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孤独,我更喜欢热气腾腾的人生
文 | 七月二童
可以无社交,因为真心再难换取真心,辛辛苦苦维持多年的友谊,一件小事说崩就崩了。
可以一个人解决很多事情,因为依靠任何人都不比自己变得强大更踏实。
我以为,这是一种新的生活趋势,可当我了解朋友日益压抑的原因后,渐渐明白这不过是一种病。
琪姐是一个单身妈妈,在孩子只有两三岁的时候便与老公离婚了,如今靠自己的奋斗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事业顺风顺水,生活有滋有味,似乎在光鲜亮丽的外衣下,一些需要释放的情感因素都暂被抛在了一边。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捧这样的观点:真正的强大,是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也许你现在仍然是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然而你却能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很多人离开另外一个人,就没有自己。而你却一个人,度过了所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正是受这些价值观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琪姐都不觉得辛苦,她委婉拒绝过很多人的善意帮助,也没想过要重新找一个心灵伴侣,在她坚硬外壳的迷惑之下,她也竟然以为自己活成了新型独立女性的典范。
只是偶尔一次深夜突然生病发烧,她一个人在医院挂点滴突然想去厕所,才发现裤子怎么解都解不开,那一刻,她崩溃大哭。
在外人看起来独立成熟,其实,只有自己清楚软肋依旧还在,内心深处还是渴望渴了有人倒杯水,累了有人捶捶肩,只不过,我们把它藏起来了。
北漂女陈可有一次感冒严重,一个人去医院打点滴,输到一半要去厕所,但因为一只手举输液瓶,另一只手也似乎失去了作用,她也哭了,哭得有多隐忍,无助就有多深。
更心酸的是,她又要搬家,一个人一趟又一趟地将行李搬到新的住所,她以为自己是女汉子,却还是把箱子里的东西摔得满地都是,她最终崩溃,躺在一片狼藉的地板上。
旁白说:“她不是请不起搬家公司,也不是找不到人陪自己去医院,只是在潜意识里她选择了孤独。”
深有同感。
若能两个人分担,谁愿意一个人抗下所有。
一个有点受虐倾向的理解是,像陈可一样的许多人,认为能够忍受孤独就是世界上可以拿来美化自己的武器,并证明自己有着很强大的心理素质。
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在逞强。
生活中往往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很矛盾,既渴望过得松弛不紧绷又丝毫不敢懈怠,害怕暴露软肋,有些不知道适合不适合倾诉的话直接闭口不言,怕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越界行为。不愿意充分暴露,不愿意太过亲近。
一天早上,她没化妆,咖啡喝了一半,正在电脑面前手忙脚乱地翻年报打资料时,意外收到了相亲对象发来的转机消息,主动汇报行程,并附了一张机场窗外的晚霞。
她想了想,已经好多年没人主动向她汇报过行程了,自己看见漂亮的风景拍了小视频想发给朋友,也要衡量发了是不是越界。
把自己关在界限之外,不允许跨出去一步。
她忍不住说:“我害怕亲密关系,感觉不对就撤,但当我开始坦坦荡荡渴望充分暴露时,我竟然快乐很多。”
曾看到有人把孤独分成两类:
但我觉得还有一种是盲目跟随,太多文章都在夸大孤独的好处,孤独让灵魂自由,似乎孤独正是一种潮流趋势。
比起一群人狂欢凸显的孤寂,不如一个人待着得独处好。
群里聊天,看别人畅所欲言,遇见自己擅长的话题,也非要压抑不表达。
之后还倔强地说:“我从来都不在无聊群里混,有那功夫,还不如看看书。”
我没说你错,而是觉得活得太压抑。
当然,我也不是说要你盲目社交,而是无需刻意隐藏。
知乎上有个问题:“孤独真得能毁掉一个人吗?”
简单心理回答了第125届APA年会上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孤独会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长期让自己处于孤独状况会导致很多不良习惯,熬夜、吸烟、酗酒、物质滥用,也会让身体处于单一的境况,渐渐变得笨重麻木,眼神涣散。
所以,过分夸大孤独的好处其实并不好。
原来世界是一个敞开的世界,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就因为一些人的煽动,或者说一些人喜欢一个人待着,你就也摒弃身上更好的闪光点而加入彰显个性的队伍,未免觉得有被同化嫌疑。
你喜欢闹,喜欢聚会,喜欢交谈,喜欢一堆人围在一起的狂欢,都没什么,一点都不俗气,相反更证明你是个有着七情六欲活生生想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的人。
世界多么大,别缩在角落孤芳自赏。
本期话题
对于孤独,你是怎样看的?
作者:七月二童,读者新媒体成长营签约作者,杂志期刊作者,90后情感博主,一个肤白但不貌美的狮子座姑娘,期待与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七月二童。微博:七月二童。
主播:杨柳,90后电台主播。华灯初上时,与你相遇电波中。在读者,分享文字,感受生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编辑xDying 本期责编x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