正地把规矩内化为行为习惯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偏离的时候,那就会自觉改正。

  而不是靠你吼叫。

  比如我给儿子定的三个主要规矩: 

  自己能做好的事,就自己想办法完成

  学习是一件认真地事,不能三心二意。

  去买零食,一次可以买一样

  所以当他等着你“伺候”他的时候,拿出规矩一就行。

  自己的事,自己做吧。

  而有时候给他辅导学习,他也会分神,要么玩玩具,或者看家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这时可以停下来,提醒孩子认真学习,把注意力集中了再继续。

  而去超市,他从来没有赖着不走,非买哪个东西不可。

  因为他知道,真的需要的东西,不要说,我们也会买。

  不合规矩的需求,吵闹也要不来。

   

  当然,能让孩子遵守规矩的前提是你跟他之间亲密的关系。

  这是赢得孩子合作的基础。

  没有爱,规矩就是冷冰冰的桎梏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学会善待孩子。

  其实也是善待内心的那个自己。

  当你平和安宁,孩子也会幸福快乐

  END

  作者: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

        限 时 免 费 下 载      

  扫码关注心理严选

  回复  48  即可

  (直接发下载链接!)

  ▼

  学习更多

  ▼

  1、扫码回复“干货”收割41育儿干货文

  2、扫码回复“婚姻”收割30感情维系文

  3、扫码回复“个人成长”收割10篇心理成长文

  4、扫码回复“167”收割167篇心理严选好文

      为 你 推 荐     

  逆袭北大、《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学习是突破阶层的唯一方法

  她开了一门《低起点逆袭:普通人快速崛起的26堂修炼课》,在这26堂课程中,她结合了数十本国内外经典著作,把过去十几年亲身实践有效的方法,毫不保留地教给你。

  ▼在了解这门课程前,媛媛有话对你说:

  上线一个月,报名人破7万+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进入课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