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杜甫的五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杜甫的五城》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7 03:0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杜甫的五城》的读后感10篇

  《杜甫的五城》是一本由赖瑞和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00,页数:37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一):到长安的吗?

  一名穿着制服的中年女列车员,彬彬有礼地站在车门口,检查车票

  “请上车”她说。

  “到长安的吗?”我随口问。

  “长安?”她愣了一下。“哦,对!您是指西安吧”

  看来我又把长安和西安混在一起了。出发前我重读了向达教授三十多年前初版的那本名作《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也重温了一些西域史料,心里不免老是念着长安。在往后的几天,我依然经常把西安说成长安。

  ————

  看了之后,两点体会

  一、我看到了一个研究唐史的学者,当快要看到那个令他心向往之魂牵梦萦的“唐朝”时,那种急切地心情。他看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献,而是可触的实物,可感的气息

  二、以后再去长安,去平城、去洛阳、去长安、去敦煌、去西域,就应该像赖老师这样好好备备课。(哈哈)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二):标题

  首先必须说这本书标题党的厉害,和杜甫以及“五城何迢迢”都没什么关系,纯是信马由缰游玩大陆笔记。当然,作者游玩和写作本书的时间,在90年代初,彼时知道去哪儿看什么便极不容易,这么一本书应该是有用的吧;而现在来读他的记载则带着一股浓浓的时光味道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作者的心境。正如书快结束时讲到计划外地在砂河这个小镇过了一夜,作者引用Paul Fussell的话说,游记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主人翁展现出来的自由,比普通人更加来去自如。而归根结底,自由的是游玩的精神而不是行走的躯体。作者在砂河买一瓶山西的大曲对着五台独饮,早起赶车还看到公廨田的内核流转至今,正是这样的细节让这本书高人一筹。另外,从书末附的行程表来看,作者的记载和描述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长有短、有取有舍,也是这本书好看原因吧。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三):愿原乡即原味

  四月最喜欢的一本书——《杜甫的五城》,这是好中文课上王老师推荐的书,也是一本很难说清楚的书。

  作者在序言处道,这本书没有任何「文采」可言,也没有任何感染性的词语,甚至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隐藏自己,只展示所见所闻

  我常在夜里10点、12点、1点开始读,不敢多读,怕影响第二天上班。读前100页,毫无感觉文字如同流水账,文采是真没有,记叙也没有任何惊奇地方,更没有那种倚马仗剑走天涯江湖气。有的只是松松垮垮的内容小学年级学生都能写出来,不猎奇,也不惊奇。我原想放弃,过段时间再读,但读了将近三分之一,不读完,不自在,只能硬着头皮读这如流水账般的文字。

  差不多一周以后,我读至200页左右,心慢慢静了下来,这时我内心想的是,作者走过的那些山河,现在恐怕已成为人们聚众的景点,吵闹繁杂。也有可能被大肆整改,修得不成样子,不免唏嘘。读至300多页,作者来到一个小县城,躺在破败的客运中心旅店里,想起远在美国的妻儿,窗外月圆,如水般的月光流泻在地上。这时的他到底是寻觅归乡的游子,还是客居他乡的异人,家在什么地方,根又在哪里,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而我,早已泪如雨下,内心积攒的情绪,直接崩溃,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脑子里想到儿时快乐乡村生活,以及那条夜里不停地唱摇篮曲的小溪是的,我和他一样,回不去,也找不到那种有根的原乡。

  新的城市并未带给我多少喜悦,在快速发展时代,处处是「后现代」的时空里,我经常产生奇怪错觉,偶尔经过一个小巷,看见那些破旧,还未拆毁的建筑总会恍惚巷子里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胡乱延伸电线,爬满油烟的外墙,充满朋克风格的墙绘,还有偶尔从家里跑出来,不愿洗澡的光屁股小孩亲切如初。

  我不知道是什么造成的这一切。内心所能体会的是时间跑得太快了,快到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发现一些地方消失了,再也看不见了。快到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读到作者用心埋下的乡思。我不禁翻看过去写下的文字,随笔散文、游记。它们在快速创作过程中,成为时代巨大噪音。这一刻我才明白,所谓真正的好文字,它应该是平易的。初读,体会不到它的好,一读再读,才能感受到文字里的真情实感。当然,有些书离我们很近,容易感知,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文字,或许还会费点儿功夫,去了解时代背景,翻阅资料,等到它像酒一般,不断,反复地酝酿,才能体会它的醇厚

  我和朋友们聊天也说,好的作家导演考验的是读故事能力。而绝大多数人,早已在重口味的文字里,消失了自己的味觉

  愿,原乡即原味。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四):未读万卷书,不作万里游

  未读万卷书,不作万里游——这是我在阅读赖瑞和《杜甫的五城》过程中脑海里一直想着的话,在旅途中断断续续地读着这本书,我明白了为什么“读万卷书”一定要在“行万里路”之前。

  赖瑞和教授是长于马来西亚、求学于美国、任教于港台的著名唐史学者。为了寻根,也为了验证多年书斋求索的成果,他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任教香港岭南大学期间,九次深入大陆游历,这本书就是他的游记,书的副标题是“一个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这本游记非常有特色,可以说前所未有。然而,它之所以出色,并不是因为作者描述了多么壮美风景、旅途中经历了多么离奇的故事,也不是作者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动人、写作技巧有多么高超

  实际上,整个读下来,感觉就是一本流水账。作者详细记录了他于某年某月某日,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一趟火车(或汽车)票,去了某个城市(或小镇或村庄),在路上吃了什么食物、喝了什么酒,跟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天气如何,穿了什么衣服,住了什么宾馆,看了什么文物或风景,心里产生了怎样的触动……不一而足。而且,语言也十分平淡、朴拙。

  然而,这些细碎的流水账般的记录,却自有一种平静而动人的力量。作者在后记中说他“想以一种沉静的笔调,细写火车旅行的乐趣和一些比较少人去的非旅游热点”,这正是这九次壮游的特色,也是这本游记独特部分原因。

  不过,除了沉静的笔调营造的苍凉之感,它的动人之处,主要在于作者深厚的学养在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带给人的连连惊喜——

  一方残碑、一片荒野、一座山川,都能勾起作者千百年的历史记忆;一轮落日、一阵细雨、一流浅溪,都能让作者体会到曾经行走在同一条路上的历史人物心情

  在旅途中读着这样的文字,简直有穿越时空之感,不知今夕何夕

  深厚的学养不仅赋予作者贯通古今宏伟视角悲天悯人博大情怀,也让他在面临旅途中突如其来困境时能够处之泰然

  比如,为了寻访一方历史悠久鲜为人知的古碑,他会乘坐农民三轮车,在凹凸不平乡间小路上颠簸三个小时

  又比如,作者常常因为交通不便被临时困在某个荒芜的小镇上,对此他不仅没有抱怨,反而觉得是“无端端捡到的”逍遥时光。

  更让人可叹的是,作者结束九次壮游之后,竟然辞掉工作,“隐居”广东梅县老家,花了九个月时间,专心写作游记。

  这样的悠闲情致、这样的淡然心境,对于追求效率、崇尚酷炫的现代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我自己常常是走马观花地游了几天,随便拍了一些照片,然后连朋友圈都懒得发。

  年少时候,多少人发过走遍天下壮志豪情青春年华,多少人怀揣着环游世界梦想

  然而,现实无奈——“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让那些豪壮的、美丽的梦想慢慢退到了遥远的记忆中。有了钱有了时间,却又常常没有了强健身体,或者没有了积极探索好奇心

  就我自己而言,因为好动好奇性格,也曾渴盼浪迹天涯,不过年过而立之后,却越来越懒得动了。金钱、时间的阻碍虽然仍然存在,但并非主要原因,毕竟钱少可以选择穷游,时少可以选择短游,甚至人流拥挤兴致不佳也不是决定因素。主要原因是——恐惧

  是的,恐惧,对自己无知的恐惧,对知识智慧没有跟上年龄增长脚步的恐惧,对自己仍然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级境界的恐惧。

  我不希望只是“去过”这里那里,我不希望只是拥有了一些谈资和炫耀的资本,我不希望只是多了一些背景各异的旅行肖像照。为此,我对出游越来越谨慎,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我宁愿在家读书,这样至少“灵魂在路上”,如果在路上而没有灵魂,与行尸走肉何异呢?

  读书与旅行是如今很受推崇的两项活动,尤其是读书。我自己是一直很重视读书的,无奈这些年,日日周旋于俗务之间,读书日渐稀少,这每每让我惶恐不安——世界那么大,变化又那么快,几日不读书,就感觉分分钟要被时代抛弃。

  然而,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适合读书的。作者描述坐火车从榆林到延安的旅途时,写道:“坐在车上,连书报也不想看,深怕错过了窗外什么有趣景物。”

  我经常坐火车,但是记忆中并没有看到什么有趣的景物,包括无数次跨过长江、黄河,都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因为在火车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低头看书。我之前从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还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时间,殊不知因为自己的无趣,错过了多少有趣的风景。

  作者接着写道:“常不明白旅行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在车上看书,不看窗外的风景。风景过了就没了,书倒可以在家里读。我还没发现天下有哪本书是非在路上读不可的。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发呆,经常陷入一种山长水远又有些伤逝的心情里,想到自己终于走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好像看着自己在圆梦一样。”

  而今的旅途上,大部分人不仅不看风景,也不看书,更不会发呆,我们的各项感官都被所谓的高科技占据,没留下一丝缝隙,这到底是一种充实呢,还是一种悲哀

  如果说读书是优质旅行的必要准备,写游记则是旅行的升华。走过的,看过了,都成过眼云烟;说过的,忘记了,空余满腔惆怅;只有记下的、回味了,才是一场流动盛宴。哪怕是流水账,哪怕只写给自己看,也是我们留给世界的一份财富。韶光易逝,皮囊易朽,唯文字与思想永存。

  作者写自己被困在小镇砂河的经历时,引用了美国一位研究旅行文学的教授福思尔的话:

  游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主人翁是自由的,比一般读者自由,来去自如的。即使游记中的主角被困在什么荒凉的小地方,游记本身骨子里还是在歌颂自由的。所有,游记简直就像一首颂诗,一首自由颂。

  人生也是一场旅行,即便一时被困,我们仍然拥有选择的自由,选择急躁,或选择从容

  《杜甫的五城》读后感(五):在阅读中完成一次5万公里的壮游 ——读赖瑞和《杜甫的五城》

  好书往往能让人获得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读完赖瑞和《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我感觉跟随作者经历了一次在中国大陆的5万公里的旅程。短短数天,在阅读中完成一次如此宏伟、壮丽的旅行,岂不妙哉!

  赖瑞和,1953年生,祖籍广东梅州,马来西亚国籍。中国台湾台大外文系毕业,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唐史研究,曾任教于中国香港岭南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及马来西亚南方学院。他一直梦想走遍整个中国。1989年至1993年,他孤身一人,先后9次赴中国大陆旅行,足迹遍及除东北三省、海南、西藏之外的二十多个省份,行程计48000多公里。《杜甫的五城》是对这9次行程的记录。

  出版者将《杜甫的五城》称之为“游记散文”。其实它并不是那种模山范水、谈古论今或者叙说掌故之类的游记。作者将它归于“旅行书”(Travel Book),主要记录旅行者个人的经历,重点在于叙述旅程本身。他力求用一种“沉静的笔调”来叙事,文字简洁,极少铺陈描绘;而且,行文中保持克制,几乎没有那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的情绪表达。或许会认为,这样的游记类似于记流水账,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然而读后并未如此。《杜甫的五城》吸引读者之处,就在于旅程本身:它自具魅力,自有独特之处。

  赖瑞和是以火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来游览中国的。准确地说,是那种绿皮火车。从广州到西安,要整整36个小时。漫长的旅途,本身就是旅行的一部分。窗外即风景。火车经过河南,作者第一次见到那辽远如梦境般的大平原时,“便倚着窗口,贪婪吸收这一大片风景”。甚至沿途的站台车站,都构成景观。列车每到一站,作者会走到站台观望一番,或向站台张望一阵。

  乡村城镇之间的旅行,作者大多乘坐长途汽车。往来于旅游目的地,则通过出租车、三轮车、自行车或者步行,还有过几次搭乘拖拉机的经历。一路晃晃悠悠,跨越关山路远,历览山川河流。跟随作者一路走来,我们终于明白,旅程即旅行。试看他在陕西、宁夏、甘肃一带的一段旅程:扶风-凤翔-西峰—庆阳-平凉-固原-泾川-灵台-天堂-两亭-麒游。仅参观了法门寺、北石窟寺、南石窟寺、九成宫醴泉铭等景点。此外,感受最深的是,浑黄的高山,青绿的农田,柔和明媚的夏日,穆斯林清晨的祈祷之声,空荡宁静的小镇……只有在那种折返往复、不紧不慢的旅程中,才能获得这些特殊的体验。

  游必有方。旅行一般来说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需要明确去哪儿、看什么。关于去哪儿,作者当然有规划,甚至有周密的筹划。例如,他的首次壮游——西北之旅,是这样规划的:从广州乘火车到西安,然后沿着河西走廊到酒泉和敦煌,到吐鲁番、乌鲁木齐,再返回兰州,接着沿黄河往北,到灵武、银川,往呼和浩特、内蒙古大草原,再到大同、北京、太原,终点为洛阳,最后返回广州。在这11000公里的行程中,其实真正的景点(旅游热点)并不多。作者的目的是要去亲身感受一次杜甫的五城(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中受降城和东受降城)“何迢迢”的滋味;追随一千多年前唐代军队的脚步,到他们曾经驻守、屯田、作战的地方,去走一回。当然,更多的时候是随兴的旅行。旅行原本是自由的,来去自如,由自己来支配。目的地在哪也无所谓,到哪算哪。被困于路途则就地停留,情况有变则随时调整旅行计划。

  这是一种个人化的、个性化的旅行,迥异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旅游。旅游重在“游”,有目标、有终点,即风景名胜、热点景区。旅行重在“行”,行走在路上,旅途即目标。赖瑞和的旅行似乎有意避开那些旅游胜地,他要去那些在读书时自己梦魂萦绕的地方,通常人迹罕至。他独自行走,放慢脚步,在漫漫旅途中细细品位他所看到的一切。(当然,好在作者有充裕的时间,一次旅行可以长达80来天。)翻开《杜甫的五城》,我们可能会惊异:原来国内还有很多这样特别的地方!其实,本该如此,因为旅行就是发现。

  关于在旅行中看什么,赖瑞和有一种特殊的学者情怀。他中国大陆之行的初衷,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唐史研究。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刘子健教授关于西安(准确地说,是由文字构建的唐代长安城)的描绘让他心动。刘教授做了一个双臂环抱的姿势,接着说:西安南部都被整个终南山包围着。到了西安,他登上大雁塔,却看不见任何高山。租车来到30公里之外城郊的翠华山,终于远眺到了唐诗中那座常见的终南山。他爬上人迹罕至的九嵕山探寻昭陵,来理解唐人“望昭陵”“谒昭陵”之举,也领会到了“依山为陵”的葬法,以及栈道始建后拆的过程。为了体验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境界,他宁愿旅途迂回往返,两番“出”“入”剑门,并用整个下午的时间,于雨中默望剑门。他中途在宣城下车,赶赴城郊之外,特意“去爬了李白的敬亭山”,在那种冷清、孤寂之中,他与李白有了心境相通之处。读着这些文字,我读出了一种感动:赖瑞和先生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爱,是如此深沉。旅行何止是游山玩水,更应该是寻梦之旅。

  看什么,其实也不重要。作者上华山,只爬了半个小时,到五里关时,陶醉于眼前中国水墨画般的景色,便一直坐到中午,然后中途而返。9月中旬,内蒙古大草原已是冷冷清清,他就坐在蒙古包前,喝着宁城老窖,面对淡绿色的大草原,看了整整一个下午。更多的“看”是在旅途中:在汽车上,他看到了一张张或愁苦或乐天知命的脸;在火车上,他看乘务员如何补票,看乘客如何钻进硬座底下睡觉;就食路边小摊或餐馆,他体验各种风味的食品;在途经的小城镇,他看那荒凉而古朴的风貌;在简陋的小旅舍,他看窗前的花草、窗外的风景……这些,都构成旅行的一部分。看别人之所不看,看出别人之所未见,这体现出作者旅行的独到视角。我更敬重的是,赖瑞和先生看的“姿态”:没有老外看中国那种惊奇猎艳,没有居高临下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那种看似深沉、宏大的咏叹;他就那么远远地、恬淡地看着,如一位老农,点着烟卷,坐在石头上,似看非看地看着。

  或者由于庸懒、贪于安逸,或者受到时间、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不能像赖瑞和先生那样走出去,走遍中国。那我们就先看看《杜甫的五城》吧。让这本书带着你,来一次文字之中的5万公里的旅行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