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18
点击上方 “ 李阿花 ” 即可订阅
2018.10.30 Goo
☽
▲
李阿花 - 和世界摆摆龙门阵
文字 :大福 & 阿花
一愣,没有十足的悲痛,甚至极其平静,但这种悄无声息的平静所带来的惋惜,却愈加浓烈。
你仔细一想,2018年,这样的时刻太多了。
那些在不同时期曾经带给我不同快乐,见识更多可能性和更大的世界的人,怎么就在2018年这一年内,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
请回答2018……
我至今仍然记得小时候看电视转播 TVB 拍摄的各种武侠电视剧,那时候没有其他娱乐项目,定时关闭了小霸王游戏机后,就是调到点播频道。
看陈小春演的《鹿鼎记》笑,看《神雕侠侣》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神仙眷侣,看《天龙八部》才知道住在隔壁的小伙伴也叫做兄弟……
到了初中略读原著,才知道了金庸。那时一个没有太多网络玄幻小说的年代,但金庸的书足够让人上瘾,没有一个少年不喜欢侠肝义胆地驰骋江湖。
等再转过头,毕业工作,偶尔再读到小说里的句子,才发现,所有的江湖都是人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正是金庸让一代人知道了“江湖”这个词。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十四部小说连成的顺口溜,永远刻在那个十四岁少年的脑海里,也永远刻在所有正在浪迹江湖的过客游子。
李咏:想上节目砸一次金蛋
在金庸去世前两天,李咏去世的消息刷遍朋友圈。
当网综还没有流行起来的时候,我们早过了看大风车的年纪,电视综艺就陪伴了诸多人大部分的童年和青春。
拿着一叠卡片读题的李咏,仿佛仍站在那个舞蹈,读完一张,想台下飞出一张,然后喊出“幸运52,谁都有机会”;
然后就是那个几乎所有人都会做的手势,非常6+1,在记忆中足够“非常”。
单田芳:再无下回分解
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打车,十辆车能有九辆车在播放单田芳老师的评书。这是我关于单田芳老师,全部的记忆。
高三晚上放学回家,把头倚靠在后座玻璃窗上,收音机里传来单先生在讲《水浒外传》的声音,精彩之处,司机连连感叹,我就闭着眼睛听,一直听到家楼下。
现在想来,“且听下回分解”,无奈总是没找出来资料,认真听一遍完整的《水浒外传》。
计春华:原来他就是演秃鹰的人
在我爸妈刚结婚的时候,他们看的第一部电影就叫做《少林寺》,以至于我懂事以后,他们给我放的第一部电影,也是《少林寺》。
那时候还是 VCD 碟片,放在步步高 VCD 里,我没怎么记住李连杰,倒是记住了里面秃鹰这个角色,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坏的人啊,扮演他的人是不是真的坏人呢?
直到今年听到计春华去世的消息我才知道,他才是秃鹰的扮演者,并不是什么坏人,相反很和蔼健谈。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有离去的时候,才会想起还没来得及好好去认识一个人。
臧天朔:朋友啊,朋友
小学的时候,有很多唱歌的综艺节目,就是请好多时下很火的歌手来唱歌。隔三岔五就会有节目请来臧天朔,演唱那首著名的《朋友》。
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唱了,经常在学校的操场和同学学着臧天朔的嗓音,互相对喊: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后来他逐渐淡出了视野。没想到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不是再次登台演唱《朋友》,而是已然离世。
“朋友啊,朋友……”无论人生多跌宕起伏,我们总会有一刻想起了你。
说来惭愧,认识霍金,不是从那本最著名的《时间简史》,而是从一直在追的《生活大爆炸》。
有一集,他作为客串嘉宾参与了录制,本色出演,和谢耳朵的对话,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后来《万物理论》在北美上映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找来看。才恍然知道原来,这就是他的一生啊。
记得他曾经开通了新浪微博,很多人在下面评论,有对他人格的赞美,也有询问他科学问题的,都说他是当代科学的里程碑。
其实无需多言,略知他生平的人都知道,他不止是科学的里程碑,更是某种意志力的象征,这种意志力,带给了太多正在经历着生活磨难的普通人生活下去的原动力。
这些人,都是在2018年这一年之内离开的,而这一年离开的那些带给过我们回忆的人,远不止这些。
纪梵希的品牌创始人纪梵希先生、爱尔兰乐队小红莓的主唱桃乐丝、《纸牌屋》里的BBQ肋排店老板、著名评论家李敖……
有人说这是个娱乐的时代,有的人来过,让我们娱乐消遣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有的人说这是个需要清醒的时代,有的人来过,让我们通过他们更加清醒……不管是怎样的一个时代,他们在这一年离开,从来都不是时代的分割线,更不会带走一个时代。
也许为什么是2018年,不会有任何答案,但我相信因为他们来过,就是为了让这个时代更加可爱,也会一直可爱下去。
我变好了,你却不在了
不如我们还是算了吧
别陪一直嫌弃你的人
企鹅FM:李阿花 微博:花阿李 抖音:李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