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烦躁的时候,你就看看这5本书
谁都会有烦躁焦虑的时候,舒压的方式也有很多,从郊游到探险,从琴棋书画到花鸟鱼虫。
但忙忙碌碌间,或许只是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打卡式任务,脚上走了太多路,却忘记让脑袋也散散步。
今天书单君为你推荐5本书,心情烦躁的时候看一看,能使大脑换个节奏运转,让你找回平和的能量。
—— 书单君
英国作家、诗人娜恩·谢泼德在书中分享了她一生所见的高地、幽谷、群山、水、雪霜、空气与光、植物、鸟兽虫和人类,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如何安眠、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
她体察着山的生命,同时更深入地了解着自己。她冷静、细腻的文字,展示了一个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能产生多少微妙的联系。
这是一本可以从薄读厚的小书,却能够在越读越厚的过程中彻底舒缓,因为你可以带着它去探索居住地附近的山,把读书和行路合一,把所有的戒备放下,就痛饮这杯美酒。
最近看《奇遇人生》,窦骁想攀登查亚峰,却总因天气状况而不得,但这个男生却几乎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焦虑。我想,那些阴雨连绵被迫等待的日子,就是属于他的“醒酒时间”。
[你是如何面对焦虑的呢?文末有一个焦虑水平测试,通过测试能够了解自己真实的焦虑水平。]
一次次地接近自然,也是厘清自己生命的纹理,《活山》的呼吸,也将成为你的呼吸。
作者戴维·哈斯凯尔是专业的生物学者,也是擅长娓娓道来的讲述家。他以一小片森林作为整个自然界的缩影,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
通过长年的科学观察,他梳理出各种以大自然为家的动植物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从最小的微生物到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相依为命。
阅读这本书,就是一次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旅行,你会发现那些日常的烦恼琐事,在奇妙的林中万物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另外,自然教育也是现在家长特别关心的一个方向,但越着急的时刻却越不容易教好孩子如何亲近森林、海洋,乃至宇宙。而《看不见的森林》从微观到宏观,细节到全局的搭建,能真正舒缓你急于向孩子灌输知识的焦虑,以体悟接近放松状态的“森林浴”,深入地理解自然。
这是一本印刷装帧精美程度堪比工艺品的奇书,详尽记录且演示了制作扎燕风筝的诸般技艺,还讲述了曹雪芹与风筝制作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渊源。
学生时代或多或少都读过一点《红楼梦》,那时候觉得曹雪芹是没落的高贵少爷,对标着书里清爽美好的宝玉哥哥。如今读这本《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却觉得有几分顽皮,有几分小儿无赖。
人在儿童心性中是最放松的,所以拥有业余爱好的成年人幸福指数会比较高。曹公显然深谙这一点。一个伟大作家在著写皇皇巨著之余,有着对风筝特别是北京风筝的浓厚兴趣,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细细翻阅这本书,你会惊叹他的爱好已经到了深度研究的地步。
彻底沉浸其中,浑然忘我,想来这一面的曹雪芹,或许比感时伤世的他,更让人感触到人性稚趣的一面。
根据联合国的《世界幸福报告》,丹麦已经有四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蕴含在这本配色饱和度低,文字轻简温柔的书中。
中国人能想到温暖味蕾的冬季美食可能是炖汤或者饺子,在丹麦,却可能是一杯加入百香果与红糖的热葡萄酒。与汉字中的“美满团圆”相较,丹麦语的“HYGGE”形容的是将生活工作的周遭打理到能使人精神肉体彻底放松的状态。
北欧的毛绒制品、劈啪作响的香薰蜡烛、光线适度的阅读灯……这宜室宜家的一切,都可融入丹麦式的幸福奥义里。
当你心情不佳时,看看丹麦人的HYGGE,或许也能让你发现身边的小确幸。
很多人知道松浦弥太郎,但知道花森安治的就不太多了。他是日本生活美学知名刊物《生活手帖》的创造者,也是首任总编辑。
这是读库文库本中的一册,收录了花森安治的生活美学随笔。盈盈一握的开本,光是抚触就能让人明白实体书能做到多么沁人心脾。它的解压感,就在于你能和真实的介质互动,舒服的书摸起来,像肌肤相触,有近似“触电”的怦然心动。
花森安治想倡导的美学也是如此,惜物,就是像与人交往时尊敬对方心意一样对待物品。
他认为,任何时代,美好之物都与金钱和闲暇无关。创造出最美之物的,总是那些经过打磨的感知力,注视日常生活的慧眼,还有不懈努力的双手。
或许我们现在也需要对日常的节奏进行“降速”,仔细认真地审视手边每一件物品,观察它们的纹路与样式,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感受生活最不易被察觉的细节,会自然地感到,心慢了,也静了。
特约撰稿 | 伊夏 编辑 | 黑羊
除了上面推荐的书以外
这里还有一个焦虑水平测试
帮助你了解自己真实的焦虑水平
好书推荐
如果你常被忙碌的生活搞得晕头转向,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清单》。
它浓缩了124位名人大师的人生经验,可以帮我们梳理人生,排列顺序,让日子过得更清晰、高效、有趣,也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值得和重要的。
这些清单都是大师们的私密手稿,他们就是靠着这些单子,建立起了了不起的人生。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