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出轨的女人才高贵
文丨国馆
——国馆君按
“公务员好,社会地位高,而且不累。”
“事业单位也不错,没编的就别想了,结婚后你没那么多精力拼事业,很容易被炒掉的。”
“你都是人家的老婆了,要贤惠,要管好这个家。”
“你是个女人啊,做家务这些都是你的事情,多担待。”
“你都是当妈的人了,还折腾什么,要多为孩子考虑。”
男权社会总是这样给女人洗脑:
女人工作也是为家庭服务,找工作就要找清闲的、稳定的,这样最有利于相夫教子、家庭和谐。
家庭、单位、菜市场三点一线奔波一生,才是女人的正轨。
为人妻子、为人母的女人,老想像少女一样,给自己留点时间独处,看书、旅行或做其他悦己的事情,那就是不守妇道,就是“出轨”。
淑荔是一个永远走在正轨上的好女人。
她当老师就上课从来不拖堂,
乖乖回家给老公孩子做口热饭。
她30岁时,儿子3岁,
她想去在职读研,
转念一想:儿子太需要我了,等他上小学再说吧。
她35岁时,儿子8岁,
闺蜜怂恿她一起来练瑜伽,每周两次,
她很心动,但儿子需要辅导,还是算了吧。
她40岁时,儿子13岁,
同事去西藏,她也想去,
但老公每天要值班、做手术,不能没人照顾儿子,
还是陪儿子最重要。
总想等儿子有出息,再享福。
她才发现,女人的寄托全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并没有好下场。
孩子大了就会跑,可自己的青春也跟着跑了。
30岁想去考研的冲动,
等到40岁儿子小学毕业再去,记忆力跟不上了。
35岁想去学瑜伽,
等到45岁儿子读大学再去,身段已经不合适了。
40岁时想去西藏朝拜,
“女人的正轨在婚姻和孩子”
不过是男人哄骗女人为家庭付出的伎俩。
《拆掉思维里面的墙》里面提到:
“你的时间需要规划,但永远不要百分百地规划它。”
聪明的女人懂这个理,婚姻要共同维护,
孩子要共同教育,但没必要百分百,
偶尔越出生活琐屑,留点时间爱自己更是必要。
作家席慕蓉蓉写过一个故事:
旅行中遇到一个独自旅游的精致女子,
以为她是二十多岁的追梦文艺女青年。
一聊天才知道她已经快四十,
老公做投行生意,全年几乎无休。
一开始做全职太太,她也抱怨老公不陪她,
索性开起美容加盟店来,有了一番自己的小天地后,
日子豁然开朗,不再整天缠着老公,
老公反而更关心她,欣赏她,要给她的店做投资。
她每年会给自己空出两个月,
独自出来旅行,老公粘着要一起来她都不让。
因为独自上路,旁若无人,
能最纯粹地感受异地风景,异乡风情,
这个时候思绪也最清晰、灵感最爆棚。
她已经把沿海城市都走遍了,
每到一地,去美容院做个SPA,
体验过别人的服务,回去之后改进美容项目,
客户越来越依赖她家美容院了。
这个精致的女子说:两个人相处久了,感情会变淡,
彼此留点空间,反而让对方更珍惜,
也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心态,
有更大的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素养。
平庸的女人多是目的主义,
认为家庭和事业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盯着结果,拼命赶路。
但周作人说得好:“我们于日常必需的东西以外,
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聪明的女人看似出轨,做尽无用事,浪费时间,
但实际上是她们明白,女人最精华的作品是自己,
好好爱自己,
家庭和事业这两个附属品才会越来越好。
出轨是女人不停充电,调整状态的前提。
出轨的女人更年轻
刚看刘叶琳晒出她和儿子的合照时,
还以为他们是情侣,
完全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皮肤吹弹可破、
小腰翘臀马甲线样样全、
细胳膊细腿的女人已经51岁。
很多人问她怎么保养,
她说:“运动、旅行、饮食、好心态。”
再问具体,
她说:“三十岁开始健身,四十岁之后,
每周必去三次游泳馆,每次一小时。
冬泳是我的最爱。”
刘叶琳说起2016年3月成功横渡马六甲海峡,
成为拿奖选手里年龄最大的。
在场的人人都尖叫起来,
刘叶琳说:“这有什么可惊呼的,难道50岁的女人,
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吗?”(哲理日志 www.wenzhangba.com)
像许多平常家庭主妇一样,
刘叶琳平时也要洗衣做饭,
伺候老公和儿子,
但她从没觉得这些是已婚女性的全部生活,
相反,她不按常理出牌,年纪越大,
越喜欢折腾自己。
越出庸常的主妇生活,
她去新西兰看风景,
去攀岩挑战体力,
去横渡长江黄河。
上帝是精明的,投资在哪里,收益就在哪里。
刘叶琳每流走的一滴汗,都成了她对抗衰老的子弹。
自以为在正轨的女人,
一辈子念的是男人和小孩,
怨的也是男人和小孩。
她们用力过猛,
当往往忘了,
男人能给你爱,
小孩能回你感恩,
但没有人能修复你的皱纹,
抚平你的老糙手,
真爱你的肚皮上那堆脂肪。
而出轨的女人更舍得放下家庭琐屑,
像少女一样该健身就健身,
该保鲜就保鲜,
该旅行就旅行,
关键是心态年轻,人也就年轻。
刘叶琳和儿子合照
出轨的女人更优秀
读大学时当了四年图书馆助理,
跟馆长都混熟了,听说过她的故事:
她大学刚毕业就有了小孩,
先生有份不错的工资,就让她当全职太太。
毕业后的第一年,
生活的重心从学校转到家庭,
她快疯掉!她的世界一下子缩小到这个新生儿身上,
老公说什么新鲜事,她完全接不上话。
她要出去工作,公公反对:“又不是养不起你,胡闹。”
她要继续读书,婆婆反对:“你最大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大。”
儿子十个月断奶时,她偷偷重新拿起书本。
在每一个哄睡儿子的夜晚,
11点到1点,
是她留给自己的黄金时间,
重翻张爱玲的小说、
戴望舒的诗歌、
周作人的散文、
《雷雨》的剧本。
翻着翻着,
她决定去考研,
先生看她有备而来,只好支持,
就在儿子满两岁的时候,
她又重返校园。
三年后,儿子五岁,
她又攻读了博士。
她翻论文著作,儿子翻图册,
有样学样,读得像模像样。
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
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
都是为了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如果当年她听话就在正轨里当个好太太,
也许我们就失去一个会跟学生抢着读新书的优雅馆长。
也许就不会从小成书迷,24岁就从北大历史学硕士毕业。
出轨的女人更从容
林徽因的生活并不是像人间四月天一样明媚。
她和梁思成结婚前,
林徽因想法太多,
不会是个安分的好媳妇。
梁思成是长子,林徽因结婚后要操持一家子事,
常常要吃婆婆和姑子的夹棍气。
而且,林徽因的母亲还常年跟林徽因一家一起生活。
林母脾气古怪,母女性情不合。
上有婆婆、母亲,中间有丈夫、姑子和叔仔,
下面有两个小孩,可想每天的生活有多么琐屑和不易。
但林徽因特别想得开,
家务事缠身又如何,
还是要抽点时间做回自恋的少女。
据说,林徽因常常要关上房门,
穿上白纱仙女裙,
点灯照镜自我陶醉,
事后跟梁思成撒娇:“哪个男人看到那样的我,能不醉倒?”
梁思成虽然耸耸肩说:“我就没有醉倒啊!”
但却一辈子被这个娇俏才女迷倒。
林徽因特别想得开,
家务事缠身又如何,
喜欢的建筑书还要看,
想画设计图拿笔就画。
出个轨,走个神,
林徽因还灵机一动,
想到可以用画图的思维来分配家务,
家里哪个人负责什么,什么时候完成,
一张图搞定,省时省力。
林徽因特别想得开,
家务缠身又如何,
想读的文章拿来就读,
灵感来了立马就要写下。
这样的林徽因,
才会在琐屑的婚姻生活中,
依然写下“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这样的林徽因
才能带着孩子逃难在李家庄,
一听说弟弟遇难,
就挥笔写下感人至深的《哭三弟恒》。
时不时出轨,让林徽因除了家庭之外,
有更广阔的天空去驰骋,
不把精力集中在那一亩三分地上。
不慌不乱面对生活的琐屑,
用诗意的方式去化解伤悲。
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照
女人会出轨,生活自精彩。
胖星儿不甘心当全职妈妈,出个轨,把带孩子吃过的美食整理成攻略传到网上,成了一名美食分享家。
林糊糊怀孕时不甘心老实待产,出个轨,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画画写字的心得,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80后美女书法绘画老师。
斯托夫人不甘心只当七个孩子的妈妈,出个轨,把美国黑奴的历史编成《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了闻名世界的大作家。
出轨,不是功利地为了后半生的精彩。而是,在单调的生活主线之外,腾出一些空档,为自己而活。
在这个空档里,你不再是主妇、妻子或者妈妈。你大可像少女一样,没有负担地享受时光。
出轨,时间可长可短,看个人具体情况。
有成片的时间,那可以去旅行,去逛街,去学一门手艺,去一切你想做而被搁置的事情。
有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出轨,家人醒来前的半个钟,下班回家的那段路,睡觉前的发呆时光,都可以用来宠爱自己翻翻闲书,敷张面膜,或者冥坐,或者听歌。
出轨是女人最好的保养品。聪明的女人,都会在黄金时间里,把自己置顶。不想一切琐事,不问结果,单纯享受当下。
本期编辑:林饱饱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10000朵法国新鲜玫瑰
做成这一瓶可以喝的化妆水
▼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让自己水润起来吧。